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老師:生死事大,如何超越?

2021-02-13 心能緣


問:到了60多歲的年齡,不時會有恐懼感,怕病怕死怕拖累兒女,請問劉豐老師如何顛覆認知?

○ 到了60多歲的年齡,如果還沒有真正了知生命的意義,還沒有真正顛覆自己對生命的有限認知的話,那這段剩下的時間就只有這件事情可做,就是要轉識成智,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來喚醒生命的智慧。

超越對死亡的恐懼

○ 很多人的遺憾,或者對生命死亡的恐懼有兩種:第一種,不知道死後是什麼狀態,沒有經歷過,所以就會有恐懼。

○ 當你真正地在內在確信了人類的所有智慧,其實都是在幫助我們去超越生命的局限,直到我們每一個當下的生命,都會向著更高境界、更美好的方向發展的話,這個時候這種恐懼會因為你內在堅持的這種認知的建構得以超越;

○ 第二種,確實明白以後,就會覺得自己這一輩子走到今天,本來有好多可以用好的機會自己沒有用到,愚痴地走了很多很多彎路,很遺憾。

○ 其實沒有關係,有一句話叫朝聞道,夕死可矣。當下徹悟的時候你會發現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情不在幫助你覺醒,那個覺醒就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說的這個岸,是一種新生。

○ 生命的整個過程是一個持續覺醒的過程,覺醒越早越好。只要你還沒有走到生命的最後那一天,都還有機會。

永生的現實意義

○ 在《超體》的電影裡面,專家說了這句話,當環境適應細胞生存的時候,生命選擇繁衍,當環境不適應細胞生存的時候,它們選擇永生。什麼是永生?提升一維它就永生了。因為到第四維時間是變量,你可以任意到過去,任意到未來。

○ 所以,永生是以生命的提升,意識能量的提升而實現的;而不是在三維空間延續我們的生命喘的這口氣叫永生。當你維度提升了以後,你會發現,三維空間我們以為的這個生死,不過就是一個像,是演了場電影,開場到結束而已。投影源——你的發源基地依然在那兒存在。所以就是你建立起這個認知的時候,你才會沒有恐懼。

○ 生,從投影源裡來;死,回到投影源裡去。


顛覆對死亡的認知

○ 為什麼會恐懼?恐懼一定是因為你的某些認知造成的,也就是我們真的不知道在三維空間以為的生死,其實在更高維度根本就不存在。這些我們執著的東西,其實都是像。

○ 當你到了第四維境界的時候,你看所有三維空間的一切發生都是高度平衡的:夢境,幻覺,前世,來生,都是完全平等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認為夢境,幻覺,前世,來生是虛假的話,那麼我們當下同等虛假。

○ 其實今天如果我們太執著於三維空間呈現的能量狀態,我們就不太容易活出來。這個過程,你會深入體會。

問:如何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如何幫助身邊有病痛的老人,讓他們對生活有希望,有期待?

○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讓自己身體健康、頭腦清明、儘量延長在人生考場上的考試時間。

死能讓我們理解生的意義

○ 我們對於生命的逝去,大部分是從隔代人的死亡開始經歷。由於受到三維空間慣性的影響,當親人離去,我們都會悲痛,會不舍。這種悲痛和不舍是能引發我們對生命的深層思考的,如果它帶來的只是恐懼,這可能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會讓我們一輩子都生活在對死亡的恐懼裡。

○ 親人或周邊的人每讓你面對一次死亡,都在挑戰你的智慧——死亡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死能讓我們理解生的意義。

○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生死的時候,也許你在某一刻就突然釋懷:哦,原來生命有方向的時候,不叫死亡,叫往生,叫回歸。亡是什麼?亡是沒有方向。

○ 做臨終關懷的時候,有一位老師跟我說,他二十年前就開始給自己做臨終關懷了。這句話說得太妙了,因為他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探索生死,我們在三維認知裡,把死看的特別嚴重。生死事大,在三維空間,這是最大的事。可是到了第四維,根本不存在死這回事。因為你在時間軸上可以任意到過去、未來。

當生命有方向的時候

不叫死亡,是回歸

○ 對生命意義的真正領悟是超越的前提。無明的時候,會對死亡產生恐懼。

○ 沒有覺悟的時候,就是迷的狀態,是混日子,最後要走的時候發現這輩子白來一趟,很遺憾。很多想要抓住的東西最後都是一場空。當你看明白的時候,你會知道靈魂高度的提升才是生命的意義。

○ 幫助老人解除痛苦這塊,可能要換個角度去看,不是我們在幫助老人解除痛苦,而是老人在用生命教育我們。

○ 我們身邊可能會出現很多幻像:比如親人處在特別痛苦的狀態中,其實這是在給我們提示,生命為什麼會這樣?

○ 有的人視死如歸,有的人走的很平靜,有的人無疾而終,有的人預知生死,為什麼對於同樣的事情——死亡,不同的人是不一樣的。這就在提示我們在有生之年,為什麼不能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呢?難道非要走到生不如死的生命狀態裡嗎?

○ 所以眼中能看到的生老病死都是給自己的啟發和提示。

○ 如果你是想關照老人,可能是想反了。其實是你投影出這樣的生命題目讓你自己去領悟生命,這個題目在告訴你,如果你不修煉的話,到最後你可能要面對的是生不如死的痛苦。

○ 一個覺醒的生命即使得病,得很重的病,但他的痛苦沒那麼大,我見過很多。但是,有的人即使病不那麼嚴重,一點小病就讓他痛不欲生。所以,人的覺悟不一樣,對生命的理解不一樣。

○ 你看到的所有病痛和死亡都是自己的應用題,這樣我們才能在周邊所有事物裡看到自己成長的機緣,超越恐懼。

— 劉豐老師工具書推薦 — 

點擊「在看」,傳播智慧,共同精進 ▽

相關焦點

  • 劉豐老師解讀電影《奇異博士》中的生命真諦
    大家研究吸引力法則,研究那些獲得成功的人,他們如何掌握了秘密。實際上,他們可以從內在造像,從原始碼進行空間設計再投影出來。也就是說,秘訣在於你可不可以在高維裡(內在)進行設計。你在三維認知裡想像錢財等等,無法進入內在進行設計是無濟於事的。
  • 劉豐老師:為什麼人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想請劉豐老師解釋一下。○ 我們在現實中遇到的所有人,在投影源裡都有固定的關係。○ 我們在現實中發生的一切,它的來源從哪兒來?從投影源裡面來。當你在現實中修煉的時候,常有似曾相識之感,說明你已經開始回歸內在了;所以你內在對你所有投影出來的現實都有一種關聯感。
  • 劉豐老師:從《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看如何活出真實的生命狀態?
    今天,讓我們跟隨劉豐老師,用高維智慧看電影的方式,再次回味這部經典裡的智慧啟示:他非常熱愛攝影,可迫於家庭的壓力和父母的期待,他違心的選擇了工程師這個專業,但實際上他並沒有為學習這個專業而付出什麼努力,所以考試名次一塌糊塗。
  • 如何面對黑暗?| 李爽&劉豐
    那個時候,我突然發現繪畫是我非常熱衷的一件事,但我沒有學過,沒有學可上,也沒有知識可讀。我只能自學成才,自學成才沒有任何技術上的限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畢卡索說過,他一生要做的事情是不斷地去丟棄所學到的技術。所以,我在13歲的時候,因為想念父親,突然發現自己畫畫的天賦。
  • 國風少年劉豐首發歌曲《煙火盡落》
    一襲藍褂,一把三弦,一首《少年北京》,這是國風少年劉豐第一次被大家所熟知的模樣。劉豐自參加《國風美少年》以來,就一直憑自己在傳統樂器上的造詣和專業的戲曲唱功,受到觀眾們的喜愛,少年聽雨,豪情在懷,願此一刀斬斷恩怨情思,斬斷世間不平事,
  • 劉豐老師:「看」電影和「觀」電影,一字之差,兩種境界…
    它與這個時代相應,給你一個路徑,讓你能夠「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在你演繹這場人生的每個當下,超 ——劉豐以上文章為劉豐老師為素說新作《觀電影法》一書所做的序,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觀電影法》,歡迎掃碼訂閱:
  • 劉豐最終也未能和張雲雷合作,雖輸了比賽,但贏了張雲雷
    但是在本次節目中卻有了遺憾就是最終劉豐與張雲雷二爺都未能進行合作表演,真是非常之遺憾了,希望在未來他們能有進一步的合作表演。和張老師一樣喜歡著傳統藝術,看著他一點一滴的進步真真是非常開心,,看的出來他真的是非常喜歡劉豐,真的希望他們在戲曲舞臺上有合作。
  • 華彩少年劉豐是舊相識,官方對德雲社太炫耀
    作為一檔不同於一般選秀的選秀節目,央視的《華彩少年》從錄製到宣傳上都是不一樣的,華彩少年們快要成團了節目才剛剛播出,好在有央視這樣一個大的平臺,所以《華彩少年》的熱度這兩天也是格外得高。原因是《華彩少年》中有一位選手叫做劉豐,劉豐曾經上過《國風美少年》,當時備受張雲雷的青睞。前兩天華彩少年官方介紹劉豐是還說他是「二爺得不到的男人」,今天德雲社就過來要人了,華彩少年自然不會放走這位寶藏男孩。兩方「爭奪」足以證明劉豐的確是非常招人喜歡的選手了。
  • 劉豐再登國風舞臺,曾受張雲雷青睞
    在亮相的選手中,有一人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劉豐,劉豐參加《國風美少年》時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還因為極其受到張雲雷的青睞而讓大家羨慕嫉妒恨的。《華彩少年》官博昨天上線宣傳劉豐,竟然也提到了張雲雷,一時間勾起大家觀看《國風美少年》的回憶。
  • 【佛教故事】生死事大
    永嘉玄覺禪師往曹溪參訪六祖惠能,振錫揚瓶,繞祖三匝,六祖說:「沙門應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是來自何方,如何傲慢?」永嘉答:「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六祖回說:「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永嘉禪師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回答六祖,意思是他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威儀、禮貌;這些虛排場對生死問題無所裨益,只能說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對待的一種表面行為而已。禪宗祖師們以心的清淨為重,外在的禮貌為次,甚至以不用著相為宜。這是此段對話的主要涵意。
  • 劉豐老師:婚姻是兩個人約好了,共同來學會愛與被愛
    曾經有一對夫婦,說劉老師聽了你的課我們倆不吵架了。我說為什麼呀?她說我倆一吵架我就去高維看一眼。她說的有道理呀。如果你很明白你要選擇這條路來成長的話,那可以呀。暫時沒想好也沒有關係,你隨緣。這件事發生了,你接納不接納,沒有好,沒有壞。你選擇婚姻還是選擇單身,在你沒覺醒的時候,沒什麼區別。當你覺醒了也沒區別。關鍵是你自己是否是覺醒的,這是最核心的。沒有覺醒的選擇沒有區別。有覺醒的選擇才是自己的選擇。我經常說,快到山頂的時候,該遇到的人都遇到了。
  • 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學觀!
    道家的創始人正是立足於這樣一種社會大背景下,以「萬物皆一」的開闊視野看待生死,超越了一時一事、一得一失,確立了極具特色的超越死亡、生死存亡一體的生死哲學。 生死同質的唯物意識
  • 劉豐、哈妮克孜《倆倆相忘》登上酷狗飆升榜
    其中,楊肸子&陳梓銘《似曾》,劉豐&哈妮克孜《倆倆相忘》、劉子傑&劉宇《殺破狼》、方洋飛&芊蔚《離歌》、賈昱&文生《白月光》均登上酷狗飆升榜!「段子手本手」張雲雷,化身「張懟懟」,節目中數度「無差別開懟」。沈天行和蔡翊昇表演完《琴師》後,「暗中觀察」的國風俠突然開腔,惹張雲雷「嫌棄」:你怎麼又來了?
  • 《國風美少年》大眾心中前三強:方洋飛、芊蔚、劉豐,你覺得呢
    《國風美少年》半決賽已經落下帷幕,接下來就是這檔節目的總決賽了,最終的年度冠軍將從進入到總決賽的五強選手和復活選手總計六名選手中產生,他們分別是方洋飛、貳嬸、劉豐、劉宇、芊蔚和秦子墨。因為這場殘酷的賽制,同一位召集人合作的兩位選手只有一名能進入到全國三強。
  • 劉豐|萬物有靈,你我皆是「阿凡達」
    劉豐:影片中納威族的文化系統裡面,崇尚勇敢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一個尺度,所以「勇敢」是最簡單,最基本的一個品質,是他們真正崇尚的品質,顯然傑克作為軍人,具備這個品質。那為什麼又「無知」呢?2、想諮詢結緣此音頻——請添加「心原老師助理微信」:liaoyu4131(或掃描下面👇👇二維碼)溫馨提示:若之前已添加過「心原老師任何助理」微信,則不用重複添加(信息多,工作忙,回復可能慢)。
  • 佐伯慎亮:無常迅速,生死事大
    儘管佐伯得到了很好的攝影實踐機會,作品也常獲得老師的稱讚,但當時的佐伯對攝影還並未有太大興趣。對他來說,攝影只是進入映像的手段。但隨著他自身對攝影逐漸湧現的興趣以及對比如Hiromix、長島有裡枝以及蜷川實花的攝影的嚮往,佐伯還是報考了攝影系,在面試中,老師說「攝影就是哲學。」這句話猶如讓佐伯困惑不已,但他清楚的記得與面試老師熱聊的話題是關於《東京漂流》。
  • 探秘生死:從密宗經文到暢銷書,《西藏生死書》是如何演變的?
    索甲仁波切著《西藏生死書》《西藏生死書》是一本什麼書?經過一番功課之後,我來嘗試捋清這本經書的前世今生,它是如何變成西方所熟知的一本大眾流行書籍的:譯作版本追溯最初版:《西藏生死書》源於公元8世紀,由佛教密宗大師蓮花生創作,初名:《度亡經》,傳入西藏之後翻譯成藏文《中有聞解脫》(也有譯做《中陰聞教得度
  • 劉豐老師:什麼是真愛?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慈悲就是N維(N趨於無窮大)的宇宙之愛,喜是與你的內在N維智慧關聯的同頻共振的當下,出現的現象,也叫法喜,這種法喜是發自內在的,超越一切快樂。— 覺察類工具書推薦 — 《六時書》全年版(4冊  146元限時特惠)每日六次,放下心頭事,記錄身語意
  • 他對林黛玉的愛超越生死
    寶玉愛黛玉,夢裡都反對金玉良緣寶玉和黛玉的愛是超越肉體的精神戀愛,他們沒有說過我愛你!他們對愛如臨大敵,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說得最露骨的話,也就是:為我的心!然後戛然而止,他們的心裡明白自己沒有說出來的話。賈府上下都在流傳著金玉良緣,元春端午賜禮,寶釵和寶玉一樣。可是寶玉並不想娶薛寶釵,他只是把寶釵當成姐姐。
  • 《生死狙擊》電影投資是陷阱?老師帶單認購是騙局!
    前言《律道言明TEL同VX:17191849017 QQ:3113909717》《生死狙擊》能投嗎?《生死狙擊》電影眾籌黑幕你知道多少?《生死狙擊》投資被騙真相曝光!帶單老師失聯眾籌成空談!《生死狙擊》投資認購合同全是套路騙局!聯合出品本就虛假!《生死狙擊》認購後沒有任何消息?集資籌拍電影分紅被騙虧損怎麼辦?《生死狙擊》還沒上映就承諾收益是騙局!聯合出品方沒有權利轉讓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