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三部曲」中,神谷英樹與日本國民的特攝情懷(上)

2021-02-15 3DM遊戲網

    特攝劇在日本的影視地位,遠遠不止是子供向這麼簡單。

根據2月26日,由外媒放出的相關消息,白金工作室公開了代號為《Project G.G.》的新作信息。雖然在國內網友的眼中,新聞裡的「白金工作室婉拒騰訊資助」,遠比整個遊戲企劃更具有話題性。但是資訊中,「《Project G.G.》將成為『英雄三部曲』終章」這一重要信息,才是新聞裡的「主菜」。

所謂神谷英樹的「英雄三部曲」,是由其領導製作的三部以「超級英雄」為題材的遊戲,分別是2004年8月24日上市的《紅俠喬伊》;2013年8月23日上市的《神奇101》;以及最近曝出消息的新作——《Project G.G.》。與前兩作類似,白金工作室希望將《Project G.G.》,打造成一款動作遊戲。

有趣的是,從白金工作室放出的《Project G.G.》宣傳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熟悉且耐人尋味的場景。一是伴隨著大地的震動,巨大怪獸的身形,在硝煙中若影若現;二是不同於四處驚慌逃竄的人流,有一名身穿緊身制服,佩戴頭盔的青年男子,變身成為鋼鐵巨人,拯救了因怪獸騷動,險些被建築物砸死的小狗。

鋼鐵巨人的身姿,頗有圓谷出品的「機動奧特曼」的風格。而宣傳片結尾處,巨人與怪獸衝擊搏鬥的一幕,與日本特攝劇——「奧特曼系列」別無二致。

或者說,《Project G.G.》的遊戲題材,就是致敬了日本三大特攝之一的「奧特曼」系列。之前兩款遊戲,《紅俠喬伊》和《神奇101》,則是分别致敬了另外兩大日本國民特攝劇——「假面騎士系列」和「戰隊系列」。

這次我們著重聊聊《Project G.G.》,以及「奧特曼系列」的歷史淵源。至於「英雄三部曲」中的另外兩部,《紅俠喬伊》和《神奇101》,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聊。

有關新作,神谷英樹與白金工作室透露的東西不多,除了「可能是動作遊戲」、「強調手感和動作的同時,還講究其他方面」、「將會在全平臺推出」之外,也證實了「英雄三部曲」對應三大特攝的說法——《Project G.G.》裡的巨大英雄與奧特曼類似。

「英雄三部曲」,本是神谷英樹「自嗨」的產物。但他為何對特攝劇青睞有加,並將其因素,作為自製遊戲的主題呢?這,也許要歸咎於日本國民,與特攝劇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聯繫。

講到特攝,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身穿皮套的特技演員,在舞臺上上演一幕幕「皮套大戰」。這樣的印象沒錯,「皮套大戰」確實是特攝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特攝的全稱叫做「特技攝影」,說白了,就是「加了特技的攝影」。

在以前電腦特效還未普及的年代,特技演員的表演加上製作出的實物模型場景,構成了那個年代所謂的特攝。那個年代,在日本,為二戰前後。戰前,特攝劇作為日本軍國主義宣傳法西斯的載體。以「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為題材的特攝電影《夏威夷·馬來海海戰》,就曾在日本引起轟動。其逼真程度,曾被美軍認為是「偷襲珍珠港的真實記錄膠片」。但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如此逼真的戰鬥場面,全是靠實物模型拍攝出來的。

戰後,特攝劇成了日本國民,反核反戰的有力控訴。聞名於世的《哥斯拉》,正是美國在比基尼群島上進行氫彈爆炸實驗,未經確認傷及日本無辜船員後的產物。影片中,受到核汙染而產生變異的巨型怪物哥斯拉,大肆摧毀城市與土地。在影片的末尾,雖然哥斯拉被擊敗,但導演卻藉助電影發出了警告:如果氫彈爆炸實驗繼續進行,還將會出現新的哥斯拉。

有趣的是,在這兩部對日本有著深刻影響和重要意義的特攝電影中,我們都能找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圓谷英二。

而圓谷英二,這個被譽為「特攝之神」、「哥斯拉之父」的人,正是「奧特曼系列」的締造者。1964年,圓谷英二及其旗下的「圓谷製作株式會社」,拍攝了以大量怪獸和靈異事件為主題的《奧特Q》。卻不想,這部特攝劇在日本大受歡迎。由哥斯拉帶來的「怪獸狂歡」,不僅沒有在十年間消失殆盡,反而迎來了另一個高潮。

也許需要一個英雄站出來,保衛人類與怪獸作鬥爭。在1966年,第一部奧特曼電視劇——《奧特曼》,在電視臺放送。這部特攝劇的收視率,在當時曾一度飆到42%,成為現象級的作品。但開門紅並不意味著「奧特曼系列」的收視率一路常紅。其系列第二部——《奧特賽文》,因為劇情反映現實黑暗,以及對人性,戰爭的思考,使得收視率驟降。其中反映核武器傷害的「將愛獻給行星」一集,還遭到了禁播。

至此,圓谷英二停止了對「奧特曼系列」的拍攝,轉而將心思花到其它特攝片上。直到圓谷英二在三年後去世,為了紀念這位傳奇的「特攝之神」,圓谷公司重啟了「奧特曼系列」。《歸來的奧特曼》這一紀念作,沿用了初代《奧特曼》的拍攝風格,意外重燃了日本國民對「奧特曼系列」的熱情。而「歸曼」,就是我們後來熟知的「傑克奧特曼」。

圓谷公司看到觀眾熱情的反饋後決定重啟「奧特曼系列」,隨後接連播出了《艾斯奧特曼》、《泰羅奧特曼》和《雷歐奧特曼》。但由於《雷歐奧特曼》過於悽慘的劇情,導致其收視率跌倒了歷史低谷。加上公司經費的問題,「奧特曼系列」再次被叫停,直到1980年,圓谷公司才緩過氣來,以紀念「八十年代到來」,拍攝了《愛迪奧特曼》。

從初代《奧特曼》到1980年的《愛迪奧特曼》,期間拍攝的一系列「奧特曼」,皆被稱為「昭和奧特曼」(1989年昭和年號完結)。在《愛迪奧特曼》之後,「奧特曼」系列再次暫停。直到平成時代,圓谷才再次想到了它。1996年是「奧特曼誕生30周年」。而這一年,圓谷出品了一部對整個系列都有著重要意義的作品——《迪迦奧特曼》。

《迪迦奧特曼》與時俱進,在現代技術的運用上下了足夠的功夫。特效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粗糙。此外,為了吸引人氣,圓谷挑選了當紅偶像組合「V6」的成員長野博,來飾演迪迦奧特曼的人間體大古。雖然《迪迦奧特曼》7.2%的收視率,在當時的特攝片中表現平平。但是卻在奧特曼粉絲群體中獲得了不錯的口碑。《迪迦奧特曼》還被引入中國,成為國內播放次數最多的一部「奧特曼」。迪迦也因此成為國內人氣最高的平成奧特曼。

此後,「平成奧特曼」的時代開始了。不過一直以來,拍攝成本過高的問題一直都困擾著圓谷拍攝奧特曼。經費不足成為了圓谷拍攝特攝劇的心頭病,2004年上映的《奈克瑟斯奧特曼》還因為經費問題慘遭腰斬,錯失了成為神作的機會。加上公司內部財報混亂,錢財去向不明,商業經營一塌糊塗等問題,圓谷在拍攝完《夢比優斯奧特曼》後,於2007年宣布被動畫財團TYO收購。

此後,「奧特曼系列」便在賣玩具和賣周邊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新生代的奧特曼皮套華麗,有著大量LED燈作為裝飾。變身器,武器等相應道具也是層出不窮。另外,例如歐布奧特曼變身時需要的卡片,捷德奧特曼變身時需要的膠囊,都是以商業目的,插入到TV中的周邊產品。

儘管「奧特曼系列」如今已經越來越「子供向」以及商業化,但是其劇情內核的「消滅怪獸,保護地球」的主旨依舊沒有改變。50多年來。雖然整個系列曾遭遇數次停拍,但仍在世界範圍內吸引了一大批觀眾成為忠實粉絲,影響了幾個時代的觀眾。

這是屬於日本國民的特攝驕傲,也是獨屬於日本國民的「超級英雄」。說到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神谷英樹為何會將「奧特曼」,立為新遊戲的題材。這個由圓谷英二創造出的大IP,銜接在「哥斯拉」之後,在日本國民震驚於巨大怪獸帶來的末日景象,竟然和核爆炸帶來的災難如此相似時,又給了日本國民被拯救的希望。

這是不是日本民族精神的一種異樣表達,我們不得而知。

但其對一代日本國民的影響顯而易見,也是「奧特曼系列」幾經坎坷挫折,卻依舊在日本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而這種獨特的「巨人+怪獸」的特攝情懷,或許只有日本人,才會明白。

      

相關焦點

  • 「英雄三部曲」中,神谷英樹與日本國民的特攝情懷(下)
    而「蒙面英雄」、「腰帶」、「怪人」,這些出現在遊戲裡的元素,來源顯而易見——正是日本三大特攝中的「假面騎士系列」。這兩部特攝劇都是由著名的東映株式會社負責製作的。而且,這兩部特攝劇的誕生都離不開一個名字——石森章太郎。 在日本,圓谷英二除了被稱為「特攝之神」外,還被稱為「奧特曼之父」。而石森章太郎作為日本著名漫畫家,創作出假面騎士這一漫畫的他,也被稱為「假面騎士之父」。直到現在,每一部假面騎士TV中,都會在片頭曲中的製作人員介紹裡,插上一條:「原作:石森章太郎」。
  • 濃縮在「特攝片」裡的日本近代史
    此時正值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日本民眾希望在熒幕上看到人類強大自信的一面。切中民眾心理的《奧特Q》正是這樣一部展現人類積極樂觀心態,頑強對抗怪獸的作品。此劇一經播出,就獲得了爆炸性成功,在當年取得了32.4%的平均收視率。
  • 日本五大特攝大科普,原來特攝不算動漫!
    哥斯拉成功主演了31部電影,也出現在其他媒體中,包括視頻遊戲,小說,漫畫,電影等。毫無疑問,哥斯拉的熱度至今仍未減少,目前已然挺進好萊塢。 02《金屬英雄》 這部特攝片首次放送於1982年,之所以被命名為金屬英雄,是因為其金屬質感的皮套,所以愛好者們以金屬英雄來稱呼。
  • 我永遠喜歡特攝劇
    雖然為了賣玩具,這些年的奧特曼確確實實越發的子供向,但這一系列作品的人文情懷、藝術探索和該有的辯證思考依然還在。 嚴格來說,奧特曼這類作品屬於「特攝片」類型,除奧特曼之外,假面騎士、超級戰隊、鐵甲小寶、甚至漫威DC的超級英雄劇集,某種程度上,都能算作特攝片。
  • 宇宙刑事三部曲:金屬英雄宇宙刑事迦班,童年的英雄,你還記得嗎
    「金屬英雄」系列可以說是日本的第五大特攝系列,可能有的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這個系列的主角擁有帶著金屬質感的裝甲,所以愛好者們以金屬英雄(メタルヒーロー)來稱呼,其後官方也使用金屬英雄作為其系列名稱。
  • 日本特攝電影巨頭,為什麼沒能讓奧特曼復興
    1954年,日本電影《哥斯拉》在美國上映並取得不俗迴響,從此,哥斯拉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怪獸,系列電影成為影壇最為長壽的作品。而他的作者,就是被稱為特攝之神的圓谷英二。1963年,62歲的圓谷英二創建了圓谷株式會社,在打怪獸成為風潮時,他決定投資拍攝「空想特攝系列」作品,於是,圓谷公司的處女作誕生了。
  • 日本昭和黃金時代的未來幻想——金屬英雄系列雜談
    奧特曼、假面騎士、超級戰隊,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和周邊產業的範圍擴大,日本的三大特攝系列也逐漸被國內的愛好者們所熟知,但曾經作為新時代特攝先驅的另一大特攝系列,卻極少被人提起。或許你聽說過宇宙刑事,小時候看過鐵甲小寶,可能不知道的是,它們都屬於「金屬英雄系列」(メタルヒーローシリーズ)。在這篇文字之中,我並不想做過多的科普,只是作為一名特攝愛好者,講點微小的體會。
  • 你知道日本三大特攝嗎?
    奧特曼系列(日語:ウルトラマンシリーズ),是日本「特攝之神」的圓谷英二所一手創辦的「圓谷製作」(円谷プロダクション)所拍攝,自1960年代起推出的一系列空想特攝電視劇。Ps:迪迦的主角圓大古的扮演者長野博並沒有出車禍,如果真死了我在電視上看到的V6的長野博又是誰。。。
  • 【VG人物】暴躁鬼才 神谷英樹
    代表作:《生化危機》、《紅俠喬伊》、《大神》、《獵天使魔女》等遊戲伴隨成長的男人  1970年12月19日的長野縣松本市,神谷英樹出生於一戶極其普通的家庭中。就像許多遊戲製作人一樣,神谷英樹也是遊戲中渡過了少年時代,並在這過程中逐漸喜歡上遊戲,暗下決心立志成為一名製作人。
  • VG人物:暴躁鬼才 神谷英樹
    代表作:《生化危機2》、《紅俠喬伊》、《大神》、《獵天使魔女》等遊戲伴隨成長的男人  1970年12月19日的長野縣松本市,神谷英樹出生於一戶極其普通的家庭中。就像許多遊戲製作人一樣,神谷英樹也是遊戲中渡過了少年時代,並在這過程中逐漸喜歡上遊戲,暗下決心立志成為一名製作人。
  • 日本特攝戰隊大大大合集!!!
    日本特攝戰隊大大大合集!!!(一)找回你青春的回憶     雖然當時的孩子們早已長大,但童年的陪伴使我們無法忘記變身時那響亮的口號,戰鬥時那超帥的戰衣,和那合體時魁梧的機甲。     作為日本的三大特攝之一的連者戰隊,自從誕生之初便一直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 老特攝《快傑獅子丸》,超越傳統,一部發生在日本戰國時代的特攝
    前面我們介紹了《電子分光人》而今天的主角是它的接檔作《快傑獅子丸》,這部特攝既不是圓谷的也不是東映的,而是由P Productions製作的特攝。1972年開始播出,一共54話。時間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在喜瑪拉雅山會妖術的大魔王古臣看到日本處於戰亂想乘虛而入好徵服日本,但他在實行計劃時想起在西藏學習妖術現住在日本飛驒山的忍者果心居士。果心居士照顧獅子丸、沙織和小助三位徒弟,三人學會功夫和獲得果心居士的神兵利器,居士在命令三人對付大魔王古臣後就被古臣的手下殺死,獅子丸運用神器變成獅子面的劍客獅子丸。
  • 日本特攝出身當紅男星盤點
    「特攝」即使用特殊攝影技術拍成的影片。日本三大特攝系列包括大名鼎鼎的「奧特曼系列」、「假面騎士系列」、「超級戰隊系列」。早期,由於大量引進,奧特曼成為了國內很多九零後的童年回憶。而以穩定的產出佔據特攝市場的假面騎士與超級戰隊系列是從昭和到令和時代眾多日本男孩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特攝劇講述了關於正義、成長的故事,塑造了大量的少年英雄形象,自然少不了年輕演員的出演。很多優秀當紅小生的職業起點便是特攝劇。
  • 電視上最初的巨大機器人特攝
    這回再加第三人成為特攝監督來分擔重任,是之前只擔當操演的市倉正男。東映特殊技術課缺人什麼都得推著上,之前小川是攝影技師出身的特攝監督,這回市倉是操演技師出身的特攝監督。特攝班中,特殊攝影、特殊美術、合成三大塊,特殊照明屬特殊攝影的一部分,操演屬特殊美術的一部分。本片的主力攝影技是師林迪雄,主力照明技師是酒井信雄,都與《奧特艦長》時同樣,而且本篇班出身的酒井這回成特攝班專用了。
  • 《刀鋒戰士》三部曲(上).黑人超級英雄電影的先驅
    《黑豹》頂著【漫威宇宙首部黑人超級英雄】的頭銜成為爆款,但在20年前,《魔戒》三部曲出品方新線公司製作的《刀鋒戰士》三部曲,同樣是改編自漫威漫畫的黑人超級英雄電影
  • 專訪特攝劇演員石黑英雄:想嘗試出演中國戀愛劇
    特攝劇可以說是國民性質的日本電視作品,而同一演員在多部特攝劇中擔當重要角色的情況也不少見,石黑英雄就是其中的一位。
  • 東寶巨大TV特攝最後的狂宴:「超星神」系列和它前輩們的故事(中)
    ,這些在日本的特攝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優秀成員們的努力製作,再加上眾人的加油助威,作品最終獲得了大成功。「超星神」三部曲的機械設計均是漫畫家·設計師西川伸司,有關注東寶特攝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去年由洋泉社發行的《西川伸司哥吉拉畫集》中更是在簡介中直接將他欽定為「東寶怪獸設計第一人」,其設計作品包括碧奧蘭蒂、王者基多拉(平成)、三式機龍、平成摩斯拉系列怪獸、「新世紀」系列哥吉拉怪獸等及《哥吉拉 2000 千禧》的分鏡工作,除此之外也繪過漫畫《大怪獸格鬥 奧特冒險遊戲》
  • 從國產奧特曼看中日泰特攝的「孽緣」
    ,但是年久後也出現了分歧,侵權案在08年才剛結案,根據日本的法院判決,辛波特的授權中有造假的行為,因此在日本視為非法;但是日本法律的判決在中國卻無效,因此經過國內的法律訴訟程序後,這部《再見奧特曼》被貼上了合法的標籤,因此在國慶時候有了上映的機會。
  • 舊時代的黑暗英雄:《骷髏人》特攝版的製作背後
    到了1971年1月,這時石森按耐不住了,想做點更加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出來,提出了想以自己在1970年1月連載的短篇《怪奇羅馬式劇畫 骷髏人 THE SKULL MAN》中的骷髏角色為主人公的英雄作品《假面騎士骷髏人》,敵我同源,主人公與敵對的怪人同樣是改造人,且是逃亡者。故事也變得更加單純,設定更加接近了之後的《假面騎士》。
  • 「皮套」創造的世界:從「特攝」之父圓谷英二說起
    《奧特曼》的誕生:巨大而溫情的英雄與怪獸        人們耳熟能詳的《奧特曼》,是在原有《奧特Q》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超級英雄,讓英雄與怪獸進行戰鬥,保衛地球。這是第一部彩色的特攝影片,於1966年播出。在二戰之後的日本,精神上需要一個如美漫超級英雄一樣的角色出現,展現個人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