李爽老師:在我的藝術創作中,我常常是經歷者,是當事人,有的時候是當事者迷。當時是迷的,但在這個迷中又有一束光。這束光植入你的心,讓你的心在黑暗的路上照亮自己,不用手電筒,不用別人,也不用拄拐棍,只要你敢,只要你能夠臣服於這束光。
慶幸我們那個時代給了我一個禮物,我們沒有什麼學可上,所有的人都在家裡呆著,社會在做社會應該做的事情,老百姓做老百姓的事情。那個時候,我突然發現繪畫是我非常熱衷的一件事,但我沒有學過,沒有學可上,也沒有知識可讀。我只能自學成才,自學成才沒有任何技術上的限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畢卡索說過,他一生要做的事情是不斷地去丟棄所學到的技術。所以,我在13歲的時候,因為想念父親,突然發現自己畫畫的天賦。其實這種天賦是每個人都有的,如果我想發現裡面有音樂的天賦,我也可能會把它激發出來,各種天賦其實都在我們內部,關鍵不是技術,而是要放棄技術,當你放棄技術的時候,你是在一種自由的狀態。我覺得那個時候我沒有學可上,沒有什麼文化,但是,那個時代卻成了我的一個禮物。
在我的生命中,我又發現一個東西,就是法喜,它不是一勞永逸的,當你窺見它的時候,也可以說是上癮,也可以說是你發現了一個唯一的方向。
講一個我的故事。我第一次嘗到這種法喜,是在我最痛苦的時候。我被監禁在一個監獄裡,被關在一個像井一樣的地方,非常痛苦。在那裡,我不知道呆了多久,到今天也說不清。我的直覺告訴我,很可能是48小時。在那裡面,我經歷了所有的痛苦:悲傷、飢餓、亂喊亂叫……幾乎是一種崩潰的狀態。
就在後期我痛苦到極致的時候,快渴死了,快餓死了,各種死法都已經圍繞著我降臨的時候,突然我感到了一個東西,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我突然覺得高興,那種高興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是,那些極致的痛苦也都不算什麼。因為有一種光,黑暗中變成了白色,在這個白色裡,我只是高興,只是高興!任何一個形象和一個念頭都沒有了。
就在我傻高興的時候,牢門打開了,聲音特別地響,我當時感覺,那個是一個雷聲,從天而降的雷聲。外面的太陽比我裡面的光還要暗,太陽像一個黑點,很奇怪的那麼一種感覺。當時,那些看守就說:「壞了,她瘋了。」我自己就那麼笑著,傻笑!自己知道自己完全沒有瘋,只是進入了一種狀態,那種狀態是我第一次瞥見法喜這種東西。
法喜不是一勞永逸的
今天,我知道這個可能叫做法喜。但是,後來我發現法喜不是一勞永逸的,那些痛苦還在,好像它蹲在你的門邊,跟隨著你,候在那裡,好像是一種很飢餓的東西,它要吃,吃的是什麼呢?它的飯好像就是你在痛苦時候的感覺,你在有對立面時候的感覺,你在評論什麼東西的時候的感覺,你在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時候的感覺,你在說別人是好還是壞的時候的感覺。痛苦看到你的那些感覺,它就特別高興,特別高興!
所以,我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排除痛苦,甚至於後來學會的打坐也是為了排除痛苦,就在所有經歷的過程中,我有一個新的體會,就是當你抗拒這個痛苦,當你不要它的時候,它反而更加強烈。
劉豐老師:李爽老師在這一段講到她的這個真實的經歷,雖然講得語言不多,但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時空點上了,這一點特別重要。
△ 李爽老師畫作《厚德載物》
黑暗來自何方
首先問一個問題,就是黑暗來自何方?一個在三維空間的生命,多多少少體驗過黑暗,體驗過內在的黑暗和外在的黑暗,體驗過周邊世界的黑暗,體驗過某些局部空域的黑暗,但是一定要問一個問題,黑暗來自何方?
通過我們對整個宇宙空間能量本質的了解,我們真的不難發現,外面的黑暗完全來自於我們內在對光明的障礙。當一個生命是本自具足的時候,你本身就是光源。
那一個光源的面前不應該有黑暗,因為所有的黑暗都會被你的內在之光照亮。你前面的黑暗從哪兒來?一定是自己光源裡邊的一種存在,障礙了這個光源投射出來。只有把自己內在的障礙光源物件拿掉,你前面的黑暗才會消失。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邏輯。
但大部分人是抱怨自己外在的黑暗,所以,在這個時候生命需要有一個轉變,需要去發現內在的光。李爽老師在狹小的空間場地裡面,也許經歷了抱怨、痛苦、折磨、嗔恨、糾結等等,那這一系列的體驗,發現無濟於事。
但是在那個時刻,內在的光成像,她說的一句話特別重要,內在光的顯現比我們在三維空間看到的所有的光都更強,但它們不耀眼,它們不刺眼。有些人也曾經描述過,在那個狀態裡見到了這樣的光,在生命隧道裡邊,黑洞一直往最深層的光點走,走過去或者飛行過去的時候,從光點走出來的時候,光像一個巨大的光場,而這個光場比在現實中感受到的太陽光,要明亮得多,但是它不刺眼。當你跟這個光融為一體的時候,真正是開始連接生命的本源了。
△ 李爽老師畫作《光霞波湖悅老君》
法喜不是恆常的存在
李爽老師說法喜不是一個恆常的存在。這是為什麼?我們在現實生命中,還有很多內在認知障礙著我們跟內在的光去關聯。當我們生活在現實的假象空間,大量的時間是被假象空間障礙住了,跟我們的內在之光關聯不上。
當我們每一次突破一個內在障礙時,都會跟內在的光有一個瞬間的關聯,那個就是我們的法喜。當我們能夠把突破我們的認知障礙,作為我們生命的一種常態,我們獲得法喜、獲得內在生命之光呈現,就會高頻率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所以,這個跟覺醒和覺悟有著本質的關聯。李爽老師的精進生活,實際上是她內在的選擇,要讓生命覺醒的一個過程。
在修行人的生命體驗裡面,管這個叫閉關。只是有些人覺醒、覺悟以後,會主動選擇閉關,閉關是為了暫時避開外部低維空間能量的幹擾,讓自己全然地回歸到內在的高維生命狀態,去體驗這種高維生命狀態帶給自己與內在智慧關聯的狀態。
有過閉關經歷以後,他會把這種踐行過的感受,放到他生命現實中的每一個當下。因為現實中,他面對著所有的存在,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自己認知的投影。他會發現如果自己不把這些認知一一顛覆的話,這些認知遲早還會出來,形成自己生命的障礙。
所以,李爽老師的生命過程,看似是一個被動的狀態。其實,都是內在的高維意識專門設計的,讓她去面對的應用題。
我也想起來,我在很早的時候,一位老師跟我說,說:「劉豐,你這一輩子遇到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你設計的。所以,在所有的事情面前,你得問你自己一個問題,這件事在告訴你什麼?不是用世俗的那種邏輯去問,而是用你自己內在生命覺醒這個狀態去問。」
這讓我非常受益。當我們通過這種方式,開始走向生命提升的方向時,這就叫開悟。但是,如果我們只知道往上走,只知道往上走的方向是對的話,這個開悟是有限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往上每走一步,都會感受到比現實美好得多得的生命狀態。我們可能會在那個狀態下執著,執著高維智慧和能量體能,執著功能的顯化,執著在一個更美的圖像裡面,執著在一種更美的感受覺受裡面,執著在一個更美、更有效的功能裡面,對這些東西的執著都有可能成為階段性的障礙。
△ 李爽老師畫作《文殊菩薩》
開悟是方向 徹悟是本質
所以,開悟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方向,而真正的徹悟才是本質。徹悟給了我們自己整個宇宙生命的終極目標,在徹悟的狀態裡,在整個時空裡,在你生命的完整過程裡,你不會停留在任何一個中間層次,你不會在任何一個中間層次耽誤你生命的寶貴時光。
李爽老師剛才講到了,關於法喜的概念,一個人對法喜的體驗是一次開悟。但是,如果我們對生命的本質和宇宙能量的本質沒有完全通透,這個時候做不到徹悟。當我們能夠真正徹悟到,所有的存在與宇宙本源之間的關聯,這個狀態的徹悟會讓我們的法喜出現在生命的每一個當下,所有的行住坐臥中,所有的人、事、物上。
△ 李爽老師畫作《天使94輪》
怎樣化解痛苦
所以,這就是怎麼能夠讓我們生命的質量、內外合一的生命質量呈現在生命的每一個當下。在我們一般人來看,痛苦是因為有外在的這種幹擾和傷害,我們把它叫外魔。它從哪來呢?它來自於我們內在的認知,實際是來自於心魔。
如果沒有理解到這個層面,我們面對痛苦的時候,要不就是逃避、恐懼,要不就是對抗,我們沒有辦法找到真正化解痛苦的本質。然而,在自己生命的內在,這種生命內在的化解,並不是靠對立。因為你越對立痛苦越強悍;也不是靠逃避,因為痛苦只要在那,你永遠逃不掉,它遲早會出來。所以,只有一件事:去面對,去化解。面對和化解的功夫在於轉念,什麼是轉念呢?轉念就是顛覆自己的認知,而不是用認知去對立。只有去顛覆了這樣的認知以後,才有可能化解。
面臨當今疫情爆發的事件,不同的人覺醒到什麼程度,就會呈現出不同的生命狀態。你可以逃避,但是最終逃掉了疫情,逃不掉其它災難,逃掉了我們外在形式的一些衝擊,逃不掉我們內心的糾結、恐懼和貪婪、對抗,如果用透支生命能量、透支社會能量的方式去對抗,是因為還沒有在更高的境界上理解它的源頭是什麼,所以,我們只能呈現出向上的一種對抗。
其實抱怨和嗔恨本身是加重疫情對生命的傷害的。只有跳到更高的境界,看到自己內在形成的和人類的集體意識、集體潛意識裡面的這種偏性能量,這種欲望的執著,產生的自己內在障礙的時候,我們才能夠開始從自己內在障礙的超越和化解,投影出現實的轉化。
所以面對當今的疫情,我們怎麼去面對黑暗?怎麼在這個過程中點亮自己內在的光,才是真正的本質。謝謝李爽老師。
李爽老師從她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中領悟到:原來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都可以通過畫筆表達生命內在的美,表達每一個圖畫背後的藝術內涵。
心能緣聯合李爽老師的爽藝無疆界平臺和嗣妙平臺共同推出由李爽老師帶領的「人人都是藝術家」系列視頻主題課程。一起跟隨李爽老師從高山、湖泊,樹林與人文建築中獲得藝術靈感詮釋每個人自己高維的藝術作品。由李爽老師把夥伴們的優秀作品合成一張行為藝術作品,從「我」到「我們」。我們都是藝術家。
相關閱讀
藝術點亮了生命之光,從此喜悅就不再離開了
李爽:遇見劉豐⽼師,是我⼼想事成的⼀次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