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雲上就業」推動「點對點」扶貧

2020-12-27 全國工商聯

線上申請崗位、填寫就業意向和個人信息、電話面試、獲得原籍地居家隔離14天證明和健康證明……48小時內,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石佛鎮腰莊村村民裴建成,通過「雲上就業」的方式,成為中建鋼構天津有限公司的一名電焊工。

2日中午,裴建成與其他28名來自麥積區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140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來到天津。從出家門、上車門到進廠門,他們通過就業直通車「點對點」進入企業,最大限度降低了途中感染風險。

下車後,39歲的裴建成收到了包含洗漱用品、拖鞋、保溫杯、被褥床套等生活用品的「大禮包」。「從甘肅到天津路途遙遠,政府和企業不僅解決了我們的交通問題,還準備了日常生活用品,解決了我們就業難問題。」

經過測溫、消毒,核對了健康證明和復工復產「健康碼」之後,新職工們很快拎包入住了企業事先準備好的一棟藍領公寓。

「以前我在村裡做零工,收入不穩定,沒想到疫情期間還能通過網上招聘的形式找到工作。」裴建成說,入職第一天,他就接受了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收穫滿滿。

中建鋼構天津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吳洪濤說,線上招聘既強化落實了精準扶貧,又解決了公司復工復產用工量大的問題,將「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通過「點對點」包車接送形式,減少了職工途中感染的風險,為公司進一步做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奠定了基礎。

疫情期間,天津市西青區人社局了解到一些生產醫療物資、生活必需品的企業在復工後出現用工缺口,便及時在線上發布用工信息,很快得到對口幫扶的甘肅麥積區、河北省平泉市等地人社部門的積極回應。

西青區人社局副局長張秀芸說:「當時線上報名有100多人,我們把這些人推薦給企業。通過網絡面試、雙向選擇,確定了80多人分批次來津。」

3日下午,第二批的10名務工人員從河北平泉市乘坐「就業直通車」,抵達位於張家窩鎮的天津市依依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坐直通車來到天津很安心,我打算在公司長期幹下去,還想把這種線上就業的形式介紹給同鄉。」來自河北平泉市的務工人員張新豔說。

張秀芸介紹,下一步,西青區人社局將加大線上就業服務力度,積極發布企業招聘信息,鼓勵更多受援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來津就業。在疫情期間,實現精準扶貧的同時,解決企業用工問題。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保一人就業 帶全家脫貧?甘肅省全力做好貧困...
    連日來,民樂縣採取「點對點」服務,打通農民工返崗「最先和最後一公裡」,至目前已累計輸轉10512人返崗復工,其中貧困勞動力874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做好防疫情和穩就業「兩手抓、兩不誤」,省人社廳紮實做好以貧困勞動力返崗為重點的各項就業扶貧工作,最大限度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 天津「繡花式」扶貧繡出西部富裕畫卷
    新疆的「烤饢」熟了天津的扶貧團隊在新疆的對口支援地區將產業扶貧作為減貧脫貧的治本之策,牢固樹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以產業帶就業,促脫貧、保穩定。一是大力實施「百社萬家、百企萬戶、百廠萬人、百店萬噸、百村萬畝」產業援疆工程,積極構建扶貧羊產業發展體系,積極培育發展支柱產業,推進產業援疆升級加力。
  • 幫一人就業助全家脫貧 ——寧陝縣就業扶貧紀實
    乘坐「點對點」直通車到東莞塘廈鎮務工的的貧困戶譚歡開心的說。疫情初期,著眼於解決農民工「出不來、行不通、進不去」的難題,政府牽頭、人社部門協調發出「點對點」專車23班次,組織農民工418人返崗就業,保障了貧困勞動力的出行需求,同時還開通了「流動招聘車」,印製崗位速遞,開展送崗位下鄉活動,推出線上的「春風行動」,通過手機簡訊、「微寧陝」微信公眾號,寧陝縣政府網等渠道,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組織各類專場招聘會30餘場次,累計發布就業崗位信息近
  • 擴銷穩就業 線上「雲招聘」——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百日攻堅...
    今年返鄉過年又遇疫情,工廠遲遲未開工,她正為工作愁眉苦臉的時候,家附近的中國石化十八洞加油站招聘工人,她成功應聘上了營業員。復工復產以來,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擴大經營銷售規模,組織線上「雲招聘」,全力穩崗位、擴就業。預計2020年度,穩崗保障農民工和下崗工人就業人數、招錄高校畢業生人數、新吸納就業人數總數將超過2019年。
  • 2020西安人社:就業扶貧篇
    7個方面,全力做好疫情影響下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工作。目前,西安市587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至少一戶一人就業」。為確保這部分人員穩定就業,我們與陝建八公司聯合開發了適合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返鄉的貧困勞動力直接可以就近上崗,確保第一時間有業可就、有崗可上。 這些崗位,對年齡要求寬鬆,都在西安周邊、離家近,且常年提供,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可隨時到崗就業。
  • 利歐集團浙江泵業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就業扶貧基地
    記者日前從溫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工商聯、中國企業家聯合會前些時候公布全國第二批就業扶貧基地名單,溫嶺市的利歐集團浙江泵業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就業扶貧基地是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的重要載體。
  • 人社部:以「五個優先」「兩個重點」加大就業扶貧政策支持力度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慄翹楚)2020年2月2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均表示,人社部將圍繞「五個優先」「兩個重點」加大就業扶貧的政策支持力度。 「五個優先」:一是優先復工。
  • 【交通扶貧】交通打頭陣 產業強支撐 就業促增收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關心支持下,黑水縣堅持交通打頭陣、產業強支撐、就業促增收,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黑水縣平均海拔3544米,面積4356平方公裡,轄3個鎮14個鄉123個村5個居委會,共6.2萬人。
  • 制定「家門口到廠門口」一站式方案,「點對點」服務保障農民工返崗
    面對今年疫情,上海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通過「點對點」服務保障,為農民工返崗復工制定了「家門口到廠門口」的一站式直達方案,並為其發放防疫用品、提供崗前線上培訓,以貼心的後續跟蹤服務,幫助來滬就業貧困勞動力「留下來」。
  • 福泉:託住就業大局 築牢民生之本
    全市採集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4726人,已實現就業20730人。全市易地扶貧搬遷戶中有勞動能力7489人,累計實現就業7244人,安置就業援助崗位523個。累計開展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9884人次,累計建設扶貧車間82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880人。發放一次性求職補貼164人15.65萬元。舉辦各類招聘活動78場,場均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
  • 南川:就業扶貧這些年 群眾眼裡看變化
    包機接送農民工 攝/汪新神童鎮御邦食品扶貧車間生產線上,工人在打包散裝麻花 攝/甘昊旻楊鑫、周勇、劉婷婷、盧文琴……原本幾無瓜葛的幾個名字,卻因為就業扶貧聯繫到了一起。在南川區人社局的幫助下,有的人,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順利外出務工;有的人,在扶貧車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還有的人,在公益性崗位上得到了託底。歲末,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際,幾名貧困戶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都是受益者,我們全都脫貧了!」
  • 王定國扶貧基金會赴承德調研 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
    來源:中國網圖集 近日,王定國扶貧基金會一行赴承德考察調研,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推動中醫藥振興。基金會理事長、王定國之子謝飄,南開大學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定國扶貧基金會發起人吳潤澤以及基金會王義、牛耀進、韓立娟,中建二局、天津有關企業代表王建英參加調研。在承德市農業農村局,扶貧辦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的帶領下,基金會一行來到灤平縣、隆化縣、圍場縣、興隆縣實地考察。謝飄、吳潤澤等在燕山中藥材展覽館參觀。
  • 就業扶貧,讓大家有活幹有錢賺(銳財經)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攝在11月19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介紹,截至10月底,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973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08.9%,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專家指出,就業扶貧已成為就業優先政策的重要組成,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渠道。
  • ...真情託起幸福夢——平涼市「十三五」時期就業服務工作綜述
    這是平涼市開行的首趟「點對點」復工專列。一方面是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一方面是春節過後,大量農民工需要務工掙錢,市縣兩級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勞務輸轉,僅春節後到2月底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全市累計輸轉勞動力13.59萬人,其中開展「點對點、一站式」專車運送68輛次1768人,扶貧車間復工85個,吸納農民工2756人,有效解決了務工人員就業返程困難。
  • 雲南省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逾318萬人
    新華社昆明12月19日電(記者 林碧鋒)今年以來,雲南省通過優化政策、強化保障、緊盯穩崗等舉措,全力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截至11月底,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15.52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18.19萬人。
  • 青島農業大學「一軸兩翼四驅」全力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一網一站一聯盟」的就業服務保障格局,全面提升畢業生核心競爭力和就業質量。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創業基礎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實現生涯教育與就業創業指導全覆蓋。二是加強政策宣傳。開設「職言職語」「青思客」等線上平臺,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就業政策宣傳力度。依託就業官網、官微等新媒體平臺實時推送就業政策。三是深化生涯教育。
  • 廣西積極穩就業保民生: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
    藍新豔表示,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有效幫助企業減輕用工負擔,也更加堅定了企業穩定員工就業的信心。企業是就業最大的「容納器」。為了讓更多企業活下來、活得好,讓更多群眾端上、端穩「飯碗」,廣西人社部門出臺一系列措施,著力做好「免、減、緩、降」,最大程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 「雲」上拓寬致富路(青春日記)
    哥哥在天津貸款買了個小貨車做司機,弟弟在老家開了個網店,直播賣農產品。我們為他倆提供代辦社保和個體執照、報稅等專業服務,還在天水投資建了一個短視頻基地。「現在日子真的好過了!」這是他們見到雲帳戶的小夥伴說的第一句話。目前,我們服務的個體經營者中,像這哥倆一樣,有990萬人來自於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雲帳戶累計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79.4萬人。
  • 王定國扶貧基金會赴甘調研 推動中醫藥振興
    本文轉自【中國網】;近日,王定國扶貧基金會一行赴甘肅考察調研,推動中醫藥振興。基金會理事長、王定國之子謝飄,南開大學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定國扶貧基金會發起人吳潤澤,紅軍西路軍研究工作委員會會長胡濱江、副會長謝烈,東方靈盾科技公司董事長劉延淮,天津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陳世忠、產業發展組組長穆彤以及中建二局和天津有關企業代表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