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感恩之心 遠離「優秀的白眼狼」

2021-01-07 人民網

近日,「母親病危,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拒絕回家」一事刷屏,我們無意根據一鱗半爪的事實去斷言他人對錯,但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才是父母教育的成功,話題永遠值得討論。

近年來社會上頻頻曝出新聞,家境普通的中小學生攀比高檔服裝、手機、電腦;一些天資聰慧的寒門學霸,長大後與父母劃清界限勢同水火;還有子女一言不合就當街打罵父母;13歲的邵某因不服管教將母親活活砍死……仔細觀察不難看出,這些孩子普遍缺少感恩的心。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家庭教育中對優秀的定義偏航,是家長鄰居眼中的「優秀生」長大後變身「白眼狼」的第一誘因。

現代家庭中子女一般都是「位高權重」,在三四口之家裡享受著王子公主的待遇,可水漲船高,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也是壓在孫猴子們頭上的五指山。

現在很多家長從啟蒙階段對孩子的教導就開始跑偏。望子成龍的人們多以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各種學科競賽榜上有名、才藝展演頻頻獲獎為衡量標準。獲獎證書成為孩子滿足願望的鑰匙,百分卷子成為家長炫耀的資本,學習好的孩子被認定為必成大器,在光環下顯得完美無缺。

其實,良好的個性勝於卓越的才智,更勝於優異的成績。為人父母者,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引導他們看到親人的付出,感受到現世安穩背後的艱辛。不能認為父母的養育、親人的呵護、老師的教誨、朋友的幫忙是理所應當。這樣他才會更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感恩為他付出的人,同時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優秀,以承擔更多的責任來回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提倡父母對孩子的感恩教育,不是希求孩子回報,而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他們正享受著別人的付出,他們的願望因為別人的努力而實現,他們的生活因為別人的付出而幸福。

懂得感恩的孩子,會感念生活的磨礪,哪怕是為了更好地回饋家人,即使遭受挫折,感覺到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無法逾越的障礙,也有勇氣向前,會積極上進。這樣的孩子,內心充滿正能量,能積極樂觀地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決各種困難,自身幸福指數高,也能友善地與周圍人相處,營造和諧的生活氛圍。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全部卻養出恩將仇報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遠離 「優秀的白眼狼」,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請從現在做起。

相關焦點

  •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就是培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很真實!
    感恩在詞典中的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等這些經典俗語都是在說做人要懂得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個基本品德。懂得感恩的人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才能夠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加成功。
  •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白眼狼」?培養孝順寶寶,家長要杜絕3個行為
    現如今孩子完全不尊重自己,也不懂得感恩,可以說小琴錯過了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機,甚至讓孩子走向成為"白眼狼"的道路。那麼,如何避免孩子成為"白眼狼"?培養孝順寶寶,家長要懂得杜絕3個行為。 哪三個行為需要杜絕? 1)不良示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孫儷養了我4年,我想毀了她」,不懂感恩的孩子,就像只白眼狼
    對孩子除了成績的關注外,更要注意「德行」的培養,尤其是教會孩子什麼是「感恩」,更是如今父母所學習的「育兒」知識之一。 簡單的來說,不懂感恩的孩子就像一隻白眼狼一樣,他只會反撲你,而不會對你的所作所為有一點點感謝之心。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家長的一些行為會導致孩子變成白眼狼,不願意親近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孩子長大後會覺得這樣的家庭不值得自己的愛,就會遠離自己的家庭,不去孝順地對待父母。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變成白眼狼?這些都是屬於不正確的育兒方法,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消極的影響。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變成白眼狼,更不要說希望孩子孝順家長。
  • 人性裡有一種「惡」叫做:不懂感恩,不懂感恩的人俗稱「白眼狼」
    南懷瑾曾經說過:「感恩之心」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質,是為人處事最起碼的修養。有幾句俗話說得難聽卻最真實:我見識過很多人之後,我更願意和動物相處,和動物相處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沒有相互算計。
  • 不懂感恩卻是個白眼狼,現狀很唏噓
    我們經常聽到一首歌,叫做《感恩的心》,歌詞也寫得特別好,我們在生活中必須要存有感恩之心,這樣我們才能夠幸福,生活才會美好,這也是我們應該秉持的一份美德。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懂得感恩,這和孩子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有關係的,如果從小就「劍走偏鋒」的話,那麼孩子長大之後的路只會越來越難。曾經的那個「白眼狼」,現狀令人噓噓!還記得當年孫儷資助的那個小男孩嗎?
  • 孩子出現3個特徵,長大可能成為白眼狼,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生活中,看到很多父母過分寵愛孩子,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爸爸媽媽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話,無疑是在培養一個「白眼狼」。李珍和老公只有一個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受到父母的照顧,爺爺奶奶的寵愛。沒想到孩子因為這樣被寵壞了,變得越來越嚴重。如果父母平時不滿足孩子的一點要求,就有可能會和父母吵架離家出走。
  • 「白眼狼」少年的話太扎心,可這樣的話很多父母天天說
    這個孩子的話是很扎心,更不能說是對的,可類似的話,有些父母幾乎天天說。該責怪孩子嗎?「白眼狼」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呢?  壹姐兒有個朋友,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以後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突然變成一個失控的叛逆少女,早戀、逃課、吸菸……可她從沒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還總是抱怨自己命苦,竟然攤上這麼一個女兒。
  • 美文|常懷感恩之心
    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藉口卻只需一個。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感恩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情緒體驗,滿懷感恩之心的人,有一顆美好的心靈。當你能夠靜下心來,用心去感悟、了解周邊的世界,你就會很容易地發現,需要人們來感恩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家長們都該看看
    沒想到的是,兒子從小被慣壞了,為了報復父親,直接將王先生的車子砸了,鬧到最後甚至還揚言宰了自己的父親—— 可見,哪怕父母有再多的錢,培養出了一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孩子感不感恩跟成績還真沒什麼關係。
  • 被寵壞的「白眼狼」子女
    許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 4星期天的晚上,飯菜已經上桌,我呼喚女兒:「吃飯啦。」「等一下」,她答。我先吃了。幾分鐘後,女兒走過來,看了一眼桌子,問:「我的飯呢?」伴隨著的是一副忿忿不滿的神情。我心裡一驚。她的表情,她的詰問明明在告訴我:你應該為我盛好飯的,為什麼不給我盛飯呢?
  • 「白眼狼」的孩子,不用20年,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這個孩子如果再不好好管教的話,以後長大了怕是會變成「白眼狼」。長大是「白眼狼」的孩子,這3個特點藏不住「白眼狼」的孩子,不用20年,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1.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對孩子過分寵溺,無條件滿足的行為絕對要不得,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基本的責任意識,幫助孩子分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該做的,讓孩子養成獨立動手的能力和為之負責的意識,避免養成過分依賴父母的習慣。3.
  • 孫儷無條件養他四年,卻被反「咬」一口,這名「白眼狼」現狀如何
    令人意外的是,在向海清踏入大學沒多久,孫儷長達四年之久的資助戛然而止。自討苦吃經過了解,原來是向海清是個名副其實的「白眼狼」。考上大學之後,知道資助他的是一個當紅明星,開始嫌棄孫儷每個月給的錢太少,並且藉機揮霍。
  • 不懂感恩之人不能培養,沒有忠誠度的人不能任用
    他們對領導的生活習性、興趣愛好知之不多,對老百姓的需求、困難很是上心。 對有些領導來說,他們往往容易被看作不會來事、不懂「道理」,太木訥、不機靈。但實際上,這才是幹事的人。
  • 孩子若有這三個情況,長大後很容易成為「白眼狼」,家長們要注意
    每個做家長的都精心照料著寶寶長大,每個家長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精心照顧的孩子最後成為「白眼狼」。所以說,想要培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就應該從孩子小時候抓起。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那麼一切都不算晚!
  •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所有
    《感恩的心》歌詞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 15年前,那個孫儷資助4年,卻反咬一口的「白眼狼」,現狀如何
    孩子擁有感恩之心有多重要一、孩子的格局更大擁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內心善良,懂得知恩圖報,這樣的孩子格局更大,將來走入社會之後與他人相處更加融洽,也有更多機會遇到願意幫助自己的人。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一、從思想上教育
  • 孩子有幾種表現,長大可能是白眼狼,現在不糾正老了可要吃盡苦頭
    凡事要有尺度,孩子有幾個表現其實是「白眼狼」的徵兆,父母需及時糾正。執筆:張蒙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作為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將來能做出一番成就,回報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如果他們長大後不懂得孝順感恩,家長通常會感到非常失望。
  • 「孫儷養了我四年,我想毀了她」,這位白眼狼男孩,如今過得咋樣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遇到跟你無血緣關係的人無條件幫助你,更應懂得知恩圖報,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他人和社會。人之心本善,有些知名的人士是好樣的,一直保持著不僅善良而且樂於助人的心,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時幫人一把,熱衷於各種慈善事業,為希望小學捐贈,還幫貧困山區孩子圓了大學夢。
  • 田沁鑫:帶著感恩之心當院長
    在這座已經工作了21年的劇院,從當年的「娃娃導演」成長為如今的院長,田沁鑫得到過許多鼓勵、幫助、信任,如今她想要帶著一份感恩之心再啟程,「把歷任院長帶給我的安全感和信心,再帶給其他藝術家。」當年,趙有亮在看過田沁鑫的話劇處女作《斷腕》之後,向她發出了邀請,讓27歲的她從一個在體制外排戲的年輕人成為一個體制內的導演,「正是因為趙院長,才有了今天能夠成為專業導演和國話院長的我,這份感恩之情讓我無法忘懷。」初進劇院,田沁鑫就感受到這家國字頭劇院對於年輕人的支持、對於導演的尊重。在排練《生死場》時,從演員到工作人員都非常尊重她,沒有人因為她還那麼年輕就質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