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讓更多的人脫貧致富是我的驕傲|道真自治縣忠信鎮...

2020-12-23 天眼新聞

雜草叢生的小路、昏暗斑駁的光線、衣衫襤褸的穿著、深深下陷的眼窩、飽經風霜的面容,這是我初次來到山巖村最偏僻的古墳堡組所見到的一幕,也是直擊內心,讓無數人忍不住心酸的一幕。  2017年底,我剛參加工作,組織便將我安排到忠信鎮山巖村擔任扶貧專幹,開展脫貧攻堅任務,我的扶貧故事由此拉開帷幕。  也就是這一幕,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扶貧不僅僅是任務,還是要幫他們渡過難關的責任。  2018年年初,我走到農戶許成強的家,當時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家人肯定特別困難,經過一番了解之後,他家的現狀確實很需要幫助。

杜陽(右一)入戶走訪

作為家庭唯一勞動力的他,患有非常嚴重的癲癇病,為了治病花光了家庭所有的積蓄甚至變賣了家裡所有能換錢的東西,另外還有年老體弱的父母和一個還在讀小學的兒子。  讓我揪心的是,這樣的家庭條件居然沒有納入低保戶,更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回到村委會後,跟村支兩委的幹部們協商過後,我提出應該把這戶按程序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相關的扶貧政策。  經過入戶核查、村民小組會議、村民代表大會、公示等程序,該戶成功被新識別為貧困戶,並由我負責這戶的結對幫扶工作。  在制定幫扶計劃的過程中,我認為許成強戶目前急需對接相關政策幫助改善生活狀況,於是積極為他家爭取了大病醫療報銷、臨時救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  我還時常與衛健部門聯繫為其提供醫療諮詢服務,逐漸減輕其癲癇病症;為解決他日常收入問題,又為其爭取了生態護林員的崗位,每月工資有1000餘元。

杜陽組織召開群眾會

目前,我所幫扶的這戶貧困戶,因為路修好了,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種植了50畝鉤藤,產業發展起來了,也於2019年順利脫貧出列。  現在每一次去他家,全家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像這樣這樣一件件、一樁樁小小的扶貧故事,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許多,能得到群眾滿意的笑容,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我相信,有如今這麼好的扶貧政策支持,有無數扶貧幹部的努力奮鬥,脫貧奔小康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人物小傳】

杜陽,男,仡佬族,199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貴州省道真縣人。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忠信鎮交通管理站工作;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任忠信鎮山巖村扶貧專幹、駐村幹部;現任忠信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

通訊員 苗芃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道真自治縣忠信鎮:辣椒有「甜頭」 致富有盼頭
    本報訊 (記者 李傑 通訊員 蔡娜)時下,正值道真自治縣忠信鎮石筍村辣椒採收季節,看著眼前一筐一筐的紅辣椒,村民心裡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馬時權是石筍村的蔬菜種植大戶,種植了100多畝。「今年我們這裡雖然氣候不好,病蟲害多,但好在農業服務中心技術指導到位,目前兩個品種產量都很好,已採摘2500斤。
  • 「我的脫貧故事」青山養育了我 也拯救了我丨道真自治縣陽溪鎮四坪...
    我是任俊,家住道真自治縣陽溪鎮四坪村小灣組,屬於貴州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每年通過自己種植中藥材和烤菸過日子,家中也有一些結餘。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下,經過幾年的治療,妻子的病情基本上算是控制住了,撿回了一條命,但卻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家中只剩下我一根頂梁柱了,欠下的30多萬元的帳怎麼辦?我又想到了種植烤菸和中藥材,經過一年的努力,受到氣候和勞動力不足的影響,一年的收入除去開支已經所剩無幾,根本無力還帳。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感受群眾的苦惱樂丨道真自治縣河口鎮梅江村...
    放棄企業高薪來到扶貧一線,以實幹苦幹書寫梅江群眾脫貧新篇章。我叫楊陽,2018年3月,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挑選,我成為道真自治縣河口鎮梅江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啃「硬骨頭」,還得下硬功夫!楊陽背貧困群眾到鎮衛生室辦理慢特病證梅江村共有21個村民小組,716戶2928人,其中,長期在家的農戶有567戶1786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193戶750人。訪遍家家戶戶,我用了三個月時間。
  • 「我的扶貧故事」心繫群眾才能對得起這個時代丨道真自治縣棕坪鄉...
    剛到棕坪鄉熊先茂開辦的移民餐館,他就笑著招呼我。我叫王俊,今年30歲,2015年考入道真自治縣棕坪鄉黨政辦工作,現任坪鄉蒼蒲溪村黨支部副書記。當時,脫貧攻堅戰開展得正如火如荼,我雖初來乍到,但也有5戶貧困戶的幫扶任務,就此成為千千萬萬幫扶幹部中的一員。
  • 「我的扶貧故事」新婚次日,我就去扶貧|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擺鳥...
    我叫周朝龍,是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擺鳥村駐村工作隊員。  我與擺鳥村的「感情」溯源到2016年的10月。當時剛剛完成新婚,本打算休婚假,突然接到通知,領到了扶貧網格包保任務,只能按下婚假「暫停鍵」,踏上了擺鳥村脫貧攻堅走訪道路。
  • ...給家鄉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道真自治縣舊城鎮黨委書記萬小文
    時光荏苒,四年時間、兩個不同的崗位、一千多個日夜,我的扶貧故事在167平方公裡的家鄉翻開了篇章。  我是道真自治縣舊城鎮黨委書記,也是一名普通基層扶貧幹部。  面對全鎮1721戶7227人要全部穩定脫貧的艱巨任務時,我該如何挑起這一歷史性重擔?  說實話,壓力挺大。
  • ...脫貧攻堅練就我一身本領丨道真自治縣桃源鄉辦公室工作人員陳恆
    我叫陳恆,今年27歲,是道真縣桃源鄉桃源社區的一名駐村幹部,2018年到桃源鄉工作。作為脫貧攻堅路上新人,面對所幫扶的5戶貧困戶,我感到焦慮,感受到了壓力巨大、責任重大,同時也感受到了使命光榮。要有說破嘴皮子,磨破腳板子的勇氣,以「繡花」的功夫去扶真貧、真扶貧。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春無悔必當奮勇前行的本色。  「老頭子,快出去,修水管的師傅來了。」   「修水管的師傅」這是桃源社區永紅組居民對我親切的稱呼。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村民的貼心書記丨三都自治縣都江鎮來術村第...
    我叫蘇昶,是黔南州醫療保障局選派到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來術村的第一書記。在工作中,我帶著特殊使命,以「挖窮根」「摘窮帽」為己任,帶領全村百姓奮力奔小康。來術村山高坡陡,地質破碎,條件惡劣,基礎設施不完善。2019年之前,村集體經濟匱乏,收入近乎空白,屬於典型的深度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與群眾同呼吸丨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百合街道擺布村...
    我叫胡勝陽,今年54歲,關嶺自治縣百合街道擺布村支部書記。擺布村375戶1505人,脫貧戶53戶214人。我堅持把黨建抓在手上,切實加強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發揮其模範帶頭作用。堅持把脫貧政策落到實處,精準實施教育、醫療、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等扶貧措施,壓實結對幫扶責任,確保脫貧攻堅不落一人。堅持增收作為重點,發展光伏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產業,為實現穩定脫貧奠定基礎。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沿河情愫丨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駐村幹部...
    2020年農曆新年放假前夕,單位領導打來電話告訴我,因為工作安排臨時有變,單位商議後決定派我替換同事前去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夾石鎮開展駐村督戰工作。我剛新婚不久,擔心妻子有意見,但轉念一想,妻子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絕不會不贊同我去,就這樣我答應了下來。新年剛過,我便到了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開始了我的第三次沿河駐村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很苦,但更多是感動」丨興義市魯布格鎮...
    初次聽到「精準扶貧」這個詞彙是大學的時候,在大學生資助政策裡看到過,但並未了解,只是偶爾聽同學說起。再次聽到便已經成為我的工作之一。我叫張倩,我所幫扶的對象是一位五十中旬的老漢,名叫呂天友,家住魯布格鎮新土界村太陽平組。
  • 「我的扶貧故事」欲問秋果何所累 自有春風雨瀟瀟丨松桃苗族自治縣...
    2016年12月,我被抽調到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工作,從此,與扶貧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按照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的職責分工,由我負責扶貧宣傳工作。工作中,我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在國家扶貧類最高刊物《中國扶貧雜誌》刊發由我牽頭撰寫的《政銀聯姻的金融扶貧答卷——貴州省農發行松桃苗族自治縣支行助推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紀實》《苗繡拓寬致富路》《貴州松桃:金融扶貧妙招多》新聞稿件。
  • 「我的扶貧故事」為「我們村」貢獻自己微薄之力丨沿河自治縣淇灘...
    2018年8月,我來到國家稅務總局沿河自治縣稅務局工作,也是從此刻開始,接觸到脫貧攻堅工作。說易行難,沒有入扶貧一線,無法想像困難究竟有多少,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扶貧」就只是看到的兩個字,背後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體會不到。精準扶貧的意義能夠理解明白,卻不懂具體如何操作,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艱辛,才能實現。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旅遊扶貧助力全省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省文化...
    自2016年以來,在廳黨組的領導和幹部職工的積極支持下,我結合自身崗位實際,緊緊圍繞旅遊扶貧工作目標,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旅遊發展思想,秉承有利於貧困人口發展的旅遊理念,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著力從四個方面深入實施旅遊扶貧,助力全省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首先是做好旅遊扶貧的頂層設計。
  • 「我的扶貧故事」敖海江:駐村的日子,櫛風沐雨助脫貧
    儘管家有年邁父母和幼子,2017年7月,作為共產黨員的我義無反顧地投入脫貧攻堅的工作中,成為了鎮寧自治縣馬廠鎮八河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進村第一天,我看到的遠比想像的差,八河村地少,人均收入低,如何團結村支兩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大難題。
  • 「我的扶貧故事」「水源頭」到「水龍頭」,水甜心更甜丨威寧自治縣...
    讓百姓喝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是我的願望。我叫程宗榮,現任職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局長,一位奮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水務人。結緣於水  水利萬物而不爭,這是水的品性、德性,結緣於水這是對水的感情。   2017年4月份,因工作的需要和組織的信任,我被調到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工作,任職水務局局長。此刻,我感到責任重大,有著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心中充滿了激情,同時信心百倍。往日,進村駐戶,親眼目睹了群眾吃水難,到處艱難尋找水源,找水的情景。一樁樁、一幕幕難以讓人忘懷,辛酸、感動的往事,揮之不去。
  • 「我的扶貧故事」脫下戎裝 再披「戰袍」丨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
    我叫雷兵,2017年11月,我從部隊轉業安置到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剛脫下軍裝,便立即轉戰脫貧攻堅戰場,擔任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第一書記。為了摸清村情民意,從駐村第一天開始,我就把走訪調研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深入13個村民組,走訪農戶特別是貧困戶,走遍了木工村的田間地頭,在遍訪、回訪中與群眾拉家常、交朋友,聽群眾說真話、實話,甚至是氣話、惱話,收集意見建議,對木工村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群眾期盼和精準扶貧等有了深刻的認識。
  • 「我的扶貧故事」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丨務川自治縣蕉壩鎮...
    我叫何乾明,是務川自治縣民政局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被組織選派到蕉壩鎮龍橋村擔任第一書記。  我帶領村支「兩委」幹部通過入戶走訪、調查摸排、座談交流等方式,大力宣傳中央和省、市、縣精準扶貧政策以及民生保障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能加入這場脫貧攻堅戰,我很榮幸丨長順縣田哨村...
    收拾行囊,告別家人,我隨著脫貧攻堅的步伐,奔赴到「戰鬥」的第一線,到貧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修路、建房、搬遷、引水、謀產業發展……  2018年3月初,我是在鼓揚鎮交麻村脫貧攻堅隊。自報導之日起,便開始轉變和適應新的工作角色和環境,並全身心的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去,積極主動的完成攻堅隊交由的各項工作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與鄉親們一起度過的日子是最幸福的!丨威寧自治縣...
    我叫張焯源,2019年6月,我主動請纓,從畢節市投資促進局選派到威寧自治縣麼站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主要聯繫田上村的脫貧攻堅工作。能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我的最大榮幸,尤其是在田上村和鄉親們一起度過的那些難忘時光,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