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2020-08-02 會計人的影視人生

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對於每個30+的女生都有不同的感悟。劇中的三位女主,代表了不同生活狀態的我們,不論何時,不論處在哪個人生階段,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童瑤飾演的顧佳是三位女主中最有魄力的一個,雖然是全職太太,可是無論是能力還是智商都遠超丈夫許幻山。公司的老總雖然是許總,可她更像是幕後的老闆。許幻山離了顧佳最多也就是個技術員,一個煙花設計師而已。顧佳為了家庭退居幕後當了全職太太,不論是兒子還是丈夫、家庭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就這樣的完美妻子也會遭遇背叛。有句話說得沒錯:有的男人就是這樣,不管家裡的花有多麼漂亮,外面的野草也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因為外面的新鮮感是無法比擬的。

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其實,對於顧佳而言,有許幻山她的生活人人羨慕,沒有許幻山她的生活也照樣精彩。因為她是一個性格和人格都很獨立的女性,她自己就是自己心中永遠的家,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年齡對這樣的人來說也只是數字而已,不論她的家庭何時遭遇變故,她都可以絕地反擊,活出真正的自己。


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人的一生總是不會一帆風順,就如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沒有雄厚的家庭背景,一個人在上海打拼八年,最後離職後連自己的房租都支付不起。談戀愛也因為自己經濟不獨立,被人渣梁正賢欺負。自己愛得那麼卑微,最終也被騙得一無所有。面對人生的困境,人們總是本能的逃避,回到老家仍舊找不到家的歸屬感。


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一個人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為了理想的生活而奮鬥。誰都有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關鍵是看怎麼才能堅持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的聲音所幹擾。別人眼中的美好生活並不一定適合自己,找到自己的路並一直堅持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所謂的家的歸屬感,只有自己能給,只有自己的內心強大了,才會「處處為家處處家」。

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毛曉彤飾演的便利貼女孩鍾曉芹更像生活中的我們,人過三十,婚姻早就沒有了激情。兩人之間幾乎無話可說,你養你的魚,我追我的劇。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就仿佛是同居多年的室友。因為對方的冷漠,兩個人最終離婚。離婚後的陳嶼逐漸發現了鍾曉芹的好,可是鍾曉芹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男友。如果沒有勇敢的嘗試,陳嶼不會發現她的好,她也不會知道自己在三十歲時依舊有魅力。

三十而已: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中的家

女生終究還是要獨立一些,無論是思想上還是經濟上。自己就是自己心中永遠的家,雙方關係中:你很好,我也不差。我不會成為你錦上添花的裝飾品,而是能和你並肩作戰的大樹。願所有的女生自己都是自己心中的家,願你無論處在哪個人生階段都可以獨立綻放。

相關焦點

  • 看生活,愛自己,她們不過三十而已
    其實今年對於我們中國女性來說,何嘗不是一次新的改變。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來看,很多女性都渴望撕下年齡對自己的定義。《三十而已》以顧佳、鍾曉芹、王漫妮三位不同身份的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多重壓力並不懼改變勇敢面對生活的故事。三人截然不同的經歷描摹出較為普遍的都市女性問題,引發大波女性觀眾的情感共鳴。
  • 喜歡《三十而已》,因為故事是假的,生活是自己的
    不知為何,火爆網絡的《三十而已》一打開就是停不下追劇的眼,我認真反思之後,發現這部劇有太多讓人感同身受的地方,不知不覺就被編劇帶入到劇情中去。不是每個人回了老家都有像王漫妮那樣好的境遇,回了老家直接能進到政府機關工作,很多人是因為在老家實在沒有好的機會才被迫漂泊。但將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在老家有這樣清閒的工作、穩定的收入,小編也害怕這樣的「無憂無慮」會使自己沉迷。
  • 《三十而已》中,鍾曉芹告訴我們,成年人的避風港,只能自己給
    《三十而已》最近正在熱播,這部劇是童謠、江疏影和毛曉彤主演的一部勵志都市劇,講述了30+的女性面臨婚姻、愛情和事業中的多重壓力,因為劇情的現實性,引發了眾多觀眾的共鳴。兩人吵架的時候,陳嶼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告訴你為什麼要結婚,當初咱倆相親見面,我覺得你是一挺溫柔,挺善解人意的姑娘,你們家又踏實,不像我們家烏七八糟的,我結婚就是為了省心,就是為了過踏實日子。」
  • 《三十而已》的這三類女人,教會我們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近《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兩部以女性題材為主的電視劇一同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分別展示了不同年齡段的女人在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花將近三分之二的錢租一間房子,理由竟然是想給自己一個穩定的家,讓她覺得自己是屬於上海的,來上海打拼八年,卻沒有什麼存款,活成月光族,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
  • 《三十而已》貴婦圈,名利場;房子,才是給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最近,被稱為「人間真實」的國產劇《三十而已》爆火出圈,講述的是三位生活在上海,過著截然不同生活的三十歲女性。真實的劇情與設定,像一面鏡子照進現實,映射出當代女性在不同人生角色下所需面臨的在職場,家庭,情感裡的各種困境。
  • 三十而已,做好自己
    熱播劇《三十而已》已近尾聲,平心而論這是部好劇,可以說線上線下好評如潮。尤其深受中青年女性的鐘愛。劇情圍繞三位近而立之年的女性經歷展開。年輕是闖蕩人生的最大資本,誰都想趁此一搏,打造精彩的自己。但夢想往往被殘酷的現實打敗,就像劇中的王漫妮,獨自在上海打拼八年,最後還是選擇歸依故裡。
  • 孝利家的民宿,在生活中治癒自己
    但是他們依然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外面的大雪紛飛,壁爐中的木頭燒得通紅,滋滋作響。第二季的職員,更加令人期待——少女時代的林允兒。這可是當年,多少宅男心中的清純女神啊。她這次來到孝利家,也一展自己的廚藝。並且還帶來了自己的早餐獨門法寶,華夫餅機。做好的華夫餅,賣相相當不錯。
  • 三十而已,為何不能做自己
    這個夏天,姐姐風迅猛刮來繼乘風破浪姐姐們之後一部聚焦30+女性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霸屏微博熱搜…… 圖片 圖片《三十而已》到底為啥這麼火?可能如編劇說的那樣更多的女性開始正視心裡的欲望也可能如劇中所展現的那樣三十,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有什麼不敢拼的呀才三十而已,為何不能做自己就從這個夏天開始,30而立的你,也可以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精緻理想家!
  • 《三十而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三十歲女人的必修課
    是啊,這就是三十歲女人的魅力,因為我們經歷過許多不好的事情,我們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好,因為嘗遍了世間的冷暖,我們才知道有能力讓自己溫暖是多麼美好的事情。王漫妮:女人努力的意義,就是為了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漫妮是個典型的滬飄女孩,在上海八年,單身、努力、上進、有夢想、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只為了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
  • 《三十而已》三段感情告訴我們沒有完美的愛情,努力做自己才是真
    三個女人三個段感情告訴我們沒有完美的愛情,努力做自己才是真!顧佳:男人出軌和女人優不優秀沒關係王太太說過一句話:「這女人有多狠啊,不是看她能夠得有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多低。」從顧佳的的這段感情,我們知道,一個男人出軌的原因,從來都不是妻子夠不夠好,而是這個男人對家的責任感夠不夠多。
  • 《三十而已》:閨蜜,是自己選擇的家人
    閨蜜是自己選擇的家人我們常常說:親人和出身我們不能選擇。但閨蜜,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顧佳、鍾曉芹、王漫妮三姐妹看男人的眼光不咋地,但看閨蜜的眼光快準狠。顧佳和鍾曉芹從大學開始就是閨蜜,一直到兩人各自結婚,感情依然如故。
  • 三十而已,愛自己也還來得及
    《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渣男坐牢、前妻還款、小三卻全身而退…劇情走向雖不盡如人意,但是這部劇所引起的關於女性獨立的討論熱度不減。我是不是也有權力選擇我自己的生活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在《三十而已》中看見一個曲折的自我,浮華都市裡的渺小一粟,拼命適應社會法則的職場人
  • 給孩子、家人、自己最好的,這才是真正的「三十而已」
    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爆紅網絡,成為時下熱門,各自媒體號對富太太們手包、手錶進行了顯微鏡式的觀察,集體挎著愛馬仕合影的照片,幾乎出現在每個人的微信朋友圈中。然而相比起這張照片帶來的流行與熱議,三十歲的你我應該有著怎樣的心境?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三十而已」?則是筆者思考的問題。
  • 三十而已:沒有瑪麗蘇女主的電視劇,才是我們真正的生活
    看完這個片段,我去找了《三十而已》來看,這才發現,可能這個「顧佳一怒為親情」的片段,已經是本劇最最「瑪麗蘇」、最「懸浮」的情節了。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你、我、她正在經歷的、真實的、不完美的生活。每一個女性,在看著顧佳、鍾曉芹和王漫妮的時候,都會偷偷在別人的故事裡,流下自己的眼淚。
  • 三十而已:沒有瑪麗蘇女主的電視劇,才是我們真正的生活
    看完這個片段,我去找了《三十而已》來看,這才發現,可能這個「顧佳一怒為親情」的片段,已經是本劇最最「瑪麗蘇」、最「懸浮」的情節了。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你、我、她正在經歷的、真實的、不完美的生活。每一個女性,在看著顧佳、鍾曉芹和王漫妮的時候,都會偷偷在別人的故事裡,流下自己的眼淚。
  • 《三十而已》:我們只是在活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已
    ,眼見房價不停地漲,覺得應該早一點買房,可能是受夠了一次次搬家大包小包的折騰,可能是不想再過漂泊無依的生活,想找個人安定下來有個穩定的家。步入社會以後競爭的對象變成了同事,老師換成了老闆,你才發現原來以前學校裡那些勾心鬥角都是小兒科,你會遇到耍不好溝通的客戶,不相信自己的上司,處心積慮要踩自己上位的同事,當然了,還有被踐踏的自尊心。
  • 《三十而已》,愛馬仕不是生活,煎餅攤才是
    從《隱秘的角落》到聚焦青春及都市女性的《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好像終於從情情愛愛的瑪麗蘇中落實到職場或現實生活,儘管這個「現實」有很多浪漫或編纂的元素。無論什麼年紀,女性似乎一直居於話題中心,《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聚焦的是都市女性,可我們關心的究竟是什麼?
  • 《親愛的自己》仿如《三十而已》「下半場」
    兩人在劇中飾演相戀多年的情侶,一起在上海打拼,劉詩詩飾演的充滿拼勁的銷售李思雨,為了拿下訂單會到廁所堵客戶,對職場抱有天真的想法,一次遇到挫折之後才迅速成長;朱一龍飾演的陳一鳴原本是公司的策劃總監,重感情的他為保住下屬不被裁員,選擇主動辭職,在之後的求職過程中屢屢碰壁,才30歲出頭的他甚至遭遇職場年齡歧視,被一家公司嫌棄太老。面對愛情與事業的挑戰,李思雨和陳一鳴仍然在奮鬥成為「最好的自己」。
  • 火爆《三十而已》告訴我們:女人,一定要好好愛自己
    劇中的三個女主,代表著三個不同階層的人物,我們也從她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縮影,更像現實生活中的你我她。就是這樣完美女性的顧佳,對待自己的生活也很自律,從來沒有放棄過提升自己,時刻管理好自己的形態和肌膚。她深知:只有自己經濟獨立,才有底氣在生活、婚姻中不將就,哪怕再辛苦,再累,也要堅挺的走下去。面對即將步入30歲的她,也是每天把自己過得精緻,對生活不將就。在劇中我們看到,她精緻的面容和燦爛的笑容,感染著屏幕前的你我她,不禁讓我感嘆,30歲都還可以擁有這麼好的皮膚和狀態,這是多少女人夢魅以求的呀!
  • 《三十而已》只是過了人生的一半,生活的態度要從自己而改變
    電視劇《三十而已》目前已經大結局了,在大結局時三個主演女人都用自己的觀點及建議來闡述在三十歲時不該有的茫然和無措,最後結束時同時說了四個字「未完待續」,給觀眾一份神秘感和追第二部的欲望,雖然已經完結但是還是忍不住對編劇及演技點個讚,現在細細回味還是滿懷期待第二部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