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與鄉親們一起度過的日子是最幸福的!丨威寧自治縣...

2021-01-18 天眼新聞

我叫張焯源,2019年6月,我主動請纓,從畢節市投資促進局選派到威寧自治縣麼站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主要聯繫田上村的脫貧攻堅工作。能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我的最大榮幸,尤其是在田上村和鄉親們一起度過的那些難忘時光,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一年來,作為奮戰在一線的「戰鬥員」,我帶領田上村駐村工作組走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與農戶拉家常,看看他們平時吃什麼、穿什麼、喝什麼,了解他們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深挖貧困根源,及時做好因戶施策的幫扶措施。

針對因殘沒有勞動力的,我就聯繫民政保障兜底;針對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我協調用易地扶貧搬遷解決;針對患有慢性病、大病的家庭,我幫忙協調解決報銷之外的費用;針對有勞動力未就業的,我就幫他們聯繫蔬菜基地等企業解決就業。同時,組織幹部群眾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實施「兩化」,實現串戶路、院壩硬化,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群眾要致富,產業帶動是關鍵,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的要求,我組織駐村工作組成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啟「莊稼人」種地模式,翻犁土地,積極引進花椒、南瓜、燈籠椒、蔬菜等種植項目,以產業帶動利益連結貧困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舉辦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邀請縣農業農村局專家現場指導,邀請本地土專家蔡橋林對動物防疫方面進行培訓。

同時,我主動擔起脫貧攻堅講習所的講習師,先後組織280人次參加講習所培訓,有效提高了群眾的種養殖技能。工作之餘,我親自帶著群眾收割綠肥、翻犁土地,引進貴州萬盛源農業有限公司種植燈籠椒500畝,引進威寧縣農景專業合作社種植花椒2500畝等,帶動田上村171戶87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

在田上村,我包村職責外,還是愛心人士與群眾間的「牽線人」。2019年以來,我共為田上村協調資金20萬元,對40戶老舊房和功能布局不全、透風漏雨的房屋等進行改造;向愛心企業協調捐贈價值3萬元的資金,購買路燈40盞;協調基蛋生物公司,向麼站鎮衛生院捐贈價值4.25萬元的螢光免疫定量分析儀一臺。

同時,協調福安居公司向田上村石門小學捐贈172套價值2萬元的校服;協調家馨電器向麼站鎮捐贈價值2.6萬元的電暖爐、大米和食用油,發放給轄區內貧困戶;協調安美初公司捐贈價值17萬元的沙發、廚櫃、床、棉被、四件套,為田上村群眾補齊短板;協調馬擺大山山泉公司捐贈124個價值4萬元的飲水機,幫助田上村補齊「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

在田上村的駐村期間,我用駐村幹部的身份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基層工作的繁雜,也深深體會到脫貧攻堅工作的艱辛。同時,我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人物小傳】

張焯源,2019年6月從畢節市投資促進局選派到威寧自治縣麼站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

通訊員 李玉香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陽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水源頭」到「水龍頭」,水甜心更甜丨威寧自治縣...
    讓百姓喝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是我的願望。我叫程宗榮,現任職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局長,一位奮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水務人。結緣於水  水利萬物而不爭,這是水的品性、德性,結緣於水這是對水的感情。   2017年4月份,因工作的需要和組織的信任,我被調到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工作,任職水務局局長。此刻,我感到責任重大,有著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心中充滿了激情,同時信心百倍。往日,進村駐戶,親眼目睹了群眾吃水難,到處艱難尋找水源,找水的情景。一樁樁、一幕幕難以讓人忘懷,辛酸、感動的往事,揮之不去。
  • 「我的扶貧故事」我只想做好群眾的「小高兄弟」 丨威寧自治縣哈喇...
    我叫高如京,是威寧自治縣哈喇河鎮閘塘村的駐村幹部,為貧困戶解難事、辦好事、辦實事是我的駐村信念。我於2018年參加工作,2019年6月被威寧自治縣司法局黨組選派到哈喇河鎮閘塘村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只有「大家」好,我們的「小家」才會好丨威寧自治...
    我叫金朝方,是威寧自治縣金鬥鎮人社中心的工作員,2019年7月,我被選派到金鬥鎮高田社區駐村,成為駐村工作組的一員,開始了我的扶貧生活。駐村期間,我們大力落實了各項扶貧政策,完成危房改造362戶、農村組組通硬化路3萬餘平方米、易地扶貧搬遷18戶、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又實施院壩硬化、入戶路硬化,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在實施硬化路時,我們白天調解矛盾糾紛,晚上召開群眾會,動員群眾大力實施路面硬化,這種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成為駐村常態。
  • 聚焦問題補短板,堅定信心打硬仗——威寧自治縣脫貧...
    烏江源風力發電場高原草地站副站長、威寧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羅永寬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市委書記周建琨的講話精神,按照「五個聚焦」的要求,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八要素」,積極創新產業扶貧機制,採取易地產業扶貧,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組織方式,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
  • 「我的扶貧故事」參與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是我的榮幸|省級掛牌...
    我叫李娟,是省級掛牌督戰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戰隊隊員。2020年3月4日,是我一生難忘的日子,從貴州省人民醫院背上行囊,揣上在貴州大地上徹底消滅貧困的美好憧憬,跟隨省督戰隊出發來到威寧自治縣。  勠力同心堅毅前行,掛牌督戰光輝歲月  通過第一輪督戰,我對威寧的貧困現狀和中國脫貧攻堅偉大實踐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全心投入的決心。
  • ...心裡的「便民聯繫人」丨威寧自治縣金鬥鎮圍帳社區第一書記祿原
    我叫祿原,2019年6月我被威寧自治縣農業區劃中心選派到金鬥鎮黑坭村擔任下沉幹部,7月被調整到圍帳社區擔任第一書記,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轉眼間,駐村已一年有餘。300多個日日夜夜,駐紮在村裡,走過彎彎曲曲的鄉間小道,攀爬過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大山,看過農戶窗裡的閃閃燈光,聽過「汪汪汪」的犬吠聲,深入走訪過一個個村民之家,聆聽過每一個貧困戶的故事,我深切地感到,扶貧工作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做精做細是關鍵,解決這些問題,並非一蹴而就。
  • 無私援助 彰顯大愛——記來威寧自治縣中醫醫院的幫扶專家團隊
    目前,除了威寧自治縣中醫醫院的患者朋友每天都正排隊等待李國學的浮針治療外,周邊縣區慕名而來的患者更是絡繹不絕。他每天要親自治療患者30人左右。治療患者是每一位醫生神聖的使命,但是李國學還有更大的「野心」,他來的第一天,就跟院領導班子說,「我帶著技術來,希望留下技術造福於民。」他說自己有信心能在半年內帶出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 九三學社威寧自治縣工委幫扶記|為了一家5口先天性白內障貧困家庭...
    從威寧自治縣眼科中心到九三學社威寧自治縣工委,從中共威寧自治縣委統戰部到威寧自治縣人民醫院、五裡崗街道辦事處,從香港亮睛工程基金會到廣州亮睛工程基金會、昆明眼科中心……為了一家5口先天性白內障貧困家庭重見光明,九三學社威寧自治縣工委多方奔走、協調「化緣」,一場愛的接力拉開帷幕。
  • 「蔬食貴州」威寧白蘿蔔出口杜拜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程丹)近日,威寧自治縣農投公司、貴陽農投集團和中東阿聯貴州商會共同主辦的「黔貨出山·威寧白蘿蔔出口杜拜」活動在草海鎮卯關社區舉行。不止遠銷海外,威寧白蘿蔔、大白菜和蓮花白(威寧三白)在省外市場也十分搶手。在威寧縣雙龍鎮高山冷涼蔬菜基地,20多輛9.6米長,掛著粵、雲、川等不同首字車牌的貨車或冷鏈車整齊列成長隊,等待蔬菜裝車外運。這樣熱鬧的場景,在基地已經持續半個多月了。
  • 「我的扶貧故事」脫下戎裝 再披「戰袍」丨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
    我叫雷兵,2017年11月,我從部隊轉業安置到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剛脫下軍裝,便立即轉戰脫貧攻堅戰場,擔任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第一書記。為了摸清村情民意,從駐村第一天開始,我就把走訪調研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深入13個村民組,走訪農戶特別是貧困戶,走遍了木工村的田間地頭,在遍訪、回訪中與群眾拉家常、交朋友,聽群眾說真話、實話,甚至是氣話、惱話,收集意見建議,對木工村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群眾期盼和精準扶貧等有了深刻的認識。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願為鄉親們辦實事、辦好事丨從江縣停洞鎮架...
    「我能當選為村長,是我的榮幸,我不為別的,就是想踏踏實實的為相親們辦實事、辦好事,為架裡村的發展出一份力。只要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架裡村一天比一天更美,那我這村幹就沒白當。」我當初這麼想的,這一年來,我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這麼做的。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沿河情愫丨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駐村幹部...
    2020年農曆新年放假前夕,單位領導打來電話告訴我,因為工作安排臨時有變,單位商議後決定派我替換同事前去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夾石鎮開展駐村督戰工作。我剛新婚不久,擔心妻子有意見,但轉念一想,妻子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絕不會不贊同我去,就這樣我答應了下來。新年剛過,我便到了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開始了我的第三次沿河駐村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與群眾同呼吸丨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百合街道擺布村...
    我叫胡勝陽,今年54歲,關嶺自治縣百合街道擺布村支部書記。擺布村375戶1505人,脫貧戶53戶214人。我堅持把黨建抓在手上,切實加強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發揮其模範帶頭作用。堅持把脫貧政策落到實處,精準實施教育、醫療、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等扶貧措施,壓實結對幫扶責任,確保脫貧攻堅不落一人。堅持增收作為重點,發展光伏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產業,為實現穩定脫貧奠定基礎。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感受群眾的苦惱樂丨道真自治縣河口鎮梅江村...
    放棄企業高薪來到扶貧一線,以實幹苦幹書寫梅江群眾脫貧新篇章。我叫楊陽,2018年3月,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挑選,我成為道真自治縣河口鎮梅江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啃「硬骨頭」,還得下硬功夫!楊陽背貧困群眾到鎮衛生室辦理慢特病證梅江村共有21個村民小組,716戶2928人,其中,長期在家的農戶有567戶1786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193戶750人。訪遍家家戶戶,我用了三個月時間。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2020-12-0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丨務川自治縣蕉壩鎮...
    我叫何乾明,是務川自治縣民政局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被組織選派到蕉壩鎮龍橋村擔任第一書記。  我帶領村支「兩委」幹部通過入戶走訪、調查摸排、座談交流等方式,大力宣傳中央和省、市、縣精準扶貧政策以及民生保障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為「我們村」貢獻自己微薄之力丨沿河自治縣淇灘...
    不知從何時起,我口中所說的「我們村」不再是老家那個土生土長的村,而是我的幫扶責任村。作為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一員,我時刻秉持著一心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為「我們村」走向致富之路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路上喜樂多丨松桃苗族自治縣紀檢監察幹部...
    2018年10月,我被安排到多勞村三組作為石求凡的幫扶責任人。   如何做到精準幫扶?如何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如何讓貧困戶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我認真聽老人訴求,記錄好,並通過學習扶貧政策,結合實際,開出解決其住房保障的首張「處方」。我在扶貧日誌上寫到:一定要讓石求凡家住房達標,硬化院壩。
  • 「我的扶貧故事」欲問秋果何所累 自有春風雨瀟瀟丨松桃苗族自治縣...
    2016年12月,我被抽調到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工作,從此,與扶貧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按照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的職責分工,由我負責扶貧宣傳工作。工作中,我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在國家扶貧類最高刊物《中國扶貧雜誌》刊發由我牽頭撰寫的《政銀聯姻的金融扶貧答卷——貴州省農發行松桃苗族自治縣支行助推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紀實》《苗繡拓寬致富路》《貴州松桃:金融扶貧妙招多》新聞稿件。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村民的貼心書記丨三都自治縣都江鎮來術村第...
    我叫蘇昶,是黔南州醫療保障局選派到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來術村的第一書記。在工作中,我帶著特殊使命,以「挖窮根」「摘窮帽」為己任,帶領全村百姓奮力奔小康。來術村山高坡陡,地質破碎,條件惡劣,基礎設施不完善。2019年之前,村集體經濟匱乏,收入近乎空白,屬於典型的深度貧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