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動人的愛情,不一定是動人的電影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註:本文有所劇透

1997年,馮小剛以《甲方乙方》開創國產賀歲電影的先河,之後馮小剛與賀歲檔便結下不解之緣,馮小剛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於賀歲檔公映。繼2017年賀歲檔的《芳華》,時隔兩年,馮小剛攜新片《只有芸知道》重回賀歲檔。《只有芸知道》由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等人聯合主演。

《只有芸知道》海報

與《芳華》一樣,《只有芸知道》是一部「回頭看」的電影。它與馮小剛之前的那些充滿京味幽默和平民色彩的馮氏喜劇不同,《芳華》與《只有芸知道》是年過花甲的馮小剛對青春的回溯。就像馮小剛說的,「過了60歲之後我的心腸越來越軟,想拍一些純粹的、美好的故事,這是我內心的需要,我相信也是觀眾的需要。」因此,在文工團度過青春的馮小剛,在《芳華》裡講述了那個時代的文工團青春,《只有芸知道》則改編自馮小剛文工團摯友一段真實的愛情經歷。

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雖然愛情一直是馮小剛電影中的重要元素,但與之前嬉皮笑臉歡快地抖機靈不同,《只有芸知道》更近乎一部純愛電影,它是徹徹底底的返璞歸真,以平靜而詩意的手法,講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黃軒 飾),中年猝失妻子羅芸(楊採鈺 飾),隨後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的動人故事。

黃軒飾演隋東風,這是中年階段的隋東風

楊採鈺飾演羅芸,隋東風的愛人

電影以隋東風的第一人稱緩緩展開敘事。電影的第一個篇章,隋東風已永失我愛,他一度生活在幻覺中,覺得妻子羅芸並沒有離開自己。隨後,他帶著羅芸的骨灰出發,按照羅芸的遺願,將她的骨灰分別埋葬在不同的地方。一路前行,一路回憶展開。

因為回憶是非線性的,所以《如果芸知道》的敘事也是非線性的。將故事發生次序打亂,有助於將這個愛情故事講述得更為搖曳多姿,更具層次感。

電影的第二個主要章節,講述了已成夫妻的隋東風與羅芸,來到紐西蘭南部的一個叫克萊德的小鎮,他們在當地買了一棟鄉下別墅,盤下一家中餐廳。在這個風景優美但地廣人稀的清冷小鎮上,他們一待就是15年。

隋東風與羅芸在紐西蘭小鎮克萊德。旁邊是他們領養的一隻叫「布魯」的流浪狗

大多數時候,日子波瀾不驚,他們在餐館與家之間兩條一線。但這其間也有笑有淚。他們與餐廳服務員、當地姑娘梅琳達(莉迪亞·佩克漢 飾)結下深厚的友誼;羅芸懷孕了又不幸失去寶寶;他們領養了一隻叫布魯的狗,布魯帶給他們太多快樂,但布魯罹患直腸癌走的時候,也叫他們流下太多淚水……

如風般自由的梅琳達

隋東風沉穩、成熟、幽默、有擔當,他一直是羅芸的精神依靠。羅芸問隋東風,他理想的日子是什麼樣的,隋東風說,「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過的日子」。與隋東風的沉穩不同,一直喜愛鯨魚的羅芸,渴望自由,嚮往無拘無束。她羨慕梅琳達的生活,每當梅琳達賺夠錢,就辭掉工作,全世界環遊旅行,體驗各種各樣的不同人生。

但因為深愛彼此,這從來也沒有成為羅芸與隋東風之間的矛盾。在小鎮上待了10多年,一成不變的日子讓人覺得無聊,但隋東風想趁著年輕賺更多錢,讓羅芸可以過上想過的日子。而羅芸也願意跟著隋東風,他如果還不想離開,她也願意停留。

因此,隋東風與羅芸在小鎮上生活15年,未曾見他們吵過一次架,也沒有我們在影視中常見的老夫老妻的中年危機。他們就像隋東風一開始吟誦的木心的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電影也只是以詩化散文式的鏡頭語言,不疾不徐娓娓道來。

電影前半程一個最大的懸念,就是羅芸深藏的一個隋東風所不知道的秘密,這也是電影片名《只有芸知道》的由來。在羅芸去世後,由梅琳達告訴隋東風。觀眾也許會期待這個秘密是「驚人」的,或成為一個大爆點,事實上它相當「寡淡」,甚至也稱不上秘密。此次筆者不劇透了。之後中餐廳失火,隋東風賣掉小鎮的房子,與羅芸搬到紐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

電影才進入第三個章節的講述,即隋東風與羅芸的相知相識。那會兒他倆正年輕,剛來奧克蘭,隋東風送外賣,羅芸在海鮮餐廳打工,他們共同租住在華人林太(徐帆 飾)的住所裡。因為兩人的工作作息剛好相反,住了好長時間才第一回碰面,一見如故。原來在北京生活時,他們就經常在公交車偶遇,沒想到在異國他鄉還能碰面。兩個人很快對彼此有了好感。

徐帆飾演生活在紐西蘭的華人林太

年輕時候的隋東風與羅芸,這是他倆在紐西蘭第一次見面

羅芸也喜歡隋東風,但面對隋東風的求婚,她遲遲不肯答應,她怕連累隋東風。這是羅芸深藏的另外一個隋東風不知道的秘密,此處不表。羅芸說自己會給別人帶去壞運氣,隋東風則說他是一個運氣極好的人,羅芸正好需要他。這才有了之後的兩人到賭場,以一個賭局定婚約,如果贏了,羅芸就嫁給隋東風。賭局只有極小概率獲勝,但隋東風贏了,不僅贏了愛情,甚至還贏得了10萬——這是他們日後到克萊德買房開中餐廳的第一桶金。

這一章節本來應該是兩人愛情的開篇,但馮小剛把它放在最後講,電影的基調一下子輕鬆、明快起來,電影的整體敘事也靈動不少。

兩個人在林太家中簡單舉辦了只有三個人的婚宴,在宴席上,隋東風對羅芸說,「我會盡我的所能讓你過上好日子,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吃飯的時候,你吃肉,我吃肉的時候,你吃燕窩。總之咱們家最好的東西,一定在你肚子裡。」已經喪偶的林太突然哭出聲來,她想起了自己的先生,「半路上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隋東風與羅芸結婚

而這也不幸成了隋東風與羅芸的愛情結局,隋東風是那個半路上留下的人。但隋東風也記得羅芸給她的囑咐,「我沒活過的年數你替我好好活著」。他一一完成羅芸的遺願,如今生活在奧克蘭,與一隻叫布魯的狗。

《只有芸知道》時長132分鐘,這對於一部愛情片來說,篇幅似乎有些過長了。但電影並沒有給觀眾太冗長的感覺,首先得益於電影打亂了愛情發生次序,當下——婚後15年——婚前相識——生離死別,現實與回憶交叉,笑點與淚點、幽默與煽情有較好的銜接與中和。這讓一個20餘年的愛情故事有曲折有波瀾,同時有靜水流深的深沉。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真實。在當下這樣一個快餐化戀愛的時代,這種「一生只愛一個人」的相濡以沫的愛情,在年輕人群體中變得稀缺少見了。倘若不是電影片頭與片尾強調的「真實事件改編」,並且有主人公的相關照片信息佐證,也許年輕觀眾都要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了。偶像劇裡那種一波三折、狗血不斷、山無稜天地合式的激烈愛情,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對應;更多相濡以沫的愛情,就是隋東風與羅芸這般平淡情深,就像《項脊軒志》裡寫的,「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不夠動人的電影

《只有芸知道》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但這是否意味著它就是一部動人的電影?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動人的愛情可以是高度私人化的,「動人」形容的是愛情本身的純粹純潔;但一部動人的商業電影則是大眾化的,這裡的「動人」指涉的是它必須能夠觸發觀眾情緒,引起觀眾共鳴。也即,並不是每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都值得被搬上大銀幕。畢竟愛情電影已經高度成熟,並且數不勝數,一個愛情故事如果缺乏普適性與獨特性,它很難脫穎而出。

那麼,《只有芸知道》是一部動人的電影嗎?

對此,筆者是持懷疑態度的。原因在於,這個愛情故事仿佛是發生在真空中的,人們很難將它與此時此地的現實愛情發生聯繫。換句話說,它缺乏普適性。

《只有芸知道》的隋東風與羅芸的愛情故事,發生在紐西蘭,一個類似於世外桃源的地方。這裡順便一提,電影將紐西蘭拍得如同仙境,每一幕都是電影桌面,這是最好的紐西蘭旅遊宣傳片。隋東風與羅芸的愛情,沒有俗世中的一切紛紛擾擾,沒有逼婚、沒有人情社會的複雜、沒有生計煩惱,他們的生活其實就只有「活著」與「愛情」兩部分。

電影中的紐西蘭太美了。隋東風與羅芸的愛情,就像是發生在一個世外桃源中

可以說,這是一個高度理想化、且去社會化的愛情。甚至觀眾都看不出電影每一個章節的具體發生時間,只能通過他們結婚15年等信息推測,原來他們相識時可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電影結尾放出了真人照片等信息,真實的故事中,兩個主人公大概是在1990年代出國的。但他們為什麼出國,怎麼出國等信息,電影也付之闕如。

《只有芸知道》缺乏普適性,並不是說現實生活中沒有這種相濡以沫的愛情——我們身邊仍在一起的父母,也大多是相互扶持走完一生;而是說它太晶瑩剔透了,沒有任何一點現實的雜質或塵世的紛擾,也沒有什麼普適性的困境,這著實不易讓觀眾找到情感投射,給人的共情面非常狹窄。

就比如同樣是相濡以沫的愛情,《四個春天》裡那對平凡而真實的中國父母,會比《只有芸知道》裡的「黃軒」和「楊採鈺」,更讓觀眾有代入感。因為《四個春天》中那對滿臉風霜痕跡的中國父母,就是我們身邊的父母;而《只有芸知道》裡帥氣的「黃軒」與美麗的「楊採鈺」,一點都沒有被生活欺負與困擾的樣子,他們只是電影中的理想人物。

紀錄片《四個春天》也講述了一對中國夫妻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

那為什麼說《只有芸知道》也缺乏獨特性?

應該看到,電影是一種商業產品,它有商業屬性,它得獨特才能吸引受眾;哪怕是從藝術角度看,經典的電影也必須推陳出新。因此,當一部電影講述一個愛情故事,獨特性就意味著,它講述的故事必須與眾不同,或者是它講故事的方法具有開拓性。

不妨以兩部電影來做參照。一部是馮小剛執導的首部電影長片《永失我愛》。很湊巧,《永失我愛》也是講述一個純愛故事。個體司機蘇凱,偶然機會邂逅了空姐林格格,並對其一見鍾情。在蘇凱的熱烈追求下,蘇凱與林格格相愛。正當兩人買地建造新居準備結婚時,蘇凱被診斷患有一種名為「肌無力性疾病」的絕症,命不久矣。為了不拖累愛人,蘇凱隱瞞自己的病情,並將林格格趕了出去。直到蘇凱臨終前,林格格才知道真相。

現在看來,這個拍攝於1994年的愛情烏託邦簡直是韓劇「絕症」的拍法,有點俗套了。但在1994年的背景下,它的京味調侃已有雛形,關鍵是徐帆飾演的林格格的大膽熱烈,以及電影中不避諱的愛情場面,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就是一種「獨特」。

馮小剛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永失我愛》,裡面的愛情激烈如火

另外一個參照是張藝謀2010年執導的純愛電影《山楂樹之戀》。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1970年代中期的純愛故事。這個純愛故事的「獨特」是,一方面它是較為罕見地講述那個激烈時代的愛情故事,另一方面,它也以這個純愛故事折射出那個激烈時代的扭曲與對人性的壓抑,比如老三的母親不堪批鬥,跳樓自殺;靜秋的父親接受改造,母親小心翼翼地活著,一家人掙扎在溫飽線上……

《山楂樹之戀》中,老三與靜秋隔空擁抱。電影講述一個純愛故事,也折射時代對個體的傷害

如此我們再來看《只有芸知道》。因為是異國他鄉模糊時間背景的愛情,所以它是去歷史,也是去日常的,既沒有《永失我愛》的戲劇性與先鋒性,也沒有《山楂樹之戀》的社會性反思。它講述的,就只是一個可以獨立時空存在的純愛故事本身,一個完美的男人遇上一個完美的女人,不完美的只有疾病。它過於遙遠,沒有爆點,沒有太多的日常生活細節累積,沒有升華,也缺乏戲劇性和感染力。假設它不是馮小剛執導的,也不是真實事件改編,在扎堆的純愛電影裡,《只有芸知道》泯然眾片。

相關焦點

  • 電影《只有芸知道》只有馮小剛知道?
    由馮小剛執導,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Lydia Peckham 主演的電影《只有芸知道》曝光「從前慢」版定檔預告、「凝望」版定檔海報和一組角色劇照,正式定檔12月20日全國公映。影片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故事,導演「謹以此片紀念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盡顯柔情。
  • 【影片電影】《只有芸知道》這個才是相濡以沫的愛情!
    近年來,馮導開始嘗試一些走情感風格的題材,2017年的《芳華》是如此,12月20日即將上映的《只有芸知道》亦是如此。十五年婚姻暗流湧動  這是一場「風芸CP」與眾不同的是,《只有芸知道》的定檔預告沒有背景音樂做鋪墊
  • 《只有芸知道》:今年冬季最真誠溫暖的愛情電影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對於著名作家木心先生所寫的《從前慢》中的這幾句詩,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而且亦非常羨慕及嚮往這種愛情。不過在生活節奏不斷裂變加快的當下,對於這種稀缺愛情往往很少見聞,而馮小剛的新作《只有芸知道》則出人意料地展現了一段典型的這樣的愛情。
  • 【熱映】馮小剛電影《只有芸知道》,一生只愛一個人!
    近年來,馮導開始嘗試一些走情感風格的題材,2017年的《芳華》是如此,12月20日即將上映的《只有芸知道》亦是如此。黃軒和楊採鈺在《芳華》後再次合作,在《只有芸知道》裡奉獻了細膩而動人的表演。《只有芸知道》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黃軒飾演的「隋東風」原型張述不僅是導演馮小剛的老朋友,更是他的好搭檔。
  • 只有芸知道主題曲演唱者是誰 只有芸知道主題曲在哪裡可以聽
    只有芸知道主題曲演唱者是誰  《只有芸知道》是由馮小剛執導,黃軒、楊採鈺、徐帆、莉迪亞·佩克漢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中年猝失妻子羅芸,隨後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的動人故事。  據悉,在海報曝光之後,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是譚維維演唱的,有點厲害誒!
  • 《只有芸知道》票房撲街,是因為電影沒講好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近期上映的新片《只有芸知道》,是根據馮小剛的摯友張述和羅洋的愛情故事改編的。本來這種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愛情和婚姻範本,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但可惜的是,這部電影不僅票房慘澹,口碑也不怎麼樣。說好的感動,並沒有隨著情節的推進如期而至。旁邊的一位男觀眾呼呼大睡,還打起了鼾。《芳華》之後,為什麼觀眾不再買馮小剛的情懷帳?
  • 馮小剛新片《只有芸知道》,揭露了愛情最深刻的秘密
    相比以往,獨缺了一個「情」字暖心,然而馮小剛的新片《只有芸知道》,恰巧就彌補了這點,成為了更受矚目的賀歲大作。《只有芸知道》將聚焦普通人平凡亦動人的愛情與生活,用溫柔筆觸再現人間至純至美的真情這是一種歲月沉澱下來的最質樸的愛情,在現代浮華的社會中尤為難得。暖黃色光暈裡淡淡的憂傷如此唯美,馮小剛追求的這種古典的愛,純粹的愛,質樸的愛,可謂是不忘初心。並且他還透露,這次新作呈現的故事是自己摯友的真實故事,還打上了「謹以此片紀念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一行醒目文字,直戳人心!
  • 電影《只有芸知道》黃軒獻唱主題曲勾起網友回憶
    電影《只有芸知道》楊採鈺望向窗外網易娛樂12月27日報導 年度愛情佳作《只有芸知道》正在溫暖獻映中,這部由馮小剛執導,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Lydia Peckham主演的暖心愛情電影上映一周以來,口碑表現優異
  • 《只有芸知道》馮小剛——只有芸知道
    大概率為什麼豆瓣評分那麼低的原因吧,這個世界上這樣相愛的人是難得的,少數人還沒有體會過,假如我沒有過初戀,也不會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很無聊看不懂要表達什麼。我們喜歡的,熱門的電影總是故事情節曲折的,但是有一些電影只是講平淡的人生,普通的一輩子。很驚訝一部電影兩小時就可以看完一個人的一生,從中我找到了一些自己考慮的東西。
  • 《只有芸知道》:不平凡但足夠深刻
    《只有芸知道》是2019年十二月二十日上映的賀歲電影,本片由馮小剛導演指導,繼《芳華》之後的又一力作,打響了賀歲檔文藝片的號角,這部電影採用了《芳華》原班人馬,兩位主演黃軒,楊採鈺在《芳華》的遺憾中再續前緣,電影講述了隋東風(黃軒飾)和羅芸(楊採鈺飾)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以及妻子羅芸去世後替亡妻完成遺願的動人故事。
  • 黃軒楊採鈺主演《只有芸知道》平凡愛情看哭觀眾
    原標題:馮小剛重回賀歲檔,黃軒楊採鈺主演《只有芸知道》平凡愛情看哭觀眾近期,電影《只有芸知道》開啟了全國千場點映。這一次,馮小剛摘下「賀歲喜劇」的標籤,為觀眾帶來的是一部溫情脈脈的愛情片。電影《只有芸知道》改編自真實愛情故事,由黃軒、楊採鈺、徐帆主演,講述了漂泊半生的隋東風,中年猝失妻子羅芸,隨後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的動人故事。這是繼《芳華》之後,黃軒和楊採鈺的再度合作。黃軒第一次聽導演講述這個故事時, 「聽得直起雞皮疙瘩,眼眶也溼潤了」,當下便決定出演。
  • 《只有芸知道》一生一瞬,只愛一人.
    馮小剛賀歲檔新作《只有芸知道》將於12月20日上映,該片由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Lydia Peckham共同主演。 無論觀眾對電影類型的喜好如何變遷,愛情始終是永遠不過時的元素。《只有芸知道》這一作品也是馮小剛電影風格轉變的又一代表作。
  • 不拍喜劇拍純愛片賀歲《只有芸知道》周五上映
    《只有芸知道》劇照。「這是一部暖人心的電影,希望大家看完後能珍惜眼前的親人。」時隔兩年重返賀歲檔,導演馮小剛如此推薦他的新片《只有芸知道》。昨晚,該片在京舉行首映禮,包括成龍、韓三平、張國立、顧長衛、管虎等在內的數十位圈內好友到場支持。
  • 只有芸知道,豆瓣6.5分下隱藏的是什麼秘密?
    電影《只有芸知道》在豆瓣的評分持續走低,近日已經低至6.5分。電影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隋東風和羅芸之間相濡以沫的動人愛情故事。但羅芸隱藏了一個只有她知道的秘密,秘密的背後卻是她對隋東風刻骨銘心的愛。
  • 《只有芸知道》:一個教你讀懂女人的電影
    由馮小剛導演,黃軒、楊採鈺主演的情感大戲《只有芸知道》,在賀歲檔與我們如期而遇。在一眾優秀電影的包圍中,給了我們溫情與回憶的暖流,讓年輕的我們認清了愛情的模樣,讓年老的人重溫了愛情的甜蜜。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因為真實,所以動人。這部電影雖然表面看起來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它讓你讀懂女人。
  • 年過花甲的馮小剛,藏在酒和電影裡的孤獨。--評《只有芸知道》
    《只有芸知道》由馮小剛執導,改編自其摯友張述夫婦的真實愛情經歷,影片講述了隋東風和羅芸之間相濡以沫的動人愛情故事,但羅芸隱藏了一個只有她知道的秘密,秘密的背後是他對隋東風刻骨銘心的愛...本片用倒敘插敘陳述了男女主相識相愛相守與別離。
  • 電影《只有芸知道》春節期間全網播放量破億
    北京商報訊自去年12月20日於全國院線上映後,電影《只有芸知道》以感人的愛情故事打動了無數觀眾。1月27日,該影片正式上線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平臺,據統計目前全網播放量已經破億。在這個特殊的時節,《只有芸知道》將人間至愛和正能量帶進千家萬戶,為「線上觀影」的檔期增添了一抹暖色。
  • 《只有芸知道》,美好而溫暖的愛情
    在騰訊視頻,看了《只有芸知道》,這是2019年底的賀歲檔,想看這部片子很久了,但是能耐下心來去看一部文藝片,在人心複雜而不安的年代是有些困難的,在2020年的歲末終於看了,有些恍如隔世。美好而溫暖,那才是愛情的樣子,雖然我不曾有過。
  • 《只有芸知道》:相濡以沫的愛情
    這是看完《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頭腦裡出現的對自我的提問,會的吧。因為生命歷程中,我曾也有無法彌補的遺憾,應該每個人都有吧。 《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是現實生活中一對夫妻真實經歷改編而成,講述的是隋東風和羅芸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
  • 馮小剛導演電影,《只有芸知道》12月20日低調上線!
    楊坤獻唱馮小剛賀歲片《只有芸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