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我們只是在活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已

2020-08-28 小王觀影讀書


三十而已》這部劇近期大熱,該劇聚焦時下女性內心關注的痛點,反映三十歲,這個對於女人而言似乎不小的年齡,帶給女性的壓力和思考。這部劇成功的一個地方在於真實,劇中的三個女主角,分別代表了這幾年輿論關注度較高的三個不同階層:

王漫妮代表了滬漂一族,一個人在上海打拼,面臨高房租,父母催婚,職場壓力等各種問題,年近三十,依然孑然一人。

顧佳的名字就很有意思——「顧家」,她代表了為家庭而放棄事業的全職媽媽,不僅能為了兒子上好學校委屈自己討好富婆,也能因為兒子被欺負三十年來第一次和人打架,同時還要幫開公司的丈夫處理生意上的麻煩。

鍾曉芹最貼近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本地人,不愁吃穿,工作按部就班,四平八穩,早早結婚但是內心依然像個沒長大的孩子,面對人生的大事顯得慌亂無措,需要依靠身邊的朋友。

這些角色都選取得很有代表性,覆蓋的範圍足以引發大多數觀影人群的共鳴。

回歸現實,對大多數的女人來說,三十歲的壓力似乎來自四面八方。

首先是生活壓力:今天的很多年輕人,為了合適的工作,往往選擇離家很遠的城市,北上廣的生活壓力自不必說,就算是二三線城市,每個月的工資除了用來還房租,扣除正常開銷之後,一年也攢不下多少錢。

數據來自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

一開始可能覺得沒什麼,到了這個年齡,考慮的事情多了起來,認識的同學開始陸陸續續結婚,每個月那點省下來的錢還得留出一部分來隨份子,家裡人每年過年安排相親,即便想著要遇到喜歡的人才結婚,可內心的緊迫感逐年追著自己,眼見房價不停地漲,覺得應該早一點買房,可能是受夠了一次次搬家大包小包的折騰,可能是不想再過漂泊無依的生活,想找個人安定下來有個穩定的家。

其次是來自職場的壓力:三十歲,也許在職場上剛剛站穩腳跟,也許正要開始發展,面臨來自同事的競爭和領導的壓力。很多女性像一開始的王漫妮,從小努力讀書,大學畢業以後想著依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不成問題,沒必要靠別人,奮鬥了很多年,受了很多委屈,可想要傾訴的時候,卻總是少了那個人。

對於結婚的女人來說,還有來自婚姻的壓力:戀愛是兩個人甚至是一個人的事,沒有人不為愛情的甜蜜所迷醉,可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兩個人原本看似無所謂的小矛盾可能在生活中被無限放大,戀愛時能忍受的變得不能忍受,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那是因為婚姻不是愛情,而是生活。戀愛是不用考慮雞毛蒜皮的瑣事,只需要全情投入即可,但婚姻是每一天面對柴米油鹽的精打細算,是兩個人共同面對生活的各種心酸。對於三十歲的已婚女人而言,危機感或許難以避免。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卻常常忍不住想到,其實在我們生命的每個年齡,都面臨著看似不同其實一樣的煩惱:

8歲的你,會為了春遊去超市裡精挑細選自己愛吃的零食,藏在書包裡,希望能與最好的朋友分享;也會為了電視上天氣預報說可能下雨而輾轉難眠。長大了你會為自己將來的寶寶精心挑選衣服,嬰兒床,嬰兒車,平時不注意健康的你,也會為了孩子變得謹小慎微,身體一點異樣會擔心得馬上去醫院檢查,即便你都還不知道將來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

13歲的你,第一次發現生活裡躲不開的元素——競爭,於是為了考試排名而焦慮緊張,因為對異性萌發的情感而產生對其他人的妒忌,就像動物世界裡的獅王守衛自己的領地一樣。步入社會以後競爭的對象變成了同事,老師換成了老闆,你才發現原來以前學校裡那些勾心鬥角都是小兒科,你會遇到耍不好溝通的客戶,不相信自己的上司,處心積慮要踩自己上位的同事,當然了,還有被踐踏的自尊心。

18歲的你,第一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許之前的路都是被別人選擇過的,而這一次,第一次,你要自己做出人生第一個艱難的抉擇,該報哪一所大學,該不該跟喜歡的人表白,比起被拒絕,你可能更擔心即便在一起,該如何面對那個兩人都沒有準備好的迷茫未來。長大了,你面對的,是我準備好承擔家庭的責任了嗎,我能照顧好另一半嗎,我可以勝任一個父母的角色嗎,這些歸根到底是——這段婚姻會幸福嗎?無奈的是,這兩件事,沒人能給你答案,你只有過去了回頭看,才能知道

關鍵在於選擇

就像電影《阿甘正傳》裡說的,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村上春樹的小說《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男孩在街頭遇到了一個女孩,對方普普通通,並沒有特別出眾的地方,要講出哪裡特別好像也說不出來,但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心中就是感覺彼此喜歡對方,但是因為想著「幸福會發生地這麼輕易嗎,他/她會是我百分之百喜歡的那個人嗎,可能是99%吧」,於是錯過彼此。後來兜兜轉轉發現遇到的人再也沒有超過這99%,最後跟百分之七十幾八十幾的人度過了一生,「你不覺得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嗎?」小說的最後作者這麼問。是的,可我們又好到哪裡去呢,何嘗不是兜兜轉轉,錯失最珍貴的東西呢?

太多的人可以告訴你該如何生活,但到了最後,還是你去過完自己的人生,也許父母認為你該結婚了,也許他們又告訴你現在太小了別談戀愛,也許你的方案被否定,也許你的才華不被認可,歸根到底,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羅曼羅蘭曾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以後,依然熱愛它」;而這個真相就是王爾德說的——「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舊仰望星空。」

成長的意義就是或早或晚,生活將會為我們揭開面紗,那些被童話和詩意包裹的美好並不存在,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問題是你該如何自處,大部分人不過是不停讓步,不停妥協,直到時間讓自己習慣了別人為自己安排的生活。

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因此不要迷信「過來人」為你指出的「明路」,或許那對他而言是好的,但未必適合你。《雙城記》的男主角西德尼·卡頓為自己深愛的女人,代替情敵上了斷頭臺,《白夜行》的主角桐原亮司為了雪穗把自己的一生隱藏在暗無天日的黑暗中,《藍色茉莉》裡女主角為了愛人放棄原本的學業,過了多年錦衣玉食的生活最後丈夫因為詐騙破產,今年的奧斯卡影片《婚姻故事》裡相愛的男女主角選擇離婚,這些所有的選擇,並沒有對錯,因為說到底,我們只是在活我們想要的人生而已

如果你覺得生活給自己的壓力特別大,看這部劇會讓你發現,五湖四海皆姐妹,每個人的困惑,竟然是那麼相似,這些換了包裝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和事,其實在命運的輪迴裡早已上演過千百遍。

如果用宏觀點的視角審視,我們會發現,生活其實就那點破事,沒錢人可以把生活的煩惱歸結於經濟條件,可有錢人也有一樣的壓力。

顧佳也要為了孩子上學一次次去求看不起的王太太,丈夫的公司也會面臨與合作夥伴分道揚鑣帶來的破產風險,面對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有狼狽的一面。

但那又能說明什麼呢,畢竟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我們都是第一次去愛一個人,第一次去當媽媽爸爸,第一次面對這些同樣困擾了無數人的難題。

《請回答1988》劇照

畢竟我們只有一次體驗這一生的機會,那就勇敢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用力去愛,去哭,去跌倒,再站起來,然後擦乾眼淚勇敢走下去,生活大多數時候其實陽光挺好,只不過偶爾低頭看到腳尖上的泥,那又如何呢,還是要抬起頭繼續走下去吧。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沒有她們的勇氣,我們的《三十而已》只是而已
    最近,《三十而已》大火。不管是鍾曉芹和陳嶼的追妻火葬場,王漫妮的吸渣體質,還是顧佳的漫漫離婚路,都讓人對之欲罷不能。但真正讓大部分女性慾罷不能的不是三人的感情之路,而是她們過得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果我們沒有她們的勇氣,我們的《三十而已》只是而已。
  • 《三十而已》三十隻是「而已」
    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分別代表了全職太太、職場女強人和平凡女性。三十歲,許多煩惱也不斷出現。鍾曉芹的三十歲,接到去給丈夫弟弟交罰金的電話,大雨淋花了她精心打造的妝發,回到家卻和丈夫吵起來決定離婚。好像過去三十年所經營的一切瞬間消失殆盡,讓人看得五味雜陳。正式告別過往,鍾曉芹不再委曲求全,不再處處示弱討好,開始挺直腰板做自己。
  • 《三十而已》大結局:人生不止三十而已,願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買鞋也好,升艙也好,不過是在個人能力能承受的範圍內,用難得的儀式感犒勞一直努力奮鬥的自己,為人生第一次遊輪行錦上添花。這有錯嗎?誰還不想在出門旅遊前給自己買一套新衣服了,這不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女生嗎?
  • 《三十而已》:沒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不要恐慌
    7月21日,《三十而已》官宣開機的新聞,鋪天蓋地。讓故事情節以女性為主打的《三十而已》還未播出,就先火了一把。而其火熱的原因除了三位(江疏影、關曉彤、童謠)高顏值的主演陣容外,「三十」這個敏感的年齡數字也是擊中了無數女性內心。為什麼大家到了三十這個檔口都會焦慮、恐慌?因為三十歲,代表著前半生已過完了,我們開始盤點著自己手中的牌:有沒有遇到相伴一生的人?有沒有一雙兒女?
  • 《三十而已》三十而已,並非僅此而已
    你看她們一面微笑著說不過三十而已,一面又得面對著自己的一地雞毛。顧佳孤兒寡母真的撐得起一個茶廠麼?王曼妮十萬塊錢就打算出國打工讀書麼?鍾曉芹靠沒影的第二部作品又許下了多少願呢?她們沒有活得更好,只是活得更有勇氣去面對生活,更有自信去面對這個年齡的焦慮,變得更成熟了而已。三位女性演繹出了三種人生。顧佳本身是近乎完美的,內外兼修,張弛有度,且思路清晰。
  • 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對於每個30+的女生都有不同的感悟。劇中的三位女主,代表了不同生活狀態的我們,不論何時,不論處在哪個人生階段,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因為她是一個性格和人格都很獨立的女性,她自己就是自己心中永遠的家,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年齡對這樣的人來說也只是數字而已,不論她的家庭何時遭遇變故,她都可以絕地反擊,活出真正的自己。
  • 《三十而已》: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
    《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 這部從開播前就引發全網爭議的電視劇,一直被大眾津津樂道。 《三十而已》「採樣」了三種不同的女性代表: 全職太太顧佳、「滬漂」王曼妮、普通職場女性鍾曉芹。
  • 《三十而已》大結局,我們不禁要問,到底什麼是「而已的勇氣」?
    這篇文章,寫給《三十而已》,也獻給「而已的勇氣」。設置了不同的主角性格,從而延展出了她們各自不同的生活軌跡以及不同的人生選擇。 她們有的有家庭,有的沒家庭;有的有孩子,有的沒孩子;有的有老公,有的有男人;有的在穩定的單位上班,有的自己創業風險自擔;有的是上海本地女,有的是資深外來漂。
  • 如何評價電視劇《三十而已》?其實人生不止而已
    面對歲月的摧殘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我們該何去何從?也許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能給我們答案。陳嶼是一位喜歡養魚的電視劇編導,家庭幸福實業也如意,但是卻因為自己的一張笨嘴而丟了工作,作為三十歲的男人,沒了工作可以說是最大的忌諱。在這個人生重要的時刻好像沒了工作就相當於沒有飯吃一樣。而陳嶼也在一氣之下和妻子離了婚,雙重挫敗下的陳嶼改怎樣找到往後餘生的出路,其實是一個很難的處境。
  • 《三十而已》王曼妮金錢、愛情、婚姻都想要,是她的人生困局嗎?
    但如果一直「即想要又要還想要全都要」,那就麻煩了,人生難度直線躍升,大概率最終兩手空空!所以,如果是你,愛情、金錢、婚姻,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只是她忘記了問對方想要的是什麼,自己是否能夠給與!王曼妮不經過這一番折騰,不經歷過海王的劫難,不會了解自己究竟要什麼!小張主人再怎麼適合結婚,自己也不可能和他生活一輩子。初戀適合結婚,可畢竟是過去的事了,錯過了那個時間,就沒有那份心力了!
  • 《三十而已》願我們都能有而已的勇氣
    生活的本質就是,千難之後有萬難,你們剛剛吐槽的,不就是十年前的自己嗎,那等到我們四十歲的財候,會不會也覺得,現在眼前的一切不過三十而已。龜速追劇追了將近兩個月終於完結了。中間劇情和主角人設一度垮掉,索性結局扳回一城。
  • 「三十」只是數字,「而已」才是劇眼 | 專訪《三十而已》導演
    劇集熱播之際,「深響」專訪到《三十而已》導演張曉波,在他看來,「三十」只是數字,「而已」才是劇眼。而在這樣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中,不刻意製造焦慮、也沒有雞湯漫灌,只有用心展現現實,才是豐滿人物角色、觸動觀眾引發共情與思考的唯一路徑。
  • 《三十而已》大結局,故事未完待續,願每個我們都保有而已的勇氣
    三十而立,就像是人生的一道坎,但跨過去,就只是三十而已,我們還有更多的選擇。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三個人的故事,或許這裡面有很多你我的影子。對自己要求極高,希望老公和這個家一起進步,但她在要求老公達到什麼標準前一定會讓自己先做到百分之百。因為許幻山脂肪肝,便陪他一起輕斷食。有原則,有底線,對欺負自己兒子的人絕不心軟,活了三十年,第一次打架是為了兒子。即便是對公司裡對老公有歪心思的女員工,顧佳也只是暗示,處理起來也是利落又不失風範。
  • 看了《三十而已》才知道:美好生活,選擇不能只是「而已」
    她們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一樣,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拼搏著。鍾曉芹:「有底氣」的安穩人生鍾曉芹的家庭非常溫馨,嫁給事業單位鐵飯碗的老公,自己保有一份普通工作,安心做著一個平凡妻子。樹立商丘品質人居標杆範,給安穩的人生更多底氣!
  • 《三十而已》活在幻想裡的王漫妮,嫌貧愛富,卻看不清自己的條件
    《三十而已》中最複雜的一個女性角色——王漫妮,嫌棄前男窮選擇分手;追求高品質生活選擇梁正賢;還看不起相親對象張志。在奢侈品店待了8年卻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雖然銷售等級提上來了,但是和自己想要的生活還相差甚遠。她一直做的就是等待,希望有一天能在這裡等到自己想要的。
  • 三十而已:願你時刻擁有而已的勇氣
    我用三天的時間看完了這部劇——三十而已。原本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線,不知道在某個時刻卻相交了。劇中三個不同生活環境下的女主人公,各自酸甜苦辣的生活偶爾還想要多加一味幸福的味道。可是,太過美好的事物終究都敗給了現實。
  • 《三十而已》相比《二十不惑》多的不只是深度
    《三十而已》相比《二十不惑》多的不只是深度,兩者相比到底哪個更勝一籌?《三十而已》相比《二十不惑》多了的豈止是深度,還有一切未知的變數。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三個演員的演技都很不錯,三個三十歲但性格以及選擇的人生卻完全不一樣,相同的是她們都在往自己想要活成的樣子去努力。說到底,30+的年齡仍舊充滿無限可能,她們可以從一無所有然後再從頭開始。
  • 《三十而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三十歲女人的必修課
    這幾天火起來了一部電視劇,叫《三十而已》。閨蜜說,特別不喜歡這個名字,像極了一個三十歲的女人不甘又無奈的吶喊:「我才三十歲......而已。」是啊,她說的這個三十歲的女人,就是她和我,就是我們這些剛剛跨過三十歲,始終認為自己還是少女,卻已經感受到什麼叫做中年危機的女人。這部電視劇圍繞著三個三十歲女人的故事展開。
  • 《三十而已》女人更應該直視自己想要的
    他們兩個更像是巨嬰式結合,其實都有對於新生命的到來的期待,但是對於自己的人生都沒有足夠的信心。只是生活畢竟不是爽文爽劇,顧佳日常的姿勢,用她自己的話說是「踮起腳尖去夠一夠更好的」。,但是每個人的心態卻活出三十歲不該有的兵荒馬亂。
  • 《三十而已》?爽劇而已
    那些被固化的配角們沒有任何性格與生動可言,他們都是編劇的工具人,想要表達什麼 被框起來的角色 《三十而已》主打女性獨立,但卻還是有意無意地將女性放在了條條框框之中,可能連創作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人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是逐漸趨向了「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