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安安,下來洗澡啦!」
「我不要!我不要!壞媽媽!我不想洗澡,你還要我洗澡,我就不洗。」說著還往下扔東西。
這樣的對話,在我鄰居小張家裡天天都在上演。鄰居小張和老公小劉多年沒有孩子,多方求醫後,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寶寶,自然對他是百般寵愛,生怕哪一點沒有做好。然而,小張如此溺愛孩子,對孩子百般的好,卻讓孩子漸漸地沒有了朋友。
安安在學校裡特別的霸道,玩具只能是他玩,好吃的只能是他吃,不喜歡做的事情絕對不做,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會有朋友呢?孩子現在對別人這樣,在家裡對父母也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日後真的會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嗎?
其實,看孩子日後是否能孝敬父母,是否會對社會有貢獻,看他的日常表現就可以了。孩子如果從小愛說這種話,一定是自私自利、目中無人的表現,長大肯定是白眼狼,爸媽要重視及時引導,我們來看看安安日常都是怎麼說話的吧。
一、「壞媽媽,你對我不好。」
安安經常在家裡說這種話,責怪父母對他不好,總是羨慕別人家的父母,覺得幼兒園有些小朋友玩具特別多,父母還經常帶他出去玩。看到別人的新玩具,安安心生羨慕,就會責怪父母,覺得父母對自己不好,自己想出去玩也不帶自己出去。
二、「你幫我拿……快一點!」
安安在家裡經常的指使父母,讓父母幫他幹這幹那,幫他拿衣服,幫他收拾桌子玩具,哪怕父母不舒服也要父母幫忙,還會嫌棄父母速度太慢。安安不光在自己家裡這樣,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也是如此,小張有一次帶著安安去閨蜜小李家做客,小李家也有一個孩子,兩個孩子玩得還不錯。小李和小張在廚房做飯,看著兩個孩子玩得如此開心,她們心裡也很欣慰。
可沒多久,倆人就聽到了哭喊聲,出來一問,原來是安安霸道的佔著玩具,不要小李的孩子玩,兩個孩子搶玩具的時候發生了爭執。小張有點尷尬,馬上勸安安,「安安,玩具是妹妹的,你這樣霸道的佔著是不對的。」「那你去給我買,快去!不然我就不給!」小張為了讓安安消氣,馬上打車去商場給安安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玩具,這讓小李大吃一驚,她沒想到小張溺愛孩子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
孩子年紀小,他就會對父母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以後等家長自己老了,還能指望孩子會孝順嗎?他會對自己好嗎?這真的是讓人有點匪夷所思。那麼大家應該怎麼做呢?
一、定好標準
像小張這樣,就應該給孩子定好標準,每天做的事情必須做,不能讓別人幫忙,家長不可能一輩子圍在孩子身旁幫孩子忙,總有一天家長也會老的,一些生活技能孩子應該學會。家長不能無底線的容忍孩子,孩子有錯誤就應該引導、勸導、批評教育,不然孩子以後一定會出大事的。
二、不要說一些負面詞彙
有的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還互相說對方的不是,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心裡多多少少都是會有芥蒂的。有的時候,家長吵架說的一些負面詞彙,孩子看得多了,也就學會了。所以說家長們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一些不好的言論。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家長應該好好教育才是。
孩子可以犯錯誤,但是家長不可以放任不理,一定要嚴加管教。日常家長也不要溺愛孩子,孩子有錯誤就應該處理,就應該勸導,切不可不管不顧,不管不顧的後果就會把孩子推向無法挽回的深淵,等孩子以後犯了大錯,你還能護著他嗎?你還能護得了他嗎?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孩子或家長,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