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最初的巨大機器人特攝

2021-02-26 Anitama講道理

全片半年份二十六集,主筆腳本伊上勝執筆十六本。臨近終盤時,參加過《惡魔君》的七條門有一本執筆。伊上以外輔助腳本用了松田寬夫,是五六十年代東映時代劇電影的王牌大監督松田定次的養子,這基本算平山開的個後門。

當年平山沒當企劃者和製片人而以映畫監督為職業生涯目標時,松田定次監督是他在東映京都攝影所的師父,詳細的事可以參考Anitama過去的另一篇《八手三郎誕生》。松田寬夫跟他爹一樣也進了東映就職,也以映畫監督為練級目標,而腳本方面其實這還是他的電視節目出道作。所以松田沒有一本是單獨執筆的,都是與另一輔助腳本安倍壽聯名共同執筆。

本篇演出陣,從《惡魔君》到《奧特艦長》連續參加的四個東映新人監督都在。第一人山田稔,後來昭和假面騎士系列演出本數最多的監督。這回第一次擔當大任,負責初回和最終回的監督,總共擔當八本為本作的最多演出。第二人竹本弘一,後來《假面騎士》和《秘密戰隊五連者》的導向監督,與山田監督同樣演出八本。接下來輔助的兩人各演出四本,一個是《假面騎士》的總合監督折田至,另一個是《假面騎士》的腳本兼監督田口勝彥。

此外還加入一個新人小西通雄演出兩本,同樣在松田定次監督的劇組做過演出助手。當時小西是出道不滿兩年的新手監督,後來在八十年代成為金屬英雄系列的主力監督。本片的助監督陣容,也同樣有《惡魔君》到《奧特艦長》連續參加的堀長文和富田義治兩名,以及《奧特艦長》時加入的小林義明。合起來今後三十年間支撐起東映超級英雄的監督陣容,《鐵甲人》包含了八人。

特攝演出陣,王牌矢島信男依然為主力特攝監督,加《惡魔君》和《奧特艦長》時輔助的小川康男。這回再加第三人成為特攝監督來分擔重任,是之前只擔當操演的市倉正男。東映特殊技術課缺人什麼都得推著上,之前小川是攝影技師出身的特攝監督,這回市倉是操演技師出身的特攝監督。

特攝班中,特殊攝影、特殊美術、合成三大塊,特殊照明屬特殊攝影的一部分,操演屬特殊美術的一部分。本片的主力攝影技是師林迪雄,主力照明技師是酒井信雄,都與《奧特艦長》時同樣,而且本篇班出身的酒井這回成特攝班專用了。特殊美術的主力井上繁,和合成的主力山田孝,更是《惡魔君》以來的人。操演技師也與《奧特艦長》時同樣,市倉正男和佐久間正光兩人為主,市倉在不用分擔特攝監督任務時也沒有丟掉本職。

《鐵甲人》在特攝的技術方面苦鬥之外,作劇方面主要目標是塑造主角少年草間大作與鐵甲人的友情紐帶,這在少年漫畫中仿佛玩成俗套的路線當時還很少的。鐵甲人本來只是一堆鐵塊和電子儀器,通過遙控來下達指令,鐵甲人的電子頭腦能識別聲紋來判別身份,所以才不是誰都拿到遙控裝置就能操縱。但是隨著一集一集進展,少年與鐵甲人之間逐漸走向交流了,人類的心開始發芽。到第二季度的劇情伏線中,出現了從長相到聲音都複製的假冒大作少年,被鐵甲人拒絕服從指令。

收視率要說絕對值那當然是不如《奧特艦長》,但兩者本來一開始也不是站在同一臺階上的,日本教育電視臺對收視率突破二十個百分點的《鐵甲人》很滿意。《奧特艦長》的時候是被電視臺喊著趕快搞完一邊兒去,這回則是被電視臺喊著趕快接著拍續下去,然而東映依然沒法繼續下去要迅速撤軍。原因仍是老問題,都已經有前車之鑑了,這片東映還是赤字了。

終究是那時商品化業務還沒開發出來,要在電視上長期玩特攝這種吸錢比吸血還厲害的,無論如何也無解,對門東寶的子公司圓谷特技製片廠當時慘多了。如果其他電視臺請求接著拍,東映可能還會考慮考慮,但日本教育電視臺反正是東映自己人,不敢說半個不字。之前說過的那個東映京都攝影所所長岡田茂,當時還是東映的常務董事,親自出面說這片不能搞了趕快停!所以《鐵甲人》決定半年就播完,於是最後大結局怎麼處理,會議室裡開始吵吵嚷嚷這個事,很久沒有出個定論結果。

最終回,鐵甲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明明已經能量耗盡但是靠自己動了起來。而且無視通過遙控裝置發出的指令,把敵組織的大總統鉗制住抱著一起前往宇宙空間,用最後的手段同歸於盡。這是腳本家伊上提交的劇情大綱,平山製片人贊同就這樣結局,但植田製片人覺得同歸於盡不好。他說還是讓鐵甲人生還吧,戰鬥全都結束後讓鐵甲人在遊樂園成為一項遊樂設施,因為孩子們不是喜歡乘坐在巨大機器人手上的那種夢幻場景嗎,最後就再來一次以這一幕結束。

平山不要植田案,跟他說兩個理由。第一是劇情要表現那種絕對的危機下,鐵甲人終於以自主意識行動。你想想對上的是敵方最終boss,而且是在能量耗盡的情況下使出最後手段,這樣還能全身而退無事生還,說不過去對吧。第二是讓鐵甲人變成孩子們的遊樂設施不好,這不就相當於終於有了自主意識的機器人,又恢復成一堆鐵塊工具。我們用半年的節目給孩子們塑造了一個超級英雄,最後是為了給個成為工具在遊樂園裡風吹日曬雨淋的結局嗎,這立意就不像話了。

植田覺得有道理,確定採用鐵甲人犧牲的結局案了。腳本上描述最後死鬥的過程中,鐵甲人的能量耗盡了,於是橫過身子站著,再也一動不動。大作少年的操控裝置上,鐵甲人的電子頭腦也沒有反應,他於是衝上去爬上鐵甲人拼命喊。擔當最終回的山田監督在這裡獨自判斷,實行的演出是讓大作少年的眼淚滴在機械上加以火花,視覺上給觀眾一種鐵甲人發生了什麼變化的形象體現。這在八十年代後少年漫畫的動畫化時成為一種比較流行的手法,在當時是一種先驅。

六十年代的超級英雄題材節目中,首播當時在觀眾之間引起巨大反響的稱為「感動的最終回」的作品,除《奧特曼》和《奧特賽文》外《鐵甲人》也是一個太有名的例子。萬策已盡的場面下,產生自主意識鐵甲人為了保護少年和地球決定與敵方同歸於盡,抱著一起飛向宇宙撞上隕石消失為塵埃。少年吼著「住手!快停下!不準去!」但是鐵甲人無視指令,當時追看的觀眾長大成人後,這在他們的談話間成為傳說中的名場景。平山製片人有個外號叫愛哭鬼,來源就是他在《鐵甲人》最終回的試映會上,自己就簡直哭成鬼。

七十年代後完全定型的看超級英雄皮套人長大的各代孩子,往往喜歡上的初始契機是厲害和帥氣,可以幻想和代入自己成為超級英雄。與這類視角不同的是經歷過戰爭的那代人,更多的是幻想超級英雄的存在,而還沒到自己代入成為英雄好帥氣的那一步。所以五十年代時日本電視上最初的超級英雄《月光假面》,塑造的還完全是「可靠的大叔」這類形象,六十年代時奧特曼這種孩子們缺乏代入感的巨大宇宙人也還會出現。

平山個人理念向來強調超級英雄有自我犧牲精神,不過後來他聽說當年還有看完最終回後,三天三夜一直哭的觀眾。晚年平山也反省,徹底讓鐵甲人散華是不是真的做過頭了。像現代電視劇那樣搞個終戰後,過了一段時間的開放式後日談結局,似乎也是種選擇,你看《假面騎士555》就有點這種意思。當年節目明明大人氣,但因為特攝本身的體質太燒錢以及當時缺乏成本回收渠道,造成赤字不得不完結,平山覺得這也是結局採取壯絕自爆的一個催化劑。本作結束後,東映有半年間沒有製作任何特攝節目,這也是一九六五年東映東京製作所誕生以來至今五十三年間,絕無僅有的一個特異期間。

相關焦點

  • 東寶巨大TV特攝最後的狂宴:《超星神系列》和它前輩們的故事(上)
    特攝之鬼的巨大狂宴,超星神系列開始了2003年10月4日,由川北紘一率領的原平成「哥斯拉」組拍攝的TV作品《超星神》開始播出,川北監督和參與拍攝的人們,都把自己對特攝的心血投入進去,讓這部作品成了一部屬於他們的「情懷作」,接下來筆者就把這些情懷剝離出來,讓大家也能感受到這部作品中的狂歡味。
  • 東寶巨大TV特攝最後的狂宴:「超星神」系列和它前輩們的故事(中)
    ,這些在日本的特攝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優秀成員們的努力製作,再加上眾人的加油助威,作品最終獲得了大成功。機械設計《幻星神》主角方的機械設計,設計概念來自機器人動畫《忍者戰士飛影》,以核心機器人和不同的組件合二為一,後變為不同的形態,這是兩者的基本思路,同時本作的合體變形也是「超星神」系列最複雜的一作。
  • 古老特攝:《電子分光人》,一部類似於奧特曼模式的巨大英雄特攝劇
    在上世紀奧特曼大火後,受奧特曼的影響,日本本土拍攝很多巨大特攝,而今天介紹的這一部也是很有年份的了,名字叫做《電子分光人》,其實當初這部特攝不叫這個名字
  • 不知道「特攝片」是什麼?你可能是看了假的奧特曼!
    作為擁有奧特曼、哥斯拉等一眾特攝IP的日本,特攝片似乎成為了日本的代名詞。說到特攝片,你可能並不熟悉。但特攝界的鐵三角,你一定看過:《奧特曼》恐怕是國內觀眾最熟悉的特攝系列了,由奧特之父圓谷英二創作。來自M78星雲的奧特曼,外表類似人類,危急關頭會變身為超能力太空英雄從天而降,幫助地球特攻隊抵禦宇宙怪獸的入侵。
  • 日本五大特攝大科普,原來特攝不算動漫!
    記得在忘川幼年時,經常難以區分特攝、動漫以及動畫。三者之間的概念看似混淆,其實還是十分容易區分的。彼此之間的區別十分明顯,交互性也沒那麼嚴重。 特攝是特攝片的簡稱,最初是指運用了特殊技術而拍成的影片。
  • 淺談日本巨大機器人動畫的發展史
    而在acg文化中也逐漸成為了一種特殊且具有魅力的一種分支,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去簡單了解日本巨大機器人動畫發展史吧!《鐵人28號》可能在現在這個時代許多人都有些陌生,但是其經典程度不容小瞧,它是橫山光輝1958年出版的漫畫作品,後來於1959年製作廣播劇,1960年後又陸續拍攝了真人特攝版、動畫及真人版電影,是日本動畫史上首部巨大機器人動畫。
  • 淺談日本巨大機器人動畫的發展史
    《鐵人28號》可能在現在這個時代許多人都有些陌生,但是其經典程度不容小瞧,它是橫山光輝1958年出版的漫畫作品,後來於1959年製作廣播劇,1960年後又陸續拍攝了真人特攝版、動畫及真人版電影,是日本動畫史上首部巨大機器人動畫。
  • 鋼鐵之魂不朽之軀 淺談日本巨大機器人動畫的發展史
    最近日本知名IP遊戲超級機器人大戰X登錄了知名遊戲平臺Steam,雖然可能有的人會對這款遊戲感到陌生,但「合體、變形、機器人…」,這樣的詞對我們來說應該並不陌生。
  • 特攝?美少女?機器人?我全都要!
    作為原畫,監督,聲優,機設,特攝多線導演,被暱稱為「痞子」的庵野秀明在多個領域都獲得了傑出成就。一、出生吉卜力的浪漫天才1960年,庵野秀明監督出生於日本山口縣宇布市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他自幼喜歡看動畫與特攝片。
  • 日本機器人動畫簡史(2)
    1963年 橫山光輝與鐵人28號隨著鐵壁阿童木在日本電視上一炮走紅,另一部機器人動畫也相應而生
  • 「20世紀少年」們為何痴迷於那些不科學的巨大機器人?
    不過,隨著觀眾年齡的增長與世代的更替,對「巨大機器人」的認識也存在著代差。從這一點而言,《環太平洋》的風格變遷,可能更多與觀眾的記憶深度有關。Krupp Bagger系列大概是人類所製造的最巨大的工業機械了這種情結,或許也可以解釋《環太平洋》最初的風格選擇:吉爾莫·德爾·託羅在特攝片、怪獸片中成長。
  • 《魔人獵手御劍》,御劍三兄妹對抗蠍子軍團,一部時代特攝劇誕生
    今天小星星為大家帶來一部比較特殊的特攝劇,為什麼說它特殊呢?因為它的故事背景不是發生在現代,而是發生在日本江戶時代,一起來看看吧。《魔人獵手御劍》是1973年的一部特攝時代電視劇,一共只有十二集。當三兄妹三刀合壁時便會合體變身為巨大神御劍,對抗蠍子軍團的巨大怪獸。巨大神御劍和宇宙怪獸的戰鬥場景使用了稱為「動畫場景」的人偶動畫技術,在日本的電視特攝英雄裡是極其罕見的手法。聽著是不是很厲害的樣子,但是看過之後覺得巨大化戰鬥就像鬧著玩似的(定格動畫的巨大戰你見過沒?)。
  • 除了奧特曼和假面騎士,這4部特攝作品,也是你的童年嗎
    ,在此舉例4部除了奧特曼、假面騎士以外的特攝作品,來看看你們是否也看過。《超星神》裡的人物比較多,有代表著12個星座的格蘭賽沙,他們三人一隊,可以操控名為超星神的巨大機器人。而超星神的機器人造型和動物有關,可以變形成四肢健全的機器人,其玩具製作的也比較還原,所以很容易受到小朋友的歡迎,小編至今還保留著一件超星神的玩具,不知大家是否也有人和我一樣,在童年時期看過超星神呢。
  • 史上10大最經典機器人動漫老番!
    、漫畫、小說、電子遊戲、特攝、模型等,本身品牌市值據估計超過500億日元,對以日本為首的世界全球次文化界產生重大的影響。接下來這部可能要有點資歷的朋友才會認識,「鐵人28號」是橫山光輝1958年出版的同名漫畫作品,後來於1959年製作廣播劇,1960年後陸續有拍攝真人特攝版、動畫及真人版電影的日本機器人科幻作品,動畫版則是日本動畫史上的首部巨大機器人動畫
  • 宣弘社英雄全傳(十五):紅色之鋼《超級機器人 紅巴隆》(一)
    僅僅是這一年內就有14部特攝作品登上了電視螢屏,其中就有大家熟知的《泰羅奧特曼》《假面騎士V3》《詹伯A》《電腦奇俠01號》這些經由各種方式在20世紀末就進入了中國小朋友視野的作品,但是其中大多數作品還是國內觀眾沒有怎麼接觸過的,作為日本特攝史上作品的井噴期,主角的身份以及故事的題材自然是相當廣泛,人造人、宇宙人、時代劇、現代劇各種各樣,但是唯獨有一種題材出現的相對較少,這就是以機器人作為主角的特攝作品
  • 小時候,他們在電視裡拯救世界
    前兩天收到一位名為 「謝安琪小雞」讀者的投稿,內容是關於我小時候看過的一部特攝片——五星戰隊大連者。可能聽過這部特攝片的朋友不多,但相信大家小時候大多都看過特攝片!和時下的小孩不一樣,我小時候的年代,娛樂選擇很單一。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看電視都是當時人們最喜愛的娛樂。既沒有農藥也沒有吃雞的日子,電視裡的動畫片、特攝片還有他們衍生出的玩具就是我童年快樂的源泉。
  • 特攝知多少:你喜歡特攝嗎?如果給你一份關於特攝知識的試卷,你能得...
    今天和大家玩個遊戲,遊戲內容很簡單,就是下面有幾道關於特攝知識的問題,看看你能答出來多少,要挑戰嗎? 第一部分:看臺詞,識特攝! 第一小段臺詞:熱誠之心不能泯滅,要幫助和照顧弱小者,四海之內都是朋友。朋友之間在感情上會有誤解,甚至分歧,但這些都微不足道。
  • 哥斯拉歷史回顧(二):大怪獸特攝時代
    片中出現的以駕駛艙角度展現航空自衛隊與拉頓交戰的場景,再次發揮出了特技導演圓谷英二卓越的拍攝技巧,與前作相比空戰場面更為真實(圓谷年輕時更是有努力過想成為飛機駕駛員的夢想,這一系列鏡頭某種程度上是圓了圓谷年輕時的夢)。
  • 正義機器人少年 鐵臂阿童木的前世今生
    2009年阿童木被製作成CG電影,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使好多人在影院的大屏幕前重溫了一場童年夢。如此算來,從上世紀50年代誕生,阿童木已經陪我們走過60多年的歲月了。這歲月長得足以使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變成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而在這60年裡,這個正義的機器人少年又經歷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逆著時光,回到最初,細數他的成長經歷。
  • 零零後沒看過的特攝劇——《超星神》
    九零後回憶錄《超星神》(超星神グランセイザー),中文名為《超星神 格蘭賽沙》,是由東寶株式會社、東京電視臺以及konami合作出品的日本特攝劇。於2003年10月4日在日本播出,2004年9月25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