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恐翻盤?美國情報總監雷克裡夫:還不一定會有拜登政府

2020-12-23 生活制高點

美國即將在本月14日舉行決定總統的選舉人團投票,雖然大選結果大局已定,囊括超過入主白宮270張選舉人票的拜登,若無意外將在明年1月20後正式就職。不過,期盼選舉訴訟戰翻盤的總統川普仍不服輸,而知名忠臣、川普欽點的美國情報總監雷克裡夫(John Ratcliffe)表示,「我們就來看看是否真的會有拜登政府」,為最新一位官員表態拒絕承認大選結果的川普政府官員。

據雷克裡夫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被問到拜登政府團隊的對陸政策與途徑時表示,「我們就來看看到時誰在位,是否真的會有所謂的拜登政府」,並在行之有年的郵寄投票上與川普一同抱持懷疑論,呼籲聯邦政府機關必須向人民確認選舉的正當性,強調「當前美國人民對選舉缺乏信心,許多人認為他們的票沒有受到公平地計算,希望聯邦調查局與司法部門要替此發聲,直接向美國人民說明」。

不過,早在11月授權檢察官調查選舉舞弊的美司法部長巴爾早在2日時表示,至今司法部仍未發現可以造成不同結果的大規模選舉舞弊情況。

雷克裡夫也認為法院應該持續對大選結果表示懷疑,「涉案的不是只有一人或一群人,而是整個美國;但這種經歷之前從未發生過,讓至今沒多少人注意到,而我們的法院系統就是為此存在的」。但川普陣營所提出的訴訟官司,若非遭駁回就是查無不法,至今仍未靠訴訟戰翻盤州大選結果一次。

在川普2月提名後,雷克裡夫今年5月才為監管全美17個情報機構的國家情報總監。法新社先前報導指出,身為川普的忠實盟友,他之前常上節目傳播陰謀論,並否認情報界關於俄羅斯企圖拉抬川普在2016年總統大選選情的結論。

相關焦點

  • 川普接連對臺示好,臺當局為何不敢接招?大陸軍事震懾的結果?
    自中美建交以來,兩國的關係多是處在「即合作又對抗」的狀態,但從來沒有哪屆美國政府對中國這麼不友好。川普任內對中國做的事,無論在經濟上、科技上、政治上、外交上,沒有幾件讓中國順心的。如今,川普執政末尾,人們本期待他會給人留給好印象,但其不但沒有一絲收攏,反而變本加厲。不過,再怎麼胡作非為,有中國軍隊的牽制,其圖謀也不能得逞。
  • 拜登受傷!|美國總統|白宮|約瑟夫·拜登|凱文·奧康納|川普|美國...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的醫生凱文·奧康納29日說,拜登28日在和愛犬玩耍時滑倒,右腳有細小骨折,預計未來數周走路時可能需要穿助行靴。
  • 紓困斷崖,美國政府被迫「關門」,拜登:恐造成毀滅性後果
    紓困斷崖,美國政府被迫「關門」,拜登:恐造成毀滅性後果目前,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將要超過2000萬,新冠死亡病例也突破了34萬。疫情的脫韁也讓很多美國人失去了工作,不得不靠美國政府在此前頒布的多項救濟金生活。
  • 大好消息 國家情報總監:拜登根本沒當選 著名法學家預測最高法判...
    前美國家代理情報總監指證,川普團隊調查大選舞弊受阻。而現任國家情報總監更是表示,選舉舞弊解決後才能宣布贏家。喬州大選舞弊更多真相流出!「行李箱」醜聞第三人正是造水管爆裂謠言者。美國家情報總監:選舉舞弊解決後才能宣布贏家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周日(12月6日)表示,美國大選是否將有一個拜登政府仍有待確定。他表示,在正式宣布贏家之前,大選舞弊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 川普最終能否翻盤?白宮陷入權力過渡僵局,進入「內亂」倒計時
    據環球網報導,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向拜登與哈裡斯表示祝賀,汪文斌稱,中國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而在此前幾個小時,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多家主流媒體宣布,拜登以領先川普逾1.1萬票的成績贏下亞利桑那州,這一傳統上的「紅州」時隔24年再次「翻藍」。
  • 川普還有機會「翻盤」?拜登身邊一記者確診了,美國大選結果或生...
    但必須要提的是,就在14日,拜登發表勝選演講時,曾多次咳嗽,事後證實自己"感冒"了。 也就是說,暫且不提拜登是否有受到隨行記者確診的影響,其患上感冒一事,本就是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
  • 川普果然有後招?繼拜登兒子「被調查」後,拜登弟弟也出事了
    川普給拜登找麻煩讓他身邊人遭調查根據相關報導顯示,川普對於自己已經輸掉了選舉,沒有辦法繼續連任這件事一直不太願意承認,他一邊讓自己的團隊想方設法通過司法的渠道企圖「翻盤」,一邊又開始鋌而走險給拜登找麻煩,做法依舊是非常的我行我素,想要讓自己對美國政治的「影響」能夠持續下去。
  • 拜登呼籲必須停止把對手當敵人 川普給拜登埋雷
    原標題:剛剛,拜登發推呼籲:必須停止把對手當敵人,我們不是敵人是美國人【環球網報導】剛剛,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發推稱:「是時候放棄刺耳的言辭,要降溫,並重新傾聽彼此的聲音了。為取得進展,我們必須停止把我們的對手當作敵人。
  • 美大選沒結束川普拜登已開罵~川普提前宣布「我贏了」
    美國總統選舉開票還沒開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當地時間周三凌晨現身向支持者喊話「要有耐心、我們必勝」後,川普隨即推文反擊,稱對方開始要「竊奪這場選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隨著開票情況緊繃,拜登周三凌晨12時30分在德拉瓦州講話,稱這場選舉是「為美國之魂而戰」,呼籲民眾支持他,並表示對選舉結果樂觀,相信正在贏的道路。
  • 12月14日是拜登「獲勝」的轉折點,那麼,川普在忙什麼?
    當然,也給大選最終結局留下了一定的不確定性。目前,拜登預測獲得306票,早已經越過270張選票,就等12月14日的選舉人團日的最終確定;其次,在美國歷史上,即便有選舉人在12月14日改變選民意願,另有所投。但在美國選舉歷史上,並無因此而最終推翻選舉結果的先例。
  • 川普有機會「翻盤」?拜登身邊一記者確診了,大選結果或生變數
    也就是說,暫且不提拜登是否有受到隨行記者確診的影響,其患上感冒一事,本就是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要知道,美國疫情如今正在失控,確診總數已經達到了1739萬人,每天的新增確診人數幾乎都是20萬起步。可以說,如今的美國,似乎已經沒有"絕對安全"可言了。
  • 美媒:中國知道 美對中國的敵意不局限於川普政府
    中國知道,美國對中國的敵意並不局限於川普政府。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都嚴厲批評北京,主張讓美國供應鏈與中國脫鉤。同時,許多人並不認為華盛頓存在一種所謂「反華共識」。拜登還經常把川普的對華政策描述為一項失敗,這向中國暗示,即將上任的新政府不會採納川普的所有對抗性立場,包括脫鉤目標。拜登外交政策團隊中有許多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他們都以開展明智外交而聞名。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昨日晚間,「時不我待」的拜登在各方的預期時間前「提前」公布了其未來政府的內閣名單。 不出意外的是,美國國務卿一職最終花落拜登的老朋友布林肯(Blinken),這位被各方譽為「外交官中的外交官」在將近20年前就與拜登有過共事的經歷。無論是拜登擔任參議員還是副總統期間,布林肯都堪稱拜登的「左膀右臂」。
  • 拜登宣布首批內閣名單:是時候恢復美國領導地位了!
    總務管理局已通知拜登:過渡進程可正式開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獲得的總務管理局行政長官墨菲(Emily Murphy)周一11月23日)下午發來的一封信顯示,總務管理局已通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川普政府已準備好開始正式過渡進程。這封信是美國政府承認川普總統失敗的第一步。兩周前,多家美媒宣布拜登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 川普為翻盤掙扎之際,又一實權人物倒向拜登
    在經歷了長達一個半月的選戰後,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要「塵埃落定」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14日,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結束,拜登最終獲得306票,川普獲得232票。不過,輸掉大選的川普依舊在為自己「翻盤」苦苦掙扎。據路透社報導,當被問及總統如何回應「選舉人團投票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時,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克納尼當地時間15日表示,川普仍在尋求法律訴訟。美聯社此前消息,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當天早些時候在參議院演講時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麥康奈爾說,選舉人團「已經表態」。
  • 最後一刻,川普會把美國怎麼樣?
    這一切似乎都是川普為了最後時刻翻盤。然而,大選結果已經被最後正式確認,拜登似乎也並不為他的怪招所動。翻盤的希望微乎其微。可川普依然是不依不饒,似乎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那麼,在1月20日到來的最後一刻,川普還會使出什麼樣的極端手段?他會把或想把美國怎麼樣?
  • 廢除川普政府的政策!拜登籤署17項行政命令!
    他還發起了一項「100天掩蔽挑戰」,敦促所有美國人戴上口罩,州和地方官員實施公共措施,防止冠狀病毒傳播。在川普政府去年選擇撤回該國成員國資格和資金後,拜登還恢復了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安東尼·S·福奇博士將擔任該組織執行董事會美國代表團團長,並將在本周的一次會議上擔任這一職務。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丨慢點·觀察
    而川普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把拜登逼到毫無退路,讓拜登沒有修補中美關係的機會,並防止美國在臺灣問題上「走回頭路」。宮崎稱他的分析源自某美國前政府高官,這位高官主張,「川普如果在卸任前訪臺,將是改變現代史的大事件」,並可以和1963年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訪問柏林、給予當時的蘇聯一記「重擊」,相提並論。
  • 孫太一評美國大選第一場辯論:拜登民調勝出,美國人民完敗
    最近的YouGov對很大可能會投票的選民的調查顯示,已經只剩下3%的選民還在拜登和川普之間猶豫選誰,高達8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決定好投票的對象且一定不會再改變了,另外有1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大概率不會改變現在的想法了。在這3%中的一部分可能會受到辯論的影響,但這部分人中又只有一小部分可能來自會影響局勢的搖擺州,所以辯論本身對選舉結果的實際影響程度有很大的局限性。
  • 川普vs拜登,美國「終局之戰」或有意外結局
    最近這段時間,川普可謂是到處「惹事」,他想盡各種辦法來給拜登製造麻煩,不斷在國內製造混亂。近期,川普更是接連解僱了多名高官,其中包括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亨利·基辛格,此舉在美國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另外,川普還利用自己作為總統的最後時間,在國際社會上不斷「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