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馬鞍山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災情嚴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5.22億元,其中:農業損失 11.39億元,工礦企業損失2.67億元。面對汛情、災情,馬鞍山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防汛救災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攻堅克難,充分發揮「四送一服」工作機制,以「四快」促「四保」,幫扶企業紓困解難,有力促進了企業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
一、應急響應行動快,保企業謀劃部署早。汛期來臨之際,在省防汛救災督導檢查組的指導下,馬鞍山市未雨綢繆早謀劃,進入戰時狀態,樹立戰時思維,堅持戰時標準,科學有序有效地開展防汛和服務企業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明確市領導責任分工,分片包幹,成立由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為組長的8個專項工作組分別包保指導各縣區、園區防汛救災和服務企業工作。市「四送一服」領導小組7月18日第一時間應急響應I級水旱災害防禦。各載體、市直各部門積極主動深入一線聯繫企業做好服務。對全市工業企業的廠區、倉庫進行拉網式排查,全面檢查廠房、庫房、設備及電力線路,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積極開展汛期安全生產宣傳,制定和發放《防汛救災方案》、《惡劣氣候加固棚室措施指導意見》等各類資料18000多份。市商務局根據市防指要求提前採購防汛物資用於保障抗洪搶險工作順利開展。當塗縣一邊備防汛物資、建應急隊伍,一邊會同縣直相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要素問題,重點抓好縣開發區管網疏通工作,深入企業做好內部查險查漏、用電安全等工作。和縣幫助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整改450個,指導企業做好防汛減災預案。雨山區、花山區、慈湖高新區及時調整「四送一服」雙千工程領導小組成員,由分管領導帶隊、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多次赴企業指導做好排澇預案、防汛物資儲備等。邀請水利設計院對險要地段進行會診,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二、精準服務行動快,保企業難題解決早。市「四送一服」辦急企業所急,解企業所難,統籌調度服務企業工作,從機制入手,幫助市場主體解難題。會同市臺辦、市人行舉辦臺資企業專場銀企對接會,協調企業融資需求8000萬元。市政府分管農業工作負責同志召開蒙牛乳業(馬鞍山)有限公司五期鮮牛奶項目專題調度會,市政府辦、市經開區、雨山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幫助協調解決該項目規劃用地等方面問題。含山縣與中鑄協籤訂鑄造產業整治提升戰略合作協議,突出「一企一策」,分步分類推進鑄造企業整治提升。和縣實行縣鎮村三級聯動,建立起了「171」行業技術幫扶模式(即1家縣直主管部門,負責7個鎮行業內企業,每家企業明確1名技術幫扶責任人或復產復工「護航員」),實現138家受災企業和經營主體精準幫扶。開展專業技術幫扶1700餘人次,有效解決和縣綠源蔬菜種植有限公司等82家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和農資產品需求。當塗縣落實「1253」網格服務機制,幫扶安徽奧克斯智能電氣有限公司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新定位,通過京東、天貓等平臺直供到終端,1-7月份實現產值14.42億元。幫助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解決流動資金問題,融資1.2億元。市經開區及時為馬鞍山宏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提供「稅源貸」700萬元,並對園區企業存在的問題實行逐個調度逐個銷號,鼓勵企業加強自救和互救等措施加快災後復工復產步伐。
三、志願抗災行動快,保企業安全渡汛早。為抗擊洪水,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受災損失,保證經濟平穩運行,市委組織部組織發動1131名市直機關黨員幹部、企業職工和社會志願者組成防汛救災突擊隊,深入各縣區、園區防汛抗洪救災。含山縣組織6000多人次,成立28個搶險突擊隊,奔赴受災圩區、受災企業參加搶險。市交運局組織1075人次、投入大型機械設備9528臺次參加損壞路面搶險搶通。花山區及時成立9支防汛救災小分隊,重點對轄區企業受災情況進行梳理排查。當塗縣安排1500名幹部全脫產進駐江堤防汛救災,其中抽調200名幹部赴當塗經濟開發區開展志願服務,24小時進行全方位、地毯式巡堤查險,確保園區企業安全。鄭蒲港新區三天三夜幫助安徽同創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將6個石斛大棚的新鮮石斛幼苗約6.6萬盆以及5000萬元石斛加工成品成功轉移至安全地點。全市各類企業突出社會責任和初心擔當,蒙牛乳業(馬鞍山)有限公司、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安徽恆泰非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投入裝載設備2000多臺時,全力參與抗洪搶險,保障了圩堤安全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災後重建行動快,保企業復工復產早。市「四送一服」工作組各成員單位會同各載體下企業、摸情況、解困難,多措並舉、高效服務,幫助企業加快災後恢復生產。7月中旬,市主要負責同志在面對馬鋼原料運輸鐵路因慈湖河水位上漲而被迫中斷的嚴峻形勢下,迅速趕赴現場進行調度,緊急會商寶武馬鋼公司、鐵路部門,部署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供電公司等相關單位,採取一線臨時搶排措施,及時解決了寶武馬鋼公司「材料運不進、產品運不出」的難題。市政府分管 「四送一服」工作負責同志先後3次召開全市重點骨幹企業、中小微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座談會,了解企業在災後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四送一服」辦梳理交辦、督辦問題135個,通過「四送一服」 綜合服務平臺收集辦理問題1858個,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全市各載體「四送一服」工作組組建「災後企業服務團」,深入受災企業核查災情及時統計上報。含山縣加大金融政策落實,解決汛情期間企業延期還本付息45筆,共計資金7635萬元。和縣組織多部門聯動,緊急調配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保障受災企業貨源,組織183家農資企業調運改補種種子5噸、農藥100噸、化肥2000噸;組織育苗企業為受災企業和農戶代育苗1500萬株,幫助農企搶抓時機,搶播改種。雨山區、當塗縣開闢災情賠付綠色通道,簡化理賠程序,從速從快辦理保險理賠,完成種植業定損96戶25131畝,賠付1727.81萬元。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全市完成補改種面積13.28萬畝,實施災害田管148.85萬畝,力爭在10月中旬至11月期間完成全市140萬畝秋種任務。市銀保監局聯合全市各類金融機構安排21.96億元貸款額度用於支持基礎設施建設、8.58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和農戶恢復生產,全轄保險機構受理機動車輛保險、農業保險、企業財產報案2758件,已決賠款12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