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少企業的醫療、生物類產品在抗疫中嶄露頭角 科技是硬核...

2020-12-25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量子生物終端產品智能化生產線。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陳倩婷

「很慶幸,我們之前堅持了20年,積累了技術優勢。」量子高科(中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子生物」)總裁曾憲維頗有感觸地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衛健委將微生態調節劑認定為防疫物資,並將其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微生態健康領域深耕20年之久的龍頭企業量子生物「疫」外走紅,部分終端產品備受市場青睞,新的發展機遇不期而至。

和量子生物一樣,我市不少企業的醫療、生物類科技創新產品在本次疫情中嶄露頭角,如映美控股的雲印表機、可攜式制氧機、吸入式霧化器,還有早前被國務院「點讚」的盈通新材料醫用膠條等。注重科技研發的江門企業,經過多年來的默默耕耘,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核心技術的科技含量,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本次疫情中,他們「大顯身手」,不僅在疫情防控中貢獻力量,也在疫情困境中找到了突破口。

「江門製造」助力抗疫

在幾層樓高的量子生物廠房裡,數個大儲罐安靜地矗立著,表面看起來一片寂靜,但產品溶液在不同罐子之間周轉時,已迅速完成了酶解、過濾、滅菌、脫鹽脫色、色譜純化、濃縮、乾燥等一系列工序,變成了高純度的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這就是腸道微生態調節劑。

近期,隨著疫情防控的發展,腸道微生態調節劑有助於防治新冠肺炎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知,市場需求大幅增加,量子生物部分終端產品,如微生態調節劑阿力果、通麗爽,以及膳恬複合益生元等產品甚至一度脫銷。

作為微生態領域隱形冠軍,量子生物得知腸道微生態調節劑有助於疫情防控後,火速馳援一線,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了價值百萬元的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專項用於湖北地區疫情防控。

距離量子生物約50公裡的銀洲湖畔,映美控股的10k級無塵車間內,4條口罩生產線正在有序生產,經過成型切斷、口罩邊緣焊接、耳線焊接等自動化工序,一個個帶褶的口罩片像「開了弓的箭」一樣飛出。工人們正忙於質檢和包裝。

「10k級無塵車間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是公司早前為了生產光學設備而建設的。為了助力疫情防控,公司響應政府號召,快速改造車間,購置口罩生產設備、原料,緊急用於口罩生產。」映美控股旗下新會江裕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梁海寧說,口罩生產線已於3月初正式投產,現產能逐步上升,日產口罩接近10萬隻,後續隨著生產線的添置,產能有望大幅提升。

除了口罩生產,映美控股的醫療專用印表機也在本次疫情中派上了用場。「公司主動給湖北地區的醫院捐贈了醫療專用印表機,其中包括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有效地解決了醫療機構中掛號、處方、輸液箋、住院清單、收費清單和檢驗報告等各種單據、憑證列印需求,提高了醫療列印效率。」梁海寧說,目前映美控股合計捐獻醫療專用印表機超過1500臺,總價值超過500萬元。

醫療、生物類「江門製造」在全國抗疫中貢獻了重要力量。早前江門數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被國務院「點讚」,盈通新材料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生產的醫用膠條,貢獻了全國醫用膠條逾半產能。「目前我們醫用膠條的產能已提升至1500萬米/天,可供生產超過150萬套防護服。」盈通新材料董事長兼總經理梁坤煥說。

科技創新綻放光芒

疫情防控期間,江門不少與醫療、生物等大健康產業相關的產品,在戰「疫」中發光發亮,彰顯了多年來江企對技術創新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由此積澱出來的科技實力。

盈通新材料一直專注於研發和不斷創新改良熱熔新材料,每年持續拿出6%的營業收入投入產品研發。經過多年努力,該公司成為全國第一、全球前三的熱封膠條生產企業。

本次疫情防控中,盈通新材料的醫用膠條經過層層嚴格檢測和篩選,成為防疫物資,供應湖北、北京、河南、安徽等地30多家重點醫用防護服企業。「公司研發和生產醫用膠條已有10多年,技術成熟且領先行業,一直以來都得到客戶的認可,與國際醫療公司也有合作。」梁坤煥說。

隨著微生態調節劑慢慢被眾人所知,與其相關的微生態產業也開始浮出水面。作為微生態健康領域的隱形冠軍,量子生物默默耕耘二十載,這一次則以高調的姿態出現在大眾眼前。「疫情之下沒有贏家,我們不願稱之為『機遇』,更希望把精力投注在研究領域,結合自身技術優勢,以科技研發為立足點,為抗疫工作作一些貢獻。」曾憲維說。

據介紹,量子生物一直以「固定化酶」為核心專利技術體系,圍繞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產品,不斷進行技術迭代、產品創新、工藝改良、產能提升,公司持續每年投入4%—6%的營業收入在項目研發上。近年來,量子生物相繼啟動了益生元國家標準體系構建、中國母乳低聚糖大資料庫構建等項目,其研究成果惠及整個行業。

曾憲維透露,作為一家研發驅動型企業,量子生物將繼續在微生態研究領域持續性投入,包括微生態調節劑對「腸肺軸」的免疫力調節作用機制研究,及其相關產品在新冠肺炎、呼吸道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開發應用等。值得一提的是,量子生物剛剛承擔中國廣東省新冠肺炎技術和產品的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微生態調節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技術與產品的研究」。

在疫情防控的大環境下,可實現遠程列印的映美控股「雲列印」技術,更廣泛地走進了醫院等地的辦公場景。一直以來,映美控股注重科研,每年科研投入佔經營收入超過10%,國內外專家、博士、碩士等在內的研發和工程技術人員達200多人,已獲得97項國家專利,63項軟體著作權,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和創新技術。

早些年,映美控股涉足醫療器械領域,自主研發出醫用靜音壓縮式霧化器、醫用便攜氧氣機等產品。「映美控股引進日本專利技術,研發出體積小、效率高、噪聲低的壓縮機,可用於便攜設備。未來計劃繼續加大研究醫用靜音壓縮式霧化器,以及陳皮萃取液霧化對預防呼吸疾病的功效。」梁海寧說。

疫情仍未結束,梁海寧透露,映美控股接下來會加大「雲列印」研發,同時加快推進醫用靜音壓縮式霧化器、醫用便攜氧氣機等產品研發,助力戰「疫」。

相關焦點

  • 硬核科技顯實力 先進位造添動力
    高交會期間,福田展區展出了不少這樣的「硬核科技」。參展企業和項目共25個,展出產品近百項,布局人工智慧、搶跑5G藍海、研發抗疫產品、發力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引進新型研發機構、吸引海內外高科技人才和資本,高交會福田展區是對福田科技創新成果的一次檢閱。
  • 略陽縣朗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勇做抗疫排頭兵,彰顯企業大愛
    作為民營企業更應踐行社會責任,傳播正能量,弘揚抗疫精神。在此略陽縣朗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勇做抗議排頭兵,彰顯民營企業的大愛向漢中市及周邊各縣捐贈KN95高端防護口罩100萬隻,價值300多萬元。略陽縣朗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2月,在正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由略陽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動和支持下,經過21天急行軍奮戰建成,於3月6日正式生產。
  • 開立生物醫療科技陳紀文:「人工智慧+超聲」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值此之際,浙江企業主動擔當,快速扭轉了醫療防護物資供應難的局面;在「兩戰都要贏」的堅持中,加大技術創新和數位化變革,在危機中收穫更多機遇,彰顯了「浙江作為」和「浙江力量」。第17屆浙江基層醫療裝備展覽會創新開闢「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契機下,醫療科技創新者們是如何勇擔責任、砥礪奮鬥的?又是如何以「轉型升級」實現「智救,智變,智強」的?
  • 天翼雲硬核科技抗疫,向世界展現中國速度 科技抗疫的雲力量——以...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20年年初,疫情爆發,武漢告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讓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後,凝聚了各方力量,其中就包括中國電信的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硬核實力。縱觀全球,目前疫情仍舊肆虐,新冠抗疫之路仍未結束。
  • 繼續增加追加捐贈 加大私募對醫療醫藥類企業投資力度 基金行業...
    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繼續加大對防疫抗疫類企業投資力度,追加投資、擬追加投資或新增投資抗疫防疫類企業數量7個,投資或擬投資金額6.7650億元。抗擊疫情,公、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券商資管及其生態鏈機構腳步不停、繼續大力捐款捐物。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院、康泰醫學、聖湘生物
    此外,復星醫藥、君實生物、華熙生物、邁瑞醫療等多家企業在上周披露了半年報。與此同時,公立醫院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現,也讓民營醫院相形見絀,並一度被指是「逃兵」。尚未得到發展的民營醫院是否該「背鍋」?後疫情時代,民營醫院又會面臨哪些挑戰?
  • 即墨服裝企業轉型生產防護服「青島製造」助力全球抗疫
    疫情發生後,1月30日,威達公司董事長王作松召開管理層緊急會議,針對國家防疫物資極度短缺的形式,制定了「兩步走」規劃:首先,使用「威達體育」相關資質,申請生產一類醫療器械產品「隔離衣」;第二步,成立「威達生物科技」,全力進軍醫療器械產業。
  • 科技抗疫 | 三天攻關,上海企業讓呼吸機裝上國產電機
    科技抗疫 | 三天攻關,上海企業讓呼吸機裝上國產電機 2020-04-13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療企業抗疫擔當:衝向抗疫一線,打好醫療物資保障戰!
    在全民「抗疫」的過程中,各行各業為實現這個「0」都在竭盡所能地付出。那麼哪些行業戰鬥力最強呢?網際網路行業排兵布陣,把疫情期間每個人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製造業龍頭接力,加入口罩等硬通貨的生產大軍;而與整個醫療體系關係最密切的無非是醫療行業了,醫療人衝在抗疫戰爭的最前線,為醫護平安保駕護航。
  • 百泰克生物與您相約818上海防疫物資展
    8月18-19日,「打造全球防疫物資採購平臺,助力全球統一抗疫行動」為主題的上海國際防疫物資展覽會(簡稱:PME)將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作為硬核防疫企業,無錫百泰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百泰克生物)受邀參加本屆防疫物資展。
  • 君實生物、永泰生物、宏力醫療上市;26家企業融資
    億歐大健康本周投融消息,國內,生物醫藥公司永泰生物、綜合性民營醫療機構宏力醫療登陸港交所,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國外,癌症精準療法公司Relay Therapeutics在納斯達克上市。 另外,國內15家企業、國外10家企業披露融資消息。
  • 浙江恩雨生物科技向疫區醫療機構捐贈物資
    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緊跟國家抗疫腳步,應對此次新冠病毒疫情,踐行社會責任,浙江恩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中,為應對此次重大疫情,1月28日,浙江恩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龜福人鱉單活性細胞創始人謝徐春
  • 「黑科技」賦能疫情防控!寶安智造彰顯硬核實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特事特辦、減免費用、促疫情防控成果落地成為全區科技部門近期工作的三個關鍵詞。近期記者走訪了區科技創新局以及科技型企業,探秘他們如何用科技的力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科研攻關加速尋找戰疫利器金準生物聯合研發的新冠肺炎診斷試劑盒,最快15分鐘出結果。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 快速反應支持全球抗疫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在活動中表示,面對疫情大考,無論是防護物資生產還是高端醫療裝備製造,無論是基因檢測還是疫苗研發,各個領域均湧現出一大批中國品牌。它們在第一時間衝到了最前線,以最快的響應速度全力投入抗疫,挺起了中國醫療行業的脊梁。
  • 消毒機器人、音視頻記錄儀、一次性無菌拭子……四川企業科技抗疫...
    ;在醫院裡,醫務工作者佩戴視頻記錄儀,實況記錄、存儲、回傳,方便反饋病患的情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四川企業挺身而出,科技抗疫。值得一提的是,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到的眾多抗疫見證實物之中,還包括四川企業參與抗疫的珍貴見證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四川企業的社會擔當。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四川企業強化社會責任,發揮各自優勢,凝心聚力,迎難而上,為抗疫貢獻智慧和力量。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疫苗、網際網路醫療、數坤科技
    另外,羅氏、阿斯利康、華東醫藥、天境生物和苑東生物等企業在上周也有新動作。上周,針對醫學影像AI、網際網路醫療、阿達木單抗和突破性治療品種等話題,億歐大健康予以關注,並進行報導。專題方面,「科技醫療」和「醫藥創新」專題進行了更新,億歐大健康分別採訪報導了新氧和艾偉孚兩家企業。
  • 華熙生物:傳承公益精神,讓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在"雲中"並行
    作為華熙集團的兩大業務板塊之一,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企業華熙生物傳承及延續了華熙一貫的公益精神及理念,多年來一直堅持企業發展與公益並行,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以己之力反哺社會。而華熙生物在此次抗疫中,面對突發疫情快速反應、緊急調度、以企業技術實力生產消毒物資捐贈一線……譜寫出了一段抗疫佳話。春節前夕,就在國家發出群防群控指令的同時,華熙生物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啟動"應急方案",全面調動公司資源,利用自身技術儲備,快速實現"潤百顏醫用免洗消毒凝膠"產品的生產,將最緊缺的消毒、防護等物資火速送到抗疫前線,與"逆行者"們並肩作戰。
  • 心辰將引領下一個生物科技美容時代!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醫藥大國,中國的生物科技已經在醫藥創新舞臺上嶄露頭角。  細胞治療,基因醫療以及人工智慧將催生一批革命性的創新藥。與此同時,再生醫學也將迎來一場技術革命。再生醫學一直是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隨著生物學特別是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再生醫學產品得以產品化並投入臨床運用。隨著具有革命性療效的再生醫學產品陸續獲批在多個國家上市,目前已有8個國家上市了具有革命性療效的基因治療產品、細胞產品,並且提供醫保報銷,實現了再生類創新藥品從研究到臨床的關鍵步驟。
  • ...維爾科技|生物醫藥|惠州清水灣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大亞灣區|掃地機
    記者看到,大亞灣區參展的13家企業和研發機構既有新鮮面孔,如今年剛進駐大亞灣科創園孵化的創新企業——惠州市森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有深耕大亞灣多年並在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如今年剛啟動IPO的廣東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有高交會的「常客」,如廣東暨晴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惠州清水灣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等,它們連續幾年參展,而且每年都有新的研發成果,高交會見證了它們研發技術的進步
  • 我市金麒麟、福洋生物入選第五批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公布了第五批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和產品,全省共有24家企業入圍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名單,我市山東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獲批數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位,居濟南(5家)、淄博(4家)、泰安(4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