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 穩就業 促發展 「情系民生、樂業鹽南」活動篇②

2020-12-23 澎湃新聞

保民生 穩就業 促發展 「情系民生、樂業鹽南」活動篇②

2020-06-3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高質量打贏「保民生、穩就業、促發展」攻堅戰,鹽南高新區抓實職業能力提升這個關鍵,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推動創建就業見習實習基地,全力保障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

堅持「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原則,3-4月份,區組織人事部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全市率先推出線上培訓模式,近60家企業組織581名員工開展了線上疫情防控、安全技能、專業知識培訓,累計發放培訓補貼7.6萬元。6月份疫情形勢緩和後,全市首家舉辦失業群體線下創業培訓,享受富民創業擔保貸款的53名青年創業人員報名參加,先後邀請鹽城技師學院專業導師、區孵化器創業導師、部分成功青年企業家,圍繞「創業定位、市場開拓、人員管理」等方面現場授課交流,幫助創業人員更加清晰掌握了解創業前景,在隨後鹽城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組織的考試中,近48名考核合格學員取得了創業培訓合格證書。鹽城天雋映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卞振亞培訓後表示,將好好消化下培訓所學,以顧客為上帝、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帶動更多的人就業,沉澱自己,砥礪前行。

下一步,區組織人事部還將研究制定《鹽南高新區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從組織架構、培訓內容、補貼發放等方面,明確區應急管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社會事務保障局和區教育發展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業務指導與活動開展的職責要求,並根據省、市相關政策,研究制定更優化、更科學、更便捷的技能認定、補貼發放等相關政策,切實打造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的新樣板,為待業人員走上崗位「充好電」、「加好油」。

同時,區組織人事部結合企業需求,創造性地推出了高職院校「黨建+人社」大聯盟,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科技鎮長團團長帶隊,先後奔赴深圳、南京、揚州等地就校企校地合作展開洽談,特別是針對疫情影響,就「大學生實習見習加就業、技能人才培養輸送、高層次人才項目引進」籤訂了初步合作協議,並籌劃10月份召開聯席會議。

據悉,區組織人事部就大學生實習見習工作主動作為。研究擬制了關於組織實施青年就業見習3年行動計劃,出臺區級就業見習實習基地認定考核辦法,江蘇歐寶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邁泉科技有限公司、國藥集團江蘇弘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28家發展快、效益好、誠信高的企業入選了首批區級實習見習基地,揚州職業大學、鹽城經貿高級職業學校等近600名應屆畢業生也即將奔赴我區見習實習,必將成為我區就業創業生力軍,為企業添活力,為經濟增動能。

原標題:《保民生 穩就業 促發展 「情系民生、樂業鹽南」活動篇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情系民生 樂業鹽南」大型綜合招聘會「智慧」開啟
    中國江蘇網7月19日鹽城訊 7月18日,鹽南高新區2020「情系民生 樂業鹽南」大型綜合招聘會,近150家企業,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現代物流、教育培訓、傳媒、電商、餐飲服務等多個行業2975個崗位,向江蘇沿海地區英才們拋出求賢若渴、海納百川的「橄欖枝」。
  • 雙鴨山市嶺東區:集中攻堅穩就業 精準服務保民生
    東北網12月24日訊 集中攻堅穩就業,精準服務保民生。今年以來,雙鴨山市東區在紮實做好「六穩」、全面落實「六保」中,將「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作為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不打折扣貫徹落實好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措施,並形成就業創業服務制度化、經常化,推動全區穩就業保民生持續向好發展。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 長沙縣織密監督網保民生促發展 美食街旺了務工就業活了
    通過一系列促消費活動,街道各類市場人氣回升。據悉,今年以來,長沙縣各級紀檢監察組織立足職能職責,加強對「六穩」「六保」任務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全力保民生促發展。連日來,長沙縣市民服務中心二樓南廳22號惠企政策兌現窗口前人頭攢動,實現了由「靜」到「動」的轉換,前來諮詢、辦理業務的企業明顯增多。  跟進監督,促進就業保障醫療  「真沒想到外出務工還可以領取400元交通補助,謝謝你們的指導和提醒。」今年5月,長沙縣江背鎮特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建輝通過網絡在線申報了跨縣務工一次性轉移就業交通補助。
  • 精準施策穩就業 護航民生基本盤 深圳中行助力「穩企業保就業」有...
    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關係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而在「六穩」工作、「六保」任務中,就業擺在首位。穩就業既是穩經濟、穩社會,也是穩民生、穩人心。對於「打工人」眾多的深圳而言,如何充分發揮金融力量,踐行穩企業保就業的重任,正是檢驗金融機構的「試金石」。
  • 關注| 牟定縣「五子登科」 保民生促發展
    點擊播放 GIF 0.5M牟定縣「五子登科」 保民生促發展牟定縣站在講政治保穩定的高度,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鬆,一手抓保障民生不懈怠,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上下一盤棋,狠抓群眾最為關心的「菜籃子」「錢袋子」「米袋子」「水袋子」「菸袋子」問題,有力推進復工復產,保障民生惠及百姓,全縣呈現出人心安定、社會穩定、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
  • 「難忘的2020年」保就業穩就業築牢民生之本
    李近遠就業是民生之本。2020年,這份感受格外深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打亂了無數人的工作生活節奏。工廠停工、商場停業、交通停滯,被迫待在家裡的人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格外期盼能儘早出去工作,有一份收入以養家餬口。
  • 廣西積極穩就業保民生: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
    原標題:廣西積極穩就業保民生: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原標題: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 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廣西各地各部門主動作為,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使命擔當,用更精準的政策落實、更有效的工作舉措、更有力的服務保障,全力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有效確保了全區就業的良好局面。
  • 做好「最大民生」必答題 寧波市多措並舉穩就業
    幾天前,通過「甬上樂業」寧波用工就業服務平臺提供的企業人力餘缺調劑信息,52名從貴州冊亨到寧波江北就業的務工人員,完成了一次跨企業轉崗,前往三星、賽特威爾、激智等一批訂單量大、用工緊缺的企業上崗。4月中旬上線的這一平臺,已收集百餘家「要員工」和「有員工」企業的信息,以市場化、信息化的方式盤活了人力資源,穩定了就業崗位。勞務用工通過平臺實現跨企業流動和共享,從雲端到線下,諸多企業和高校畢業生順利牽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疫情大考中必須做好的一道必答題。
  • 千方百計穩就業,「職」為民生(星城璀璨·有你更精彩)
    面對新形勢,長沙市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積極穩就業政策。特別是疫情期間,全力以赴戰疫情、促復工、穩就業、惠民生,堅決讓勞動者「保住飯碗」。今年1至7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97萬人,全市減免企業社保費61億元。目前,全市已發放企業穩崗返還1.52萬家、1.81億元,惠及67.6萬人,已統籌開發2.8萬餘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
  • 安徽人社築牢民生之本 「十三五」以來城鎮新增就業339萬人
    人民網合肥12月8日電(楊賽君) 穩就業、保民生、強人才, 奏響民生福祉最強音。12月8日,安徽省政府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安徽省人社廳廳長徐建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安徽人社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各種挑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省穩定就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係等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順勢而為 愛善天使集團以「社交新店商」穩就業、促民生
    來源標題:順勢而為 愛善天使集團以「社交新店商」穩就業、促民生 後疫情時期,如何引導大眾恢復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回暖,有效對抗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緩解緊張的就業形勢,成為國家和企業最關心的話題。
  • 服務大眾 情系民生:為生命保駕護航 民生銀行顯大行責任風範
    近日,中國民生銀行重慶分行聯合海保人壽,將40萬元「海保好生活借款人意外險」理賠款成功賠付給貸款客戶何先生的家屬。理賠款的及時送達,不僅幫助客戶的家屬及時還清了銀行的貸款,解除了客戶家庭的後顧之憂,更是給其年邁的父親帶去了經濟上的保障。
  • 努力擴大就業,穩固民生之本
    總的來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略有上升,但是主要群體就業總體穩定。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步入衰退是大概率事件。世界銀行和IMF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一定程度萎縮,同時全球失業率將不斷攀升。「風景這邊獨好」,中國在統籌協調打好「防疫」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大攻堅戰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好於預期,尤其是失業率保持在合理區間。
  • 大同人社:​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
    大同人社:​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大同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我們圍繞『促就業保民生』,在全系統開展各類學習活動,積極推動中央及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在大同市落地生根。」
  • 穩就業促發展 膠州市三裡河街道全年新增就業3000餘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曹森 通訊員 宋慧 青島報導今年以來,膠州市三裡河街道堅持把穩就業作為服務民生的重點,加大服務供給,夯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基礎,就業人數持續增長,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截至目前,轄區內累計實現新增就業3000餘人,其中大齡就業困難人員500餘人,高校畢業生600多人。
  • 打好就業組合拳 築牢民生基本盤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內外風險挑戰讓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為抓好民生之本,黨中央把就業放到「六穩」 「六保」之首,我省更是第一時間打出「免、減、緩、降、返、補」等一系列援企穩崗政策「組合拳」,幫扶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推動失業保險擴圍提標,千方百計築牢民生基本盤。省人社廳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0.1萬人,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總量居全國前列。
  • 就業是「六穩六保」的首位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並在「六穩」的基礎上提出要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保」是首次在政治局會議中提出。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就業都位居首位。
  • 江蘇宿豫:「置頂」就業構建民生「加油站」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宿豫區審時度勢迅速將線下活動轉為線上招聘。藉助宿豫發布微信公眾號、宿豫區就業招聘終端等新媒體,舉辦網上招聘會,為缺工企業與求職者搭建空中對接交流平臺,網上招聘期間共達成就業意向3000餘人。「逛街順便『淘』份新工作,真的很方便!」
  • 致敬奮鬥者|三管齊下戰疫情保用工穩就業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寶安區人力資源局而言,成為保企業用工、穩員工就業的一道加試題。疫情低風險地區復工復產集結號吹響之後,該局在科學戰疫的同時,主動出擊,落實復工防控補貼等惠企政策,組團赴外省外市攬才,並創新開展雲招聘,點對點開通專車接務工人員返深上崗。
  • 全國各地一系列民生工程穩步推進 涉及就業、安居、養老等多方面
    央視網消息:南水北調惠及億萬民生,而在全國各地,一系列民生工程也在穩步推進,涉及就業、安居、養老等方面。四川宜賓:促就業 教育帶動人才建設引優質企業改善民生首先要發展教育,促就業增收入。在四川宜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當地經濟主要依靠白酒、煤炭等傳統產業,近些年,當地用發展教育帶動人才建設,從而吸引高新企業落戶。為了解決企業科技人才支撐不足問題,宜賓按照「城市圍繞大學建、產業依託教育興」的「學教研產城」融合發展思路,同步啟動了大學城和科創城建設。目前,包括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在內的多家高校相繼落戶辦學,宜賓的高校數量已經增加到12所,在校大學生達到7.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