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部《情深深雨濛濛》風靡大陸,風靡了港澳臺,更火遍了亞洲,那是由《還珠格格》的原班人馬出演,是八零後的記憶。直到現在,快二十年了,沒有人再敢翻拍,理由就是這部劇裡所有的演員的表演太過於經典,貌似沒人可以再突破經典的感覺。而作為該部劇裡的女主角趙薇,如今坐在了《演員請就位》的評審席上,擔任著導師。
而如今,《情深深雨濛濛》以舞臺版的形式回到觀眾的視野裡,由黃夢瑩、郭曉婷、張大大、張逸傑四名演員分別飾演依萍、如萍、杜飛、何書桓。看過《情深深雨濛濛》的觀眾相信都還記得,在劇裡,原本一開始何書桓在沒有認識依萍的時候,他是對如萍有好感的,但是後面認識了依萍之後,他就喜歡上了依萍;而依萍一開始也沒有對何書桓有好感,她之所以選擇與何書桓在一起,無非就是為了報復雪姨,讓雪姨的子女不好過,最後卻真的愛上了何書桓。可以說,在原劇裡,雖然說依萍的起點是有問題的,但是何書桓從頭到尾的立場都是有問題的,嘴上說喜歡依萍,但是又對如萍有著不一樣的感覺,可以說,他是一個時代的「渣男」。
而在舞臺劇裡,已經把劇情進行了調整,調整成了何書桓與依萍心裡都喜歡著對方,但是都沒有相互表白,而何書桓卻與如萍訂了婚,在訂婚前一日,依萍來到了如萍的家裡,何書桓反過來不甘心與如萍的訂婚,才對依萍進行了表白。也就意味著,舞臺版的何書桓依然還是一個渣男,一面與如萍交往著,另一面心裡又真心喜歡著依萍。
在指導這個劇本的時候,導演爾冬陞老師的內心是崩潰的,因為只有張大大飾演的杜飛比較容易入戲,而其他的三位演員排練了很久都沒有入戲。可能對於這四位演員來說,舞臺版的改編得太多了,與原版相差太大,細節上不知道如何處理。
直到舞臺版的出來之後,很多觀眾表示對表演很失望,如萍改成了一位典型的綠茶人設,在她看到依萍出現的時候,她所表現出來就是一副小三快要轉正的勢態,咄咄逼人,還不停地出言挑釁,而且還巴不得依萍快點找個人結婚那樣,更可笑的是不停地撮合著依萍與杜飛;而何書桓的角色好像很無辜那樣,訂婚不是他所願,是被外界所逼的那樣;而依萍則是一副溫婉顧家的態度,她愛妹妹,為了妹妹願意放棄自己的愛情。老實說,這樣的故事情節讓人看了之後表示很尷尬。
因為不管是對於原著還是原劇來說,依萍的人設一直是被家族壓迫得一身充滿了戾氣的人,把依萍改版成了一位內心淡然的聖母,這樣的人設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讓觀眾接受的,加上人設改得也太常規了,只會顯得很突兀;而如萍又改成了一位心機的綠茶,撇開《煙雨濛濛》與原著來說,《情深深雨濛濛》的原劇裡如萍是一位溫婉而端莊的女子,她善解人意,寬容大量,舞臺版的直接把這個人設改成了現代版的綠茶,對於觀眾來說,這樣的改變同樣是突兀。
從演員的長相上來看,有時候很佩服瓊瑤老師的選角,當時選了趙薇與林心如分別飾演依萍與如萍,直到現在依然還記得依萍那充滿戾氣又充滿無辜又充滿失望的大眼睛,讓人心疼不已;而對於如萍來說,她眼裡無奈、溫情的,同樣讓人可惜。
而舞臺版的演員就沒有那樣的感覺,如萍太瘦顯得刻薄,依萍太壯顯得生活過得滋潤,當然,舞臺版裡確實也把如萍改成了心機綠茶的人設,但是換個角度來思考,如萍是從小被寵大的,像公主那樣,而依萍是在欺壓下長大的,生活得特別的狼狽不堪。但是舞臺版裡依萍的氣質更像一個從小被人寵大的公主,給人的感覺就是舞臺版的兩位演員應該調換一下位置,效果會更好一些。
再從演技上看,舞臺版的只有張大大表演的杜飛最有感覺,細節做得也很好;而其他的三位演員,黃夢瑩全程都是一個表情,感覺不到有太多情緒上的波動;郭曉婷只是到後面與何書桓決裂的時候,才感受到了她的傷心;而張逸傑,全程的表情也不豐富,感覺不到是喜還是憂,感覺不到是後悔還是不甘,感覺不到愛意與虧欠。
最終這場表演的結果就是四位演員團滅,在情理之中,不過也在情理之外,因為表現得還不錯的張大大,本以為他的表演風格是有表演選擇他的,但是最終也沒有導演為他舉牌。也許,並不是他的演技不好,而是導演們已經在為後面的劇排了戲,沒有合適張大大的戲,就像後面陳凱歌老師在最後選演員的時候,選擇了董思怡,理由就是因為他要給他接下來的戲找個合適的演員,找個可以與任敏搭戲的演員。
總得來說,舞臺版的《情深深雨濛濛》真的有些不太盡人意,反差太大,並沒有感覺到很新鮮,而且演員們的演員也確實讓人失望,只有祝他們在接下來的演藝之路裡能擁有更好的資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