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申請崗位、填寫就業意向和個人信息、電話面試、獲得原籍地居家隔離14天證明和健康證明……48小時內,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石佛鎮腰莊村村民裴建成,通過「雲上就業」的方式,成為中建鋼構天津有限公司的一名電焊工。
2日中午,裴建成與其他28名來自麥積區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140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來到天津。從出家門、上車門到進廠門,他們通過就業直通車「點對點」進入企業,最大限度降低了途中感染風險。
下車後,39歲的裴建成收到了包含洗漱用品、拖鞋、保溫杯、被褥床套等生活用品的「大禮包」。「從甘肅到天津路途遙遠,政府和企業不僅解決了我們的交通問題,還準備了日常生活用品,解決了我們就業難問題。」
經過測溫、消毒,核對了健康證明和復工復產「健康碼」之後,新職工們很快拎包入住了企業事先準備好的一棟藍領公寓。
「以前我在村裡做零工,收入不穩定,沒想到疫情期間還能通過網上招聘的形式找到工作。」裴建成說,入職第一天,他就接受了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收穫滿滿。
中建鋼構天津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吳洪濤說,線上招聘既強化落實了精準扶貧,又解決了公司復工復產用工量大的問題,將「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通過「點對點」包車接送形式,減少了職工途中感染的風險,為公司進一步做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奠定了基礎。
疫情期間,天津市西青區人社局了解到一些生產醫療物資、生活必需品的企業在復工後出現用工缺口,便及時在線上發布用工信息,很快得到對口幫扶的甘肅麥積區、河北省平泉市等地人社部門的積極回應。
西青區人社局副局長張秀芸說:「當時線上報名有100多人,我們把這些人推薦給企業。通過網絡面試、雙向選擇,確定了80多人分批次來津。」
3日下午,第二批的10名務工人員從河北平泉市乘坐「就業直通車」,抵達位於張家窩鎮的天津市依依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坐直通車來到天津很安心,我打算在公司長期幹下去,還想把這種線上就業的形式介紹給同鄉。」來自河北平泉市的務工人員張新豔說。
張秀芸介紹,下一步,西青區人社局將加大線上就業服務力度,積極發布企業招聘信息,鼓勵更多受援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來津就業。在疫情期間,實現精準扶貧的同時,解決企業用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