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抗疫!江陰企業研發全自動口罩生產線

2020-12-23 騰訊網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復工企業都在疫情下尋找著自己的轉型發展之路。

4月17日,江蘇錦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積極適應市場需求,自主研發的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順利下線,助力疫情防控。

送料、焊接、折彎、切割……一隻KN95口罩下線,全程不到2秒鐘。由江蘇錦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正式下線,單條生產線可日產KN95口罩7萬餘只。

江蘇錦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培榮告訴發布君,看到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防疫一線KN95口罩需求激增後,公司決定轉型生產KN95口罩生產線,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時,也給企業發展開闢全新的領域。然而,研製一條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並非易事。公司利用自身智能裝備研發技術和經驗,組建了一個18人的研發團隊,對市場上的口罩生產線圖紙進行多次改進,畫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生產線圖紙。

據了解,錦明公司研發的首條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正式下線,平均每分鐘可生產50多片KN95口罩。目前公司已經接了大概有60多臺KN95口罩生產線訂單。

其實除了研發首條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正式下線,江陰企業江蘇錦明造的「機器人」還很會「吃」哦~奧利奧餅乾、樂事薯片這兩款國民零食就均出自江蘇錦明生產的機器人之手!

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圖為奧利奧開裝封一體機

▲圖為樂事薯片自動分揀物流線

▲位於南閘街道的江蘇錦明機器人生產車間

位於南閘街道的江蘇錦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3月,2008年公司在蘇州高教區成立工業機器人研發和應用中心,開始實施戰略轉型。目前,錦明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在電子3C、食品飲料、物流、汽車零部件、玻璃行業實際應用中得到廣大用戶的充分認可。

既能打造「機器人」生產口罩,保衛國人健康,又能打造「機器人」服務食品行業,生產大眾美食,「機器人」軍團真酷!江陰企業真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企業研發口罩生產線:每小時生產5000隻KN95口罩!日本企業都來...
    熔噴布一月以來,蔣平的工廠已經生產非醫用KN95口罩、一次性平面口罩總計100餘萬隻,全部平價由當地政府採購,支持抗疫工作。在江蘇省如東縣,像蔣平這樣的口罩生產廠家還有4個,5家工廠加起來一天可以生產10萬隻口罩,但仍然難以滿足當地的防疫需求。
  • 秦皇島市首條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投產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吳煥軍、張婉 )4月1日,由秦皇島市惠斯安普醫學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秦皇島市首條全自動KN95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目前已經陸續接到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瓜地馬拉等國的訂單。
  • 科技戰疫的「中國智造樣本」 瑞迪無人化口罩生產線引領產業革新
    瑞迪無人化口罩生產線引領產業革新10月19日,在2020中國(東莞)國際醫療防疫及大健康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上,廣東瑞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全自動口罩生產線一經亮相,就吸引了東莞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注。
  • 日產2萬個N95口罩 蘇州這家企業設計的生產線太牛了
    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暴漲的口罩購買需求,一邊是生產企業產能不足、庫存告急,在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時,口罩是此役中最為實用和重要的「鎧甲」。這家高新區企業蘇州偉信奧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積極調配技術力量,僅用4天時間就完成了N95口罩全自動生產線的設計圖紙。在完成生產設備的裝配和調試後,用最短時間完成了生產線的技術攻關,全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物資保障。眾志成城,萬眾一心。
  • 一次性口罩墊助力口罩「重生」,這家廣州企業創新研發解口罩緊缺之急
    南方+記者獲悉,受益於自家孕產類品牌子初的「一次性防溢乳墊」啟發,昌正實業(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正集團)旗下另一品牌樂培氏依託現有研發團隊及生產線,研發出一次性口罩墊,解決了有限口罩重複利用的問題。
  • 口罩生產線也有了「南安製造」
    18日,泉州南安市自主研發的第一條全自動口罩機生產線正式交付企業。據了解,該生產線由福建省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林智能」)牽頭製造,從接到研發製造任務開始,到交付企業,僅用了短短15天時間。
  • 東順永芳衛生用品公司助力疫情防控 10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
    人民網泰安3月19日電 近日,東順國貿旗下山東永芳衛生用品公司10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在公司十萬級潔淨車間正式生產。每條全自動生產線日產能達10萬隻,生產能力達到100萬隻/天。同時,加大科技攻關投入,永芳公司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研發新型隔層材料,建設衛生新材料研發中心,爭創國家一次性衛生用品醫護級示範單位。
  • 聚焦全球最快口罩生產線
    以下文章來源於CSG科大智能 ,作者CSG CSG科大智能全國領先的工業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4月20日晚間,SMG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坊》欄目報導了科大智能自主研發的高速一次性平面口罩生產線
  • 口罩博「疫」怎能少了機器人企業,拓斯達、新松等相繼推出口罩生產...
    中科新松:全自動平面口罩生產線疫情發生後,中科新松在上海國際總部,按照集團緊急部署,快速響應,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一支戰「疫」隊伍,憑藉成熟的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經驗,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新松全自動平面口罩生產線的技術攻關,來緩解時下口罩供應的巨大壓力。
  • 《江陰日報》聚焦江陰利港街道抗「疫」企業巨光光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中,不少江陰本土企業扛起責任擔當,緊急響應號召,馳援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其中,江蘇巨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就火速向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捐贈了200多臺紫外線消毒車,在戰「疫」前線綻放出屬於巨光的光芒。
  • 扶餘多層口罩全自動生產線士林變頻器在高低壓配電櫃的布線,常州...
    扶餘多層口罩全自動生產線士林變頻器在高低壓配電櫃的布線,常州凱馳自動化ANS-LS3A4000C6F4採用LS4A40004核處理器,此兩款網絡安全平臺均支持6電4光,可擴展兩個網絡模塊,大可達26個千兆網口。ANS-LS3B3000C4-2WAYS採用LS3B30004核處理器,集成4個千兆電口,支持3個PCIe擴展插槽和1個PCI插槽。
  • 日產口罩400萬隻,在樂降價40%銷售!西捷克助力樂清疫情防控
    ,戴口罩、穿防護服的工人們不停地迎接著從生產線上「誕生」的一隻只口罩……近一個半月以來,西捷克氣動科技有限公司幾乎每天24小時都是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西捷克是一家集生產、銷售、研發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高科技企業,於2013年8月在寧波高新區創辦,公司項目有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第一類醫療器械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KN95口罩、日用口罩生產銷售、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等
  • 長榮集團口罩生產線借船出海,海德堡渠道客戶實現批量訂購
    7月6日,韓國客戶通過德國海德堡全球銷售渠道向長榮集團訂購20臺套全自動口罩生產線的合同正式籤署。此舉標誌著長榮集團與海德堡的戰略合作在原有高端印刷裝備的基礎上,再次拓展了全新的品類,為長榮品牌各類設備的全球拓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 南湖企業在短時間內串起口罩「產業鏈」
    「感謝政府幫助牽線,企業才及時解決了生產所用的相關材料和設備。」位於餘新鎮的嘉興君泰醫藥輔料有限公司,口罩生產線馬不停蹄,日產六七萬隻立體口罩仍供不應求,企業正積極籌備再引進兩條全自動生產線。 一隻高質量的口罩,其生產不僅涉及口罩生產企業本身,更涉及必需的熔噴布、醫用無紡布等原料,口罩機等裝備製造。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口罩變得炙手可熱,南湖區口罩生產企業明顯增多。
  • 我市不少企業的醫療、生物類產品在抗疫中嶄露頭角 科技是硬核...
    「江門製造」助力抗疫在幾層樓高的量子生物廠房裡,數個大儲罐安靜地矗立著,表面看起來一片寂靜,但產品溶液在不同罐子之間周轉時,已迅速完成了酶解、過濾、滅菌、脫鹽脫色、色譜純化、濃縮、乾燥等一系列工序,變成了高純度的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這就是腸道微生態調節劑。
  • 為口罩「造芯」,天府新四板掛牌企業四川聚能保供口罩濾材24小時不...
    作為醫用口罩的核心部分,目前四川聚能每日可生產N95和醫用BFE99口罩濾材1.6噸,可供約250萬隻口罩的生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人揪心,作為能提供醫用材料的企業,肯定要第一個願意站出來馳援。」四川聚能作為新型過濾材料的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專注吸附新材料熔噴濾材及其製成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工作,其中新型熔噴生產線可生產醫用材料的濾材,特別是醫用口罩的濾材,如今在全國乃至全球有著極大的需求量。
  • 揚州日化企業轉產口罩 預計單日產能可達...
    一批企業利用現有條件,研發新型生產設備,轉產各類防疫物資,保障醫護人員和市民需求。3月7日,揚州寶應一家企業口罩生產線試產成功,預計在3月20日以後,單日產能可達1000萬隻以上。【揚州:日化企業轉產口罩 預計單日產能可達1000萬隻】揚州臺記者仲偉文說:「在我身後我們的工作人員是一片忙碌,正在加緊對口罩機進行調試,並進行口罩的生產作業。」這條投產的半自動化口罩生產線,目前產能為每天10萬隻。而這家日化企業,共引進了35條半自動化口罩生產線和20條全自動化生產線,產能還將迅速提升。
  • 松江企業研發「黑科技」口罩助力全民戰疫
    松江企業研發「黑科技」口罩助力全民戰疫 2020-02-28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家企業再創口罩出口「慈谿速度」
    從海外採購,到引進生產線   此前,拓勝從1月19日開始三次出手完成海外口罩採購捐助,到2月5日拍板生產口罩,再到2月29日,全自動口罩生產設備試運行,成為我市轉產口罩企業中率先實現量產的企業。公司共引進15條生產線,11天生產的300萬隻,服從商務、經信等相關部門安排,滿足了本市和全國民營企業抗疫復工所需,著力破解「一罩難求」困局。
  • 中央企業積極努力打通口罩產業鏈
    與口罩生產線相比,熔噴布生產線的設備成本高、周期長,進口全套生產線從買進、安裝、調試、技術人員培訓大約最快3個月;如果國內自產生產線最快大約8個月。可能投資建成後,疫情過了,就成了投資失敗。因此企業投資意願不強。 第一步,要攻克「熔噴布專用料」的技術難題。 這是從聚丙烯到熔噴布之間一個不可逾越的環節,也是我國熔噴布產量的主要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