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晟)眼下時間已經到了2020年6月中旬,我國的5G牌照發放也已滿周年,在這一年時間裡,電信運營商不管是在基站建設,還是用戶發展方面都是「熱火朝天」。不過我國的5G牌照可不是傳統的「鬥地主」,中國廣電也是有牌照的。近段時間,廣電系上市公司掀起了整合潮,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廣電祭出的「大招」,意圖力拼5G時代,5G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呢!
廣電系上市公司掀整合潮
中國廣電2014年才成立,全稱是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和傳統的國內三大運營商相比是個「小弟弟」,但是這個「小弟弟」來頭可不小。其出資人、管理者、監管者分別隸屬不同單位。註冊資金全部以貨幣出資,由中央財政安排,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財務關係在財政部單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由廣電總局和工信部按照職責對中國廣電相關業務實行行業監管。
雖說得到5G牌照後,中國廣電的動作沒有三大電信運營商大,但是其整合力度應該是最大的。今年2月底,九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並強有力的從中央到地方推動相關部門召開整合會議並成立整合工作領導小組。同時中國廣電也積極協同各省網公司召開了整合、確定參與「全國一網」股份公司的組建等會議工作,正將「一網整合」拉向了高峰。
今年4月,中國廣電召開網絡整合審計評估工作布置會,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審計評估工作正式啟動,「一張網」的節奏也終於得以加快。從23家非上市企業確定了確定「全國一網」法律盡職調查機構,到11家上市企業發出以股權、出資等方式參與組建「全國一網」股份公司,中國廣電的主體地位更加明確。
6月1日,歌華有線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間接控股股東歌華傳媒集團當日與中國廣電籤署《出資意向協議》,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2.66億股股份,出資共同發起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次出資實施完成後,歌華有線控股股東將由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變更為中國廣電,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北京廣播電視臺變更為國務院。
此前,已有包括貴廣網絡、東方明珠、廣電網絡、吉視傳媒、廣西廣電、江蘇有線、天威視訊、華數傳媒、電廣傳媒、湖北廣電在內的共10家廣電系上市公司表示,將以現金出資的方式參與組建廣電股份公司。而歌華有線以股權出資組建,且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動。這也意味著各方期待許久的廣電系的全國性股份公司——廣電股份公司呼之欲出。
「全國一網」在提速
與三大電信運營商不同,一直以來,全國各地的有線電視網絡就是分散經營,當初成立中國廣電有限公司的目的就是整合全國網絡,但推進較為緩慢。前幾年中國廣電主要涉及非上市公司的整合,因此市場關注度較低。截至目前,中國廣電已經和 20 家非上市的省級廣電網絡公司中的16 家,通過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意向等多種方式,完成了初步的整合。剩餘的4 家非上市的省級廣電網絡公司的整合也正在持續推進中。
另一方面,將各地的有無線網絡整合成「全國一網」,實際上也是從「經濟」上考慮,各地廣電企業包括上市公司,因地域、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差異,業績參差不齊,總體上看也是差強人意。有數據顯示,廣電板塊12家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 489.26 億元,同比下降8.89%,歸母淨利潤總額44.19 億元,同比下降18.27%,下滑主要因為一方面,受新媒體衝擊,用戶持續流失;另一方面,宏觀經濟下行,品牌廣告投放需求疲軟。截至2018年底(2019年數據還未披露),全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18億戶,同比增長1.8%,但相比2015年最高峰時期下滑7.4%。從目前情況看,各地廣電企業「各自為戰」效果不佳,那只有「抱團聯合」了。
上述涉及的只是廣電的傳統業務,在取得5G牌照後,中國廣電「全國一網」的需求也日益突出,畢竟中國廣電的對手三大電信運營商,早在3G時代就完成了電信業重組,基本行業格局延續至今,而且經過3G、4G時代的市場「洗禮」。如果中國廣電不形成「合力」,如何能和三大電信運營商「掰手腕」?
因此,此次由中國廣電牽頭成立中國廣電股份公司,加上廣電發展5G網絡的契機,「全國一網」終於進入實質性的階段。融合網創始人兼總編輯吳純勇分析稱,廣電全國一張網整合的加速推進,以及接下來的5G建設,對於廣電系公司來說都是再騰飛的好機會,將重新塑造有線電視行業,改變其以往單一營收的局面。
「大小屏業務」都要抓
6月6日,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舉行「5G發牌一周年」線上峰會,中國廣電副總經理曾慶軍發表演講稱,「中國廣電從視頻內容和文化文創出發,做好大小屏融合,多屏跨屏服務,提供超高清4K8K虛擬增強現實物聯網等新業態、新業務,著力推動TV大屏和移動小屏的業務協同模式,促進廣播電視移動通訊的深度融合和產業生態發展。」這也意味著,5G時代,中國廣電「大小屏業務」都要抓。
在小屏方面,作為後起之秀,中國廣電要開啟移動通信市場之旅註定會很艱難,傳統電信運營商早就在「跑馬圈地」,目前中國廣電仍未完成商用放號,這並不是件好事情。不過,或許好事多磨,近期中國廣電宣布攜手中國移動按1:1比例出資共建共享5G網絡。同時,在700MHz頻段5G網絡具備商用條件前,中國廣電可有償共享中國移動2G/4G/5G網絡為其客戶提供服務。這等於是「抄了個近道」。甚至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是當年「三網融合」想做而未能做成的事,對中國的5G發展也是巨大的推動。而在「短板」方面,首款支持國內四大運營商的中興5G手機Axon 11 SE 5G已經正式發布,這款手機支持700MHz頻段,也是目前市場上首款支持廣電5G頻段的手機。實現了「零」的突破,中國廣電未來的5G之路也許會走得更順利些。
對於廣電的傳統優勢——大屏方面,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就表示,5G網絡對廣電系而言不僅是擴展收入來源的途徑,更是扭轉自身影響力的關鍵籌碼。廣電的業務本質依然是——內容創作和內容分發。雖然現在行業被網際網路顛覆,但實際上,核心價值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有了5G加持,廣電未來有望能跟上新媒體的步伐。
當然,做大做強融合媒體的主業,推進全媒體服務;面向超高清(4K/8K)、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物聯網等新業務新業態,這些都將成為廣電的突破點。
而根據華安證券的預測,預計在2026年中國廣電的移動電信業務市佔率趨於穩定,達到9.25%,屆時對應的收入為1016億。根據《中國廣播電影視發展報告(2018版)》,2018年我國有線電視網絡收入為779億元。因此,開拓5G網絡業務,有望給廣電系帶來千億收入規模的增量,是現有收入規模的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