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當選為村長,是我的榮幸,我不為別的,就是想踏踏實實的為相親們辦實事、辦好事,為架裡村的發展出一份力。只要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架裡村一天比一天更美,那我這村幹就沒白當。」我當初這麼想的,這一年來,我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這麼做的。
我叫陳祿橋,32歲,中共黨員,現任貴州黔東南從江縣停洞鎮架裡村村民委主任,2019年12月,我任村民委主任一職以來,我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踏踏實實做事,把群眾冷暖放心上,做群眾的貼心人、知心人,帶領村民發展產業,村民的收入在不斷增加,我也逐漸得到鄉親們的認可,2020年榮獲「從江縣2020年脫貧攻堅優秀村幹」。 我剛當選為村民委主任的時候,部分村民對我這個30出頭的年輕人持懷疑態度:一個「達汗」(年輕小夥子),能踏踏實實為咱們老百姓服務麼?誰會聽他的?我深知,只有為群眾辦實事,才能獲得他們的信任。
為此,我圍繞脫貧攻堅主要任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在開展工作時,駐村工作隊大多數同志不會講苗話,與文化程度較低的群眾交流困難,導致群眾認可度不高、政策不清楚、非貧困戶不理解脫貧攻堅工作等困難,我把扶貧相關政策學深、學透,與村裡的網格員、幫扶幹部一起深入群眾,全村129戶貧困戶「戶戶見、戶戶清」,我挨家挨戶用當地苗話向村民宣傳黨的好政策,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到村子的建設中來。 群眾的事無小事,我不僅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更是落實在實際行動中。我平時經常入戶檢查衛生,宣傳農村消防安全,看到村裡的消防栓開關壞了,主動去修理,幫村民調解糾紛、修建房子、幫六組村民張老明修瓦,組織有勞動力的村民外出務工等,通過幫助群眾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從而贏得群眾的一致讚許。 隨著村裡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村民的思想上、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提高。帶動村民收入就成為村裡最棘手的事情,於是我與脫貧攻堅指揮所成員積極尋找有效增收渠道和措施,根據脫貧攻堅政策並結合架裡村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產業。 2020年我村129戶貧困戶全部入股藍靛產業種植種植合作社、每戶入股10000元,年分紅900元,入股大球蓋菇種植,項目覆蓋貧困戶6戶35人,每戶每年分紅600元,藍靛種植320畝,預計每畝收入3600元。並結合村情、民情合理種植辣椒、黃桃、油茶產業。截止2020年8月,辣椒藍靛大豐收,油茶成活率95%以上,老百姓的的腰包鼓了,心裡樂了,日子越來越好了。
我作為一名村幹部,為村民排憂解難,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是我分內之事,我將繼續做好我的本職工作,我相信我們架裡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通訊員 吳永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徐微微
編審 周文君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