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冬又來》:在日俄之間生生不息求生存的東北

2020-11-14 雲飛揚看電影

《冬去冬又來》:在日俄之間生生不息求生存的東北

這個冬天過去了,下一個冬天還會遠嗎?一年又一年,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東北淪陷區的老百姓足足有十四個冬天,需要在冰冷的冬天,在風雪交加的冷寂裡,忍餓、煎熬、受活、抗爭。日本人被趕走了,冬天就沒有了嗎?未必!邢健導演的《冬去冬又來》,以非常特殊的視角,對準東北一家人和他們悲催的生活,講述偽滿洲國時期最為普通的中國老百姓如何在淪陷區堅韌、寂寞而抵死的存在。活下去,就是他們最高的生存理念、唯一的目標。他們是文盲,他們是草民,他們是種子。在冬天和冬天的循環中,他們尋找著一點點生機。他們是沒有組織起來的人民,他們是沒有紀律的老百姓,他們的思想只有素樸而執著的生育,等待他們的,是必然的歷史命運,也有偶然的個人際遇。他們活下去,就有機會看到春去春又來。


這個家,殘破不全,柴門破屋。家長名為乾老四,乾在八卦中代表「天」,又有健進的意思,正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女主角是顏丙燕飾演的啞巴「坤」,坤在八卦中代表「地」,又是陰柔的意思,當然是母親的象徵和實質,我們完全可以看做是東北乃至於中國,她的失語既可以是本身的也可以說是一種修辭格。坤兒被乾老四收養,成為家庭中的一員。乾老四念念不忘的是要傳宗接代,為此不惜一切代價。越是在殖民地時代,越是要有生生不息的歷史任務。歸根結底,只有一代代的新人延續,才能有新的可能。


乾老四有三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老大和坤兒有一定的情感,但是在外信訊全無,走之前坤兒送給他圍巾。老二參加了抗聯,不想成為老父親布局傳宗接代的工具人。老三被抓壯丁後又逃回來,藏在窯子裡,也帶回老大死亡的信息和圍巾,並且成功的讓坤兒懷上了孩子。黑土地上的這些人,無論話根本沒有,還是絮叨一些、神經一點,裝傻、充楞,總是在冷光和寒雪的縫隙中,在偽滿警察、日本鬼子和缺乏糧食的困頓中,並非那麼苟且的活著,在扭曲的現實世界中,他們的不服從以「啞」、「傻」、「裝」、「懵」、「呆」等人生態勢的表徵,紮根在那裡。


他們的家鄉,就在那裡。讓我們再回到題目中的冬天,首先是日本,然後是蘇聯。這絕對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的歷史記憶,日本人、俄羅斯(蘇聯)人對於東北有著極其飢餓的、陰鷙的、絕對的貪慾野望,在大約五六十年的時間裡,他們通過種種不同的方式,對東北進行佔領、侵蝕。坤兒是孤兒,《冬去冬又來》的結尾,坤兒又將圍巾給了門外一個孤兒,也許她也會收留這個孩子。東北,其實就好像這樣的孩子。19世紀末期才對關內人開放,闖關東的同時,也就是日俄爭奪東北的同時。這是東北人的痛史,直到1950年代,新中國才完全收回蘇聯在東北的特殊利益,感謝毛主席和他的夥伴們,感謝志願軍在朝鮮半島上的偉大勝利。從偽滿洲國時代的被殖民,到共和國長子,東北從冬天到春天,乾、坤都迎來了新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冬去冬又來》11.14上映 顏丙燕實力演繹
    電影《冬去冬又來》海報  網易娛樂11月9日報導 「以沉默,以悲哀,以一曲凜冽的女性之歌。」今日,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  作為近年來以風格見長的新導演,邢健新片《冬去冬又來》誕生之初便備受矚目,此前曾受邀參展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均驚豔眾人。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一部刺痛人心的佳作」,也有影迷稱讚該片是「『活著』版《鬼子來了》」。
  • 《冬去冬又來》熱映 四大看點揭秘凜冬殘酷物語
    >1905電影網訊日前,電影《冬去冬又來》,在廣大影迷的期盼中正式登陸全國藝術聯盟公映。看點一:多舛家庭折射時代沉浮《冬去冬又來》聚焦1944年的東北農村,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在時代裹挾下幾經沉浮的命運。不同於以往宏大敘事的佳作,《冬去冬又來》選擇以小見大,從乾四爺一家遭遇宗族傳承危機切入,在一系列矛盾衝突中,將40年代中國農村的生存圖景逐漸鋪開。
  • 邢健導演佳作《冬去冬又來》11.14「凜冽」上映
    今日,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       作為近年來以風格見長的新導演,邢健新片《冬去冬又來》誕生之初便備受矚目,此前曾受邀參展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均驚豔眾人。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一部刺痛人心的佳作」。
  • 《冬去冬又來》11.14凜冽上映 顏丙燕譜女性之歌
    導演邢健作品《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冬去冬又來》將目光聚焦於全年凜冬的東北平原,講述了抗戰末期的東北農村,乾四爺一家幾經沉浮的命運。
  • 11.14上映 | 《冬去冬又來》這是一曲凜冽的女性之歌!
    今日,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作為近年來以風格見長的新導演,邢健新片《冬去冬又來》誕生之初便備受矚目,此前曾受邀參展國內外各大電影節。此番影片正式定檔,這部凝聚著女性淚水與掙扎的口碑佳作也將與觀眾見面。
  • 【藝聯專線】《冬去冬又來》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
    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嘉峪關中影國際影城(天誠廣場店)7號藝術聯盟廳《冬去冬又來》正在熱映       作為近年來以風格見長的新導演,邢健新片《冬去冬又來》誕生之初便備受矚目,此前曾受邀參展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均驚豔眾人。
  • 《冬去冬又來》今日全國公映 四大看點揭秘凜冬殘酷物語
    看點一以小見大:多舛家庭折射時代沉浮《冬去冬又來》聚焦1944年的東北農村,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在時代裹挾下幾經沉浮的命運。不同於以往宏大敘事的佳作,《冬去冬又來》選擇以小見大,從乾四爺一家遭遇宗族傳承危機切入,在一系列矛盾衝突中,將40年代中國農村的生存圖景逐漸鋪開。
  • 故事片《冬去冬又來》定檔11月14日,顏丙燕全片無臺詞拼演技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9日,新銳導演邢健的新片《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
  • 電影《冬去冬又來》正式殺青,宣布主演定妝照
    電影《冬去冬又來》在經歷了一個月的緊張拍攝後,於3月30日殺青關機。
  • 《冬去冬又來》:顏丙燕用全程無語,演繹一個女人和命運的抗爭
    好喜歡《冬去冬又來》的開放式結尾,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既表達了現實生活的殘酷,又詮釋出來了東北女人的大愛。顏丙燕在整部影片裡,並沒有一句臺詞,但她把坤兒這個人物,刻畫的豐富立體,用高超的演技,將這樣一個女人和命運抗爭的詮釋的淋漓盡致。
  • 這部電影能走進影院簡直是奇蹟|專訪《冬去冬又來》導演邢健
    凜冬將至,在新聞相繼推送著「多地斷崖式降溫」的一天,骨朵採訪了《冬去冬又來》的導演邢健。 言語中,邢健毫不掩飾對家鄉黑土地的熱愛與眷戀,因為東北地大物博,四季分明,所以大米格外好吃,「一季糧食量不多,但品質肯定好」,其他地方沒得比;冬季對東北人來講,是孤獨的,也有喜慶感,「一到冬天我們要過年,一年最集中的、最新的、最開心的一段時間」;他覺得作為年輕創作者,更了解那片土地和生活著的人之間的情感,「你知道要什麼效果,要表達什麼,如何去表達」;說自己骨子裡被東北傳統習俗影響
  • 《冬去冬又來》:偽滿洲國統治下的東北農村亂倫奇譚
    邢健導演的《冬去冬又來》對日偽統治下老百姓生活的刻畫比我們以往在任何抗日電視劇中所見的都更加真實,而且其主題也更為宏大,本片的主角——沉默無語的坤兒(顏丙燕飾)是一個備受壓迫的女性,她的身體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幾乎她身邊的所有年輕男人都可以得到她,而她只能通過一些人道的善舉來表達自己輕微的抵抗。
  • 觀影團回顧 |《冬去冬又來》一首女性悲歌
    —— 【不散觀影團】第 81 期 ·活動回顧 ——《冬去冬又來》···· 北京·免費觀影+主創交流 ···· 由金雞影后顏丙燕主演的影片《冬去冬又來》已於今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
  • 秋去冬來,這是你在長理的第幾個冬天?
    秋已去,冬將至 校園裡的綠植換上了素衣 手裡多了熱乎乎的烤地瓜 和冒著熱氣的奶茶 ......
  • 元旦小長假 | 自駕來查幹湖感受冬捕奇觀!
    元旦小長假 | 自駕來查幹湖感受冬捕奇觀!元旦去哪玩?當然是查幹湖啦~查幹湖有啥好玩呢?小編告訴你!跨年冬捕節,篝火全魚宴你體驗過捕魚的樂趣嗎?品嘗過原生態野生魚的味道嗎?今天就讓卓瑪帶大家揭秘東北查幹湖上的獨特魅力
  • 冬遊雙鴨山,賞冰玩雪樂翻天
    在東北出生長大的雙鴨山人,見到闊別數月的大雪,依舊能夠興奮。雪,下著。冬天,來了。東北獨有的冰雪樂趣開始了,冬捕、冬泳、滑雪、玩雪、滑冰、吃大鵝......雙鴨山,能給人們帶來一切關於冬的美好。 破冰捕魚,你見過嗎? 天寒地凍,但在冬捕現場卻是熱火朝天。白茫茫的冰面上,打魚人的號子聲響徹天空,漁網在號子聲中緩緩地被拽出水面,旁觀的人們屏住呼吸、睜大眼睛等待著魚兒躍出水面。
  • 投資電影《冬去冬又來》騙局曝光!親身經歷教大家追回損失!
    現在的電影市場非常火爆,電影投資的回報率現在也是非常高,傳統投資項目已經不吃香了,很多大眾投資人都參與到電影中來,
  • 「漁獵文化」杜爾伯特冬捕奇觀[組圖]
    這些野生魚,靠吃天然的水生物生存,不需要人工飼養,是純綠色食品。大慶的野生魚,從外觀上看,魚頭較大、魚身細長。尤其是冬捕期間的純正松花江大鯉魚、大胖頭,修長的身形,矯捷的身姿,從冰下翻卷著浪花,撲稜稜躍出水面,煞是吸引人,常常出現買魚人爭相搶購的場面。人們在捕魚、食魚和用魚祭祀等生產生活經歷中,給魚注入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內涵。
  • 快來爆冬米吃冬米糖!
    爆冬米爆冬米的人總是伴隨著一聲聲吆喝,或者是金屬工具相碰的聲音。往往不消幾句吆喝,這消息就像風一樣吹進各家各戶,沒一會就排出了一條長龍。孩子們總是最積極的,從家裡拿了米、帶著糖和油,高高興興地來排隊。也有人知道的晚了,為沒有碰到而扼腕嘆息,旁人總會一邊遞上一塊剛做好的冬米糖一邊勸解道,很快會再來的,下次再爆,先吃一塊,但是沒人知道他下次什麼時候再來。
  • 冬之文學
    而當尖刀似的寒風從耳畔掠過,在臉上燙出冬日的疤痕時,我也明白,於世界朦朧美好的面紗之下藏著的不過是一具枯骨。它什麼也不創造。它只是寂滅,只是虛無。對生命而言,這當然很難想像。儘管我們都向死而生,註定要從子宮走向墳墓,但它對自身的虛構必然面朝喧譁與躁動,從不鍾悅那駭人的寂滅。可文字卻並非如此。自我重複的文學語言如一條由無數鏡中之鏡鋪成的幽邃長廊,無始無終,通向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