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李連杰「顛覆形象」出演《黃飛鴻》,結果大獲成功

2020-10-11 電影爛番茄

徐克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成功帶起了90年代的武俠電影熱潮。

可惜到了1993年,李連杰在完成了《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之後,因合作期滿而選擇離開嘉禾。

雖然兩人沒有再繼續合作,他們卻都知道「黃飛鴻」這個IP的份量。

徐克將IP拆分為二,提拔動作指導元彬執導《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又讓袁和平執導《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這兩部電影分別拿下1119萬港元和681萬港元票房。

李連杰則和永盛籤下多部片約,與王晶合作了《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也在同一年拿下1818萬港元的驕人成績,這個成績也說明了觀眾認的是李連杰,不是徐克。

到了1994年,徐克又拍了《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這次僅收穫490萬港元票房,讓這個系列徹底終結。

此後,徐克和李連杰各自發展別的項目,再沒有動過拍「黃飛鴻」電影的念頭。

直到1996年,準備離港前往好萊塢發展的李連杰,有意再拍一部「黃飛鴻」電影,作為自己和這個角色的告別,於是找洪金寶尋求合作——洪金寶剛好手頭有一個西部片的劇本,源自成龍的創意,講述一個中國人漂洋過海到美國發展的冒險故事。

兩人一拍即合,將這個劇本改編成黃飛鴻的故事,並定名為《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由洪金寶執導。

在李連杰的努力下,不僅請回了徐克擔任電影監製;主演「十三姨」關之琳、「鬼腳七」熊欣欣、「牙擦蘇」陳國邦也悉數回歸;《黃飛鴻》的武術指導劉家榮,也參與進來,擔任電影的副導演。

一、

電影講述黃飛鴻帶著十三姨鬼腳七,坐輪船到美國,去探望在舊金山開寶芝林分館的徒弟牙擦蘇。到了美國,他們換乘馬車,途中救了差點被渴死的牛仔比利,又遭遇一夥印第安土著人的襲擊。

混亂中馬車翻到了金沙河裡,黃飛鴻和十三姨他們分散了,又撞傷了頭,從此不知去向。

十三姨和鬼腳七卻被舊金山當地華工所救,並送到了牙擦蘇的醫館,終於和牙擦蘇團聚。

黃飛鴻則被印第安人救起,醒來後失去了記憶,便在印第安部落裡住了下來。

後來他跟隨印第安人到鎮上辦事,才和十三姨、鬼腳七重逢。

牙擦蘇的寶芝林分館開業那天,鎮長與馬賊勾結,將鎮上的銀行洗劫一空,又獨吞了贓款,並將其中一部分偷偷放到寶芝林裡,以達到嫁禍給舊金山華工的目的。

百口莫辯之下,鎮上的警長要求交出7個人來頂罪,黃飛鴻、鬼腳七、牙擦蘇和比利等7人都站了出來。

他們被送上了絞刑架,將要行刑的一刻,馬賊們卻又殺回鎮上要洗劫整個小鎮,黃飛鴻竟因此脫險。

黃飛鴻和馬賊匪首大戰,最終將其制服,令華工們洗脫了嫌疑。

後來做了鬼腳七徒弟的比利成了新任鎮長,小鎮被命名為「唐人街」,從此華工們有了更好的生活。

二、

由於原《黃飛鴻》系列的版本在嘉禾,作為永盛出品的《西域雄獅》雖有徐克的參與,卻並非《黃飛鴻》系列的正統續集。

且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司徒卓漢等人,徐克並沒有參與,便失去了原來《黃飛鴻》系列的那種植根於歷史的厚重感。

電影的配樂是盧冠廷做的,《黃飛鴻》系列的主題曲《男兒當自強》自然不能再用。但《將軍令》還是有的,只是僅完整出現在片頭,黃飛鴻的打鬥中雖然有響起,卻不是原來的曲調,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就差很多了。

這部電影雖然出場的人物眾多,故事卻缺乏連貫性,人物像走馬燈一樣出場,令觀眾無所適從。

比如:電影中的反派,一開始是襲擊旅隊的印第安土著,到了小鎮又換成鎮上的白人,最後黃飛鴻面對的卻又是一群馬賊。

黃飛鴻的失憶,在香港電影裡也算是非常俗套的橋段了。而鬼腳七幫助黃飛鴻恢復記憶的方法,竟然是和他打一架,還差點讓他打死,這段情節是電影的重頭戲,卻令觀眾看的十分尷尬。

當然,徐克也總算是在片中打上了自己的標籤,鬼腳七先後扮成了嚴振東和納蘭元述的形象,勾起觀眾對系列作品的記憶,也算是給《黃飛鴻》系列來一次總結。

三、

雖然電影的問題不小,好在洪金寶執導的打戲依然保持了高水準,幾個爆炸鏡頭剪進預告片裡,在電影未上映之前就已經圈了一波粉。

加上李連杰與徐克再次合作的宣傳賣點,趕在1997年2月1日春節前上映,在賀歲檔豪取3027萬港元,排進全年票房榜的第3位。

這個票房成績僅低於《黃飛鴻》系列中票房最高的《男兒當自強》(3040萬港元),可見李連杰的票房號召力。

黃飛鴻這個人物形象由關德興開始,他塑造的是一個形象偉岸,身手不凡的鄰家武學宗師,以懸壺濟世、伸張正義為己任。

而到了李連杰這裡,他顛覆以往形象,變成年輕帥氣、有想法有抱負的有為青年,這些都是角色令人喜愛之處。

李連杰在動作戲上的造詣,容易掩蓋他本身的演技。

其實無論是繼任者趙文卓,還是跟風出演黃飛鴻的王群、王珏、錢嘉樂那些人,形象和演技與李連杰相比都有所欠缺,這也是他們拍的黃飛鴻始終不紅的原因。

即使到了1997年,在觀眾眼裡,李連杰始終是「黃飛鴻」形象代言人。

在徐克的《黃飛鴻》前三部曲之外,《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和《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也依然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

四、

《西域雄獅》作為90年代「黃飛鴻」電影的最後一部作品,助力「黃飛鴻」這個IP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作品最多的電影IP。

90年代的「黃飛鴻」電影,由徐克、李連杰的《黃飛鴻》開始,又以徐克、李連杰再次合作的《西域雄獅》結束,可見冥冥中自有天意。

只可惜電影市場的動蕩令香港電影人都「無心戀戰」,李連杰根據合同為永盛拍了最後一部電影《殺手之王》之後便遠走好萊塢發展,他與關之琳、熊欣欣兩人至今也沒再合作。

也是從那時起,李連杰就沒再飾演黃飛鴻這個角色;而關之琳和熊欣欣也不再是十三姨和鬼腳七。

但,影迷們沒想到的是,到了2018年,「黃飛鴻」竟然又被趙文卓重新演繹,在網絡大電影中成了網紅IP,這把騷操作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而我們更希望電影人能夠善待這些IP,不要糟蹋經典,畢竟創造一個經典IP不容易。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

相關焦點

  • 1996年,張鑫炎試圖複製李連杰的成功,力捧吳京,結果票房慘敗
    但李連杰只有一個,後來的淳于珊珊、于榮光和王群都沒有被捧紅,不死心的張鑫炎,1996年,和袁和平聯手,決定再拼一把,於是有了吳京的《功夫小子闖情關》。捧新人最關鍵的就是大牌抬轎。袁和平、張鑫炎多年的人脈積澱,拉來了在《少林寺》系列中扮演李連杰的師父的山東螳螂拳大師於海。
  • 1996年,張鑫炎試圖複製李連杰的成功,力捧吳京,結果票房慘敗
    但李連杰只有一個,後來的淳于珊珊、于榮光和王群都沒有被捧紅,不死心的張鑫炎,1996年,和還有在《精武英雄》等影片中與李連杰對打表現出色的拳王周比利,李連杰電影中的萬年大反派計春華。其中飾演大反派史密夫由達倫·薩赫拉維飾演,被袁和平挖掘的特技演員,後來在《葉問2》中與甄子丹有精彩表現,2015年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3歲。
  • 93年,李連杰和嘉禾影業打擂臺,「方世玉」大戰「黃飛鴻」!
    91年的時候,受到導演徐克的邀請,李連杰接拍香港功夫片標誌性人物的傳記電影《黃飛鴻》系列,從而順利進入嘉禾影業發展。進入嘉禾電影公司後,李連杰的才華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現,先後打造出《黃飛鴻》和《笑傲江湖》兩個經典系列。此時,因為片酬問題,李連杰和嘉禾高層產生巨大分歧。蔡子明出面,幫助李連杰解決了和嘉禾的合約問題。
  • 【為什麼說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
    【為什麼說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功夫巨星李連杰是武術冠軍出身,1982年以一部《少林寺》出道,至今已經出演近50部動作電影,塑造過無數經典銀幕形象
  • 從黃飛鴻到霍元甲,趙文卓把李連杰的經典武俠角色都演遍了
    《黃飛鴻之王者之風》【從黃飛鴻到霍元甲,趙文卓把李連杰的經典武俠角色演了個遍】 1992年,李連杰自組電影公司,在北京與北影廠合作拍攝武俠電影《方世玉》。導演兼武術指導的元奎,在物色演員時,從北京體育大學發掘了只有20歲的大學生趙文卓,讓他在片中出演大反派九門提督鄂爾多。
  • 從黃飛鴻到霍元甲,趙文卓把李連杰的經典武俠角色演了個遍
    《黃飛鴻之王者之風》【從黃飛鴻到霍元甲,趙文卓把李連杰的經典武俠角色演了個遍】 1992年,李連杰自組電影公司,在北京與北影廠合作拍攝武俠電影《方世玉》。導演兼武術指導的元奎,在物色演員時,從北京體育大學發掘了只有20歲的大學生趙文卓,讓他在片中出演大反派九門提督鄂爾多。
  • 1993年《黃飛鴻4》,李連杰拒絕出演,徐克從隔壁劇組拉來趙文卓
    1986年李連杰自導自演首部電影《中華英雄》票房口碑低迷,這極大打擊了李連杰對電影的信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拍電影,之後李連杰和師姐黃秋燕結婚,並且跑到美國準備沉寂一段時間。1990年嘉禾準備拍《黃飛鴻》,一開始導演徐克設想是狄龍演黃飛鴻,周潤發演梁寬。可周潤發憑藉《英雄本色》爆紅,再出演配角就不合適。因此兩人都換了。這時徐克想到了李連杰。以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黃飛鴻》轟動一時,香港票房逼近3000萬。續集《黃飛鴻2》《黃飛鴻3》票房都在3000萬左右。
  • 1993年《黃飛鴻4》,李連杰拒絕出演,徐克從隔壁劇組拉來趙文卓
    1986年李連杰自導自演首部電影《中華英雄》票房口碑低迷,這極大打擊了李連杰對電影的信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拍電影,之後李連杰和師姐黃秋燕結婚,並且跑到美國準備沉寂一段時間。1990年嘉禾準備拍《黃飛鴻》,一開始導演徐克設想是狄龍演黃飛鴻,周潤發演梁寬。可周潤發憑藉《英雄本色》爆紅,再出演配角就不合適。因此兩人都換了。
  • 1993年的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展開了一場「黃飛鴻電影」對決
    在港片大銀幕上,徐克與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在嘉禾電影的支持之下,徐克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慷慨激昂的配樂、熱血的民族情懷,感染了大銀幕前的許多觀眾。而李連杰內斂沉穩的「黃飛鴻」、元彪古靈精怪的「梁寬」,也受到了諸多影迷的喜愛。
  • 《西域雄獅》:1997年,那是李連杰最後一次飾演黃飛鴻
    1996年,33歲的李連杰出演永盛出品、徐克監製、李仁港導演的動作電影《黑俠》,該片後來在美國上映時單月票房超過一千萬美元,李連杰憑藉此片成功引起國際片商和好萊塢的注意。徐克拍攝了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4:王者之風》和《黃飛鴻5:龍城殲霸》,李連杰也和王晶合作拍了一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但徐克和李連杰就像兩把劍,合則威力驚人,分則兩敗俱傷。後面拍的三部《黃飛鴻》影片再也無法延續前三部的輝煌,不止票房一般,口碑也是下滑的厲害。
  • 從李連杰專用替身,到黃飛鴻徒弟「鬼腳七」,熊欣欣的武行之路
    1982年,由中港合拍的功夫電影《少林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那個電影票價只有1毛錢的年代,這部電影取得了1.6億元的票房,如果按照現在的票價計算的話,大約相當於480億票房,大約等於2.5個《阿凡達》、9個《戰狼2》的票房。
  • 李連杰隊友,曾赴港出演黃飛鴻但反響不佳,再見時體態已明顯發福
    1993年,陳千松與袁和平聯合導演了電影《英雄豪傑蘇乞兒》,因其敘事風格和部分情節都有跟風徐克版《黃飛鴻》之嫌,以致當年在港票房不佳,但後來卻因在電視上多次重播從而給很多內地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扮演黃飛鴻一角的演員,想必今天有很多人都不認識,其實他跟「正統黃飛鴻」——
  • 李連杰離開香港,徐克才服氣,造就《黃飛鴻》的是李連杰而不是他
    徐克和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成功帶起了
  • 李連杰恩師執導了一部《黃飛鴻》,劇情簡直就是李連杰版的複製
    一個角色一旦被演員演活,結果確實如古龍所說那樣。黃元申就是霍元甲,梁小龍就是陳真,李連杰就是黃飛鴻,周潤發就是賭神,無可代替,也無可取代。自1991年徐克執導,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大火後,李連杰就成了黃飛鴻的最佳代言人,提到黃飛鴻必提李連杰,提到李連杰必提黃飛鴻。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那白鶴亮翅的瀟灑,那無影腳的飄逸,都成了影迷心目中永恆的經典。
  • 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賺了錢卻有遺憾
    【非正常觀影的人間小黑】說到功夫巨星李連杰的經典角色,覺遠小和尚、功夫皇帝方世玉、保鏢許正陽、俠客令狐衝、超酷洪熙官、等了20幾年的張無忌、高手陳真、張三丰、霍元甲等等,但是他最受歡迎的角色形象一定是黃飛鴻。
  • 李連杰黃飛鴻電影的成功,離不開下面7位反派高手的助力
    黃飛鴻應該是香港電影最喜歡的一個武術家了,關於黃飛鴻的香港電影就高達百部,單單關德興一人就演了87部。除了關德興老爺子之外,李連杰、成龍、趙文卓、譚詠麟、釋小龍、王群等也都詮釋過黃飛鴻,其中最知名的自然是李連杰了,在某種情況下,他就是黃飛鴻,黃飛鴻就是他。
  • 李連杰《黃飛鴻》幕後故事
    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三架馬車演繹《英雄本色》爆紅,一時風頭無兩,在徐克的最初構思中,想用狄龍演黃飛鴻,周潤發演梁寬,顧忌到周潤發戴墨鏡穿披風小馬哥的形像深入人心,讓他穿上長袍馬褂演市井梁寬,怕觀眾接受不了,風險太大才作罷,至此,徐克沒有找到合適人選
  • 1996年趙文卓不演《黑俠》,徐克靈機一動找李連杰,北美賣到斷貨
    可當時無人看好李連杰,這部電影被雪藏起來兩年後徐克幫嘉禾製作《黃飛鴻》,主角人選遲遲不定,徐克想到了處於低谷的李連杰。《黃飛鴻》一鳴驚人,香港票房大賣3000萬,一時間武俠片風行香港電影市場。嘉禾趕緊把《龍行天下》改名成《92黃飛鴻:龍行天下》票房不算理想。
  • 1996年趙文卓不演《黑俠》,徐克靈機一動找李連杰,北美賣到斷貨
    《黃飛鴻》一鳴驚人,香港票房大賣3000萬,一時間武俠片風行香港電影市場。嘉禾趕緊把《龍行天下》改名成《92黃飛鴻:龍行天下》票房不算理想。黃飛鴻》系列的第二部第三部,但最終在1992年,李連杰離開嘉禾成立了正東電影公司。徐克和李連杰關係很好,但受制於嘉禾。
  • 李連杰五部黃飛鴻電影,最好的一定是《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於1992年4月1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票房3040萬港元,獲得次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動作指導獎,甄子丹提名最佳男配角,熊欣欣提名最佳新人。李連杰主演的五部黃飛鴻電影,分別是《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前三部的導演是徐克,後兩部的導演分別是王晶和洪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