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29日發表題為《拜登任內美中關係的未來》一文,文章指出,對華貿易戰是川普留給拜登的一個陷阱。拜登如果放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他將因對中國示弱而受到抨擊。如果他堅持履行第一階段協議,那麼突然間他就接受了川普的貿易政策。」全文摘編如下:
喬·拜登不是「關稅人」,但他面臨著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打貿易戰的爛攤子。若不小心行事,他也會變成一個「關稅人」。
這位當選總統已表示,他更願意把精力集中在讓美國恢復健康與繁榮上——因為中國已做到這一點。但遺憾的是,川普的「美國優先」貿易議程的「遺產」將難以擺脫。
作為離任禮物,川普將給拜登留下一個陷阱。小布希政府時期的貿易官員、美國飛協博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菲爾·利維警告說:「在拜登上任時,他就將面臨這些。」
利維說:「由於目前的做法不對頭,而且對美國的傷害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拜登會不會放棄第一階段協議?如果他這樣做,他將因對中國示弱而受到抨擊。如果他堅持履行第一階段協議,那麼突然間他就接受了川普的貿易政策。」
中國與其他14個亞太國家本月達成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將促使拜登將環太平洋地區貿易提上議程。在川普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RCEP是亞洲地區第二個讓美國靠邊站的大型貿易協定。
美國前貿易談判官員、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溫迪·卡特勒說:「這給新政府敲響了警鐘。」
鑑於需要完成的準備工作,幾乎沒有人認為拜登會很快加入RCEP或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即重新談判的TPP),但他信奉多邊主義,這將是他與前任對華方式不同之處。
美國凱託學會的貿易政策專家西蒙·萊斯特說:「川普的確認為世界其他國家,包括我們的盟友,都在貿易上欺騙了我們。」而拜登宣稱美國「在與盟友合作時是最強大的」。他挑選的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也持這種觀點。
美國當選總統通常最後任命負責說服貿易夥伴的官員,即美國貿易代表或「貿易沙皇」。
最熱門的人選是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民主黨貿易顧問凱薩琳·戴。她曾任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首席中國顧問,會說流利的普通話。
今年8月,她在美國進步研究中心的一次活動上表示:「川普給我們留下了保護主義的遺產。有人將不得不改變這種狀況。也許要花很多年才能消除川普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