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媒體爆料稱,川普政府計劃在執政的最後兩個多月採取對華強硬政策,發起一系列打壓中國的舉動,以在對華問題上鞏固自己的「政治遺產」,再現反華「最後的瘋狂」,從而給拜登挖坑,令拜登上臺後更難扭轉中美關係的局面。
但是,塑造中美關係這個世界上最重要雙邊關係的能力並非單方面掌握在華盛頓手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闡述了「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的原則,並強調,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川普最後時刻加緊打壓中國
據美國Axios新聞網站15日率先披露了川普政府「計劃在最後時刻發起對華打壓」的消息。報導稱,了解有關計劃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川普將在任期最後10個星期鞏固自己的對華政策遺產。
報導稱,川普政府計劃制裁更多中國公司、政府實體和官員,川普政府高官正在幕後討論擴大其認定同中國軍方有關聯的公司名單。上周美國政府發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國資本投資31家中國公司。美國政府官員還計劃以「使用強制勞工」為由,在競爭激烈的漁業領域瞄準中國。
另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川普政府還在進行「大清洗」,讓更多鷹派對華專家擔任政府各領域高級職務。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拉特克利夫的高級顧問希姆斯說,拉特克利夫將繼續發揮牽頭作用,推動冷戰和「9·11」事件後反恐時代以來的思維轉型,將關注焦點進一步轉到同中國這個對手大國的競爭上來。
美國彭博社等媒體報導稱,一名官員表示,鑑於川普在大選中輸給拜登,川普政府現在不再擔心對華貿易協議瓦解,所以將把握最後時刻,加緊計劃行動實施。報導還稱,新上臺的代理防長米勒被告知,要在川普政府繼續執政的剩餘時間內重點關注網絡和非常規衝突,特別是與中國有關的網絡和非常規衝突。
川普究竟意欲何為?
事實上,經過川普多次敗訴,拜登在幾個傳統紅州「翻藍」之後,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形勢已經明朗,但雙方都宣稱自己是「獲勝者」的「政治奇觀」仍在演繹。16日,川普兩條「我贏了大選」的推文再次引爆輿論場。不肯認輸的川普政府不僅在權力過渡期給拜登添堵,還試圖給拜登的未來執政之路「挖坑」,而對華關係正是川普政府「挖坑」的方向之一。儘管到了權力過渡期,但美當局繼續推進反華議程的苗頭開始顯露。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尤利奧特說,除非中國做出重大的政策轉變,否則未來美國總統會發現,要改變川普所採取的歷史性行動將相當於政治自殺。川普政府正試圖在對華政策上給拜登政府設限,讓繼任的拜登政府修改對華政策變得政治上不可行。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川普競選失利與處理疫情失敗有很大關係,而在疫情問題上他一直把責任推給中國。敗選後,川普政府對華採取強硬措施的可能性很大,美國可能會選擇那些比較高調、能夠吸引眼球的領域,來擴大政治效應,同時給拜登留下一個「爛攤子」,以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中國寸步不讓,撂下強硬警告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當天就美方禁止美國投資者對部分中國企業進行投資答記者問時表示,美方罔顧事實,認定中國有關企業為軍方控制企業,既缺乏依據,也不符合法理,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打壓特定中國企業,嚴重違背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
另外針對美媒披露的內容,趙立堅16日表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我們敦促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合作,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