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林倢工筆畫展(一)

2021-02-06 思遠堂書畫

正值「霜葉紅似二月花」的時節,11月9日《宋韻•澄懷——林倢工筆畫展》在朵雲軒開幕。剛過不惑之年的海上畫家林倢以筆墨向傳統前賢致敬,用丹青為當代畫苑添彩。


海派國畫大師陳佩秋先生為畫展題詞


工筆畫,誠如北宋韓拙所言:「有巧密而精細者。」何謂「巧密」,即精巧縝密。何謂「精細」,即精麗細膩,這無疑是對畫家功力、筆力與心力的考驗與呈現。林倢系科班出身,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美術系,是山水名家蘇春生教授的入室弟子,其工筆花鳥又得到當代畫壇大師陳佩秋先生的親炙教誨。因而師承傳統而淵源有自,譜系正脈而取法高邁,外師造化而中得心源。


春江泛舟圖


林倢的工筆畫上窺大唐李思訓、李昭道,對李家的「金碧山水」頗有啟悟。後又造蹤五代十國時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四大家,尤對荊浩的「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儀不俗」深為服膺。在此基礎上,他花了數年時間臨摹元「四大家」及清「四王」的山水,踐行了他們「師自然、法心源」的創作觀。


山水清音冊一


山水清音冊二


山水清音冊三


為此,他深入名山大川寫生,登臨奇峰秀谷體驗,領略造化,開闊視野。從而使他所創作的工筆山水筆致嚴謹,線條精湛,構圖和諧,設色典雅,敷彩瑰美。更可貴的是林倢的工筆山水無論在運筆施墨、用色敷彩乃至勾勒皴擦上,均能展示出內在的氣韻豐逸與變化相參,使之雍容典雅,詩意盎然。如他的近作山水手卷《千巖競秀》,採用了全景式的構圖法,山勢高聳峻美而逶迤蒼茫,疏林遠樹而霧嵐氤氳,筆致相當秀逸而意蘊幽深,可謂是摹古而不泥古,自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系著名文藝評論家、書畫篆刻家


牡丹圖





林倢    字天舒,別署思遠堂。1980年生於上海,浙江寧波人。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美術系。自幼喜好丹青,為著名山水畫家蘇春生先生入室弟子,後求學於國畫大師陳佩秋先生。擅長花鳥、山水,承繼北宋畫風,筆法嚴謹,設色儒雅,作品雅致有古意。

現為雪堂書畫研究院秘書長、上海市中西美術融合協會會員、上海春江畫院理事、上海百老書畫院畫師、日本洗心書會·水墨畫會會員。是滬上中青代資深實力派畫家。

 

藝術成就:

1、6歲時作品《紫藤翠鳥》即入選「第二屆上海市美育節大型書畫展」

2、作品《黃海松雲》入選中國書畫研究院 「書畫作品展」

3、扇面作品《閒釣江漁圖》入選上海香山畫院主辦的「上海瑞生·扇藝術博覽會」

4、作品《曉日春山》榮獲首屆「任伯年杯全國書畫大展賽」三等獎

5、作品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入《上海書畫篆刻家名典》等








敬請關注"思遠堂書畫"
















相關焦點

  • 張惠《工筆人物畫的意向性流變研究》籤售會暨個人畫展在漢中舉行
    漢中文化網 hzwhwang.com 訊12月19日,張惠《工筆人物畫的意向性流變研究》籤售會暨個人畫展在漢中天漢書社舉行。嚴都巋和曹國恆分別講話,表達對張惠《工筆人物畫的意向性流變研究》籤售會暨個人畫展如期舉行的祝賀。張惠學生代表寧玉梅還分享了自己從師學習繪畫的點滴收穫與感想,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 鐵嶺畫家張立傑的工筆韻律
    當代著名工筆畫家張立傑 張立傑,筆名蘭逸。2010年,國畫《紅霞在高處》入選「迎亞運全國美術作品展」(合作)2010年,國畫《天高雲淡》獲「燕趙大地,紅色太行」全國中國畫美展,優秀獎。(最高獎)2011年,國畫《山野泉聲》入選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2011年,《五月槐花香》等作品參加「繡都意韻」全國工筆名家邀請展。
  • 評馮霖章現代工筆潑彩畫——賈維澤
    評馮霖章現代工筆潑彩畫賈維澤不覺間,摯友馮霖章寄贈我的畫集、書法集、詩文集,已像「小山」一樣了了。豐收的碩果告訴我:馮霖章在永不停歇地耕耘,永無止境地探索,永不固步地精進。每收到「寶貝」,我都高興的很。之後,通電話長談一次。談與畫有關的事。除此之外,我是欣喜、祝賀,而霖章兄,只是謙虛。謙遜,平和,馮霖章就是這麼一個謙謙君子。
  • 中國美術館:畫友又聚「景·色」畫展
    藝術界同仁到中國美術館觀看「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現場畫友又聚「景·色」畫展--1月6日,據稱是本世紀北京同期最寒冷的一天,又有眾畫家朋友來到中國美術館觀看「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牛克誠與何加林、林容生、丘挺、陰澍雨等意猶未盡,又到美術館咖啡廳小聚,一個有意思的畫展正在籌劃之中……北京畫院研究員王冠軍與牛克誠先生進行藝術交流顧黎明、牛克誠、方政和、王冠軍現場觀展交流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林容生與《美術觀察》欄目主持陰澍雨進行藝術交流牛克誠與何加林、林容生、丘挺、陰澍雨美術館咖啡廳小聚此前,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翔
  • 工筆花鳥畫中絲毛技法如何掌握和運用
    工筆動物畫盡精微,致意趣,絲毛技法是工筆動物畫的主要表現形式,對絲毛畫法技巧的掌握和運用,將直接影響工筆動物作品的繪畫效果。4月4日晚上8時,中國畫名家鮑古風在微信公眾平臺書畫圈公益直播「工筆松鼠絲毛技法」。
  • 楊瑞芬的 「大」工筆花鳥畫
    她突破了傳統題材的中國花鳥畫的觀念和模式,從80年代起,以「一花獨秀」的大膽風格,在畫壇上逐漸形成了剛柔並濟、充滿激情、魄力的 「大」工筆花鳥畫
  • 藝術展覽 || 「多彩人生」線上畫展——第五展廳[ 白麗華、劉改亭、呂適然、邵惠英、奚祥芝、辛淑珍、張瑞芝、鄒樹香]
    多彩人生工筆畫研究會現有會員一百餘人,其中加入河北省美協的16人,加入石家莊市美協的65人,加入河北省工筆畫協會的81人。2007年和2009年在河北省美術館舉辦了兩次畫展; 2014年在石家莊美術館舉辦了工筆畫展;2017年在寧晉、威縣、平鄉三地舉辦了工筆畫巡展。今天又在」河北藝術「這個平臺舉辦工筆畫展,慶祝他們的18歲生日。
  • 李雄範工筆花鳥作品
    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延吉畫院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吉林省美協會員。年作品《邊疆情》入選「美麗新疆」第七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獲優秀獎2012年作品《太爺》入選「畫說武當」全國中國畫作品獲優秀獎、2012年作品《白山曲》入選美麗家園「魅力新疆」第七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獲優秀獎、2012年作品《白山韻》入選八荒通神—哈爾濱中國畫作品雙年展獲優秀獎、2011年作品《金達萊》入選湘潭齊白石中國畫展
  • 天津美術學院何家英工筆人物畫藝術研究所2020年(第二期)工筆人物畫研修班招生簡章
    陳治武欣 《兒女情長》 160cm×190cm  2014年陳治武欣 《尖峰食刻》 210cm×145cm  2019年陳治武欣 《零點》 150cm×170cm  2009年2001年《夏涼》獲「黃賓虹獎」全國高等美術院校新秀中國畫展金華獎;2006年《守望》入選天津市第六屆青年美展;2007年《守望》獲全國第三屆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
  • 2020首屆重慶工筆畫雙年展在九龍坡區舉行
    ▲林濤·《蝶舞》·90×55cm 即將從紙上躍然而飛的小鳥、扇著翅膀的蝴蝶、憨態可掬的熊貓、神情專注的男子……一筆一划、一勾一勒之間,呈現在紙上的工筆畫畫作,就像是3D世界,讓人驚豔藝術家的鬼斧神工為推動重慶市工筆畫發展,搭建藝術交流平臺,今起到12月15日,匠心·構造——2020首屆重慶工筆畫雙年展在重慶市工筆畫學會美術館(102藝術基地)隆重舉行,這場堪稱藝術盛宴的畫展,每天吸引從四面八方前來參觀的遊客,甚至有從深圳來的遊客,為的是目睹這場藝術的盛宴。
  • 板胡獨奏《秋社》​作曲:林倢 板胡:盧偉 中阮:趙瑾 大阮:葉文贏
    板胡獨奏《秋社》中音板胡:盧偉中阮:趙瑾大阮:葉文贏秋社,藉以宋詞《秋社》一詩引出故事藍本    全曲以秋社這一場景為切入點,謳歌了「八八戰略」實施十多年來,為浙江大地帶來了全方位的,深層次的、歷史性的改變。浙江群眾定不負眾望,繼往開來,響應黨的號召,不斷得開拓浙江新篇章。  主創人員介紹   林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理論專業青年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
  • 寧靜致遠、畫如其人——工筆畫家高麗
    高麗,河南商丘民權縣人,1980年人,職業畫家,自幼習國畫,擅工筆,亦作寫意山水、工筆花鳥,人物等。高麗的智慧體現在,她執著、刻苦、勤奮,腳踏實地、不浮不躁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她是通過筆墨來表達內心的渴望的東西,剝離躁動世間的紛擾。
  • 黃今|工筆動物畫的興起(完整篇)
    香港工筆畫家協會會長。1940年生於河北,1993年移居香港。20世紀末開始工筆馬畫專項課題研究,一改前人馬畫風格,用通身毛色來刻畫馬的結構,補捉馬的精神,填補了中國畫馬史上的技法空白,為馬畫這一載體賦予了更為生動的表現語言。
  • 民族藝術的一抹新霞 ——李雄範工筆人物畫賞讀
    2012年《新農夫歌》入選第三屆「徐悲鴻獎」中國畫展,並獲得優秀獎190x114    在具體的藝術表現上,李雄範的工筆人物畫選擇的是一條寫實主義繪畫之路,但又不是完全被動的客觀實寫,而是依據客觀對象承載著他的思考與設計意識
  • 工筆畫家程寶江 | 濃濃的盛世情懷充盈在他的作品中
    程寶江擅長工筆畫,其工筆畫鷹表現得真情、達觀、犀利是畫中反映的生命狀態,一種對生活之熱愛,對生命之感激的情愫充盈在他的作品中。與很多強學古代失意文人畫家去寫「蕭條淡泊」的人不同,程寶江的畫作,即使是長衣秀女、古裝雅士,也都表現出濃濃的盛世情懷,他把內心的感悟通過作品深深感染給讀者,表達出畫家厚實的文化底蘊、高尚的品性和體悟生命的真摯。
  • 葉華 工筆人物肖像畫欣賞
    除傳統工筆畫技法之外,我還借鑑了山水畫和花鳥畫技法,幹皴、溼皴、中鋒、側鋒、積墨、積色,大筆、小筆結合使用,反覆疊加,超越了工筆畫的界限,一切為了表現內心需要用筆,細微處反覆刻畫,沒有一絲一毫放鬆。
  • 大美為真——張琳楊可人物畫展
    展覽名稱大美為真——張琳楊可人物畫展展覽時間2020年6月28日—7月2日展覽地點山東雲龍美術館2號展館開幕時間2020年6月28日上午10:30主辦單位淄博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天津市美學學會書畫美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工筆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人才資助項目獲得者,2020年度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資助項目獲得者。2008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並考取天津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何家英教授,主攻工筆人物畫,2012年畢業並獲碩士學位。
  • 雲集堂 放下布袋的「布袋和尚」~臺灣工筆大師陳士侯先生現場揮毫!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3月4日臺灣著名工筆大師陳士侯先生為龍壇書院即興揮毫《布袋和尚》。10分鐘不到,在眾人圍觀下,一位笑開了花的布袋和尚就已跳脫出來!著名書畫家、工筆大師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書畫院他執臺灣工筆畫之牛耳,譽滿國際的重彩花鳥、人物工筆畫家,備受各界推崇,其著墨的景德鎮大師瓷器及宜興紫砂多次受國內外各大拍賣行追捧。
  • 蜂巢北京 |「零度之維」· 極簡哲學:宋建樹、劉國強、高入雲、任倢
    「零度之維」展覽現場,宋建樹作品 (《一公裡塔》、《三秒半落地》、《起源系列No.1》)1米的長度,並用這段實際只有95.5釐米長的木條製作了一把米尺,雖然這把米尺並不準確,但在我的感覺裡它卻是正確。基於這個想法進行實踐,我將一段長度為1000米的鋼筋條盤繞成一座3米高的圓錐形鐵塔,算是我為一公裡的長度所做的紀念碑。
  • 軍旅畫家王一帆:循光而來,用工筆繪就時代重彩
    由於工筆重彩技法的特殊性,從顏料研磨和宣紙畫板的準備,再到小樣製作和成稿上色,每一道工序要求都非常嚴格,上萬個線需要一點點進行勾勒堆砌,為了確保顏料達到自己的要求,王一帆用手指一點點地感受、研磨,時間一長,幾根手指的指紋都磨掉了,她說:「每一個顏料顆粒都像一個小生命,只有用手去研磨、用體溫去感受,在膠液和顆粒溶解過程中思考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