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蟄說

2021-02-12 顏山孝水

志剛一方,

六足全部落在玻璃上,

出溜滑,

形勢極其不利。

最後在裁判將鬥圈一提之際,

「趙子龍」咬緊對方,

一個翻滾回到鬥圈以內,

啪啪兩口,

對方落荒而去,

志剛的促蟄一擊制勝。

自始至終,

兩蟲一牙鉗咬合就未曾脫口,

硬碰了硬,

高手碰上了高手,

精彩之狀無以描摹。

一日寨上閒居,溜達到西冶工坊,志剛正在與租平表哥、輪子工匠師傅為促蟄罐拋光。

明代萬禮張盆、萬禮張五福捧壽過籠、硃砂魚水槽。載王世襄《自珍集》

清代「南樓雅玩」磚雕盆

促蟄罐是黃河澄漿玉泥罐,從東昌府剛剛買來,擺了滿滿一屋。山東澄泥促蟄罐久已聲名在外,以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人稱觀若碧玉,存飯不腐,厲寒不冰,撫如石,呵生津。度娘有雲,古代澄泥罐以「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墨玉黑、雞骨白、雪裡紅為上乘顏色,尤以豆綠砂、雞骨白最為名貴。」

看看屋裡堆積的這一兩千隻,雖達不到硃砂紅、雞骨白,倒也露出些七色端倪,倒是另一種含蓄與綺麗。志剛隨手遞我一個「蟹殼青」,外壁清鑑若有光,滑潤細膩,摩挲在手,如觸小兒肌膚。我倏地意識到,今年的秋興大戰,已然開始布局了。

李志剛,七零後實業家,世人皆知他為社會奉獻了仁濟堂醫藥、賽奧玻璃、西冶工坊,卻鮮聞他營造了一個促蟄帝國,擔綱淄博市蟋蟀協會主席。博山人不講蟋蟀,也不叫蛐蛐、促織,還是促蟄叫著上口。

在西冶工坊一席談,便有了這篇《促蟄說》。

捉促蟄、養促蟄、鬥促蟄,是每一個六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中國小孩都幹過的事情。可登大雅之堂,可走小街陋巷。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促蟄人人都能玩得起。促蟄給過兒童們趣味,有些促蟄的記憶,成為人們終生的快樂之源。當下,這個小小的蟲趣,再與高樓大廈裡長大的孩子了無瓜葛,孰知喜也悲也? 

我小時候,也是玩過促蟄的。最初對灶間磚縫裡出沒的飯促蟄感興趣,大一點時捉過猴頭,再大點開始背著大人扒炭場土場捉虎頭促蟄。我的感覺中,這三個物種一個比一個精明,一個比一個難逮。我家住在稅務街雲家大門,後院住著雲會照大哥,會照在柳杭村工作,那裡有我嚮往但沒有機會去暢遊的田野,他說那裡的墳促蟄又大又壯,咬住就是死口,我就天天盼著會照幫我帶回一隻墳促蟄來,這是我童年的最大誘惑。隨著長大,促蟄、麻雀、哨蟬之類離開自己的生活,漸漸淡了下去,直到結識了李志剛,知道促蟄原來以另一種形式,在社會生活裡活躍著、延續著。

山東促蟄名冠中華,素以泰安寧陽為最。志剛買蟲,過去專注於泰安寧陽,現在向北移動,寧津,樂陵,冠縣,接近河北邢臺。黑土地,弱鹼性土壤,促蟄品種不孬。促蟄俗稱「百日蟲」,自春末至初冬,一百來天的生命。蟲卵入地十毫米左右,過一個冬眠期,第二年出土。如果人工孵化,就把包有蟲卵土的小碗,模擬冬眠環境,放進冰箱冷藏室→冷凍室→冷藏室冷凍一周,取出後放進暖箱,保持一定溫度和溼度,當年就可孵化出促蟄幼蟲。不經凍就不出蟲。只要經驗哪怕是模擬的「冬眠」,就可出蟲,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這種現象不知道值不值得破譯?有沒有人破譯?有無仿生學價值?當年博山美術琉璃廠在西冶街扎的元宵節扮玩琉璃彩門,陳列有蟈蟈、促蟄、金鈴子,在保溫燈箱裡「吱吱」亂叫,都是當年蟲卵出蟲,其中促蟄孵化即用此法。

促螫蛻皮

促蟄出土比螞蟻還小,從若蟲(就是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的幼體)始,一層層蛻皮,七天蛻一層,蛻七層。蛻一層,長大一分。蛻到第七層時便是成蟲。一兩天之內,外骨骼、翅膀等部位變為黑色或深色。促蟄成年,以雄蟲為主劃分領地,其中叫聲高亢渾厚且有磁性的,一來足以展示實力,請其它雄蟲退步三舍。二來吸引雌蟲,取得雌蟲青睞,達成交配。英雄既愛江山又愛美人。有的雄蟲一夫一妻,有的妻妾成群。若兩雄相逢則一決高下,勝出者取得交配權。這種小昆蟲的鬥性就在這裡,相逢勢必亮劍,積澱在遺傳基因當中,陳陳相因而不息。

鬥促蟄猶如拳擊,一對一,直觀、公平而又刺激,極具觀賞性。它們以六足為支撐,以牙鉗為兵器,以磨翅激鳴相提振,頻發進攻。其閃展騰挪進退攻防全過程一覽無餘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促蟄文化才上自朝堂,下至民間,由此綿延不絕。

促蟄是雜食動物,吃糧,吃草也吃蟲,不管南方北方,凡是有土的地方,都有促蟄出沒。

促蟄立秋成蟲,集中而量大,捕捉方便。鬥蟲與鬥雞、鬥狗有異曲同工之妙,成本卻很低,人人都能玩得起。志剛回憶,小時候,受制於父母管教和交通不便,活動區域有限,只能就近逮促蟄,最多的是家促蟄,房前屋後地逮。晚上聽叫聲,拿根洋火棒,聽準在某條磚縫裡,「嗤」地劃著洋火,使根冰糕棒從它的副洞口插進去,把後路堵了,一撬,主洞口就看見促蟄閃亮的額頭,這時候洋火燒著手了,一哆嗦趕緊扔掉,摸著囫(囫,音hu,方言,黑暗環境裡憑著感覺活動)撬出促蟄用雙手捧住,眼睛受了光焰刺激橫豎看不見,但手裡有沒有是一清二楚的。一般土場促蟄比較好逮,有時唱嗞卟嘚(一種促蟄的輕聲鳴叫,頗具歌唱性,被小孩子猜測為床笫之音),有時不用聽叫,直接掀磚,有的在磚頭底下,有的在泥洞裡,掀著掀著就有促蟄蹦起來。促蟄藏在青石縫裡就無奈了,不能拆房扒屋,干著急。有小兒睡前故事講道,過去財主家的小孩,曾經可以為逮住一隻促蟄扒掉一座二層小樓。

捉促蟄、買促蟄,是為了鬥促蟄,要鬥出水準,鬥出威風,得益於養,有六分材四分養之稱。鬥促蟄是秋末的聖戰,對志剛來說,夏至一到,他就開始忙碌起來,備辦促蟄罐。

罐子買來先煮,大罐煮兩遍,小罐煮一遍。煮後晾乾搪底。搪底就是砸底,搪底也有專門的土售賣,志剛不買,自己配。按照老一輩「三合土」配方,三分土二分沙一分灰。曲鱔糞加白炭土,細河沙,老石灰。志剛僱用人工,遠至博山蛟龍鄉間田野搜集曲蟮糞,一哆達一哆達拾回來,以清水淘濾去除雜草和泥沙,過細篩淤在棉布上。為什麼得跑到蛟龍?近郊有化工企業汙染,土質早已今不如昔,曲蟮糞亦不堪取用。志剛坦言,不用說用了汙染過的曲蟮糞,就是平素餵水不潔不當,促蟄上堂,關鍵時候就會給人難堪。據說促蟄對氣味極其敏感,對化妝品、香味飲料的味道過敏,鬥技場有人吃過橘子,促蟄便無法專心出戰。石灰秌得年歲越長、勁越小越好。今年用的石灰據說是四年以上的,砸上罐子不拱,粘結性好,又有消毒功能。想方設法讓促蟄入盆舒服,猶如人類住進陳年老屋冬暖夏涼。搪完底,再晾乾。熬製兒茶和蠶沙湯液澆上,謂之漿底。蠶沙、兒茶都是傳統中藥。蠶沙祛風除溼,和胃化濁,活血通絡。兒茶活血化瘀,止痛鎮靜。二者富含膠性,入土粘結,地面光滑。南方有人善用蟲茶,不一而足。漿底之後,煮出綠茶湯汁,澆到罐上,如此一來,聞聞盆罐的味氣,再無剛剛入手時的生灰味道,無味生香。

志剛用過上千個促蟄罐,有聊城罐、寧津罐、南方罐,以為聊城黃河澄漿泥罐更為細膩,透氣吸水,最為好使。古法制泥,是將一種特製的雙層絹袋吊掛於河中,河水中挾裹的泥沙流入其中,經第一層過濾後,沉入第二層絹袋的細泥即是澄泥。現代製法,已使用球磨技術取泥,工夫到家,過濾嚴謹,仍舊能夠保持古法特性。

立秋是集中大量出蟲的時候,持續半個月裡開逮或買蟲,直到處暑。促蟄產地有些二道販捂盆惜售,人為地拉長了買蟲期。加上農業大棚的普及,溫度、適度適宜,棚蟲出蟲時間較以往提前,也是拉長買蟲期的重要原因。往往在7月中旬,大暑未到,大棚密集的聊城冠縣、莘縣一帶,已有大量的棚蟲上市,把玩促蟄的時間整個前移了不少。

立秋採蟲,白露出鬥,中間留足一個月的調養期。

原先的鬥蟲是比鬥,大約比比輕重,頭顱大小,後來是約(yao,戥子稱量)鬥,現在鬥蟲都是電子秤精準稱重。故促蟄飼養過程中,既要叫它長筋骨氣力,還不能大腹便便,稱重時吃虧。稱重,圈裡話也叫吊秤,故叫吊鬥、吊打。像拳擊,同重量級的促蟄同盆開鬥。這就要求促蟄既身體輕盈,還要兵器有力,古人所謂「牙為蛩之利器」。兩蟲相鬥,四牙並舉,牙堅者勝。牙鉗厲害,咬合兇狠,牙鉗的大小十分重要。牙鉗大了,特別是牙鉗根部寬厚的,咬合力才強。牙鉗根部寬厚又取決於脖頸渾厚,有毛糙相,能挺得住,發力猛,耐攀夾,對手咬自己時不易受傷。腿上也要有力,特別是一雙大腿。四條小腿支撐平衡,一雙大腿掌握進退、蹦跳有力。同樣的牙齒、腿足,還要講究品級。

相蟲講品級要看底板。底板就是促蟄的原生素質、先天之本。

鈣質飽滿,皮糙肉厚,幹老細糯。幹老細糯,猛一聽好似矛盾,實則統一。幹老細糯中的「幹」,主要強調翅衣要幹,不帶水光,同時牙鉗也不見水光。「老」是指促蟄表層皮殼的堅韌、筋道,沒有水膘。「細」是指促蟄的種「細」,如「白肉身,白六爪」,是判斷是否「細嫩」的主要標誌。判斷促蟄的「糯」,主要看蟲的包紮緊松、邊骨長短、軟硬及尾鋒粗細的程度。包紮松猶如人穿著長袍馬褂打架,邊骨長硬,很不利落;尾鋒粗短黑則靈敏度不夠,會影響蟲身旋轉。如果像如蟈蟈的肚腹,那就砸了。幹老細糯以外,還講究砂毛淋血。砂毛是指促蟄出土以後,養到壯年,勃頸上的外骨骼鈣化充分,要老厚生毛丁,光皮薄項不行,項上骨質表面長有一層砂狀物、米疙瘩,似由骨裡泛出,並覆有絨毛,也叫鐵砂脖、鐵皮脖。紫蟲配藍項,青蟲配鐵皮項,黃蟲配火盆底項即紅項,如果能夠達到這種組合,那一定是絕配。淋血是翅紋似帶有血筋,如同析晶而出,也是老皮殼的標誌。再看形體,要高方闊厚,腿粗而長,六足闊開高撐,身架高而方,不是窄而低,身寬項闊頭大,前腰粗壯渾厚。

辯證意味很濃的是促蟄的辨色。

籠統分,有泛青色、泛紫色,還有泛黃色,無論哪一種,色一定要足。過去還分黑蟲、白蟲、紅蟲,一般都是兼色、二路色。促蟄是雜交動物,故色正即純色的正青、正黃、正紫很少,偶得一蟲色正,實屬高級促蟄,上價位的促蟄。買不到色正的促蟄,就買個足色蟲。雖然是二路色,但要色足。志剛比喻,如同人穿了的確涼襯衣,透底,蟲也是,色不足亦同穿了的確涼,透底,鈣化不足。好促蟄色相要飽和,足色,正色要足,兼色也要足。即使白蟲,白襯衣,也是厚衣料,不透底。黑蟲,透底也不行,也是不足。這是玩蟲的要訣。足而厚,還要細膩,腰身粗糲不耐彈打。 

這是辨色,整體感覺的優良與否在於神相。最終決定促蟄品級的是神相。整體氣質,氣象,神態。像如人的臉色、氣貌,有肉而不臃腫,可以劉關張,也可以趙雲趙子龍,要健碩,武相文相均英氣華發,具肅殺之氣。有的雖暫時不具威儀,但潛質彰顯,通過餵養完全可以做出「龍形」。得益於好的選功、養功。花錢少,買蟲快,是志剛的一大特點,就是取決於善觀神相。

過去講七分蟲三分養,現在到了六分蟲四分養,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底板好,營養跟得上,促蟄還會盆長。促蟄剛進家,是空殼,也沒有肚子,養的學問就大了。餵得好,能從5釐長到7釐,就是盆長。看促蟄吃食的飯量大小,觀察糞便形狀,稀便和乾結都不好,來合理葷素搭配。單一葷食,促蟄會早熟,鬥期會短,葷素搭配得宜,順其天性為佳。

志剛不為功利所趨,不做那種為了與錢掛鈎拔苗助長的事情。市場上有成品促蟄食,成分不明,志剛不買。他對促蟄的飼養有自己的道道。自己的配方對外公開,盡情讓蟲友分享。飼料主要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不能高脂肪,既能補上蛋白質、鈣,又要催化脂肪分解。雜糧包括穀類、豆類。以小米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油性小,促蟄願意吃,吸收各種維生素,也餵大米和綠豆,綠豆清涼降燥。芹菜葉,曬乾,打粉。葷食羊肝,曬乾,打粉。有小河蝦,曬乾,打粉。有麵包蟲,補蛋白,也加強牙鉗咬合。補鈣有鱉甲、龜板。按比例統一使小鋼磨打成粉,上鍋蒸,蒸熟至稠米糊狀餵養。早秋、中秋、末秋配料、比例上各有側重。促蟄野外生存,吃植物根莖,也吃小型昆蟲,人工飼料實際上是人為地營造促蟄的自然取食環境,儘量還原野生環境下的營養攝取。

還要注意食量,不同蟲齡,取食量不一,長足身子的成蟲,吃的了了。三秋當中,初秋、中秋的食量,要明顯多於末秋。底版幹老的促蟄是彈簧肚,吃的不少,過宿以後依舊身形幹練,肚腹緊縮,脾胃運化好,上品促蟄。

促蟄三大怪。雌上雄背、知恥不叫、過蛋有力。雌上雄被,是雌在上雄在下交合,不同於一般動物。因而小孩們所說促蟄唱「嗞卟嘚」是性愛之音,是不對的。知恥不叫,猶如人類心理,吃了敗仗有羞愧感,灰溜溜地退場,暗自反省。只有大獲全勝者才振翅激鳴。過蛋有力最為奇怪。《紅樓夢》和《聊齋志異》都說男人會「精盡而亡」,而促蟄卻只在交配既成,才是威風八面之時,體能、情緒、狀態最佳。這是特性,也是規律。規律便不可悖逆。

促蟄過蛋

不專業的玩法,是逮來即鬥,應該先養一個月至40天,養到出鬥期,即身體狀態最佳時開鬥,鬥之前為提高它的鬥性,先要過蛋,就是上陣前與三尾(雌促蟄)促蟄交配。為了交配亢奮,臨近出鬥餵養時適當餵螞蟻粉補鋅,刺激性腺分泌,過蛋更為有力,蟲鬥時則爆發力超強。

為防止作弊,達到鬥場,統一餵食餵水,把罐子一蓋,出去吃飯喝酒,飯畢回來過秤,有的促蟄貪吃,五釐的身重吃成了五釐半,也得打。按不同分量配對,決定對手。接著就是下三尾,三尾也有醜俊,要挑俊的,產卵器長而高翹,叫做小頭肥臀長針。長針下垂或拖地,意味著腹中有籽,隨時想入土產卵,無意交配。這個三尾是一忌。或者找塊塇土讓它把籽下了,再入罐交尾。處女蟲的兩翅緊緊閉合,處女蟲進罐,有時會顯得生疏,不諳風情,過蛋慢,需要費些周折。當然,即使處女蟲,大多數都能無師自通。遇到一個太矜持的,豈不耽誤大事?最佳的是有過交配經驗,又絕非情場老手,兩翅略開,不至大開的就是。下進罐內,極快進入佳境。故遇有出息的處女蟲,最好在家裡找好配偶,過蛋一次,開鬥前經歷第二度過蛋,最為穩妥。

一般促蟄過蛋,也要小心,不能大意。雌性不睦不和,容易糾紛打鬥,雌蟲雖說牙小,撕打起來容易劃傷雄蟲門臉,一旦雄蟲門臉受傷,將影響雄蟲牙鉗咬合能力,得不償失。琴瑟和鳴,不僅僅存乎人際之間。也有例外。志剛商務繁忙,租平表哥在家賦閒,專事促蟄餵養。曾經在傍晚下上三尾,次日清晨開罐一看,蟲食未動,三尾沒了,只剩翅,小腿。如法炮製一次,還是雌被雄食。那隻雄蟲接連贏了三路,當是過過蛋的。

玩蟲不在於時間長短,在於悟性,在於相蟲識蟲。鬥蟲贏了也會受傷,小鬥靜養一兩日,大鬥須靜養一個星期,才宜出鬥。志剛鬥蟲不上熟口,也不試口,揣摩好了直接上毛口,而往往出奇制勝,這種自信建立在他識蟲功夫到家。

對促蟄出鬥,志剛極盡細心。出鬥前,拿促蟄棒蘸一粒水珠,輕觸蟲吻,促蟄一吸而盡。有人曾質疑此舉有餵藥之嫌,實乃多心,其實就是飢食渴飲,不傷蟲而已。進入夏季,志剛就開始淘換土元就是土鱉,養著。促蟄出鬥密集的秋季,大戰歸來,無論促蟄有無內傷外傷,筋骨勞損,把鱉漿擠入食槽,讓促蟄吸食,平復跌打損傷。也有人用罐頭瓶接來童子尿,冰箱儲存。出鬥以後,用清水稀釋稀釋,給促蟄洗澡,飲用,祛火,也有與土鱉同等功效。

志剛曾攜帶十餘只促蟄出鬥到高手雲集的省府濟南大堂。山東的蟲鬥,就看濟南,玩家雲集,幾十家堂口。拿下濟南就是拿下山東。此時已是晚秋時節,濟南的促蟄不過二十餘只,見到志剛標誌性的九龍鬥罐,知道是淄博來人,要先與淄博開鬥。

稱量配對以後,志剛出鬥六盆,竟然贏得五盆。贏到第六盆時,輸家開始惱怒,揚言封盆,就是懷疑志剛的促蟄餵了激素。志剛一笑了之。倘若較真下去,輸家恐遭三倍罰資。因為志剛的蟲吃沒吃藥,明眼人一目了然。

去年,志剛買了四隻促蟄,一百塊錢,出了兩員大將。某友斥資三千五百元購得一隻,找志剛來鬥,競一輸到底。買蟲要懂蟲,也要講蟲運。一眼看不到,好蟲就被他人買走。志剛的感受是,對蟲有尊重,有敬畏,蟲會回報你。

有一隻蟲身價一千五百,志剛從寧陽泗店買來,頭頂上嵌一條橫向銀線,從買來就備受志剛喜愛,乾淨,白牙,一身清鑠。說這蟲咱好好養。買的時候,賣主是二道販子,把撬子手(即捕蟲人)堵在地頭收蟲,再到集上轉手。從他手裡挑蟲,挑來挑去挑不出,欲轉身離開。那人說我還有條蟲,不在手上。志剛說,我不走,等著你。一等等了一兩個小時。一見面,確實好。比青蟲黑,按說屬於黑蟲,重青白牙,頭嵌細細銀線,兩端與須下副眼相連,牙亮而碩大,活脫脫一個「趙子龍」。

「趙子龍」出鬥前下三尾時,要讓它挑,它專挑產卵器高揚的雌蟲過蛋。相中了,一掉腚,三尾慢慢上去,過蛋開始。有人做過觀察,雌雄交合顫動幾下,雄蟲排出精囊,一個小小米粒大的白色小球,雌促蟄在產卵器下面出來一根針,將雄蟋蟀排出的精囊叉住。精囊初始呈乳白色,幾分鐘後精囊變成透明的,最後變小以致消失。過蛋完成。如果少了這個環節,促蟄上場,總是思雌心切,神思游離,彈腿掉腚就是不扒嘴。

   「趙子龍」果真不負眾望。進入橢圓鬥圈,遇敵後喰(can,啄的意思)了兩口,像嗑了兩口瓜子,對方掉頭就竄,再不來戰。第二路,對方的蟲也是王字級。雙方進入鬥圈,中間隔一扇插板,各自逗引撩撥,鬥性激發之時起去插板,立時短兵相接。兩蟲四枚牙鉗咬死,互不鬆口,一躍而起,從一拃高的鬥圈跌向圈外,也沒跌開,死不鬆口。鬥圈置於一面玻璃板上,玻璃板與鬥圈之間墊一張紙,紙的四角延向圈外,摔出鬥圈的一對促蟄,一隻六足蹬在紙上,立地穩健,是主場一方。志剛一方,六足全部落在玻璃上,出溜滑,形勢極其不利。最後在裁判將鬥圈一提之際,「趙子龍」咬緊對方,一個翻滾回到鬥圈以內,啪啪兩口,對方落荒而去,志剛的促蟄一擊制勝。自始至終,兩蟲一牙鉗咬合就未曾脫口,硬碰了硬,高手碰上了高手,精彩之狀無以描摹。

琉璃雕刻《鬥促織圖》蛐蛐罐·西冶工坊制

拙作《追夢博山的「南鑼鼓巷」》一文,曾對志剛的促蟄之道做過闡述,讀來仍覺得妥帖,說的是,「有的蟋蟀條件上等,但是狀態不佳,寧可永不出鬥也不可強鬥、蠻鬥。有的蟋蟀條件未必絕佳,但鬥性勃發處於巔峰狀態,氣宇軒昂虎虎生威,宜立馬出鬥迎敵……他的手裡,已經有好多蟋蟀被餵養到老,未曾出鬥一次。即使戰敗而歸的蟋蟀,李志剛沒有把它們放棄、拋棄,悲憫其英雄末路,加倍盡心餵養,直至無疾而終。」

這是志剛促蟄之道的仁與義,也是志剛為人之道的仁與義。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長按二維碼購書

博山金苗文具店

誰人書社

華興書屋

均有銷售

本文為劉培國先生原創文字
若需轉載請聯繫此公眾號

未經授權轉載者

將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

讀者轉發時切勿刪除版權資訊

微信號:顏山孝水

微信ID:zibo-liupeiguo

長按左側二維碼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辨析:「蟄」與「蜇」
    「蟄」跟「蜇」用法的不同杜老師:  我寫作業時把「蟄」跟「蜇」給混淆了,請您講解一下這兩個字的不同用法。謝謝!  北京學生 楊書哲楊書哲同學:  「蟄」跟「蜇」讀音相近、字形相像,因此很容易搞錯。  「蟄」讀zhé,指動物冬眠。
  • 晚上在農村走夜路,被蠍子「蟄了」該咋辦,我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你
    晚上在農村走路,不小心被蠍子蟄了該咋辦?多久能好?現在的季節正是蠍子出沒的時候,白天它們藏在石板下面,到了晚上,蠍子經常出來尋找食物,喝水。因此農村裡的人們遇到蠍子是不稀奇的。而一些人不注意被蠍子給蟄了,到底怎麼了辦呢?疼不能?有多疼?
  • 蜂王雖有蟄針卻不會蜇人,蜂王蟄針是假的?聽聽養蜂人怎麼說
    一、蜂王不蟄人不代表不會蟄人事實證明蜂王基本上是不會蟄人的,露出來的蟄針也只起到恐嚇作用。但這並不代表蜂王不會蟄人,主要是蜂王不想蟄人,蜂群知道培育一個蜂王是極為不易的,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與大量的資源與精力才能培育成功,新王出房後並不能立即登上九五至尊得寶座,還要經過婚飛交尾成功會收到蜂群的尊寵登上皇位,外出婚飛的蜂王在飛行的過程中會因為自然界的各種因素而送命,如果是天敵多的季節成功率極低。養蜂人從新培育一個蜂王極為不易,蜂群何嘗不知蜂王的重要性呢!
  • 山東90後小夥用蠍子「按摩」,被蟄過100多次……「麻麻的...
    孫立超很享受地對記者說。養蠍10年,練就「蠍子按摩」絕活孫立超形容被蠍子蟄到的感覺,「就像燒紅的針在心上扎一樣,一點也不誇張」。養蠍10年,孫立超被蟄了100多次,有時候一天蟄兩次,「很正常,因為看前面,後面看不見,一不留神就被蟄了。」
  • 女子直播吃蜂巢被蟄成香腸嘴,真的是嘴巴嘟嘟了
    我說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近日,福建寧德,一段女子吃蜂巢被蜜蜂蟄成香腸嘴的視頻在網絡走紅。該女子被蟄之後的樣子和《東成西就》裡梁朝偉的香腸嘴一樣,網友笑稱:這次真的是嘴巴嘟嘟了。然後在現場她還割了一個蜂巢,在直播吃蜂巢的時候,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剛好有一隻蜜蜂落在這位女子的上嘴唇上,蜜蜂把這位女子蟄了後,這名女子的嘴就變成了「香腸嘴」,該女子自稱「喝水都漏」。
  • 蜜蜂叮蟄最疼痛部位,獲「搞笑諾貝爾獎」
    史密斯的研究方式是將蜜蜂按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直到蜜蜂叮咬他:連續38天這麼做,每天被叮咬5次,共有25個部位被叮咬。然後他將疼痛程度從0到10進行排序,最後公開發表。
  • 你說這蜜蜂蟄哪兒不好,為什麼非要蟄人家男同學的胸呢?
    女人真的是受不得半點委屈,尤其是當了母親的女人,我只是說她中午做的飯有點鹹,她就說我有吃有喝就知足吧,再嫌棄的話就要送我去參加《變形記》,讓我體驗一下艱苦的生活其實小編覺得,你就說自己是賣豬肉的就挺霸氣的,畢竟現在豬肉這麼貴,大家都覺得賣豬肉的就是有錢人謝三哥:那你剛才說的是什麼字
  • 【潛行家-物種】火珊瑚與蟄水螅-啊多麼痛的領悟
    提起它就是一陣肝兒顫碰到它會讓你疼痛難忍帶給你持久的火辣的體驗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一個非常疼的物種——火珊瑚與蟄水螅火珊瑚與蟄水螅本質上都是由水螅蟲構成的,同為水螅綱,但卻屬於不同目。△參考來源:WoRMS(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火珊瑚雖然樣子看起來像珊瑚,但其實並不是珊瑚,火珊瑚和珊瑚都同屬於刺胞動物門,顧名思義,這個分類下的動物們都擁有有毒的刺細胞(Nematocysts)。
  • 狗狗去追蜜蜂結果被蟄了,臉馬上就腫了起來,原諒我忍不住笑了!
    但是狗狗看見後,對著蜜蜂又叫又去咬的,結果把蜜蜂給惹怒了,一下子就蟄到了狗狗!被蟄後的狗狗老實了,不一會臉都開始腫起來了! 把狗狗帶去醫院了,人家也說沒什麼好辦法,先消消炎就行了。臉腫的話,只能等它自己慢慢消下去了。看到狗狗腫大的臉,雖然有點心疼它,但我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 爆笑故事:抓來蜜蜂把老爸綁在床上蟄他,我的復仇計劃(大結局)
    上次說到我小時候每次感冒,老爸都會給我揪痧,特別疼,這次老爸感冒了我終於有了復仇的機會,然而我還小,即使我把老爸綁在床上,但揪痧就跟撓痒痒一樣,老爸竟然睡著了,於是我把目光轉向了我玩耍時抓來的野蜜蜂。我拿起裝著野蜜蜂的罐頭瓶擰開,頓時大量蜜蜂嗡嗡的聲音讓人毛骨悚然,掀開蓋子一把扣在老爸背上,玻璃瓶密封了,瓶內的蜜蜂密密麻麻的騷動了起來,我看好像沒有蟄老爸,拿起桌上打火機調到最大,呼呼的開始燒瓶子。
  • 於受萬畫《聊齋全圖》489蟄龍
    郭生訓斥學童入廁過於磨蹭,一學童辯解說:『我一進廁所,身子就會駕雲一般懸起來,所以耽誤了時間。』郭生心生疑竇。再有學童入廁時,他便跟上去在旁邊偷看,只見那學童突然飄離地面兩三尺高,又突然落到地上。郭生走近了仔細觀察,發現石縫中藏著一條大蛇,高昂著的蛇頭比盆還大;它一吸氣,學童就會隨之飄到空中。郭生把此事告知鄉民,他們都跑來觀看。大家點火焚燒了石壁,石縫中的大蛇被燒死,石壁崩裂開來。
  • 於受萬畫《聊齋全圖》100蟄龍
    蟄龍忽自書箱出長揖送之騰雲霄白話縮文:曲銀臺是於陵人。一天,曲公在樓上讀書。時值淫雨連綿,房中昏暗,忽見有隻小蟲發出螢火蟲般的微光,蠕蠕爬行。它經過的地方,留下一道似蚰蜒爬過的黑色痕跡。曲公說:『難道是嫌我不夠恭敬嗎?』便又捧著書轉回房中,置於書桌上。然後穿戴好衣帽,恭恭敬敬地向它作揖,捧著書再次將它送出。曲公剛走到屋簷下,只見那小蟲猛然昂起頭,把身子展開,從書卷上橫飛出去,嗤嗤作響,發出一道線一樣的白光。到了幾步之外,它回頭看了曲公一眼,那腦袋已變得比甕還大,身子也有數十圍粗。接著,身子一曲一張,隨即一聲霹靂炸響,它便騰雲駕霧飛上了天空。
  • 網紅直播吃蜂巢被蟄成香腸嘴,喝水都漏,網友:電影香腸嘴是真的
    直播這件事情可以說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熟悉的一份工作了。因為直播門檻比較低,加上有人關注或者打賞的話,收入也不會太低。所以就有一些年輕人選擇了直播這個行業。在短視頻APP上直播,人數就變得越來越多。而在最近,就有一個網紅因為直播吃蜂巢被蟄成香腸嘴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網紅直播吃蜂巢被蟄成香腸嘴,喝水都漏,網友:電影裡香腸嘴是真的!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這個女子上嘴唇也是腫得特別厲害。簡直就像是臉上掛著一條香腸啊。根據這個女子描述的我們就能夠知道,她在之前去山裡直播採蜂蜜。然後在現場她還割了一個蜂巢吃,沒想到在蜂巢吃了之後,就被蜜蜂蟄了嘴唇。
  • 真·抖M:我只是好奇,蜜蜂蟄小丁丁和蟄鼻孔哪個更疼?
    史密斯則讓蜜蜂蟄了自己身體的25個不同部分,以找出被蟄了最疼和最不疼的區域。作為研究蜇人昆蟲的著名專家,施密特會花很多時間去抓蟲子——上得山多終遇虎,逮多了昆蟲,也難免會發生意外。例如有一次在哥斯大黎加的一個峽谷中,施密特試圖將繩子掛樹上然後玩速降,結果剛一抱住樹,他就被黃蜂攻擊了,連眼睛都被它們的毒液噴到。
  • 《丐僧》《伏虎》《蟄龍》三篇
    一天,官員在河北省涿州歇息,門外面有一個江湖郎中,說自己能降伏狐狸。官員請這郎中到家裡。這江湖郎中給官員一副藥,官員一看不過是房中術的春藥。郎中催促官員趕緊把藥吃了,進去和狐狸交媾,官員十分威猛,狐狸害怕想躲開官員,哀求官員停止;官員不停,更加威猛的和狐狸交媾。狐狸想法脫身,苦於被官員死死控制,逃不掉。過一會兒,沒聲音了,低頭一看,狐狸現出原形,死了。
  • 民間故事:書生呵護蜜蜂,建造蜂房養育,一年後,蜜蜂追著他蟄
    麻心軟笑著說:「我敬佩這些小生命,它們值得敬重,我做出這個決定,只求心安,不求報答。」 老僕趕緊買來材料,喊來幾位工匠,開始建造蜂房。村裡人都來看熱鬧,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這個說:「這些都是野蜜蜂,你家又不養蜜蜂,建這麼大的蜂房幹什麼?」那個說:「就算養蜜蜂,這麼少的蜜蜂,能產多少蜂蜜?耗費這麼大的物力不值得。」
  • 東麗區紀委監委:以案促教 以案促改 以案促建
    東麗區紀委監委:以案促教 以案促改 以案促建 2020-11-23 15: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試管嬰兒促排最多能連續促幾次
    如果女性存在多囊卵巢綜合症,或者是因為其他的一些原因導致卵泡不發育,可能就需要進行促排卵治療才能最終收穫自己的寶寶,但促排卵也並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的,有時可能會連續做幾次,那麼,促排最多能連續促幾次呢? 促排最多能連續促幾次?
  • 運動養生的方便動作——深蹲促睪功效大、簡單推理說一說
    為啥非得要挖掘深蹲的促睪酮分泌功能呢,我們拋開比較深層次的科學解釋,僅僅從簡單、淺層的認知來說說深蹲促睪酮分泌的。#深蹲#那你說深蹲促睪下肢大腿的肌肉是人體中體積最大肌肉,大腿肌肉可以說是全身肌肉的代言。肌肉體積大,代謝消耗日常能量要比同體積的脂肪大的多,所以減肥和保持體重都強調增肌訓練。可以簡單理解肌肉體積大,鍛鍊效率高、不利於脂肪的沉積、也代表著生命活力的狀態。
  • 人民日報治理者說:在力量下沉中抓發展促振興
    如何充分發揮基層抓發展、促和諧、保穩定的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遼寧省阜新市是全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歷史遺留問題多、經濟總量小、發展責任大,由此帶來的社會治理任務也重。   堅持圍繞轉型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振興,統籌推進基層黨建和經濟工作同頻共振、深度融合。推行「一線工作法」,市級領導帶頭深入基層,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推動黨建力量下沉,深化機關黨支部與村、社區、非公企業結對幫扶活動;選派幹部到各社區任黨群工作指導員,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