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期芒果衛視有很多熱門的綜藝節目都開播了,其中有一檔真人的綜藝節目《婆婆媽媽》一開播就受到了很多人的爭議,第一期的嘉賓邀請了男神林志穎,可是在預告中,林志穎的媽媽和老婆似乎發生了不太愉快的事情,令很多網友們直呼:&34;
林志穎帶自己的妻子回到媽媽家,但是妻子穿的是一個短牛仔褲,並且有一條拉鏈的破洞作為設計,然而林志穎的媽媽卻認為,這樣穿是對她不禮貌的表現,並且直言告訴媳婦,&34;。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婆媳關係一直是整個家庭最難解決的矛盾,尤其是當婆婆和媳婦發生爭執的時候,丈夫在其中是壓力最大的,特別是有了寶寶以後,老人們的教育觀念總是和年輕人的教育觀念有一些衝突,這個時候難免就會引發一些&34;。
1.金錢觀念的分歧
老一輩的觀念其實有很多都是和年輕人有衝突的,就像金錢的觀念,年輕人可能更崇尚&34;,只要符合這些特點的東西就算花費比較多的錢,年輕的父母們也是比較願意的,可是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一般比較&34;,如果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東西,他們可能不會隨手就扔掉。就好像老人喜歡將孩子的表哥、表姐穿過的衣服拿過來再回收利用穿到自己孫子、孫女身上,但是有些寶媽們是很反感她們的婆婆這樣做,認為別人穿過的衣服再給自己的孩子穿,總歸不太好。
2.就業觀念的衝突
有一些年輕的媽媽們在生完孩子以後,就想繼續工作,並且習慣了職業生涯上的拼搏,但是有一些婆婆他們就希望自己的兒媳能夠在家裡面一心一意的照顧孩子和家庭,不要在外面繼續的工作、忙碌。
像這種就業的觀念衝突就很容易引起婆媳的矛盾,一方面是自己的工作需求,不想放棄自己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又是孩子和婆婆的壓力,對於多年輕媽媽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3.孩子教育方式的差異
在綜藝裡面,麥迪娜和她的婆婆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分歧就很大。當孩子在地上爬,並且玩弄了一下婆婆的拖鞋,婆婆的反應就比較過激了,馬上去將孩子手中玩弄的拖鞋搶過來,並且將孩子抱到自己的懷中,麥迪娜和婆婆說:&34;而婆婆卻反駁道:&34;
像這樣的教育分歧,很難說誰對誰錯,畢竟兩個人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雙方都想要說服另外一方,從而聽從自己的教育觀念,當雙方沒有一方妥協的時候,就會造成&34;的尷尬的局面。
1.影響夫妻之間的和諧關係
&34;當中,其實最難做的就是&34;和&34;,他們在兩個女人之間有時候很難說誰對誰錯,更怕自己偏袒了哪一方都會讓另一方傷心。但是更多的,爸爸們還是會偏袒自己的母親,又或者說當時處理的方式不當甚至是不處理,就會容易將矛盾引發到夫妻關係上,長期都是這樣的話,夫妻之間就會因為&34;而有裂痕。
曾經有研究表明,夫妻離婚的主要原因有百分之五十是受到&34;的影響,也就是說,婆婆和媳婦發生爭吵,已經有一半的機率會影響夫妻的和睦關係。
2.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孩子的世界裡面,自己的奶奶和自己的媽媽都是親人的一部分,孩子單純的思想會認為自己的親人就一定是好人,是自己最容易相信的人,可是當這兩個人發生了爭執和矛盾的時候,就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全,甚至是恐懼和害怕,尤其是雙方各自都在向孩子訴說對方的缺點,孩子都會出現觀念的偏差,長期以來,孩子就會變得不自信,膽小不敢說話等等。
尤其是家裡面婆婆和兒媳發生劇烈的爭吵,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還會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給他營造一個恐懼和嘈雜的家庭氛圍。
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都會有婆媳矛盾,並且這些矛盾是一定會存在的,只是我們應該如何去緩解,只要我們用對了相處的模式,兒媳和婆婆的相處也能&34;。
1.相互尊重是第一要素
尊重不僅是用於處理&34;上,更重要的是,我們對何人都要保持尊重的態度。很多婆婆之所以會和年輕的兒媳發生矛盾,主要是因為她們認為自己年長,並且是男方的父母這一身份,所以可以對年輕的兒媳進行一定的教誨,但是我們要知道&34;的前提是要去&34;兒媳。
就像林志穎的媽媽那樣,如果婆婆們真的對兒媳某些地方有了一定的意見,可以選擇不當著自己兒子甚至是更多親戚朋友的面去說穿兒媳,私下去說這件事情會更好;還可以是以聊天的方式,無意中提起這件事情:&34;像這種比較親近的語氣就能夠很好的拉近與兒媳的關係。
同時,作為兒媳,對婆婆更是應該抱有&34;的態度,如果是婆婆在教育孩子方面與自己產生的一些差異,那麼可以私下去跟婆婆說自己的教育觀念是怎麼樣的,可以拿一些權威的數據去給婆婆作為參考,像一些育兒的書籍、網上的一些育兒視頻指導、還有一些專門的幼兒園老師和早教老師的解說等等,只有將權威的東西去分享給自己的婆婆,才能和她很更好地去交流最新的育兒觀念。
2.丈夫要懂得及時制止&34;
在婆媳矛盾處理當中,其實兒子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我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好自己的妻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我們也不可以在他們爭吵的時候判斷誰對誰錯。
丈夫可以直接將自己的妻子或者媽媽拉到房間進行勸說,這樣可以有助於及時的制止更大的爭吵發生。同時,不管是你以&34;的角度還是以&34;的角度去勸說自己的媽媽和妻子,都不能直接的去說出他們的錯誤,更不能說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而是在剛剛的話題爭論當中指出他們對的地方,像&34;然後再說出自己母親對的地方&34;這樣就能夠比較巧妙的先化解他們心中的怒氣,然後慢慢的和他們滲透對方正確的觀念。
3.學會自我情緒管理
不管是婆婆還是兒媳,都要學會自我情緒的調節和管理,比如,準備發生爭吵的時候,雙方可以及時的停止話題,然後回到各自的一個空間,做自己的事情,舒緩一下自己即將要爆發的負面情緒,等到自己的情緒平穩了,雙方再找時間去交談。
像婆婆和兒媳說到育兒的問題馬上要吵起來的時候,作為兒媳,可以先去和孩子玩耍,又或者可以回到房間,戴著耳機聽聽音樂;而婆婆們就可以,打掃打掃房間,或者下去樓下和小區的朋友一起跳跳舞和自己的老伴散散步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情緒轉移的辦法。
我是吳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