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
誰曾想到,在拜登距離入主白宮只差臨門一腳之際,壞消息會一個接一個地傳來。
日前,隨著選舉人團投票落下帷幕,拜登最終以斬獲306票的顯著優勢,贏得了今年大選。對此,一直"按兵不動"的俄羅斯、巴西,都相繼發去了賀電。
接下來,拜登只需要等待1月6日國會"認證"選舉人投票結果,以及1月20日的正式宣誓就職典禮,就能正式成為美國總統。
但令拜登沒有料到的是,即便大選局勢已如此明朗,新的變數與懸念卻還是發生了。
當地時間16日,白宮記者協會證實,拜登過渡團隊中一名記者確診了,目前已出現"輕微症狀"。
不得不注意的是,這名記者曾在14日和15日,與拜登一同前往喬治亞州參加活動。這意味著,拜登團隊、包括拜登本人,都被列上了"有可能被確診"的名單。
目前,拜登團隊已對外宣布,開始排查密切接觸者,其中一部分工作人員更是被要求"自我隔離7天"。並且,其他工作人員在沒有被確認是否確診前,都不允許回到工作崗位。
也就是說,由於拜登這名隨行記者的確診,拜登團隊的運轉節奏很可能會出現"停滯"。
至於外界最關心的,拜登本人是否有因此受到影響,該團隊給出的回應是——若按照美國疾控中心的標準,該記者並未與拜登有過"密切接觸"。
但必須要提的是,就在14日,拜登發表勝選演講時,曾多次咳嗽,事後證實自己"感冒"了。
也就是說,暫且不提拜登是否有受到隨行記者確診的影響,其患上感冒一事,本就是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
要知道,美國疫情如今正在失控,確診總數已經達到了1739萬人,每天的新增確診人數幾乎都是20萬起步。
可以說,如今的美國,似乎已經沒有"絕對安全"可言了。再加上,拜登如今78歲的年紀,本就屬於"高危人群"之一。
因此,雖說拜登只是患上一個"小感冒",但在這種非常時期,也同樣不容小覷。特別是,拜登隨行記者確診的時間,與拜登感冒的時間幾乎就是"腳前腳後",很容易引發外界的擔憂。
事實上,不論拜登感冒,還是隨行記者確診,之所以會被"小題大做",主要還是因為拜登的個人健康問題,與今年的大選局勢息息相關。
早在大選正式開啟之前,便有一項民調數據顯示,有超過一半的美國民眾認為,78歲的拜登很可能會因為"年事已高",而無法在當選總統後,順利履行完4年總統任期。並且,這一觀點同樣還得到了接近一半的民主黨人士"認可"。
至於共和黨一方,更是有近70%的認為,如果拜登因個人原因無法當完4年總統,那麼副總統哈裡斯就會接替總統職位,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再加上,如今選情雖然明了,但川普卻還是沒打算認輸,企圖繼續"顛覆大選結果"。
如此一來,若拜登在就職典禮前,因個人原因無法履職,白宮方面很可能"不認帳",川普也會強行"賴"在白宮不走。屆時,美兩黨估計又得爆發一場新的"口水仗"了。
怎麼看?還是談幾個粗淺的看法吧。
第一,今年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確實給大選帶來了很多重要影響,甚至可以說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要知道,如果沒有這場疫情,美國就不會成為全球確診數最多的國家,川普也不會敗給他口中的"瞌睡喬"。
如今,眼看大選即將落幕,疫情卻再度席捲而來,而且還波及到了拜登身邊人。這不由讓人擔憂,已成定局的選情,是否會再次因疫情而發生改變。
第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儘管拜登感冒和身邊人確診,確實給了川普一定的機會,但要想實現"翻盤",還是十分渺茫的。
畢竟,選舉人團投票都已經出結果了,美兩黨為這場大選付出了精力、投入了近140億美元,要是到頭來"空歡喜一場",佩洛西、歐巴馬等人沒準又會大鬧一場,引發美政壇更大的動蕩。
第三,遏制疫情蔓延已刻不容緩,美國要面臨的嚴峻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就在17日,美國內政部長伯恩哈特被證實確診,國務卿蓬佩奧因接觸確診患者被隔離。試問,就連白宮高層都遭到疫情影響,美國的黎民百姓如今又面臨著什麼處境呢?
不得不說,眼看美國疫情持續升級,並蔓延到白宮、拜登團隊,此前多次為疫情發聲、哀嘆的歐巴馬,這回或許又要失望了。
畢竟,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歐巴馬此前的呼籲、喊話,似乎都沒能起到效果。
面對接連襲來的疫情與混亂,沒有人知道,美利堅這艘巨輪,最終會駛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