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大,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只有上海和它被冠以「大」的稱號,這座城市叫武漢,大上海和大武漢是民國時期的大名,因為這兩座城市是民國時期最大、最繁華的地方,但上海的「大」和武漢的「大」不一樣,民國時的上海面積不大,而且它的大主要是氣場大,面目大,上海有萬國建築,有十裡洋場,形形色色的人都來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所以才叫大上海。
當時武漢的氣氛也許比上海稍差一點,但在地域面積上確實是很大的,但是全國沒有一個可以比較的城市,所以叫做大武漢,武漢為什麼這麼大?因為武漢原是三個獨立的城市,所以有很高的知名度,即武昌、漢口、漢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武漢三鎮」,它隔著江,但又各自獨立,後來,國民政府遷都武漢,把這三個城市合併成一個城市,取武昌、漢口之首,構成武漢,可以說,武漢是中國地理格局最獨特的城市。首先出名的是三鎮武昌,由東吳大帝孫權命名,孫權最早在此建都,祈求「武運昌盛」,這就是武昌之名的由來,但孫權所稱的武昌,並非武漢三鎮之一的武昌,而是現在的鄂州。
三鎮中第二個著名的是漢口,原來沒有漢口這個地方,明朝成化年間,漢水由龜山北流入長江,改道,變成現在的地點,因此,漢口這一新興的地方,在流入長江的河岸上形成了一個新的地方,這就是漢口,即漢口的四大名鎮之一,漢口每天晚上都有行人來往,因此,漢口成了清末開港最早的港口之一,英國、德國、俄國、法國、日本等國在漢口建立了租借地,並將其命名為"漢口",當時人們把漢口稱為"東方芝加哥"。
第三部分是漢陽,漢陽的存在感不如武昌、漢口那麼強,漢口是武昌、漢口旁邊的無名小縣,但是張之洞在這裡建立了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器廠,雖然比上海、南京等地的軍需工廠落後,但張之洞建立的漢陽軍需工廠,吸收了德國的先進技術,生產出當時最先進的槍炮裝備,成為清朝最大的軍需企業,這也許是漢陽人最熟悉的東西,因此,漢陽的大是有原因的,因為它原本是三城之地,這也是武漢人所稱的大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