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常見邏輯語言差錯①

2021-01-19 中文編輯校對網

這次只簡要介紹一些在媒體語言中經常出現的邏輯錯誤。如:概念方面、判斷方面、推理方面、邏輯思維基本規律方面和論證方面的差錯。
11月21日文章,因排版因素,只羅列「概念」「判斷」方面邏輯錯誤。

舉例 節日之夜熱鬧非凡,到處都是燈火闌珊。
分析 「燈火闌珊」,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燈火暗淡、零落。許多人沒有弄清楚「闌珊」這個概念的內涵,當做燈火輝煌使用,就會出現類似的錯誤。

舉例 誠徵30歲以下,品貌端正,大專以上學歷的女性,婚否不限分析 這種徵婚啟事,在很多報刊上都可見到。「婚否不限」按字面理解,是已婚和未婚均可,但已婚者怎能成為徵婚對象?其實啟事原意應為對如果結過婚已離異者也可以,那就不是「婚否不限」,而是「 婚史不限」。這則啟事在婚史概念上模糊不清,容易引起誤解。

舉例 今年是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00周年。分析 這句話的錯誤在於把「誕辰」和「誕生」兩個詞搞混淆了。「誕辰」是名詞,指出生的時日,是生日的敬稱。而「誕生」是動詞,指出生。「誕辰」一般用在「某某周年」之後,「誕生」一般用在「某某周年」之前。

舉例 在本屆世界盃決賽上,法國隊將與義大利隊爭奪冠亞軍。分析 在決賽中,勝者為冠軍,負者為亞軍,雙方爭奪的是冠軍,「亞軍」在句中是多餘的概念,可將「亞」字刪除,表達就通暢了。

舉例 作為一名普通的莘莘學子,他的創新精神讓人敬佩。分析 「莘莘學子」是一個集合概念,指很多的學生,不能指稱其中的某一個體。可用「大學生」替代句中的「莘莘學子」。

舉例 八達嶺長城距北京不到100公裡。分析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延慶區境內,句中的「北京」概念過寬,正確的表述是距北京中心城區或是天安門不到100公裡。

舉例 他在擔任市工商局局長期間,利用各種正當和不正當的手段,貪汙、受賄110萬元。分析 貪汙、受賄是腐敗行為,肯定是不正當的手段,這裡用「正當」限制「貪汙、受賄」是錯誤的。這在語法上屬於定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在邏輯上犯了限制不當的錯誤。

舉例 農作物的生長,都要吸收土壤裡的水分、氮、磷、鉀等肥料。分析 農作物需要水分,但水分不是肥料,如果用頓號與氮等並列就犯了概括不當的錯誤。可將「水分」後的頓號改為「和」字,使之與肥料並列。

舉例 展銷會上,各種品牌的家用電器、家具、冰箱、微波爐等紛紛亮相。分析 「冰箱、微波爐」是種概念,「家用電器」是屬概念,種屬並列就會犯並列不當的錯誤。刪除文中的「家用電器」或是「冰箱、微波爐」即可。

舉例 白皮書就是封面是白色的書。分析 「白皮書」是指一國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因其封面為白色,故名「白皮書」,也有的國家用其他顏色的。本句定義項中「封面是白色的書」只是重複了被定義項「白皮書」,沒有揭示其真正內涵,犯了循環定義的錯誤。

舉例 在民族聯歡節上,舉行了各種民族體育比賽,有賽馬、摔跤、賽歌等。分析 句中的「賽馬」、「摔跤」都是民族體育活動,而「賽歌」卻不在其外延之內,這種劃分是不正確的。

舉例 大會將表彰57個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分析 用一個表數量的概念對並列的諸概念加以限制,往往會產生歧義。句中的「57個」是指「先進集體」,還是「先進工作者」,或是二者之和,讓人無從判斷。

舉例 近兩年,我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吸收大量職工再就業,使一部分家庭的貧困和生活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分析 「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但「貧困」不能提高。從邏輯上分析,主項概念中的「家庭的貧困」與謂項概念中的「提高」搭配不當,主謂失合導致該判斷不能成立。

舉例 凡到過西安的人,都會去華清池一遊。分析 華清池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距離西安城區很近,但並不是每一個到過西安的人都會去華清池遊覽。此句中的「凡」是表示全稱量項的,用得不妥,可將「凡」改成表示特稱量項的「許多」。

舉例 張寧能不能拿下這一局,是中國隊戰勝印尼隊的關鍵。分析 這個判斷的主項裡包括了「能」(肯定)和「不能」(否定)兩個方面,但謂項裡卻只有「中國隊戰勝印尼隊」一個方面,造成主項中的否定方面與謂項無關,犯了誤用否定的錯誤。

舉例 到了海邊,小林張開嘴巴,盡情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海水和陽光。分析 「空氣」可以呼吸,「海水」能「吸」不能「呼」,而「陽光」是無法「呼吸」的。句中的「呼吸」是關係詞,但它的關係對象不能包括「海水」和「陽光」。關係詞和關係項搭配不當的邏輯錯誤就是「關係不合」。

舉例 業內專業人士認為,該地產項目屬於瀕湖板塊,建成後必然會供不應求。

分析 這是房地產界的人士對某地產開發項目的預測。這種預測是或然的,即「供不應求」是有可能發生的,但並不是必然發生的。句中用了「必然供不應求」,就犯了將可能誤作必然的邏輯錯誤。

舉例 他是一個貧困人家的孩子,愛心基金幫助他上了中學,而且後來還考上了大學。分析 這句話是兩個判斷的聯言,即「愛心基金幫助他上了中學,而且後來還考上了大學」。但其中的第二個判斷「愛心基金幫助他考上了大學」是個假判斷。根據聯言判斷的邏輯性質:聯言判斷中至少有一個是假判斷時,則聯言判斷為假。如果在「而且」後面加上「他」,主語就是他而不是「愛心基金」,這個表述才是正確的。

舉例 看到屍體上出現暗紫色屍斑後,死者親屬懷疑是他殺,或是投毒致死。分析 「是……或……」結構是一個標準的選言判斷。而本句中「投毒致死」也屬於「他殺」的範圍內,二者是種屬關係,不存在選擇關係,因而該選言判斷不成立。

舉例 我們的團組織和青年,見到擾亂治安的事情,就要挺身而出,將肇事者扭送公安機關,依法懲辦。

分析 這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前、後件由關係判斷組成。前件是「我們的團組織和青年,見到擾亂治安的事情」,後件是「就要挺身而出,將肇事者扭送公安機關,依法懲辦」。但「團組織」是集合概念,不能與關係詞「見到」發生關係,與「挺身而出」、「扭送」同樣存在邏輯錯誤。因此整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不能成立。


相關焦點

  • 媒體常見邏輯語言差錯
  • 新媒體常見差錯100例,你曾錯過嗎?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主流媒體所辦的新媒體(可稱為「主流新媒體」)發展如火如荼,從最初的官方網站拓展到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客戶端等,整合資源,深耕細分,引導輿論,形成了消息源可靠、粉絲數多、受眾面廣、影響力大的全媒體傳播格局。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主流新媒體中的文字差錯呈逐年上升之勢,一些文字差錯隨著「10萬+」「100萬+」高閱讀量的文章,被瞬間傳播出去。
  • 史上最全的標點符號用法及常見差錯辨析(下)
    示例:  【標點】bin 標點符號。??給原來沒有標點的著作(如古書)加上標點符號:~二十四史。  10.位置禁則:括號的前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三)括號使用常見差錯  1.括號位置不當。如:  *如果國家主權遭到貶損或剝奪,個人的一切就將失去保障(包括人權在內)。
  • 《咬文嚼字》發布2016十大語文差錯,林丹、郭德綱等名人上榜
    「咬」常見差錯、重大事件和公眾人物,最大程度引起人們對於語言規範的關注,將糾錯效果最大化。
  • 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發布 你中招了嗎?
    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時任校長在演講中鼓勵學生「立鴻鵠志」,「鵠」讀成了hào,也入列為「十大差錯」之一。 自2006年開始,《咬文嚼字》每年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至今年,已連續發布了13次。《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介紹,評選以典型性、新聞性、廣泛性為原則,即重點關注語文運用中使用頻率高、出錯頻率高的典型差錯;重點關注重大新聞、熱點事件報導中出現的差錯,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做到音、形、義,字、詞、句以及文史百科等各類差錯兼顧,街頭店招、廣告、說明,書、報、刊,廣播、電視、電影以及網絡等全方位考慮。「目的是想以此方式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讓語文規範運用問題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 存在問題的邏輯語言維度
    在「何謂存在」問題上,圍繞「存在」是不是個體的屬性從而是不是邏輯謂詞的爭論呈現出三派觀點:弗雷格、羅素等從一階邏輯出發,認為「存在」不是邏輯謂詞,而是量詞;皮爾士、斯特勞森等結合精緻的自然語言分析,認為「存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表達了個體的屬性,是一種特殊的謂詞;自由邏輯學家則從自由邏輯的角度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普通話區域變體的特點與普通話差錯的分際
    我們倡導語言政策從獨尊、排他轉為多元、寬容,但如果過度放任,不予約束,則完全違背初衷,過猶不及。為了避免「地方特色」成為濫用、誤用語言的庇護所,必須處理好開放性和規範性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們必須明晰普通話區域變體的特點和普通話差錯的分際。本文將試圖從體系性、穩定性和可理解性三個方面出發,對變體特點和差錯的區分標準進行考察。
  • 巧用騰訊問卷邏輯語言DSL,複雜問卷邏輯不再愁
    那不妨看看騰訊問卷新開發出的一套問卷邏輯語言問卷邏輯語言是什麼?我直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一份調查退休老人的問卷,由於男女退休年齡不同,邏輯條件為:性別為男並且年齡大於60周歲,或者性別為女並且年齡大於50周歲的條件時才顯示第三題。
  • 常見邏輯謬誤解析(一)
    (請關注本號:特修斯之船)     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是人身攻擊。
  • 孩子說話驢唇不對馬嘴,語言邏輯的矯正是關鍵
    有些父母倒是很看得開,認為孩子年齡還小,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比較正常,哪個孩子也不可能在3歲之前就能對答如流,父母在家裡扳一扳就過去了。有些父母則是顯得很慌張,懷疑寶貝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就像小品裡「村口的吳老二」一樣。在我們鄭州中心的吳老師看來,孩子出現語言邏輯混亂的現象要視情況而定。
  • 邏輯知識丨生活中的邏輯謬誤②
    邏輯謬誤是論證中不符合邏輯的推斷,它能使一個觀點變得站不住腳。
  •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語文差錯" 大S曾誤用"賤內"
    26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包含了常讀錯的字「酵」,也有媒體常會搞混的「酒駕」和「醉駕」,還有明星們經常犯的錯,比如大S誤用的「賤內」等。   而被幾億國人念錯的「甄嬛」的「嬛」字(應讀xuān),因其日常實用性不高,最終躲過了「十大」榜單。
  • 狗狗常見肢體語言
    相對來說,狗狗更依賴於它們的肢體語言跟我們進行交流。下面是一些狗常見的行為,通過分析這些行為,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它們。後腿站立人類很喜歡訓練狗用後腿站起來,這不是狗自然的行為,當狗用後腿站立時,可能有幾種含義。可能是在模仿人類,引起人的注意,有時只是想看看它平時看不到的地方,有時可能就是想跟你玩。
  • 伊能靜中文邏輯有多差:自以為是?是她無法建立語言邏輯的"金字塔"
    02 伊能靜行為矛盾的背後,是邏輯矛盾;語言矛盾的深層,是思維的混亂伊能靜如此矛盾,實際上是她自己都沒有想清楚她自己想說什麼,想要什麼。她行為矛盾的背後,是邏輯矛盾;語言矛盾的深層,是思維的混亂。如果不能讓觀眾在短時間內理解自己的全部思路,這個表達就是非常失敗。伊能靜沒有區分清楚自己思維的過程和講給別人聽的過程?她在想問題的時候,天馬行空,根據自己想法去探尋答案,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的過程,但是很有可能想到岔道上去了,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央視少兒《智慧樹:寶貝2+1》和邏輯狗一起挑戰最強大腦!
    邏輯狗(原名logic)來自德國的「邏輯狗兒童思維升級訓練系統」,以其先進的理念和優秀的品質獲得了許多專家和媒體的認可
  • 羅盤與風水,教你判斷「穿山龍,及大空亡、龜甲空亡、陰陽差錯」
    這一節學習掌握一下羅盤上的穿山龍、以及空亡、差錯的判斷知識。大家知道,學風水最主要玩的就是羅盤,對於羅盤各層知識的嫻熟掌握,才能成為合格的風水學研究者。風水學知識廣博,只能一節一節的講解以及慢慢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
  • 公文寫作常見差錯集合,建議收藏對照學習
    病句 病句指在語法修辭或邏輯上有毛病的句子。報刊中的病句還是比較多的。現就一些典型病句舉例說明如下。(中文編輯校對網按,部分用法按文章性質可以商榷) 語言文字現象是極其複雜的,語言文字水平的提高也不是短時間努力就可以達到。要減少報紙的文字差錯,必須做到三條:水平、經驗、細心。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文字水平,不斷積累語言文字方面的經驗,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努力。想不費力氣,不下苦工夫,就會有高水平是不可能的。只有兢兢業業辦報,報紙質量才能提高。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 06 訴諸非邏輯 訴諸權威名人。名言並不一定是真理,也要受到邏輯的考驗,而不能直接拿來支撐某個論點。名人言論適合輔助論證,作為加強論證的材料。
  • 出版物差錯多 業內:部分單位質量給速度讓步
    可面對每萬字五六個,甚至更高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的隨意使用,甚至一些顯而易見的語法差錯,我們還能熟視無睹嗎?  五花八門的錯誤和不規範  2012年是「出版物質量規範年」,新聞出版總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對科技類圖書和文史類圖書的專項質量檢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