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陽光的地方自然會有陰影,關鍵在於你的腳步,是邁向陰影,還是選擇陽光。
來源:「我想逗樂這個悶悶的世界」微信公眾號
作者:唱不完的情歌
這天,我打開電視,點開了一部美劇,感覺發現了新大陸。
這部劇的名字叫《The Resident》,翻譯過來就是《住院醫師》。本以為是講住院醫生的日常,和某些國產醫療劇一樣,主要談談戀愛,偶爾看看病人。打開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充滿「神醫」氣息的美劇,我甚至懷疑編劇是看了《神醫喜來樂》,才寫的劇本。
一部神醫劇要有哪幾個特點?
第一,這個神醫要是隱藏在民間的高手,還要有一個美女被他的才華所吸引,最好還有一個小跟班。
《喜來樂》主角喜來樂,是診所一笑堂的掌柜,位於河北滄州,其貌不揚還怕老婆,但醫術遠近聞名,第一集靠扎一針救了一個人的命。
喜來樂舌尖放血治療腦卒中(無科學根據,請勿模仿)
《住院醫師》主角康拉德,是查斯坦公園紀念醫院的住院醫生,位於亞特蘭大,長得帥的一逼,卻沒一點醫生的樣子,白大褂不穿,身上還都是紋身,每天就惦記著泡妞。僅僅聽到「禿頭、盤狀紅斑、尿素氮升高」的症狀,他就診斷出系統性紅斑狼瘡。
是醫生?還是健身教練?
喜來樂有一個傻乎乎的跟班德福,給他鞍前馬後當助手;康拉德有一個剛入站的住院醫生德文(名字都這麼像,還說不是抄的),哈佛畢業、成績優異,他引以為傲的成績卻被康拉德鄙夷,直到他親眼看到康拉德的本事之後才對他心悅誠服、馬首是瞻。
中國夥計德福 VS 美國助手德文
神醫劇當然還要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女主角。《喜來樂》裡是飯館裡的老闆娘賽西施,貌美如花、溫柔似水,卻又燒得一手聞名遐邇的紅燒獅子頭;《住院醫師》裡是醫院裡的護士妮可,金髮碧眼、前凸後翹,卻又管得一手好病人。這倆女人都被男主的醫術和魅力所吸引。
中國廚娘賽西施 VS 美國護士妮可
第二,一定要有一個反派,通常是位高權重的名醫,但醫術十分有限。
和技藝精湛、宅心仁厚、低調沉穩的主角相反,神醫劇中的反派通常技術拉跨、心狠手辣、虛偽狡詐。
《喜來樂》裡的王太醫,面對靖王爺格格的怪病,自己沒有看好,反而讓喜來樂搶了功,內心憤恨不已,於是對喜來樂百般刁難、暗下毒手。
《住院醫師》裡的外科主任貝爾醫生,手術技術極差,卻精於社交和宣傳,靠這些歪門邪道混上外科主任,害死了很多病人,更是把康拉德視為異己。
王太醫 VS 貝主任
第三,這個神醫要用非同尋常的方法治療病人,且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療效。
兩部醫療劇都在劇情開始的時候,用一例病例來展現主角和反派的技術差距。
《喜來樂》劇集前段,京城靖王爺的愛女突發怪病,王太醫束手無策,格格到最後病入膏肓、無法服藥,眼看著就要命喪黃泉。喜來樂計上心頭,竟然給格格寬衣解帶,用煤爐蒸藥,把蒸汽扇到格格身上,蒸了一夜,格格竟然真的醒了過來。
格格昏迷沒辦法,蒸汽藥浴顯神通
《住院醫師》第一集,一例病人突發室上性心動過速合併血流動力學異常,患者意識喪失,給了腺苷、異博定治療均沒有療效。貝爾主任還要繼續加大異博定劑量,很可能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只見康拉德不慌不忙,去外面盛了一大盆冰水,譁地一下潑在了病人的臉上,病人深吸一口氣醒了過來,心律也恢復。
冰水刺激迷走神經,終止室上速發作(有科學根據,請勿在上級醫師指導下應用)
話說到這裡,如果你認為這部《住院醫師》和《神醫喜來樂》一樣,就是一部展現男主角醫療技術的神醫劇的話,那你可就太小看它了。
實際上,這部劇的主題是醫療黑幕。
對,就是患者們永遠不會知道的,而又藏在醫院裡的醫療黑幕。
《住院醫師》開頭一幕,就奠定了這部劇的基調。
一臺闌尾切除手術正在進行中,這臺小手術對於主刀外科主任貝爾醫生來講,應該是小菜一碟。麻醉和護士也這麼想,他們輕鬆地聊著天、拍著照,而這一切讓臺上的主刀分了神,他手中的柳葉刀沒有按照規範拿出切口,還放在患者的腹腔裡。
這時病人因為麻醉較淺躁動起來,手碰到了主刀,這一碰不要緊,竟然割破了腹腔動脈,引起了大出血,不到5分鐘,患者就因失血過多死在了臺上(On table)。
患者死在手術臺上可是最嚴重的手術意外了,對於每一個外科醫生都是一個災難,甚至可能終結其醫療生涯。果不其然,貝爾將這一切歸咎為麻醉醫生的過錯,認為其麻醉過淺,並用他的權力威脅麻醉醫生。正當他們爭吵之時,一個護士卻發現這個患者有心臟病家族史,他們像發現寶藏一樣,把這一切歸為患者術中突發心臟病。每個人都很開心,仿佛鬆了一口氣。
他們都鬆氣了,只是,躺在手術臺上的患者沒了氣。
渾身是血的主刀醫生,Doctor or Killer?
這一天,對於查斯坦公園紀念醫院是重要的一天,貝爾主任公布了最新一代的手術機器人——緹香(Titian),緹香具有最先進的操作方式、最高清的手術視野,能夠完成最精確、最穩定的操作,而他們將是第一家使用這臺機器人的醫院。
住院醫生奧克弗,是一個黑人女性,來自奈及利亞,是整個醫院手術最棒的外科醫生。她花費了幾個月時間訓練緹香的使用,她已經完全準備好進行全世界第一臺緹香操作下的前列腺癌根治術。
而貝爾主任則被醫生、護士們親切地稱為洪達(HODAD),意味Hands of Death and Destruction(死亡與毀滅之手),然而病人們卻毫不知情,在他們眼裡貝爾主任是完美的存在,網上的評價也是五星。
在手術前一天,貝爾主任訪視病人,並「不經意」地提到將由一位住院醫生為他手術,遭到了病人的強烈質疑,病人要求由貝爾主刀。貝爾只能「不得已」跟奧克弗談,想要自己主刀,並且拿奧克弗的工作籤證威脅她。
奈何自己本領實在有限,訓練了一天還是根本用不好緹香,在他的操控下,模擬手術的李子被機器人摔成了渣渣。
手術機器人下被摔成渣渣的李子(假如是病人呢?)
到了真正手術這一天,坐在操作臺前的貝爾醫生一邊「手術」,一邊娓娓道來,為觀眾講解手術操作,一切顯得那麼順利,可鏡頭翻轉,才發現真正在手術的是奧克弗醫生。
真正的術者——奈及利亞住院醫生奧克弗
主角康拉德的好朋友黑人教師米伽,是一個熱情善良、喜歡孩子的中學教師,他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只有心臟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幸運的是,在三次申請失敗之後,他終於等到了一例配對成功的心臟。
在他開心地等待手術的時候,一個老議員鄧拉普住院了。他是醫院重要的贊助方,但他患有嚴重的心力衰竭,這次可能出不了院了,只有心臟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即使他被登記為IA級(最高級別),他可能也撐不到心臟配型成功的那天。
醫院裡剛好有一顆心臟,那是準備移植給米伽的心臟,貝爾主任決定把這顆心臟給議員。
一面是28歲的年輕生命,一面是一個70歲愛吸菸的老頭子,稀缺的心臟該給誰呢?
答案是:給有錢有勢的那個。
心臟移植,議員優先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以為所有的醫療事故和醫療黑幕都是貝爾主任造成的,而我們的主角康拉德則是一個醫術精湛、毫無過錯的醫生呢?
不是的。
康拉德在第一集最後拿出了一張照片——五歲患癌的小姑娘安娜貝斯。她死了,不是因為癌症,而是因為康拉德給了她過多的鉀鹽溶液。
這部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醫院,不再是醫生恪盡職守、護士熱心負責,而是揭開了不為人知的一角,一個陽光照不到的角落。
你可能會說,這都是編劇編的,只是發生在美劇裡虛構的故事。
手術臺上因為醫生操作失誤導致的死亡、名利雙收的上級醫生侵佔年輕醫生的成果、富貴階層靠金錢搶佔稀缺的器官資源,像不像一個個我們熟悉的故事呢?
可,我們就應該為這些不公、黑暗甚至違法的事情感到絕望,然後成為他們的一員麼?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有陽光的地方自然會有陰影,關鍵在於你的腳步,是邁向陰影,還是選擇陽光。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