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之王 夏永康

2021-03-02 鳥人與魚



夏永康

Wing Shya

香港時裝、電影、藝術界著名攝影師

導演及平面設計師


「人是最複雜的、變化最多的

因為這比較困難,所以很有挑戰性

拍明星或者普通人,他們是我控制不到的

而這種不可控我覺得更好看,也更好玩 」 


夏永康追隨王家衛

以劇照攝影師的身份參與電影

《春光乍洩》《花樣年華》及

《2046》的拍攝及設計工作

還拍攝了網絡劇集《男女字典》

執導了電影

《全城熱戀》和《全球熱戀》


為張國榮拍過寫真集

為王菲、莫文蔚、謝霆鋒、李玟

在內的眾多歌手拍攝專輯封面

他的公司包攬了香港半數的唱片封面製作

還為《i-D》拍攝過時裝專輯等

還多次為MOTO拍攝過平面廣告


他的攝影作品在多個香港及國際展覽中展出

在香港、中國內地、加拿大、日本、美國紐約

等地獲得超過60個獎項


夏永康對影像和色彩的敏感獲得了業界的肯定

做為攝影師的夏永康早已經在業內享有名氣

被冠以「視覺之王」的稱號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

「 在香港娛樂圈,沒被夏永康拍過相片

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時尚明星 」

事實上,夏永康縱橫江湖多年,國際獲獎無數

就連《i-D》、《VOGUE》等國際潮媒也頻發邀請

從張國榮逝世時堅持不在逝世期間「出賣」張國榮的照片

表示夏永康是一位哀傷又至誠的攝影師


「 當我編故事時我能夠從全新的角度開始

創意從0開始,每個故事、每個我開始的項目

我能夠創作一刻或一個場景

它們可以是截然不同的

對我來說,每一次都是全新的 」



1 9 6 4

出生於香港

夏永康父親是山東人

後來移民香港生下了他

而為了照顧並不富裕的家庭

從小父親需要到英國長期打工養家

夏永康自幼貪玩、個性反叛

考試成績卻一塌糊塗

性格決定命運,追求與眾不同的性格

一直影響著他的生命軌跡


夏永康的英文姓氏「Shya」來自父親不標準的粵語

後來他就用來做了自己工作室的名字:Shya-la-la


在港讀設計期間

他遇到了後來的紅極一時的軟硬天師

林海峰與葛民輝

大家成為好友

而這兩人後來也改變了夏永康半生

……



「 我64年在香港島出生

小時候家庭很窮,我在木屋區長大

有時候刮颱風都會把屋頂吹走,印象很深刻

後來政府補貼,我們才住進了大廈

我父親需要去英國工作養我們

他在外面就變得沒人管我們

我有個姐姐,她負責看著我,但她管不住我

我就每天放學不喜歡立即回家

就在街上和朋友踢球、釣魚什麼的

父親每年回來都罵我

越罵,我當然就越反叛了…… 」


1985 ~ 1987

在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李惠利工業學院修讀設計

與葛民輝組過band樂隊



「 後來就到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李惠利工業學院修讀設計

和林海峰和葛民輝是同學,我們三個當時一起讀的書

85年讀到87年

那時候喜歡玩音樂,還和葛民輝組過band

我們三個人讀書很差,實在要挑一個最好的,就林海峰

畢業之後我去讀藝術,他們就進了電臺做軟硬天師 」



1 9 8 7

到加拿大艾米麗卡爾(Emily Carr Institute)

藝術與設計大學學習

並和幾個外國同學在加拿大開了一間公司



「 87年去加拿大

其實加拿大那間學校很便宜的

我選擇它也是因為它便宜才去 」



「 讀藝術是我自己的選擇

父母更想我讀能賺錢的學業

其實讀藝術也是因為我讀書不厲害

我什麼科都考得不好,唯獨藝術考得最好

由於家裡面無法供我出去讀書

我畢業之後需要做許多工作來儲一筆錢

香港讀書時候

有機會設計了一個餐廳——東東快餐店

現在已經倒閉了——的制服、櫥窗、LOGO……

做了整個店面的形象設計,賺了一筆錢,有三四萬塊錢

當時三四萬塊錢已經很多了,兩個朋友每人分一半

我就拿了這筆錢和借款去了加拿大讀書  」



「 在國外,最困擾我的是家裡沒有錢

我需要自己賺錢來讀書

英文又不好,只能一邊學英文一邊學習和工作

我在美國工作也只是做過一個暑假,是學校叫我去的

那時候工作都是為了錢,賺一筆錢交學費

晚上我收工之後,還去公園賣畫什麼的

所以加起來,一個暑假能賺一個學期的學費

都不錯的,哈哈 」



「 後來我和幾個外國同學

就在加拿大開了一間公司

做了一年,我就想回來了

覺得我想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

聽說我要回香港,大家都很失望、想哭

—— 我當時是整間公司的靈魂  」



「 記得當時我和他們說

在加拿大你們少了一個我都無所謂——

我們五六個人,每個人都很厲害——

但我回到亞洲,回到香港

可能能做到一點有意思、有意義的事情

改變一些情況

我當時已經賺到錢了,公司發展越來越好

所以我回香港不只是為了錢

而是想為了我的國家做一些事情  」




A woman stands in the light of a sign for Mido Café at 64 Temple St., Yau Ma Tei, Hong Kong.

1 9 9 1

滿懷理想的夏永康

興致勃勃的回到了香港

但立即就遭受了沉重打擊

一心創新、突破的他根本找不到工作

沒工作甚至還引來了家人的抱怨

而在國外練就了一身絕技的他

憑著紮實的功力逐漸穩住了陣腳

不久,他得以進入商臺當了高管

而這個時候

他堅持的創新和突破理念

開始發揮了積極作用

令他事業更上一層樓



「 91年我回到香港,但卻發現找不到工作

我說慘了,心裡都開始後悔

去見工,我想的是突破

但和招工的人的理念完全不同

他們不需要突破

那時候非常的辛苦,不知道怎麼才好

家裡人也覺得:

『 哇,你以為自己很厲害

回到香港又找不到工作

又賺不到加拿大的錢…… 』 」



「 直到有一次政府辦香港雙年展

兩年一次的藝術展覽,我去參加

結果贏得了冠軍,得了十萬塊獎金

我就把錢給了一半我母親

我母親看到

原來你讀藝術真的是可以賺到錢的

才開始對我這工作有了信任  」



「 我賺到錢之後,就搬出了家裡在外面住

開始正式出去找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廣告公司的,工資非常不錯

但我始終不是很喜歡做這份工作

大概半年後,有一天

我在街上碰到林海峰,他說:

『 你回到香港啊?怎麼不找我? 』

我說:

『 你現在是明星,那麼紅,我就懶得找你了……』 」



後經林海峰進入商臺工作

其後創辦了Shya-la-la workshop創作室

並為包括英國《iD》《Tank》美國《Visionaire》

在內的時尚藝術雜誌提供過服務



「 第二天商臺的老闆俞崢就打電話給我

說林海峰說你很厲害,請我到商臺工作

做創作總監,我就一口答應了

進了商臺之後就開始順利,有個電臺在背後撐著

生活就開始好了,工資都多了很多倍 」



「 整個電臺給我空間很大,能玩很多東西

我當時也都算高層,變成我做東西有很大的自由度

我想到的東西、創作的東西

他們都支持,譬如海報、活動、廣告、舞臺

叱吒樂壇獎項這些什麼都是我來弄的

我就在那裡發揮了許多關於藝術設計的東西 」



「 在商臺工作時候,我有參加廣播劇的演出

還有舞臺劇,他們也叫我一起玩

有時候拉闊音樂需要彈琴,我都有參加

我是個很貪玩的人 」



把工作當成自己最大娛樂的夏永康

毋庸置疑是個工作狂

他很享受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

除了這份天性興趣

他更令同行佩服的是苦心鑽研和學習

後來得以揚名天下的攝影

部分技術甚至就是

「不恥下問」向助理偷師學來的


林海峰(圖左)與夏永康是多年老友,對他幫助甚大

夏永康《全城熱戀》裡有兩條好玩的魚

其中一條就是找林海峰配的音,另一條是容祖兒

夏永康攝影事業始於林海峰彭羚夫婦

從唱片打開局面,之後遇到王家衛,

為其拍攝設計《春光乍洩》《花樣年華》

《2046》等電影的海報和劇照

從此聲名大噪

和善好玩的他

亦成為張國榮、張曼玉等

巨星好友與指定攝影師

而他獨樹一幟的風格、出色技術

奇特的想法甚至吸引了《i-D》《VOGUE》等

國際潮流雜誌的注意,力邀其拍攝廣告、寫真



Catherine McNeil for Número #143


Catherine McNeil for Numero (Clair-Obscur) #143

夏永康接下來的工作便是

為當紅歌姬Lady GaGa

拍攝當 Polaroid代言的廣告照



「 後來林海峰的老婆彭羚準備出唱片

就問我有沒有興趣幫她拍照,做唱片設計,

我就一口答應了,開始了第一個唱片設計和攝影

林海峰某個程度幫了我很大忙

他也給了越來越多的唱片設計我來做

做完這個唱片(《C for Cass》)之後

開始陸續有很多機會 」



「 有一天,葛民輝和我說想開一間公司

專門做設計海報和唱片設計,我就離開了商業電臺

去了葛民輝公司打工,幫他做整個公司的海報和唱片

在葛民輝公司兩年我拍了很多相片

有了很多機會做了許多我想做的事情 」



Elza Luijendijk

「 當時也不是很順利

很多東西拍出來我自己不滿意

因為我是讀藝術的,不是很懂得拍照

藝術是說概念,不是技巧的

我沒學過技巧性的東西

當時就做錯了很多東西,出了很多問題 」



「  攝影技巧屬於我自學的

有時候跟一些助手請教

問了許多問題,他們反過來教會了我

我有想法,但技巧我是不厲害的 」



「 離開葛民輝公司之後

我就自己開了一間公司shya la la

我幫他照顧了所有的事情

離開葛民輝公司時候,經濟狀況不是很好

我沒有儲錢,那我想開一間公司就變成了很大困難

我很辛苦的要去借錢開一間公司

當時我沒什麼錢,需要一群人來和你一起做一間公司

當時需要借十萬塊左右 」



「 林海峰就是我的主要客戶

他很多活都找我來做

我離開葛民輝公司

一些客戶也會找我來做

很多明星都變成回頭客

找我來拍照,我就越做越好 」







「 王家衛是葛民輝介紹的

他說 ' 家衛在找攝影師,不如你去見一下他 '

我就有了機會見了王家衛,我當時很害怕

他見了我之後就說不如讓我去阿根廷一起玩

幫他拍《春光乍洩》,我一口答應

開始了和他的第一個工作 」


「 眾多海報之中,最喜歡《春光乍洩》

我第一次參加,全程參與,看到了很多東西

我很懷念這份經歷 」


他們第一次合作的《春光乍洩》


香港電影的劇照和海報向來得過且過

王家衛和夏永康的執著

令海報設計、質感有了飛躍進步

晃動的影像,迷離的城市

慵慵懶懶地頹廢著的男男女女

瀰漫的燈紅酒綠,鶯歌燕舞杯觥交錯的視線

被撩動的情緒像風吹開了房間的莎簾

電影感的影像窺私帶來桃紅柳綠樣的風月無邊

鞏俐、舒淇、梁朝偉、張曼玉、李燦森……

在夏永康的鏡頭下都別具風情

即使是一張照片

也有著電影鏡頭一樣的質感和氛圍

周迅

張震

張曼玉

謝霆鋒

吳彥祖

孫燕姿


舒淇

莫文蔚


呂燕

劉嘉玲


梁朝偉

李宇春

李小璐

李燦森

大S


鞏俐

馮德倫

杜鵑

陳冠希


Maggie Q

Angelababy



Tilda Swinton



他與國際著名導演王家衛的合作堪稱經典

他所拍攝的《花樣年華》《重慶森林》《2046》等

電影海報和劇照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而夏永康與梁朝偉、張震、吳彥祖等男星的合作頗多

對於這些男明星,作為攝影師的他也自有一番心得

重慶森林




花樣年華

愛神



2046

1 9 9 7

和王家衛的春光乍洩


夏永康結束海外留學回到香港

開設自己的工作室

「 一開始有些人找我拍的照片

但我拍出來都是『怪怪的』,沒幾個人喜歡

但是突然有一天

王家衛就到工作室找到我,看我的照片

問我『你的作品好像都和別人不大一樣哦?』

我就說 『 是啊,都沒人喜歡 』

他就笑了,『沒人喜歡的,我喜歡 』」

於是,夏永康就跟著王家衛來到阿根廷

成為《春光乍洩》的劇照攝影師

為《春光乍洩》留下了很多經典的瞬間




「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拍電影

第一次拍電影海報

當時我不知道怎麼做電影

要一直學習怎樣去做

而且當時不是在香港拍攝

需要學的東西真是太多了

第一次就好像試驗一樣 」

夏永康對當時的情景還是記憶猶新

「 拍攝過程是很長很辛苦的

為電影拍照和拍唱片封面不同

唱片一天就可以收工了

但是電影卻需要一段時間

要動腦筋去想,還要一直跟著他們

做什麼都要在一起,這個過程有些辛苦

不過也會更開心些,因為好像產品很『大』

有很多人可以看到,甚至是在瑞士或者印度

人們都可以看到我拍的海報

我覺得自己作品好偉大 』』

《春光乍洩》那張經典的海報

兩個男主角「滾」在一起,背景是阿根廷的天空

「 拍這張時

梁朝偉和張國榮都很放鬆

張國榮一直都鼓勵我

給我空間讓我不斷地嘗試 」





那一次,拍了張國榮很多張背影

《春光乍洩》還讓夏永康

和張國榮成了最好的朋友

「 他很喜歡我拍的劇照

之後他經常找我拍專輯封面和自己的照片

我們慢慢成了朋友 」

兩人曾在2000年一起在內地五個城市遊走

一個走,一個拍,後來結集成冊

出版了頗受好評的寫真集

《 慶 》

「在西湖邊是他最放鬆的

我們一直走,一直聊

都忘了是來拍照的,只是走和聊

有時候他會想起來,幫我拍張照吧

而且他那一次,拍了很多張背影 」

一開始夏永康還不理解

因為所有明星拍照都喜歡

儘可能地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

可是張國榮卻只留下背影

「後來我想

他可能是覺得背影會給人

更多的想像空間 」


夏永康鏡頭藏有很多故事

一張相片能迷倒不少人

2 0 0 1

夏永康極少有在大屏幕出鏡

唯一試過一次是在梁栢堅導演的《絕世好bra》裡

他自己改了一下編劇為他準備的臺詞

在影片對劉嘉玲說了一句對白

「 從攝影到綁架,從綁架到綁胸

我是導演夏永康 」

這句對白很有意思,因為

—— 攝影是他的主業

綁架是他和謝霆鋒等人弄的

短片《戀愛起義》裡的故事

綁胸是《絕世好bra》的主題

而導演,則是夏永康的理想


2001 舒淇 for i-D

鮮為人知的是

夏永康第一次參與電影卻是

95年和林海峰合作的《天空小說》

他做攝像,遇到了杜可風,受益良多

之後再執導筒,則是網絡電視

《男女字典》


《絕世好bar》裡只有一句臺詞的夏永康

「 林海峰幫了我很多忙

他做什麼其實我都會幫他,我們是好朋友

天空小說》那個經歷是他給了機會我去嘗試

因為在電影上面,我沒有經驗,完全不懂

不知道拍電影的相片是怎麼樣的

他給了機會,我就去玩 」

「 當時杜可風在那裡,第一次見到他

我說 『 哇,可以看到杜可風拍東西 『 覺得很厲害

可以吸收他們的東西

第一次看到原來拍戲的世界

他們是怎麼工作的 」


「 《戀愛起義》做導演,其實都是誤打誤撞

林海峰叫我去,說:

『 我們商臺想搞一部電影,不如你試一下 』

那個經歷就是覺得很過癮、很好玩

原來你怎麼想怎麼弄就可以做了出來

都你說了算,不用理會太多老闆的意願

但我覺得不算成功,我的故事可以好上一點  」

「 我想到謝霆峰的歌名 『 非走不可 』

很合適我的電影裡面那個意思

就用了歌名和那首歌,這樣比較完美

那個故事是我認識了一班人

他們在酒吧裡說這些故事

我就自己加工幻想出來

我覺得我想得不夠厲害、不夠透徹

視覺上、美術上好玩

但始終覺得故事可以好一點點

我就知道我的弱點在故事上面 」

「 《戀愛起義》故意放了許多粵曲大戲

我覺得有意思

我覺得加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在裡面會變得很有趣

當時我只是考慮視覺上好玩,都不需要什麼意思的

現在開始了解,電影那個語言是要學識的  」


「 我拍完《戀愛起義》,開始就很想做導演

——短片已經那麼好玩了,那電影不是更好玩?

但我一直覺得我劇本是弱項,不夠分量

所以一直就得個設想,也很難找到一個班底

很快,我就不去想了

我覺得寫故事我都不夠厲害,很難實現  」

「 《男女字典》都有點點和商臺有關係

我和商臺的關係很好,他們和天馬合作

就問我有沒興趣

主要是表達都市人的生活

我很有興趣去探討都市年輕人那種生活  」


夏永康拍攝的魚缸裡的張栢芝

當年小姑娘張栢芝回香港過暑假

被夏永康發掘做模特從而入行


好玩的是,夏永康與謝霆鋒合作也很多


2004  張曼玉 for I-D, September

2 0 0 5

5月20日上海街視藝空間

2 0 0 6

1月香港設計系列之三香港文化博物館(及四頭家)


2006 Wing Shya, Jealousy No 1

3月18日至4月16日

在日本六本木山森美術館舉辦

Wing Shya Exhibition個人攝影展

展出他為多位藝人拍攝的攝影作品


張叔平、王家衛(左一左二)對夏永康影響很大

甚至《全城熱戀》夏永康拿不定主意時

便是張叔平讓他放手去玩的



2007 古天樂 Vogue  - China

2 0 1 0

夏永康執導電影

《全城熱戀》


《全城熱戀》一共有10個明星主演

五個有關愛情的故事,這些大牌都有突破性演出

張學友在鬧市街頭穿上「冰塊裝」

劉若英演了一個洗腳妹

大S更是犧牲長發

還面對攝影機脫到只剩下內衣

大牌明星眾多,不過片酬都是友情價

「 大家都說,你拍電影

我一定來,來玩啊 」

夏永康一直說自己拍這個電影

並不想在票房上有太多想法

只是把自己腦子裡的一些想法展現出來

「 陳國輝(另外一個導演)就負責拍攝

我就負責一半的故事和美術

兩個人從開始就分工很明確

所以合作愉快 」

「 我現在當導演,受王家衛的影響很深

攝影風格也和杜可風有些相像

不過杜可風更喜歡捕捉人物的動作

我比較喜歡拍攝靜態的場面 」

「 時代片比較好玩一點,我覺得我第一次拍戲

就不要寫那麼複雜東西,比如歷史什麼的

簡單一些,愛情比較容易共鳴

對於別人來說愛情可能就是一切了的  」

「 我都不覺得《全城熱戀》是短篇

因為五個故事加起來,有傳承在裡面

雖然看起來可以拆開

但最後面有一些事情是走到了一起

完全可以當一個長篇去看 」

「 兩三年開始我們就有了拍攝的想法

我們兩個人(與陳國輝)聊了起來

說不如一起做導演,就開始寫劇本

寫了兩年,籌備許久

寫完之後,碰倒這家公司

他們很有興趣投資

我們就一口答應,我們願意試一下 」

「 我們想完故事,就開始想演員

譬如,如果這個故事是張學友就好了

他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合適,他是做父親的

知道怎麼和女兒生活,我就找他去聊

他就很快就答應下來:『 我陪你們玩  』

我覺得是很難的

都是先有劇本再有演員

謝霆峰、吳彥祖都是這樣出來的 」

「 拍《全城熱戀》過程特別麻煩的地方

在於演員的檔期

需要計算得很清楚,這個是最難控制的地方 」

「 我很喜歡內地,經常回內地

我覺得能拍到內地的東西是很好玩的事情

北京故事深圳故事,我兩個都是喜歡的

對於我來說,就不覺得難的

我拍照都經常回內地,我是能控制到的

baby的故事是說舊工廠的

我們就專門去工廠看別人是怎麼工作的

我們有去學習 」

「 在後面計算的人,就說

『 你《熱辣辣》,大家不明白

《全城熱戀》大家會明白一點  』

我就覺得她們說得是對的

就聽他們說,就改了名字

香港還叫《全城熱戀熱辣辣》

加在一起  」

2 0 1 1

執導電影

《全球熱戀》


2011  i-D





2011 Flair Italy November

2011 杜鵑 for Flair Italy Magazine

2 0 1 2

夏永康執導微電影

《星知我心》




2012 elza luijendijk by wing shya for numéro #137 october



2012 i-D magazine fall


2012 Numéro France October

2 0 1 3

夏永康擔當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的攝影師

並在烏鎮為彭于晏拍攝了海報




2013 Clair-Obscur, Catherine McNeil by Wing Shya for Numéro, May



2013 Soo Joo by Wing Shya for Numero France #145


2013 李宇春 Vogue Italia

2 0 1 5

影帝梁朝偉

聯袂殿堂級攝影師夏永康

及奧斯卡提名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

以王家衛御用班底的奢華陣容

傾情呈獻終極眼戲大片

《眼》



2015 Ryuichi Sakamoto


夏永康·語錄

我小時候看了許多純藝術電影

很抽象的電影 ——

大家不知道他說什麼、看完都沒什麼意思那種

最喜歡Andy Warhol

其實我都不知道內容說什麼,過程也是估計

「 哇,原來藝術是那麼好玩的 」

華語電影,我六七十年代我喜歡李翰祥的電影

很多都喜歡,他非常有想法,很有時代感


我更覺得自己是中西結合

我的出生和生活是亞洲

但我有一段時光是在西方學習工作

就好比煮菜,材料是亞洲的,方法卻是歐美的

我也很喜歡亞洲、中國、香港的元素

我更傾向於看菜煮飯


我在電影和一些作品裡

玩的很多方法是很鬼佬的


我想我是一個工作狂,我很享受我的工作

給很多工作我來做我都不會覺得自己辛苦

我早上大概11點起來

然後就開始照相或者開會、討論

然後晚上11點多回來

又開始整理一些相片、資料什麼的

做到晚上三四點,平均每天睡四五個小時

我用了很多時間在工作上

可以說工作就是最大的娛樂


我覺得:

你玩,然後有人給錢你

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情


我想做一些純藝術的東西

譬如北京藝術館的藝術

沒有商業元素在裡面

這是我最想做的東西

我就覺得遲點做都可以的

我覺得人生經驗是可以幫到我的

需要積累更多時間


當年我有很多辛酸

但你畢竟是真的喜歡攝影

慢慢變得有一些問題你都不會覺得是大問題

我想嘗試一些東西,但別人不尊重你

覺得你做的東西不合適,不給機會你去試其他東西

那時候就很不開心,覺得這個國家、城市很保守

現在也會有這些問題

但現在會變得他們怕你多一些,尊重你多一些

以前誰聽你的


我是學藝術的

你就會有一些東西是要特別一點的了

你想做一些東西出來和別人不同

這是學校的教育系統(出來的)

所以你會做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出來


我喜歡玩,「追求與眾不同」的性格

可能和小時候是有影響的,都是一種反叛

上課時候,別人在學習我就做其他的

畫畫別人畫的我又不想畫

家庭和接觸到的人(導致)我

從小就想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再加上,讀大學時候

學校是希望你與別人不同

我在外國讀書,那些同學都是這樣的

個個風格都不一樣

他們是希望每一個同學

做出來的東西是與別人不一樣的

這就變得你拍戲

也想有些東西和別人不一樣,特別一點



拍照是生活 只買好看的相機

攝影就是夏永康生活中的一部分

就如同吃飯唱歌一樣存在在生活中

每次拍照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

也會帶不同的相機去

相機一定要好看的

攝影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氛圍

好看的相機可以營造一種氛圍

攝影師也自然會被影響

會被帶到這種氛圍當中




素材及圖片來自網絡

鳥人與魚   整理編輯



\ 微博:@鳥人與魚 | 微信ID:nryy2012 /

☟進入【逢會】小店,各種好物等你認領

相關焦點

  • 夏永康的越軌人生
    版權所有:《智生活1843》雜誌2017年12月刊他是「視覺之王」,一出道就頭頂名導的光環;他也是普通人,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隨心所欲
  • 鬼才夏永康
    儘管夏永康非專業攝影師出身,但,或許是欣賞他藝術專業培養出來的獨特審美偏好,王家衛一舉相中了他,於是他被帶入了墨鏡王的影像世界,97年《春光咋洩》一炮而紅,之後陸續又為《花樣年華》《愛神》《2046》等多部經典之作拍攝劇照。從劇照出發
  • 夏永康 | 移情
    ,再到擔任電影導演,夏永康遊弋在光影和聲像的世界,探索圖像的邊界和敘事的可能。神出鬼沒的俠客劇照師是導演的共謀者,是錄音師的好夥伴,是媒體宣發的視覺指南。俠客行走天下必須有一技傍身,俠客不幹活的時候,也並非癱軟如泥,而是伺機而動,目光交錯的時候,你會被對方的星芒閃到眼。
  • 夏永康:香港演藝圈御用攝影師
    倡辦▲—文章不代表本公眾平臺觀點—夏永康(Wing Shya),出生於1964年,香港攝影師、設計師、導演,張國榮御用攝影師,曾參與王家衛《花樣年華》、《春光乍洩》等多部影片的拍攝。看夏永康的作品,會有一種心跳窺探的快感。
  • 夏永康 王家衛張國榮御用攝影師
    2000年與張國榮在內地旅遊並為其拍攝;2006年3月18日至4月16日在日本六本木山森美術館舉行夏永康個人攝影展,展出他為多位藝人拍攝的攝影作品;他的攝影作品在多個香港及國際展覽中展出,在香港、中國內地、加拿大、日本、美國紐約等地獲得超過60個獎項。
  • 王家衛和作家張嘉佳、攝影師夏永康,編劇阿城的故事
    王家衛是香港電影中最會講故事的編劇,他通過講故事讓鄧光榮對《阿飛正傳》投資4000多萬港幣,最後票房不到一千萬,虧得鄧光榮急火攻心,上醫院打點滴,但王家衛卻一戰成名,成為香港文藝片之王。因此《擺渡人》其實是王家衛和張嘉佳共同導演的作品,但評價還是很低,難道是因為《擺渡人》是墨鏡王拍片速度過快。有些觀眾認為影片故事凌亂,後半部分更是不知所云。
  • 沒被夏永康拍過照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時尚明星
    個人認為《花樣年華》是續費穆的《小城之春》後又一部處處洋溢著性感的片子,這個性感的背後呢其實離不開幾個人技術層面上的處理。夏永康以為張國榮只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回香港後,張國榮真的經常打電話給他,隨後,他們變成了要好的朋友。
  • 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主題設計曝光 夏永康再度操刀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4)得到重量級人物的鼎力支持,與國際巨星郭富城、世界著名視覺藝術家兼攝影師夏永康再度攜手,展現光影世界的繽紛夢幻。點擊播放 GIF 0.0M夏永康繼2019年為電影節創作的主題設計「Colours in the Dark(黑暗中的色彩)」大獲好評後,2020年為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再次操刀
  • 頹靡而曖昧,朦朧又真實:在夏永康的鏡頭裡,藏著東方電影特有的濃烈與靜默
    談及著名導演王家衛,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王家衛御用劇照攝影師兼著名攝影藝術家夏永康。
  • 錯版劇照意外成經典,王家衛御用攝影師夏永康:感覺拍了一堆垃圾
    而當初與王家衛大導演的合作,對於夏永康而言絕對是一次意外。然而夏永康曾經表示,當初與王家衛合作是「一場上天安排的錯誤」。,當年,王家衛來到夏永康的工作室,看了他的照片後說到:「你的作品好像和別人不一樣?」
  • 他是張國榮王家衛「御用攝影師」,用鏡頭捕捉一代香港紅星絕美的模樣:如果世上真有永恆,我情願活在夏永康的鏡頭裡
    夏永康,香港最紅的攝影師之一,為鞏俐、梁朝偉、張曼玉.拍下罕見風格的照片,用鏡頭記錄下最盛放的香港,也裝進了一代巨星張國榮的那年心事。如果說,世上真的有所謂永恆,多少人可能會情願沉醉在夏永康的鏡頭裡,永不醒來。一如17年後追憶張國榮,夏永康拍的照片,依舊是最好的入場券。
  • 金馬55主視覺海報發布!再看金雞獎,不忍直視...
    金馬55主視覺海報沉穩大氣,無論綜觀或細看,皆各有巧妙。側臉輪廓疊出山峰 第50-55屆金馬獎主視覺海報一覽:金馬50:設計師聶永真,夏永康掌鏡,模特是「金馬50大使」張曼玉;金馬51:設計師蕭青陽,「5」內蘊含東方回紋,「1」
  • 碧昂斯的《獅子王》啟發了視覺專輯《黑色為王》
    她在聲明中說,新的視覺專輯「是為了慶祝黑人血統的廣度和美麗。」這位歌手在一年的時間裡研究並致力於這個項目,與世界各地的其他黑人藝術家合作。她與許多導演合作,為《獅子王:禮物》中的歌曲拍攝音樂視頻,並邀請了一些奈及利亞、南非、加納、喀麥隆和美國的藝術家在音樂中亮相。
  • 《馬戲之王》歌舞和視覺很好,故事節奏緊湊流暢
    《馬戲之王》該片講述了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巴納姆的人生故事。故事講述了身處社會底層的巴納姆依靠自己無窮想像力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從經營博物館到一手開創世界上第一家馬戲團的故事。真實的人物背景但故事本身更像是一個童話,歌舞音樂魅力極強,不覺人物單薄,一群奇異之人向世人宣告自我存在的力量已經從歌聲傳達了出來!舞臺上的他們讓人目不暇接!抱著輕鬆聽音樂的心態卻中途哭的稀裡譁啦,而且是暴擊兩次,當靈魂歌手唱著never enough我臉上的表情一定和休叔一樣,感嘆天籟直擊內心,不過緊接著的this is me讓我回神這才是宗旨,請愛你自己本來的樣子。
  • 好萊塢大片《哥斯拉2:怪獸之王》一場視覺狂歡,葫蘆視頻在線看
    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電影,如果你沒有看過,但多少都有聽聞過《哥斯拉2:怪獸之王》,如果你是喜歡看特效的話,那你一定一定不要錯過這部電影,裡面的特效超讚,超燃。  萬獸之王——哥斯拉,便是前者。  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誕生,它的外形酷似一條大蜥蜴,小頭巨尾,皮堅肉厚,明明不怎麼美貌,卻迅速徵服全世界觀眾,成為世界性的流行文化符號。
  • 《巴霍巴利王:開端》發布視覺特輯 特效磅礴場景絕美
    《巴霍巴利王:開端》發布視覺特輯 特效磅礴場景絕美 原標題:   將於7月22日在內地院線公映的印度神話史詩電影《巴霍巴利王:開端》於今日發布了一款視覺特效特輯以及多張手繪概念圖。這款特輯展示了電影中多處重要場景的特效渲染過程。
  • 重磅,第56屆金馬獎主視覺海報LOGO新鮮出爐!
    跟虎哥一起看一下吧~本屆金馬邀請到羅申駿首次擔任頒獎典禮視覺統籌並由其率領的JL DESIGN團隊以「尋找黑馬」為主題打造了本次視覺「金馬56」的標準字(LOGO)設計有別於以往注重數字表現的風格著重強調了中文字體書寫的變化剛勁有力的「金馬」二字展現了馬匹奔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