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蘇州以雅致的生活方式和多元的文化交流著稱。
蘇州城的西北隅,為一曠野,每逢春日,桃花盛開,奼紫嫣紅,文人雅士歡集於此,亦飲亦遊,得名「桃花塢」。
01.「姑蘇三部曲」第三部 ——《桃花塢》
《桃花塢》是吳夢唱片姑蘇三部曲的最後一首,由古風圈著名女歌手「齊欒」和吳夢唱片音樂總監黃耀德(姑蘇三部曲編曲、製作人)聯袂演唱。
吳夢唱片為《桃花塢》一共創作了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為R&B曲風,但跟姑蘇三部曲這個策劃案格格不入,所以創作了第二版。第二版的歌詞寫的仍然是文學藝術形象中的那個文藝青年版唐伯虎,「三笑留情點秋香,一身詩意扮家奴」。
▲唐寅像
唐寅命途多舛,人生先後經歷幾次大起大落,最後在臘月的深雪與悲風中與世長辭,結束了他多姿多彩又浪漫潦倒的一生。姑蘇桃花庵的寧靜生活可以說是唐寅一生中少有的輕鬆自如的日子。
出生年月: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公元1470年3月6日)去世年月: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公元1524年1月7日)職業:畫家、文學家、書法家
字:伯虎、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
▲來源:公眾號「風雅桃花塢」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唐寅一首《桃花庵歌》,道盡了自己平凡真實之內心,和憤世嫉俗之意氣。
山塘街和平江路的車水馬龍代表了姑蘇繁華圖,桃花塢則像唐伯虎一樣躲在桃花叢中,成就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和一處文人墨客、文藝青年們寧謐的心靈家園與精神故土。
主創簡介
齊欒:古風圈知名女歌手。其嗓音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之下,能表現出不同的特色,粉絲稱之為「彩虹音」。代表作《他和他的江湖》、《梨花雨》、《山川皆故人》等。
目前桃花塢已經在網易雲音樂上線,大家可以識別下方二維碼進行聆聽
《桃花塢》
上下滑動查看歌詞
作詞:張藝偉 作曲:拂桑
編曲:黃耀德 和聲編寫:黃耀德
演唱:齊欒 和聲:黃耀德
錄音棚:第七文藝音樂工作室(杭州)
混音工程:黃耀德 陳思伊
策劃:張藝偉 許彩松
監製:陳思伊 王闖
出品:蘇州吳夢唱片
發行:蘇州吳夢唱片
推廣:指上姑蘇 有範蘇州
致敬石班瑜,我愛周星星。
賣身為奴,我為秋香,哈哈哈哈。
江南憶,最憶是姑蘇。
七裡山塘到虎丘,千年一夢平江路。
蘇州園林行不足,
閶門裡還有個桃花塢。
姑蘇夢,常夢唐伯虎。
三笑留情點秋香,一身詩意扮家奴。
別人笑他太瘋癲,
他說五陵豪傑都作古。
桃花塢,唐伯虎,
桃花仙人種桃樹。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木凋草枯結為廬。
唐伯虎,桃花塢,
桃花爛漫蝶飛舞。
漢文化寧謐的後花園,
心靈休憩的聖土。
Rap:
這裡流水太清,桃花太豔;
這裡女人太俏,美食太甜;
這裡茶館太多,這裡湖蟹太鮮;
這裡園林太雅,這裡時光太慢;
這裡庭院太深,這裡貓咪太懶;
這裡刺繡太美,這裡年畫太炫;
這裡彈唱有點撩人,這裡口音太過綿軟;
這裡商賈太有情懷,這裡遊客才華亂竄。
江南憶,最憶是姑蘇。
七裡山塘到虎丘,千年一夢平江路。
蘇州園林行不足,
閶門裡還有個桃花塢。
姑蘇夢,常夢唐伯虎。
三笑留情點秋香,一身詩意扮家奴。
別人笑他太瘋癲,
他說五陵豪傑都作古。
桃花塢,唐伯虎,
桃花仙人種桃樹。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木凋草枯結為廬。
唐伯虎,桃花塢,
桃花爛漫蝶飛舞。
漢文化寧謐的後花園,
心靈休憩的聖土。
A1「江南憶,最憶是姑蘇。七裡山塘到虎丘,千年一夢平江路。蘇州園林行不足,閶門裡還有個桃花塢」起承轉合,既回顧了前兩首山塘街《花草夢蘇州》、平江路《醉平江》(點擊左側標題可以回看),又生動自然地引出了蘇州近年來重點打造的第三個歷史文化街區---桃花塢。
02.桃花塢裡,論古今
桃花塢,顧名思義,是由其周邊桃花爛漫而得名的,即今蘇州市桃花塢大街及其周邊地區。宋朝開始,漸漸有了鼎盛姑蘇的模型。明嘉靖問夏介若碑記云:「桃花塢,吳門最勝處也。」
從前的桃花塢,街巷縱橫、民居錯落其中,又毗鄰姑蘇城內一二等富貴風流地的閶門,所以很是風光。現在的桃花塢,地處古城區中心,卻成為飛速發展的繁華蘇州城內難尋的一方靜土。
唐寅故居
「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在看破功名富貴的虛幻後,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閒適生活,用賣畫得來的錢修築亭閣,栽種了一片桃樹,自稱"桃花庵主。"
在這裡,唐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桃花庵歌》和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
木板年畫
能代表桃花塢的,除了風流才子唐寅,就是木板年畫了。
桃花塢木板年畫是江南主要的民間木板年畫,源於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是中國五大民間木板年畫之一。
▲代表作品《一團和氣》
桃花塢木版年畫構圖豐滿,造型誇張,色彩鮮豔,線條流暢,不失清雅,富有裝飾性和樸實感,具有強烈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
最盛時,從山塘街到閶門,從桃花塢到報恩寺塔,大小年畫鋪比比皆是,有200 多家,每年製作年畫百萬張以上。除了貼到國內各個角落,還隨著商船遠銷南洋。
一幅幅形態各異的年畫,就是能看清世間百態的一扇扇窗戶。傳統的桃花塢木板年畫已經很少生產,堅持創作的人員也已後繼乏人。
桃花塢這一二等風流之地,除去舊時繁華,最吸引人的,還是藏在巷子裡的煙火氣。
桃花塢相比山塘平江,又少了一分浮躁。
青石板路高低不齊,街道兩旁錯落的民居,斑駁的牆壁,還有電線桿上排排站的麻雀,這裡仿佛真的與外界一切喧囂隔絕。
在桃花塢街道走一走,慢下腳步,看盡人來人往,世事滄桑。
想要聆聽更多蘇州聲音,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歌單,一起在音樂中感受蘇州魅力。
▽點圖片9.9元起吃美食
▽點圖片6.6元搶豐隆匯恐龍園互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