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幾種表現,長大可能是白眼狼,現在不糾正老了可要吃盡苦頭

2021-01-07 母嬰參考

凡事要有尺度,孩子有幾個表現其實是「白眼狼」的徵兆,父母需及時糾正。

執筆:張蒙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作為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將來能做出一番成就,回報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如果他們長大後不懂得孝順感恩,家長通常會感到非常失望。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幸孕姐前兩天坐地鐵的時候,看到一位老爺爺帶著孫子,車廂內原本就非常擁擠,有位年輕人看到老人家帶孩子不方便,特意給爺爺讓座,但孩子衝過去一屁股坐下了。

娃坐下後還不安分,一時用手揪爺爺的衣服,一時拿腳踹旁邊的乘客,老人一邊哄著孫子,一邊道著歉,孩子卻一臉不以為然,繼續在座位上搗亂,腳不停亂蹬。

周圍的乘客見狀都自覺遠離這個小調皮蛋,有的人甚至還搖搖頭,私下裡議論著這孩子將來長大後困肯定不是個好苗子,父母免不了要操心。

其實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就已經映射了長大後的品性,一個懂事的孩子在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不尊重自己的爺爺,也不會不聽老人勸阻,不停給家人添麻煩。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通常不懂得孝敬父母長輩,是典型「沒良心」白眼狼,即使家人給予他再多的關心與愛護,都難以捂熱他們的內心。

而一旦孩子出現下面幾個表現,父母若現在不糾正老了可要吃盡苦頭。

有以下幾種表現的孩子,將來多半「沒良心」

1、喜歡吃獨食,不懂得分享

有些獨生的孩子從小就是家裡的寵兒,集父母長輩所有家人的關愛於一身,所以自然而然養成了吃東西都是自己一個獨享的習慣,從來不與別人分享。

孩子的這種行為說明他們非常自私,不懂得分享,即使家人朋友對他再好,他也會覺得是理所當然,更加不會理解和心疼親人對他的付出,長大後多半很難孝順父母。

2、不尊重長輩

孩子任性鬧騰一點沒多大問題,但凡事要有尺度,如果在公眾場合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對父母長輩大吼大叫,甚至還動手,這樣的孩子比「沒良心」更惡劣。

尊敬父母長輩,是每一個小孩都應該懂得的最基本的禮貌,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沒有尊敬之心,將來很難對老師、上司有敬畏心,更不利於個人今後的發展。

3、毫無感恩之心

雖然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但孩子應該常懷感恩之心,而不是把這些都當成理所當然。

父母對自己好,是他們在盡養育兒女的義務,而孩子回報父母,也是子女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家人付出不屑一顧,長大了可能是個「白眼狼」。

長大後孝順的孩子通常有這幾個特徵,看看你家娃中了沒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將來的品性,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恭喜,他將來是個孝順娃:

1、黏人

孩子表現出黏人,喜歡纏著父母,說明他們在爸爸媽媽身上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把父母當成自己的依靠,只要家長積極引導,耐心教育,孩子長大後一定會非常孝順。

2、喜歡小動物

人們通常會認為,喜歡小動物的孩子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小朋友,因為他們懂得憐惜弱小的生命,知道給予自然界生物更多的關心與愛,那麼對於自己的父母也更會如此。

當孩子表現出想養寵物時,父母千萬不要嚴厲拒絕,不妨與孩子共同體驗撫養小生命的過程,也讓他們更加懂得付出的意義,才不會把父母的無私的愛當成理所當然。

3、主動關心人

有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對人的關心,比如媽媽生病了,會主動詢問有沒有吃藥,爸爸下班回家,會主動搬個小板凳讓他好好休息,這樣的孩子通常會讓家長感到很暖心,他們內心充滿了善良與感恩,將來自然會對父母十分孝順。

孩子孝不孝順在小時候就早有體現,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他們有一些不良習慣,要做好積極引導,及時糾正,以免長大後成了白眼狼。

【今日一問】你家孩子身上出現過以上幾種表現嗎?

相關焦點

  • 孩子常說這幾句話,長大可能是「白眼狼」,現在不糾正老了更費心
    小迪分享完這個故事之後,小迪的閨蜜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肯定不懂得分享和禮貌,以後長大也多是個「白眼狼」!除此之外,如果孩子還經常將這幾句話當作口頭禪,長大後也多半不懂得感恩和孝順,因此家長們可要及時教育引導。
  • 幾種表現是徵兆,孩子成為「白眼狼」,難以孝順父母
    而孩子成功了,不代表我們就成功了,很多父母寄託孩子,未來給自己養老,現在投入的,早晚都會回報回來的,然而抱著這種想法的,大多孩子都不太孝順,養成了一個個"白眼狼",不僅不照顧老人,反而辱罵責怪,甚至拳打腳踢,認為自己現在生活的不幸就是父母給的。老張就是一個和父母很少來往的人,今年40多的他,由於晚婚晚育,孩子才10歲。
  • 孩子若有這三個情況,長大後很容易成為「白眼狼」,家長們要注意
    每個做家長的都精心照料著寶寶長大,每個家長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精心照顧的孩子最後成為「白眼狼」。所以說,想要培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就應該從孩子小時候抓起。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那麼一切都不算晚!
  • 打小愛說這3類話的娃,長大多是忘恩的「白眼狼」,家長趕緊糾正
    羅大爺看到這種情況,拿出放了一段時間的點心讓孫子先吃些墊肚子,沒想到孩子卻說:「不要你管,我才不吃這些東西」。媽媽聽了兒子的話十分生氣,對公公說:「不要慣他,就讓他等著,不然孩子長大了會成為『白眼狼』」。媽媽之所以說孩子容易成為「白眼狼」是有原因的,首先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其次出言不遜,對老人不尊重,這些都是不孝的典型表現。
  • 孩子從小把這3句話掛嘴邊,長大後可能是「白眼狼」,父母要注意
    若是孩子從小就把這3句話掛嘴邊,甚至都成了口頭禪,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不然他會變成「白眼狼」。一、 「我討厭你們!」在孩子2歲左右,就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7、8歲時會進入第二個「叛逆期」,再加上青春期。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情商的高低可以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但是情商有一個可突破的點,那就是智商有先天的遺傳,而情商全靠後天的培養與引導。2019年的重回課堂中,馬雲表示:智商、愛商、情商是孩子的有出息的三把鑰匙。老話常說:「三歲看老」,孩子的情商高低從小就有所徵兆。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們要及時糾正!所以老人們經常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意思就是一個人在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到老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句話雖然是民間流傳的諺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但也是不是沒道理的。在我國,餐桌禮儀十分重要,用餐時的行為舉止最能表現出孩子的教養品質,就像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到人家做客千萬不能拿起筷子在菜裡攪拌。
  • 孩子出現3個特徵,長大可能成為白眼狼,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生活中,看到很多父母過分寵愛孩子,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爸爸媽媽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話,無疑是在培養一個「白眼狼」。李珍和老公只有一個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受到父母的照顧,爺爺奶奶的寵愛。沒想到孩子因為這樣被寵壞了,變得越來越嚴重。如果父母平時不滿足孩子的一點要求,就有可能會和父母吵架離家出走。
  • 李玫瑾:長大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三個特點藏不住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有出息,孝順父母,因此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一直都很重視,但現在有些孩子生活在家人的溺愛之中,認為家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長大後自私自利不孝敬父母,特別是這兩年總是爆出這樣的新聞,每當看到時小編都感覺很是寒心。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預示著正在嫌棄父母,小心養成「白眼狼」
    小張說感覺再這樣下去,孩子遲早會變成「白眼狼」,指望孩子給自己養老的可能性更小。老話常說寵狗上灶,寵兒不孝。孩子有 「白眼狼」的表現,往往與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那麼,當孩子有以下表現後,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正在向著「白眼狼」的方向發展。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會變成「白眼狼」?家長看看是否犯了這3個錯誤
    孩子會不會成為白眼狼,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擔憂,尤其是一些觸目驚心的不孝子案例,也讓家長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的趨向,甚至開始觀察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的"端倪"。案例:之前,就有這麼一件事讓不少家長感到難過,這個報導裡面的兒子因為父親喝醉酒耽誤了行程,因此直接大打出手,對著父親的臉連續扇了三巴掌。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娃沒有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優秀媽媽,
  • 孩子從小愛說這句話,長大一定是白眼狼,爸媽要重視及時引導
    安安在學校裡特別的霸道,玩具只能是他玩,好吃的只能是他吃,不喜歡做的事情絕對不做,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會有朋友呢?孩子現在對別人這樣,在家裡對父母也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日後真的會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嗎?其實,看孩子日後是否能孝敬父母,是否會對社會有貢獻,看他的日常表現就可以了。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為什麼孩子會成「白眼狼」?都是這五種父母逼出來的,怪不得別人
    很多父母生育孩子就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為自己養老送終,能對自己孝順。但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有感恩之心,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教育,而是做了錯誤的示範,或者出現某種行為,都會「逼」孩子變成白眼狼的。看就抓緊配合,不看我們尊重決定,但因為老人年紀太大,很可能隨時咽氣。」兩個兒子雖然都聽到醫生的話了,依舊沒有停止吵鬧,兩人沒有一個願意花錢給母親看病,最後醫生沒辦法,選擇了放棄治療。周圍的人都對他們指指點點,而說他們是「白眼狼」「不孝之人」,但其實背後的原因,都在母親身上。
  • 孩子長大後不孝是有徵兆的,「白眼狼」的這3信號,願你家娃沒有
    孩子小時候出現3個行為,容易養成這些不良的習慣,導致長大後不孝。那麼是哪3個行為呢?父母又要如何引導改進呢?長大變成"白眼狼"的孩子,有這3個信號1、習慣性地推卸責任有的小孩子小時候犯了錯,會因為害怕責罰而一股勁推卸責任,把所有錯都推到別人身上。
  • 長大後的「不孝子孫」,從小身上有這些特徵,父母要一眼看清
    長大後的「不孝子孫」,從小身上有這些特徵,父母要一眼看清那麼,家長應當如何判斷說自己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孝順呢?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一些行為習慣就已經表現出來了,當家長發現說自己孩子身上存在這些問題的時候,也一定要及時地幫助孩子改正過來,免得追悔莫及。
  • 「白眼狼」的孩子,不用20年,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這些習慣是非常不好的,甚至最終可能導致孩子變成「白眼狼」。「白眼狼」的孩子,不用20年,從小就有苗頭韓女士(化名)有一個兒子,今年上初中,從小就令全家人十分頭疼。不僅脾氣非常大,而且總是頂撞長輩,一旦有什麼地方不合他心意,動輒就是哭鬧,有的時候還會摔東西。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家長的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變成白眼狼1、對待孩子過於嚴厲,甚至會體罰有些父母對於孩子過於嚴厲,孩子做錯事情或者闖了禍,不會耐心地輔導孩子,而是嚴格的批評。孩子被管教地過於嚴厲,這會影響孩子對父母的愛,甚至會怨恨父母。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想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情商要比智商更加重要,這一觀點在近些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那麼情商究竟有多重要呢?我國公安大學著名的育兒專家青少年兒童心理研究者李玫瑾教授,更是對此表示過:「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3個表現,家長如果發現要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