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收視不到3%的打歌節目,有無妙計收復市場?

2021-02-22 傳媒1號

說到打歌節目或音樂宣傳節目,關注過一兩個日本、韓國愛豆的人都能隨口說出《音樂銀行》《Show! 音樂中心》《人氣歌謠》和《Music Station》這四檔分別誕生於1998年、2005年、1991年和1986年的音樂節目。由於國內市場長期缺失此類以新歌舞臺為重點的音樂節目,早在偶像元年到來之前,「國內為何沒有這類節目?」就是知乎上常見的提問之一。

國內真的沒有這類現場舞臺音樂節目嗎?為何此類節目會讓人心心念念?它的真正看點和意義在哪裡?以及在櫻花、泡菜兩國此類節目收視走低的現在,它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筆者想就這些問題在下文圍繞現場舞臺宣傳節目展開討論。

國內並非沒有現場打歌舞臺為主的音樂節目,而且從它的首播時間來看,是早於流量偶像誕生前的,這檔節目便是自2014年3月22日起每周六晚19:30在CCTV音樂頻道直播的《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

視頻網站平臺,自偶像元年正式開啟後,愛奇藝聯合Billboard CHINA率先推出首檔線上音樂舞臺秀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隨後騰訊視頻也推出了自己的C-POP潮流音樂節目《由你音樂榜樣》,填補了線上沒有打歌節目的空白。

然而,就在兩檔線上節目早已收官,央視節目仍在播的今天,在百度、微博搜索「國內 打歌節目」幾個字,仍然有許多粉絲不知此事,還在疑問為何國內沒有打歌節目。由此可見,國內打歌節目認知度較低,在粉絲圈層內部都沒有足夠的知名度。

 

在分析國內現場舞臺音樂節目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上文提到的4檔韓國、日本節目形式。

《音樂銀行》《Show! 音樂中心》《人氣歌謠》分別是在韓國大三電視臺KBS、MBC、SBS直播的常規周播音樂節目,當周或近期發表音樂作品的偶像組合、少量歌手會登上這類節目舞臺演唱自己的主打曲,每期節目結束前會公布當周榜單冠軍,獲得打歌節目一位是衡量愛豆人氣和熱度的重要指標。

每個節目榜單的計算方式各不相同,會包括音源、銷量、放送回數、觀眾好感度、MV YouTube播放量、直播投票等維度,其中音源佔比最大,在三節目中分別佔比65%、60%、55%,銷量一般僅佔5%。音源涵蓋全面,包括Melon、Mnet、Bugs、Genie、Soribada、Naver Music 、Olleh 、Monkey3等音源網站。從計算方式來看,節目方在盡最大可能維持榜單的全民性。


日本《Music Station》每周五晚8點在朝日電視臺直播,與韓國不同,它的榜單為實體銷量排名,除現場舞臺外,節目還有不同主題的回顧內容,如從父母那邊聽來的當年熱播劇主題曲排名等。節目主持人為鐵打的TAMORI桑與流水的女主播,從1996年至今,TAMORI桑一直是主持人之一,西裝+墨鏡是他的標誌形象,也成為了節目的標誌之一。

韓國三大與日本《Music Station》雖然均為新曲舞臺宣傳節目,意義卻不盡相同:

從意義上看,前者是打歌節目,各節目擁有自己的榜單,後者是新歌宣傳的舞臺,日本音樂榜單整體看Oricon榜,如美國Billboard英國UK Singles Chart權威榜單一樣;

從受眾上看,前者的目標受眾是偶像粉絲,所以節目95%的舞臺是屬於偶像的,後者的受眾則更國民,偶像、歌手、樂隊、發單曲的演員等所有發表音樂作品的人都會參與。

基於受眾的不同,它們的舞臺播出形式亦不同,雖然都是直播節目,但前者的舞臺有部分是預錄的,為達到最好的鏡頭切換效果可能會不止錄製一遍,而後者的舞臺一般都為現場直播,車禍現場率也會稍高一些。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國內的打歌節目,兩檔線上節目均為季播節目,現已收官,這與櫻花和泡菜兩國不同;《中國音樂公告牌》節目舞臺僅約30分鐘左右,其他為選歌、排練幕後內容,流程宛如偶像版「我是歌手」,作為重點的現場舞臺沒有得到實際還原,修音過度導致「假唱感」較重。《由你音樂榜樣》則採用直播方式,流程雖與韓國打歌節目近似,但舞檯燈光、導播、攝像水平有待提高不說,榜單這一支撐打歌的重要數據,全採用騰訊旗下音樂系平臺數據,公信力難以服眾。

這裡可能有天然的兩個原因導致國內出現此類狀況:

其一,日韓兩國的此類節目出現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早於現在觀眾常識中的音樂類綜藝,而國內則是《蒙面歌王》《我是歌手》等音樂類綜藝先出現於市場。製作團隊思維上可能會優先後者,導致大量幕後內容被收錄節目中模糊重點。但此類節目是一種極為傳統的音樂宣傳方式之一,與MV、PV等影像宣傳並行,給觀眾展現不同於音樂錄影帶的現場舞臺,這也是它的精華與真正看點。

其二,華語音樂市場低迷,每周沒有穩定數量的歌手發布新曲,從人數上難以支撐其成為固定的常規周播節目。

在CCTV音樂直播的周播節目《全球中文歌曲榜上榜》整體呈現形式上最貼近韓國模式,導播攝像燈光水平在線,節目又在央視頻道播出,為何知名度比上述兩檔線上節目還低呢?

節目受眾定位不準確或是最主要原因,如主流受眾定位在年輕女性,那節目應順應偶像產業趨勢,邀請目前當紅偶像和團體來打歌,以流量在粉絲圈的影響力打開節目自身知名度;若定位為全民向音樂節目,又在往期節目中看不到幾位國民度、認知度極高的歌手,導致節目在各圈層認知度都較低。

在討論現場舞臺打歌節目如何落地國內之前,我們有必要思考一下它的必要性,畢竟它是一檔較有年代感的傳統音樂宣傳節目。相信大部分80、90後觀眾小時候都看過光線傳媒的《音樂風雲榜》和MTV《天籟村》以及Channel V《臨時通告》等新歌宣傳節目,區別在於當年是用PV、MV錄影帶打歌,不是現場舞臺。

但在各類綜藝百花齊放的當下,現場舞臺打歌節目的收視已沒有了昔日的光輝,韓國三大打歌節目的直播收視從十年前的15%+下降到現在的不到3%;《音樂風雲榜》也在2015年10月停播了,作為陪伴過筆者整個中學時代的節目,與那段青春一起消逝了。

雖然現場舞臺打歌節目的收視在韓國呈現自由落體式的下滑,但電視臺並沒有停止這類音樂節目的放送,筆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其中的原因:

第一, 節目的直播收視雖然嚴重下滑,但業界地位仍在,新人組合拿到排行榜一位後,通告費可翻倍提升;

第二, 海外認知度高,節目已成為全球了解K-POP的重要渠道之一,所以政府主動出資維持節目播出;

第三, 韓國行業內存在強買強賣規則,若藝人或團體想參加該臺王牌綜藝,需用先參加打歌節目來交換。

說回國內現狀,與以上三條情況都不符合的國內,是否需要此類節目呢?答案是肯定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偶像展開音樂活動的舞臺之一,特別是在偶像層出不窮的當下,偶像與歌手不同,他們需要更具視覺感的表演舞臺,新曲宣傳期間,節目中至少可呈現3-4場現場舞臺,是對外推廣組合的絕佳機會,舞臺中的招牌動作或可成為歌曲和偶像走向全民的契機。從粉絲的急迫提問中也能了解他們對於這類節目的期待。

觀察日韓兩國出圈的國民偶像,基本需在影綜歌三棲全面開花,其必有一兩首以上傳唱度極高的國民歌曲,也必有成員參演過大爆電視劇或綜藝,這也是偶像或偶像組合長遠走下去的必備條件。

其二,節目亦有機會成為長期推廣華語音樂的平臺,華語音樂目前沒有國民度較高的現場推廣平臺,絕大多數出圈金曲皆是電視劇、電影主題曲或人氣音樂綜藝中誕生的歌曲。該類節目或可給予正常發片發歌的藝人一個以密集現場舞臺為宣傳方式的平臺。

在確定市場需要打歌節目後,它在國內的路要如何走呢?

首先,在國內對打歌節目的認知度較低的初期,它需要一個直播收視與網絡傳播效果均不錯的地面平臺將節目自身知名度打開,嘉賓方面也需要偶像與國民歌手兼備;

其次,若設置榜單,它需要一個極具公信力的榜單,公信力需具備2個最基本要點,第一,儘可能多的涵蓋所有音樂消費行為,特別是線上音樂平臺最好可達到全覆蓋;第二,具有較強的抗粉絲刷榜能力,日本「Oricon」統計銷量時會不計入一張小票中大量重複購買的音樂作品,俗稱「砍碟」,除銷量數字之外,還記錄每張碟片的電腦端讀取數,意在查看哪些作品被購買是為了音樂,哪些僅是粉絲衝銷量的壓箱底之物;

再次,需要業務水平達標的導播、攝像等工作人員,現場舞臺是節目的最大看點,優秀的現場導演、攝像等人員可保證將現場表演的震撼儘可能大的還原給屏幕前的觀眾。在此不得不誇一下今年暑期《青春芒果夜》的直播舞臺,融合高科技藝術,傳遞全新現場舞臺概念。

《青春芒果夜》朱一龍演唱《我要你》,

運用燈光投影和數字媒介為基礎的舞臺視覺藝術

最後對於目前在播的《全球中文歌曲榜上榜》節目調整建議:

第一, 增強榜單公信力,目前榜單採用觀眾投票的方式,可考慮與Billboard CHINA合作,多維度覆蓋多樣音樂消費場景,Billboard公告牌在全球音樂界享有很高的公信力,中國區為其提供數據服務的為尼爾森網聯,也是1號數讀聯盟的合作夥伴之一,公告牌+尼爾森兩大品牌可在公信度層面為節目護航;

第二, 改變嘉賓格局,邀請榜單中當紅偶像組合前往節目打榜,搭配國民度較高的歌手,採用雙線方式打開節目知名度。

國內市場並非沒有打歌節目或以現場舞臺為主的音樂宣傳節目,希望看完本文的您,能在知乎、豆瓣上為何沒有這類節目的提問下方回復「有」,如何做好這類節目才是需面對的重點與難題。

音樂類綜藝中許多歌手感嘆市場對原創音樂的認知度與支持度太低,自己每年都在發片發歌,大眾卻不知道;亦有許多偶像迫切希望大眾看到自己不願做「花瓶」,熱愛音樂的真心。

希望此類節目可以成為持續推廣原創音樂,長期展現高質量C-POP舞臺的平臺。

相關焦點

  • 中國適合做打歌節目嗎?
    可問題是,除了韓國市場,歐美及其他音樂市場幾乎都沒有打歌節目(日本的MUSICSTATION其實更像是當紅歌手拼盤表演,並不算是打歌節目),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音樂市場運行機制不同;韓國音樂市場偶像歌手佔據主流,以粉絲經濟為基礎。偶像歌手大多是唱跳型團體,他們需要打歌舞臺這種形式來展示自己的綜合魅力。
  • 失敗之後,打歌節目2020年能成一個嗎?
    今天,時代峰峻官宣了一檔「打歌節目」《少年On Fire》,為時代少年團(馬嘉祺、丁程鑫、宋亞軒、劉耀文、張真源、嚴浩翔、賀峻霖)量身定製,這檔大型舞臺競演真人秀暨新歌打歌節目,將設置雙人舞臺、3V4舞臺以及七人國風大秀。專注時代少年團在這檔節目中可以登上更多舞臺,在舞蹈、聲樂和表演方面進行全面提升。
  • 打歌節目做錯了什麼?
    做打歌節目,做長期固定的唱跳舞臺,做配套偶像市場的基礎設施,絕對是國內如火如荼的偶像粉絲產業的大趨勢。起碼,新一代流量偶像並沒有去演戲,這不論對於他們還是對於我們,都是件大好事。 那麼,產業方向沒問題的打歌節目節目究竟做錯了什麼?或許還是要回到節目的細節中去發現魔鬼。 說好的音樂呢?
  • 中國式打歌節目網絡重生?
    從實際播出的情況來看,剛剛起步的中國音樂打歌節目並未如市場期盼的那般風生水起,兩檔已播節目的內容與形式還需精細化打磨,但它們的出現不僅為更多音樂人提供了平臺與機會,也為激活音樂市場帶來了更多可能。所謂「打歌」,就是藝人通過音樂節目表演自己最新發行的歌曲,增加曝光量和流行度,在宣傳新作品的同時與受眾產生更多聯結。
  •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更有甚者,縱使音樂人抱著宣傳新歌的想法上了綜藝,到最後觀眾記得的並不會是他三分鐘的深情演唱,只會記得他在節目中多有「綜藝感」。  但數位音樂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風格迥異的音樂紛至沓來,觀眾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聽覺上的享受,同時音樂人也希望有一個把自己作品親自傳達出去的平臺。 可現實情況卻是:宣傳途徑少,表演舞臺無。
  •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真正的打歌節目?
    一個數據可以印證這個說法:在粉絲群體的大本營新浪微博上,帶《中國音樂公告牌》話題標籤的討論超過8000萬次,截至發稿累計38.3億次閱讀。而《由你音樂榜》,只有不到1790萬次的討論,閱讀數僅5億次。這不,優酷聯合音悅臺也將推出又一檔打歌節目——《音樂至上MUSIC ON》。同樣的信心滿滿,《音樂至上MUSIC ON》節目組則自言,想要做出區別於市面上其他打歌節目的效果。
  • 打歌節目的困局與前景
    當選秀類節目醞釀出「爆款」的時候,打歌節目卻並未如市場期盼的那般風生水起。
  • 中國式打歌節目的上限與下限|EW觀察
    按照打歌節目的評選機制,韓國有一些歌手,如heize、樸孝信等等,他們作為歌手並不會參加打歌,但是他們一出新歌便會由於流媒體下載量和收聽量可觀在韓國的音樂網站上持續佔領一位。此外,作為數據基礎的流媒體平臺上抓取的是所有用戶的數據,幾乎覆蓋了所有韓國音樂平臺用戶,並且各類歌手都被放在同一個音樂榜單內進行比較,因此更有權威性。
  • 打歌節目的一次中國式登場
    與前作《熱血街舞團》、《機器人爭霸》等多部愛奇藝S+級自製綜藝相比,此次《中國音樂公告牌》的節目性質是不同的。 這檔打歌節目不是依靠垂直於窄眾文化領域去切開大眾市場,一開始,它的定位便是一檔音樂類綜藝,是綜藝領域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對應的是更大、更為剛需的音樂市場。 在此節點,其他平臺也相繼傳來即將上線打歌節目的消息。
  • 「打」不起來的打歌節目
    如今,這檔由優酷和樂華出品,主打「陣營對抗」的打歌節目,終於在上周末首播。然而,卻出人意料地安靜,甚至並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檔節目上線了,評分網站上也同樣沒有多少水花。 也許有人會說,這說明幾位年輕偶像有競技素養,雖然是PK但也不失風度,但真正讓娛Sir擔心的不是「有風度」而是「只有風度」,整個節目似乎就沒有動真格的競爭存出現。 首先就是關於「假唱」的問題,可以明顯感覺到,《宇宙打歌中心》第一期當中,除了張薔和寶石老舅是開麥之外,其他無論團隊還是個人的演唱,都有不同程度修音。
  • 杜華辦打歌節目又惹眾怒,利用王一博熱度,被曝根本請不到明星
    最近譚維維的一篇長文把不少網友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華語樂壇上,引發了一波關於音樂圈的討論,隨後跳出來的杜華卻又立馬讓人意識到,原來這很有可能又是一場有預謀的話題炒作,針對的正是《宇宙打歌中心》這個節目,這之後杜華就一直遭到圍攻,又一次惹了眾怒。
  • 不給藝人酬勞,賠到投資商跑路,國內打歌節目為什麼這麼難做?
    》表演一場還不如去衛視拼盤晚會蹭個舞臺,也是令人唏噓,不過早在節目播出前網友大多已經預料到這個結果,結合節目看還是挺有道理的,總結一下大概有這三點:1.海外打歌節目收益也不好全靠國家扶持,最重要的是行業發展;2.國內類似節目已經做了多款,統統失敗;3.節目質量不行概念再好也白搭。
  • 為什麼「優愛騰」都要扎堆做打歌節目?
    近年來,愛奇藝以《中國有嘻哈》《偶像練習生》《中國新說唱》等超級網綜的爆款率先引爆了挖掘垂直文化的熱潮,說唱、街舞、籃球等亞文化均被包裝成綜藝節目搬上屏幕。據音樂先聲了解,在愛奇藝《中國音樂公告牌》之後,騰訊、優酷等另外兩大視頻平臺也即將推出自己的打歌節目。
  • 《宇宙打歌中心》立足打歌舞臺 打造創新式音綜
    來源:新浪娛樂眾所周知,打歌節目由來已久,從韓國的《人氣歌謠》、《音樂銀行》到日本的《MUSIC STATION》等,都是本土當紅歌手的展示舞臺。IU、T-ara等歌手,都憑藉著節目中的亮眼表現全球爆紅,BLACKPINK的《KILL THIS LOVE》也是因為在打歌節目中驚豔全場,獲得了極高的傳唱度。
  • 中國的打歌節目要來了,其實有人已準備了五年
    張鬥展開一個手掌,「我們準備這個節目5年了」。之前有跟上海的電視臺接洽過,但是後來還是因為條件不成熟,放棄掉了。 「整個中國的音樂,無論從產業還是從市場,不管是偶像還是非偶像歌手,都缺少一個舞臺,一個真正的音樂舞臺。」 現在時機到了。「《音樂至上MUSIC ON》應運而生。我們正坐在行業爆發前的火山口上。」 張鬥坦言,「不做綜藝,只做打歌。」
  • 優酷《宇宙打歌中心》官宣,一檔讓音樂回歸舞臺的節目
    》正式官宣,新歌領航員沈夢辰和新歌推送員李汶翰、黃明昊、胡春楊、陳昕葳首度同臺擔任節目MC,同時向大眾推送華語音樂人的新歌,展現全新打歌綜藝節目的視聽盛宴。作為新生代偶像的代表,李汶翰和黃明昊此前也曾有過多次主持經歷,兩人風格各有千秋,Real、有梗的主持風格,無不展現了新生代MC的內在潛力。而胡春楊、陳昕葳的節目表現同樣引來了大眾的期待,屆時,他們將會發揮哪些綜藝技能?5位MC的全新碰撞又會產生哪些名場面?種種疑問或許只能等到節目開播才能探知。
  • 《中國音樂公告牌》:中國首檔打歌節目,不只屬於偶像丨專訪愛奇藝姜濱
    《偶像練習生》收官後,眾粉絲對團綜、打歌節目、新專翹首以盼,盼星星盼月亮,如今終於盼來了打歌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
  • 優酷《宇宙打歌中心》:立足打歌舞臺,打造創新式音樂綜藝
    如今,許多新老歌手都面臨著「新歌無處打,新歌何人知」的痛點,不同於傳統打歌節目環節單一、音樂表演密集輸出、「火藥味」十足的殘酷特徵,優酷《宇宙打歌中心》試圖打破這一模式,本著「讓音樂回歸舞臺,讓好音樂被更多人聽見」的節目立意,致力於創造一個能讓每位歌手展現音樂才華,「唱想唱的歌」的「小宇宙」。
  • 【韓流】韓國歌謠界都有哪些音樂打歌節目?
    有自己追崇的歌手的話,想必大家都是知道韓國幾個固定的打歌節目的,所謂的每周的「一位」就是從中而來的噢~ 打歌舞臺算是韓國歌謠界特有的一個節目
  • 他是三國神童,10條妙計助曹操收復一座城,曹操笑著說:留個全屍
    他是三國神童,10條妙計助曹操收復一座城,曹操笑著說:留個全屍 三國是歷史上有名的亂世,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期便湧現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影響人物,比如說早期的曹操、劉備、孫策等人,還有中期湧現出來的諸葛亮、司馬懿、龐統等一批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