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有戲」欄目的微信公眾號,欄目官方微博為「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撰文:哈搭巴
注意:本文有嚴重劇透
《國土安全》第六季預告片
英語裡有句怪異的祝福語「break a leg」(斷條腿),據說源自莎士比亞時期舞臺劇演員行屈膝禮賺小費的風俗,如今卻成為「祝願某人好運」的俚語。
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事似乎在最新一季的《國土安全》上也應驗了。飾演奎恩的英國演員魯伯特·弗萊德在拍攝《國土安全》第六季前兩集的過程中,摔斷了右腳踝。
由於奎恩一角從第四季開始便是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編劇們不得不重新為奎恩設計故事線,這嚴重影響了拍攝進度。
奎恩飾演者魯伯特·弗萊德(中)拍攝過程中意外摔斷腿,導致《國土安全》第六季播出時間推遲。圖左為索爾飾演者曼迪·帕廷金,圖右為該劇主創阿萊克斯·甘薩。
原本2016年9月秋冬檔播出的《國土安全》第六季,不得不推遲到了2017年1月開始的冬春檔。播出平臺SHOWTIME當初做出這一決定時顯得戰戰兢兢,因為傳統上美國的秋冬檔播出時段才是全年最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播出機構全年的營收水平。
不過從現在的結果來看,頂替播出的《無恥家庭》第七季收視率保持穩定,而新一季的《國土安全》更是出人意料地成為貼合實際的「神劇」——它幾乎猜對了現實中美國發生的許多事情,除了猜錯了新總統的性別。
《紐約時報》近日發表一篇名為「新一季《國土安全》裡的許多情節和現實很像」的文章。
《紐約時報》近日發表一篇名為「新一季《國土安全》裡的許多情節和現實很像」的文章,文中採訪《國土安全》主創阿萊克斯·甘薩,他說:「這一季開始運作是在14個月前,遠遠早於這個世界發生巨變之前。」
言下之意,當初包括甘薩在內的《國土安全》編劇都認為,最終會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將會是希拉蕊·柯林頓,正因此他們讓伊莉莎白·基恩(伊莉莎白·馬維爾飾演)成為美國侯任總統,基恩簡直就是希拉蕊在劇中的翻版:女性、從紐約州選出的參議員。
然而這一切都在2016年11月8日美國大選日發生改變,川普「出人意料地」當選,也改變了《國土安全》的故事線(如果弗萊德的腿沒骨折,那麼這一切當然就不可能發生)。
按照甘薩的說法,截至去年的11月8日,《國土安全》第六季拍完前六集,第八集的劇本也已寫完。所以該季前八集故事還保留著許多「如果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會怎樣」的影子,而從第九集開始,處處都充滿了「川普當上美國總統後會怎樣」的假設。
《國土安全》第六季海報。
這種假設並不是說基恩的人設從希拉蕊型突然變化為川普型,它更像是一種反向推導:為什麼美國會有那麼多支持川普的「深紅州」;為何社交媒體比主流媒體更佔據話語權;假新聞是如何流布的;美國民意是否在急劇右傾等等。
用美國《綜藝》雜誌今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的話來說:「《國土安全》聚焦『川普颶風』。」
從去年11月8日以來,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都在集體反思為何沒能準確把握「川普颶風」,但連篇累牘的反思卻沒有新一季的《國土安全》來的具象。
甘薩說,從第九集開始,他們重新編排了一條人物線,即傑克·韋伯飾演的布萊特·奧吉菲。儘管甘薩在對《紐約時報》的採訪中,從頭到尾都沒有說奧吉菲這一人物為何會變得如此重要,但只要看過《國土安全》第九至第十集,你就能猜到奧吉菲的原型是誰。
傑克·韋伯(左)飾演的布萊特·奧吉菲與現實中的原型史蒂夫·班農。
奧吉菲簡直就是現實中的史蒂夫·班農,美國極右翼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前執行主席,剛剛被川普撤掉了總統首席戰略專家一職(這也反映了《國土安全》再「神」也無法事無巨細地預測到現實人物的起起伏伏)。
奧吉菲同樣也是一個極右翼媒體人,散布美國優先的言論,打著優待美國老兵的幌子,煽動美國各階層對立。
在《國土安全》第六季中有一個有意思的情節,即候任總統基恩喜歡在紐約一間餐廳的後屋會見來客,比如她好幾次約見凱莉都在那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定?
它源自去年流傳很廣的一則假新聞,在社交網站上有一條新聞有鼻子有眼,說希拉蕊以紐約某餐廳後屋為基地,綁架、販賣兒童,這一新聞在「深紅民眾」裡流傳甚廣,以至於去年底,一名川普支持者真的持槍衝擊那家餐廳,說是要展開「正義行動」。
劇中,候任總統基恩在紐約某餐廳後屋會見訪客的情節,源自現實中一條關於希拉蕊·柯林頓的假新聞。
對於希拉蕊子虛烏有的假新聞,在競選期間大量出現,上述這條只是其中一則。儘管美國主流媒體(或者按照川普的說法是「反對我的媒體」)都將這些假新聞的矛頭指向俄羅斯,認為是俄羅斯幕後指使黑客對希拉蕊競選團隊進行攻擊,但在劇中則變成美國人自己所為,奧吉菲開設了一家「水軍」公司,對候任總統發動信息戰,篡改事實、散布謠言等。
說到情報顯示俄羅斯幫助川普競選,《國土安全》第六季裡還有一件事與現實吻合,但其吻合的方式略顯古怪,即劇中侯任總統基恩與美國情報部門的對立。為何說它古怪,原因在於它與現實有許多相悖之處,但其呈現的結果卻是兩相符合。
如果看《國土安全》前八集就能看出來,當時編劇們設定的本季故事主線便是候任總統與美國情報部門的對立,用以表達「美國國土安全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情報部門虛構出來的」觀點,但甘薩自己也承認,這一「天馬行空」的想法,在當時很擔心觀眾會認為不切實際,畢竟如果是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她應該大體上繼承歐巴馬時期的國土安全觀。
然而隨著川普團隊中多人「通俄」疑雲迭起,如已辭職的美國前國安顧問麥可·弗林、美國現任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等,以及川普與普京的「曖昧關係」(隨著川普下令向敘利亞政府軍發動空襲,美俄蜜月期似乎在終結),川普與美國情報部門的關係可謂鬧得很僵。
用劇中中情局高官達爾·阿達爾的說法:「候任總統閣下,我想提醒您一句,與本國情報部門對著幹,不會有好下場。」
劇中,中情局高官達爾·阿達爾(左)說:「候任總統閣下(右),我想提醒您一句,與本國情報部門對著幹,不會有好下場。」
在第11集裡,侯任總統基恩在發布會上與記者反唇相譏,指摘視頻造假、採訪對象說謊等,不恰是川普就任總統後一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的翻版?劇中的基恩和劇外的川普都義正言辭地說過:「我是美國人民選出來的總統。」
按照計劃,《國土安全》還將播出兩季,第八季為最終季。如果不出意外,今年該劇會在上下半年播出兩季,不知預計在今年9月播出的第七季是否還能再次與美國新聞同步?所以究竟是藝術源於生活,還是生活效仿藝術,這真是一個「後真實」時代的詰問。
布羅迪被吊死了,奎恩這回比上一季看上去死得更徹底了。剩餘兩季《國土安全》難道要成凱莉唱獨角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