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5G續命的中國廣電企業,路在何方?

2020-12-24 投資界

這段時間,廣電系上市公司的家長們,也許正在圍坐一室,拿著各自的Q3業績成績單集體嘆氣。不過,當大家身處同樣的窘境之下時,各自的境遇也許顯得沒那麼難堪。近期,11家廣電系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0年1-9月業績數據,營收下滑、淨利下滑、轉盈為虧,總有一個難關,是11家公司難以逃過的坎。

而也在同期,11家公司宣布,在中國廣電牽頭下,參設「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布局5G。

有人說這是轉型良機,有人說這是強行「續命」,捨本逐末。可必須承認的是,廣電系上市公司們已遇發展瓶頸,5G布局恰逢其時。

為什麼說是轉型良機?

因為中國廣電拿下的是700M的頻譜,而這個頻譜恰好是覆蓋面積最廣、穿透能力最強的,再加上有線廣電網絡一直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有優勢,那麼有可能中國廣電能在四五線城市彎道超車聯動、電信等競品嗎?

這份信心起碼他們自己是有的,像之前中國廣電的5G規劃描述,其目標是在2021年底左右達到覆蓋全國用戶數95%的規模。

為什麼又說是「強心續命」呢?

細看江蘇有線、貴廣網絡(貴州)、吉視傳媒(吉林)、歌華有線(北京)等地的詳細披露,其寬帶用戶不過佔據了15-40%的用戶比例,而且絕大用戶月付費都在15-30元之間,這也充分證明其寬帶用戶大多數為「辦有線送寬帶」的低價值用戶,他們真的能承擔起動輒上百的5G收費標準嗎?

更何況,目前已經開啟超過一年的中國5G,仍停留在「收費高、不穩定、基站少」的境地,甚至被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批評為「有些方面過度超前,抬高了用戶成本或不可持續的公共部門債務」。

在同樣運營了快一年的韓國,近日也被曝出有超過56萬的5G用戶重返4G網絡,

中國廣電,5G續命,路在何方?

強弩之末?11家淨利潤全員下坡,3家轉虧

先來看看引人嘆氣的成績單。

分科來說。在營收方面,11家上市公司中,共有9家營業收入在2020年前三季度有所收縮,其中電廣傳媒下滑18.7%,僅實現39.5億營收,減幅排在首位,其次是湖北廣電、廣西廣電,營收實現16.15億、11.7億,收縮比例都在10%以上。

營收排在廣電系上市公司前列的江蘇有線,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53.35億元,較上年同期出現3%的縮減;同時,歌華有線、吉視傳媒、廣電網絡半年營收也均有5%幅度左右的下滑。

反之,天威視訊、貴廣網絡、華數傳媒以及東方明珠,則各有不同程度的營收上行表現。其中,天威視訊營收同比增長15.29%後達到8.86億元,而營收上行的主要原因,在於「三線下地」工程項目收入增加。

貴廣網絡、華數傳媒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24.35億、28.01億元,同比均有增幅。貴廣網絡營收的上行,主要原因之一,在於扶貧、民生工程的推動,如在疫情期間,推出「陽光校園 空中黔課」全省中小學生在線教育平臺,在電視端開設14個直播頻道和互動點播專區,向貧困學生家庭捐贈電視機;超額完成多彩貴州「廣電雲」戶戶用工程建設任務,在上半年新增「廣電雲」用戶22.7萬戶。

華數傳媒則是借疫情影響催生線上娛樂需求的機遇實現網際網路電視公網收入快速增長、寬帶及數據通信業務收入較好的增長,拉升營收整體上行。

此外,還有東方明珠,達到76.28億元,但營收上行主要基於東方有線進行並表,而當剔除東方有線並表影響,同比變動則為負值,並不好看。

更為「慘烈」的,是上市公司們淨利潤表現,2019年同期全員盈利的廣電系,在今年前三季度,集體坐上滑梯下行,無一倖免。

電廣傳媒、廣西廣電、湖北廣電在2020年上半年分別淨虧損'9.09億、1.33億元、7419萬元,而在上年同期,這三家上市公司均還位列盈利名單之中。

逆水難行舟?競爭+疫情扼住廣電系發展之喉

一兩家公司業績下滑可以深挖是否經營不善,而當每家公司均出現業績低迷的現狀,則必存行業通病。

各上市公司在半年報中,也將主要問題,歸咎到了行業環境的頭上。

其一,是行業整體競爭壓力加劇的無奈。

從市場環境來看當下,各省網公司已盤踞市場,拿下各個山頭的有線用戶、寬帶用戶,並通過相關付費服務,支撐起業績。

但科技的賦能使各個行業的發展周期明顯提速,近年來,伴隨著IPTV、OTT TV與移動網際網路視頻的發展,逐步侵佔市場空間,用戶在移動端的使用頻次激增,大屏換小屏,市場切割,沉澱下來的電視遺留用戶以十代以下,六十代以上為主,直接導致有線電視的傳統TV業務受損,電視用戶粘性也隨之動搖。

此外,在三大運營商接連啟動5G套餐後,腳步落人之後的廣電,也留不住那些愛嘗鮮的用戶了。

從《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線電視行業季度發展報告》所提供的數據來看,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總量為2.06億戶,淨減少了310.4萬戶,有線電視在中國家庭電視市場的份額降至了45.58%。其中,有線數位電視用戶淨減少202萬戶,降至1.90億戶。有線數位電視繳費用戶為1.42億戶,淨減196.2萬戶;而在2019年四季度,有線數位電視用戶總數為1.92億戶,繳費用戶為1.44億戶。

寬帶用戶總量也在壓縮,2020年一季度,廣電寬帶用戶總量為4186.9萬戶,較2019年四季度的4244.6萬戶,淨減少57.7萬戶,首度出現負增長。

此消自然彼長,三大運營商IPTV用戶至今年7月達到了3.05億戶,固網寬帶用戶則達到了4.68億戶。

儘管廣電系上市公司居安思危的意識驅動他們在IPTV、OTT TV與移動視訊端有所布局,如湖北廣電的鱷魚TV,主推OTT業務,搭建內容聚合平臺;電廣傳媒推出的「蝸牛TV盒子」與移動端「蝸牛視頻APP」;華數傳媒網際網路電視業務收入在營收上行的前提之下,營收佔比也在上半年增至將近3成。但放眼至行業,這種廣電系主導的OTT,和小米、海信等硬體商主導的OTT,完全不在一個用戶心智獲取層次上,難以攔住用戶流失所帶來的營收下滑。

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有線電視用戶、寬帶用戶變動數據,也為之提供佐證,江蘇有線、廣電網絡、東方明珠、吉視傳媒上半年電視用戶較之上年末各自流失21萬、14萬、9萬、2萬,天威視訊有線數位電視用戶終端數縮減4.66%。廣電網絡、東方明珠寬帶用戶則在上半年分別有0.54萬、4萬流失。

其二,在於疫情的影響。

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在直接或間接的衝擊著廣電系的城牆。

疫情期間,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廣電系企業調整部分有線電視內容進行免費播放,原本需付費點播的影片、節目也調整免費放開,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營收縮水。

線下有線電視、寬帶用戶新裝、推廣等動作,也因為疫情而束住手腳,限制了用戶的新增規模。

同時,疫情也在通過限制文旅活動而間接對廣電企業營收產生影響。一方面,疫情期間酒店停業、企業停工等不可抗力,使非居民電視用戶的收費率大打折扣,給營收帶來損失;另一方面,文旅業務板塊整體受挫,使得在這一產業有所布局的廣電上市公司,也元氣大傷。

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電廣傳媒。在電廣傳媒的主營業務之中,文旅業務僅次於有線網絡業務之後,電廣傳媒旗下手握長沙世界之窗主題樂園、五星級聖爵菲斯酒店,電廣傳媒也強調將把文旅業務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已經設立芒果文旅公司,整合湖南廣電內容IP資源,布局文旅業務的新增長點。

但也正是文旅板塊,在2020年上半年,出現「斷崖式下跌」,世界之窗虧損954.44萬元,聖爵菲斯酒店虧損955.42萬元,電廣傳媒的文旅、廣告代理等業務出現近幾年來的首度虧損。

同時,電廣傳媒旗下韻洪傳播高鐵自營媒體等廣告業務受疫情影響嚴重,與上年同期相比,業務量呈大幅下降態勢,半年度淨利潤虧損約2759萬元,下半年情況仍不容樂觀。

5G破局?千億「全國一網」整合成救命浮木

疫情影響因素,或尚有回暖的可能,但市場空間的擠佔、用戶流失的趨勢卻是頹勢難挽,居安尚要思危,更可況,此時的廣電系,到了不得不轉型的岔路口。

市場從來無情,跟不上,只能被淘汰。

其實,破局的謎底,或早就擺在廣電系的面前。

今年2月,中宣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根據《實施方案》,「全國一網」整合由中國廣電聯合省級網絡公司、戰略投資者共同發起、組建形成中國廣電控股主導,對各省網公司按母子公司制管理的「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建設具有廣電特色的5G網絡,實現「全國一網」與5G的融合發展,推動大屏小屏聯動、無線與有線對接、衛星與地面協同。

其實,近20年來,伴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國家政策一直在推動電視與網絡的整合。20世紀初,「三網融合」提出,電視、電信、計算機網絡融合的戰略規劃明確;隨後,又提出建設集有線、地面、衛星傳輸於一體的數位電視網絡。經過十年發展,到2010年,」一省一網」的架構網絡基本形成。同期,「三網融合」啟動12個城市的試點,落地推進。但不可否認的是,鋪設艱辛,各省網也仍是「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合力。

隨後,為推動實現「三網融合」,中國廣電獲批成立,2014年中國廣電正式掛牌。正是在此前提下,面對當前推動「全國一網」和5G融合的任務,廣電總局又把指揮棒放到了中國廣電手中。具體方案是,由中國廣電攜5G牌照與資金入股,各省網按照淨資產認股,引入阿里巴巴、國家電網作為戰略投資者。

對於今年《實施方案》的推進,業內不少聲音認為恰逢其時,各省網公司面對著用戶縮水的現狀,拿著營收、淨利潤下滑的成績單,不好交代。而這其實,也是對廣電推動5G建設的催促。

2019年,被稱為中國5G元年的一年。工信部在2019年6月面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以及中國廣電四家機構下發首批5G牌照,這四家機構成為國內負責5G建設的發包「先行者」,有信任,也有壓力。

2019年6月至今,三家運營商5G基站建設已超40萬個,終端用戶數突破6600萬,「5G+」「5G全場景智慧物流系統」「5G智慧園區」「5G套餐」,從基建到創新,從9元套餐到億元生態場景規劃,三家運營商「鬥志昂揚」。

中國廣電卻是老神在在,遲遲未有明確的商業部署動作。但也不能忽視已經完成一定的前期儲備工作,比如頻譜標準、基帶晶片網絡、5G數據呼叫、系統方案等方面已經相應符合5G國際標準,或為5G工作完成相關測試。

8月底,也就是廣電系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半年財報的同期,11家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對由47家發起人組建(後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退出,發起人數量減少為46名),中國廣電牽頭,各省網公司參與,阿里巴巴、國家電網戰略投資的「全國一網」股份公司,也就是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披露。8月4日,「全國一網」公司,已經完成申報登記。政策推動下,中國廣電5G布局節奏,明顯提速。

這家註冊資本逾千億的「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喊著金湯匙出生。從股權構成來看,中國廣電持股51%,為控股股東,以其手中較為「值錢」的國家廣播電視光纜幹線網公司股權、已投資省網公司股權等資產及現金出資,同時隨身攜5G牌照資質、頻率資源等入局。

國家電網與阿里巴巴分別出資100億元,各自持股9.8813%,其後是廣東廣電網絡發展有限公司,出資62.3億元,持股6.1623%,北京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公司出資38.9億元,成為「全國一網」股份公司的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3.8469%。其餘約20%股權,則分散於其餘41家公司手中。

從11家上市公司的具體認股情況來看,東方明珠、貴廣網絡等9家以現金方式出資,電廣傳媒在出資2億元的同時,將湖南有線51%股份等資產投入其中,同時歌華有線則以股權方式出資認購,北廣傳媒以其所持歌華有線51%股權進行認繳,對應38.9億元,也就是前述「全國一網」股份公司的第五大股東。

對此,業內有聲音提出,歌華有線以股份入股,或有對未來「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借殼上市的考量。

廣電系的上市公司們,對於參與」全國一網「股份公司也有眾口一詞的期待,「為了實現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的統一運營管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建設具有廣電特色的 5G 網絡並賦能有線電視網絡,完成以全國互聯互通平臺為基礎的有線電視網絡IP化、智能化改造,促進有線電視網絡轉型升級,實現全國一網與5G的融合發展,中國廣電聯合其他發起人共同發起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有利於公司深度參與全國一網整合及廣電 5G 建設,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

政策助推遇上轉型拐點,5G布局對於廣電系已是不得不發,只是,能否真的幫助廣電脫離困局,再度迎來上升期,還是不可蓋章的走勢。

主要是,難點還有不少。

首先,在於5G牌照共用問題,據業內分析,目前工信部要求,兩個毫無關聯的獨立公司無法共同使用一張牌照,即中國廣電的5G牌照,不能與作為獨立法人的地方有線網絡公司共享,華數傳媒等上市公司也曾向媒體表示,中國廣電獲得5G牌照,上市公司與之不存在股權關係,因此對業務並無重大影響。

而按照「全國一網」股份公司的股權架構,僅以現金出資的9家上市公司,或仍面臨無法使用5G牌照的現象,而可能推進的方式,是以成立合資公司等折中方式,獲取牌照使用權。

此外,還有廣電的遺留問題。全程全網、統一管轄下的約束力,與各自為營的「一省一網」截然不同,而融合的難點,往往在於能否形成自上而下的統一決策和自下而上的響應動作,現實中常年「各佔山頭」的省網公司能不能聽話,執行的速度,都還是未知數。

不僅如此,對於「全國一網」股份公司而言,儘管廣電擁有700M頻段的絕對優勢,卻仍是難以補足其在通信運營領域缺乏專業人才、技術以及資金方面的劣勢。

目前,「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尚未正式掛牌,內部體制機制的搭建、理順,各省網與戰略方協同運營,均需要不少時間。且在業內看來,此次整合「全國一網」,中國廣電以牽頭作用為主,協助實現資源的集約化,而進一步的具體落實,還要看省網如何「接住」放穩,接下來,必然是長線「作戰」。

此時各上市公司家長們圍在一起討論的問題,當不限於當前的成績單,而是不遠的未來。

【本文作者靳夕,由投資界合作夥伴微信公眾號:剁椒娛投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相關焦點

  • 中國廣電與廣州市籤約5G合作!廣東廣電5G擬「三分天下」?
    中國廣電計劃在廣州打造國家級超高清視頻產業中心、中國廣電網際網路數據大區中心,啟動廣電5G和智慧廣電應用產業基地建設,支持珠江數碼承建中國廣電智慧醫療基地,助力廣州城市信息化建設。按照預期,將在深圳市部署200個廣電5G基站。而這個深圳智城天威(即,深圳市智城天威通信有限公司)便是廣電上市企業天威視訊與深圳市智慧城市通信有限公司(其控制人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與今年7月共同出資設立的新公司,主要負責深圳市的中國廣電5G實際運營。
  • 中國廣電、廣電股份董事長宋起柱:「全國一網」下的廣電5G融合戰略
    10月13日下午,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正式拉開帷幕,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起柱首次以中國廣電、廣電股份的雙重董事長身份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關於廣電未來謀劃之路的精彩演講。
  • 中國廣電的5G牌照是面向全國有線電視行業的!
    中國電信表示,獲得5G牌照後,中國電信將繼續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開展5G網絡建設,積極探索和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降低網絡建設和運維成本,確保優質的網絡質量和豐富的應用服務。真誠歡迎國內外企業一同參與中國電信的5G網絡建設、業務創新和應用研發推廣,共促產業繁榮,共享發展成果。
  • Apple Pay中國發展路在何方?
    Apple Pay在國內的發展路在何方?今天行動支付網來討論一下這些問題。Apple Pay的優點:順滑的使用感受2016年2月,在與中國銀聯以及商業銀行的合作下Apple Pay入華,Apple Pay的金融支付功能正式落地國內。
  • 中國廣電角力5G 加速整合「全國一張網」
    據《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了解,這是繼日前中國廣電700MHz頻段正式成為全球5G國際標準、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宣布按 1∶1 比例共建共享700MHz 5G 無線網絡後,中國廣電5G商用之路上的又一重要事件。有分析認為,此次歌華有線的參與,意味著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組建已進入衝刺階段。
  • 未來5G手機可免費接收電視節目 5g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
    12月3日訊,據新浪科技報導,在今日舉行的700MHz技術與產業應用研討會上,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慶軍表示,中國廣電如何與傳統三大運營商避免同質化競爭,形成差異化發展,是一個重大課題,中國廣電找到的突破點是:5G NR廣播。
  • 復盤:空有700M黃金頻段,卻錯過5G元年的中國廣電!
    三大通信運營商企業5G商用已正式鋪展開來,特別是5G公客業務如各類套餐紛紛推上了市場。曾經在2019年,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宣告的次年擬實現廣電5G商用計劃,在多方因素使然下基本已然「泡湯」。 在廣電傳統業務持續差強人意的緊張形勢下,廣電人期盼借5G無線通信打好「翻身仗」的夙願並未消逝。
  • 【吐嘈大會】廣電員工這些大實話!值得深思!
    5、87年參加工作,98年開建有線電視,堅持三十多年,一人負責兩個鄉鎮67個自然電5千多戶維護工作,沒有節假日,什麼工作,都得靠自己一個人來完成,兩次負傷,三十多年堅持在一線工作,這就是廣電人,廣電老員工辛苦啦!6、希望廣電網絡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全國一網的進度要加快啊,不然趕不上5G網絡的發展!
  • 《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路在何方?
    如今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中國經濟面臨怎麼樣的挑戰?中小微企業如何繼續生存?中美會「脫鉤」嗎?逆全球化我們如何面對?《楊瀾訪談錄》重磅來襲!楊瀾作為節目領軍人繼續「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聚焦社會經濟熱點,曹德旺、李稻葵、黃奇帆、朱民、向松祚帶你一起發掘那些藏在民生背後的經濟話題,共同探索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路在何方?敬請關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特別訪談系列!
  • 獨家專訪|總局規劃院高楊:2021年是中國廣電5G放號的黃金窗口期!
    很多廣電網絡的同胞發聲,「與移動共享,會毀了廣電業務」、「廣電出賣了自己的王牌」;也有人表示,「廣電將涅槃重生!」「共享共建能實現共贏!」那麼,事實是否如此?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的合作能否真的為廣電媒體發展帶來新的變化,2020年中國廣電有了哪些新突破,2021年又將面臨什麼挑戰?
  • 廣電總局:支持廣電機構控股或參股網際網路企業
    其中,廣電媒體要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和能力,鼓勵通過合資合作、兼併重組、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上市等,打造形成一批擁有知名品牌、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新型廣電企業。與此同時,《意見》還指出,創新完善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支持廣電機構控股或參股網際網路企業、科技企業,推動媒體融合項目技術研發、市場開拓與金融資本、社會資源有效對接。
  • 一張圖帶你秒懂5G晶片「五雄爭霸」國產5G晶片自研路在何方
    據天眼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新增晶片與集成電路企業達到了3700多家,遠高於去年同期。同時,註冊資本也廣泛集中在100-1000萬之間,不少甚至在千萬以上,新增企業實力普遍不低。 據悉,當前的五大5G晶片廠商,分別是中國大陸的華為、紫光展銳,中國臺灣的聯發科,國際大廠高通、三星。可以看出,在5G時代,中國晶片廠商的存在感前所未有。
  • 廣電5G 700MHz建網為什麼選擇了中國移動?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中國廣電等的指導下,湖南省加緊進行了馬欄山廣電5G試驗網的建設工作,主要是在湖南廣電金鷹城、馬欄山文創園等區域,初步建成了廣電5G馬欄山試驗網,同時也啟動了一些廣電5G的業務探索。具體的成果中,湖南有線成功開通了首個700MHz及4.9GHz共站的廣電5G基站;開通了廣電5G核心網首個省級用戶面;完成了基於4.9GHz頻率的5G組網測試;在第13屆金鷹節及雙十一晚會中實現了對5G超高清視頻的傳輸應用;完成了湖南廣電5G蝸牛TV及智慧水文業務的應用。
  • 2020年中國廣電開啟5G商用!各大「黑科技」刷屏世界5G大會
    11月20日-23日舉辦的首屆世界5G大會正式舉辦,會上,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中國廣電)董事長趙景春發言提到,中國廣電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家獲得5G牌照並用700MHz頻段建網的廣電運營商。中國廣電肩負著實現廣播電視由戶戶通到人人通、打造5G媒體與通信融合的新範例、支撐中國5G領先的崇高使命和艱巨任務。
  • 盤點中國廣電2020:全新出發,5G建設穩步向前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20年是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電)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廣電一步一個腳印,加速開展5G核心節點建設、紮實推進5G 700MHz大帶寬標準立項、積極推動700MHz產業鏈成熟。
  • 《科技日報》聚焦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5G視覺盛宴從這裡開啟
    身臨其境般體驗飛躍長城,與兵馬俑擦肩而過,漫步在金碧輝煌的金鑾殿中……在「光影魔方」沉浸式視頻體驗中心,一幅幅由8K/3D/360°VR畫面打造的中華文化景觀,向觀眾展示著中國魅力,也代表了中國VR全景視頻從製作到發行的最高水準。
  • 中國有線退出廣電5G應用平臺運營方中廣寬帶股東身份
    近期,原中廣寬帶網絡有限公司的6位投資人之一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退出了中廣寬帶的股東身份。2014年正式成立的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2020年正式發起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業務規模上共有11家控股公司,中廣寬帶便是其中之一。
  • 5G時代,迎著風,砥礪前行中的廣電人
    那個時代的廣電人,在面對2.5G移動通信技術只是從2G邁向3G的一個銜接性技術時,部分廣電人士一直嘗試著想把2.5G與視頻結合起來。將時鐘回撥到十餘年前,在3G開始快速走進人們生活的時候,當時藉助著北京奧運會火了一把的CMMB在看到3G流量、帶度、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啟與包括中國移動、中國一汽集團等在內的產業鏈各方巨頭們進行了產業化探索之路。
  • 廣電總局:加快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支持廣電機構控股或參股網際網路企業
    11月2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為加快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鼓勵支持廣電機構控股或參股網際網路企業、科技企業。在加快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意見》提出了優化媒體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用好市場機制、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三點。
  • 師夷長技,中國麵館路在何方?
    相比之下,中國麵館沒有大宗的廣告,更不要談什麼經典營銷了,而這只是差距的縮影,更致命的因素在於,中國麵館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品牌形象,更無法統一地廣而告之,以至於,只能留在「低端食物「的範疇,好像扶不起的阿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