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焯源,2019年6月,我主動請纓,從畢節市投資促進局選派到威寧自治縣麼站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主要聯繫田上村的脫貧攻堅工作。能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我的最大榮幸,尤其是在田上村和鄉親們一起度過的那些難忘時光,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一年來,作為奮戰在一線的「戰鬥員」,我帶領田上村駐村工作組走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與農戶拉家常,看看他們平時吃什麼、穿什麼、喝什麼,了解他們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深挖貧困根源,及時做好因戶施策的幫扶措施。
針對因殘沒有勞動力的,我就聯繫民政保障兜底;針對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我協調用易地扶貧搬遷解決;針對患有慢性病、大病的家庭,我幫忙協調解決報銷之外的費用;針對有勞動力未就業的,我就幫他們聯繫蔬菜基地等企業解決就業。同時,組織幹部群眾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實施「兩化」,實現串戶路、院壩硬化,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群眾要致富,產業帶動是關鍵,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的要求,我組織駐村工作組成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啟「莊稼人」種地模式,翻犁土地,積極引進花椒、南瓜、燈籠椒、蔬菜等種植項目,以產業帶動利益連結貧困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舉辦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邀請縣農業農村局專家現場指導,邀請本地土專家蔡橋林對動物防疫方面進行培訓。
同時,我主動擔起脫貧攻堅講習所的講習師,先後組織280人次參加講習所培訓,有效提高了群眾的種養殖技能。工作之餘,我親自帶著群眾收割綠肥、翻犁土地,引進貴州萬盛源農業有限公司種植燈籠椒500畝,引進威寧縣農景專業合作社種植花椒2500畝等,帶動田上村171戶87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
在田上村,我包村職責外,還是愛心人士與群眾間的「牽線人」。2019年以來,我共為田上村協調資金20萬元,對40戶老舊房和功能布局不全、透風漏雨的房屋等進行改造;向愛心企業協調捐贈價值3萬元的資金,購買路燈40盞;協調基蛋生物公司,向麼站鎮衛生院捐贈價值4.25萬元的螢光免疫定量分析儀一臺。
同時,協調福安居公司向田上村石門小學捐贈172套價值2萬元的校服;協調家馨電器向麼站鎮捐贈價值2.6萬元的電暖爐、大米和食用油,發放給轄區內貧困戶;協調安美初公司捐贈價值17萬元的沙發、廚櫃、床、棉被、四件套,為田上村群眾補齊短板;協調馬擺大山山泉公司捐贈124個價值4萬元的飲水機,幫助田上村補齊「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
在田上村的駐村期間,我用駐村幹部的身份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基層工作的繁雜,也深深體會到脫貧攻堅工作的艱辛。同時,我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人物小傳】
張焯源,2019年6月從畢節市投資促進局選派到威寧自治縣麼站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
通訊員 李玉香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陽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