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新記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深圳保護區

2020-11-20 北青網

近日,鳥類調查人員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統計鳥類時,突然發現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截至目前,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共記錄鳥類20目59科256種。

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隻,其中我國有1000隻左右。在中國,黑鸛繁殖於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臺灣等地越冬。上世紀60年代曾定期到香港米埔溼地越冬,現極少有記錄。

生性機警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釐米。作為捕食性涉禽,黑鸛主要食物為魚類,也吃蛙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以及螻蛄等部分昆蟲,偶爾啄食少量水草。

近年來,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保護區內的魚塘進行了一系列的生境恢復及管理工作,通過人工營造高潮位鳥類棲息地、科學調控水位、控制蘆葦自然擴散、降低魚塘周邊植被高度、減少人為幹擾、科學引導遊客參觀等措施,生態系統穩步恢復,鳥類棲息環境明顯改善,為遷徙過境和越冬的數萬隻水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總臺央視記者 趙菁 劉帆 鄧裕達)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 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 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作者:叢玉霞    編輯:奚暢波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0-11-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2020-11-17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黑鸛、白鷺「同框」了
    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成群的黑鸛在密雲水庫庫濱帶棲息覓食。李佔芳攝現在正值一年一度候鳥冬季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
  • 中國最珍貴鷺鳥現身深圳紅樹林保護區
    中國最珍貴鷺鳥現身深圳紅樹林保護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田穗興)黃色嘴喙,綠色長腿,全身白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飛翔,或在紅樹林和水草間嬉戲覓食,一舉一動都美成「精靈」。它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級,全球數量約有3000隻,中國約有1000隻。
  • 河間玉米地裡有隻受傷的尖嘴大鳥 原來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滄州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將這隻大鳥接走後給它治傷。中心負責人孟德榮說,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經治療,它的情況已明顯好轉。8月4日晚上9點鐘,河間市故仙鄉北新河村村民吳玉梅和丈夫去玉米地查看生物殺蟲燈時,發現生物殺蟲燈下有團黑乎乎的東西。她上前仔細一看,才發現那是一隻黑背、白腹、長腿、尖嘴的大鳥。吳玉梅試著撥了撥那隻鳥。那隻鳥只是撲騰了兩下翅膀,根本飛不起來。
  • 手機畫面曝光: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手機畫面曝光: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2020-11-18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南昌寧: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蹤跡
    近日,雲南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天堂管護所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活動的影像。林麝(學名:Moschus berezovskii),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也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高級香料,素有「軟黃金」之稱。林麝通常要在生態環境非常好、人為活動非常少的情況下才能生存,由於生性膽小,主要的生存技能就是躲避天敵,它能登上傾斜的樹幹,站立於樹枝上,屬半樹棲動物。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黑鸛棲身拒馬河 水環境改善明顯
    拒馬河黑鸛夫妻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近年來,房山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房山轉型發展,強化生態涵養保護,積極推動區域綠色發展,為綠水青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北京多地發現黑鸛身影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在河灣淺灘間,時而優雅涉水覓食,時而成群結隊遨遊天空,體態優美、活動敏捷,它們就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極其珍稀。
  •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近日在烏蘭布和沙漠巡查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11月21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組織民警對候鳥遷徙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當日上午,民警巡查到烏蘭布和沙漠二十裡柳段時,發現空中飛過一隻「老鷹」,便迅速用相機記錄下它在空中飛翔的瞬間。巡查結束返回單位後,民警仔細察看圖片辨認,發現這隻「老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民警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到此前磴口縣沒有白尾海雕行動痕跡的記載。這次發現刷新了磴口縣境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種類數量。
  • 黑鸛棲身拒馬河 「野味」餐廳變「野保」
    近年來,房山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房山轉型發展,強化生態涵養保護,積極推動區域綠色發展,為綠水青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北京多地發現黑鸛身影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在河灣淺灘間,時而優雅涉水覓食,時而成群結隊遨遊天空,體態優美、活動敏捷,它們就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極其珍稀。
  • 北京房山:強化生態涵養保護引來多隻黑鸛棲身拒馬河
    圖為12月1日清晨,黑鸛在北京房山十渡景區五渡橋下的拒馬河覓食。  近年來,北京市房山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房山轉型發展,強化生態涵養保護,積極推動區域綠色發展,引來多隻黑鸛在此「安家落戶」。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全球僅有3000隻,目前我國大約有1000隻左右,被稱為「鳥中大熊貓」。房山拒馬河流域是北京地區黑鸛的重要棲息地之一。
  • 那些國寶級的鳥類原來就在你身邊 而你卻不認識
    亞熱帶氣候使這裡擁有相對溫暖的冬季,並為鳥類提供了大片可供隱蔽和覓食的蘆葦蕩、水塘、灘涂,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水鳥在此棲息、停歇。  此前,曾有媒體稱溫州市在冊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8種,省級重點、一般的保護動物若干種。
  • 探訪武漢天興洲:黑鸛成群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5日一早,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來到武漢天興洲頭進行鳥類監測和環境保護工作。通過望遠鏡,他看到成群的黑鸛在百米開外的水域中或嬉戲、或覓食。「黑鸛已經連續7年在這裡越冬了。」顏軍欣慰地說道。圖為翱翔的黑鸛 顏軍 攝天興洲位於武漢三環線內,是長江武漢段最大的江心洲。
  • 太行項目中心鳥類調研:長嘴劍鴴成本地留鳥?天鵝群與黑鸛一起在...
    2020年12月28日、29日,太行項目中心,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鳥類調研小組趕赴石家莊黑鸛保護地進行鳥類調研。第一次發現了長嘴劍鴴小群體在溼地越冬,多隻小天鵝、大天鵝和黑鸛群一起在溼地覓食,上萬隻野鴨群在溼地上空飛翔。護飛行動:長嘴劍鴴成為本地留鳥?
  • 國家重要溼地新成員——谷城漢江國家溼地公園,看看到底有多美
    近年來,我省加強了溼地資源底線管理,加大了溼地保護力度,加快了溼地生態恢復。全省溼地保護面積達到1024萬畝,溼地保護率提高到47.29%。谷城漢江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下遊穀城縣城以東。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鸛:鳥中「大熊貓」
    脊椎動物·黑鸛Ciconia nigra脊椎動物,鳥綱,鸛形目,鸛科,別名烏鸛、黑白雞、撈魚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看到黑鸛長而粗壯的嘴,應該有不少人會猜到它是以魚類為主食的鳥類。因為善於捕魚,在不少地方,黑鸛也被稱為「撈魚鸛」。它們通常選擇在河流、溝渠、池塘等地進行捕食,有時佇立觀察後突然向水中進行襲擊,有時邊走邊啄尋。即便在尋找食物時,它們也會分出精力進行觀望,警惕性非常高。它們的聽覺、視覺均很發達,很遠便能發現人和其他動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