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幫扶路上喜樂多丨松桃苗族自治縣紀檢監察幹部...

2020-12-28 天眼新聞

「小羅,多虧你了,現在我家院壩硬化好了,搬進了新屋,填發也拿到工資了,工作穩定,收入保障。」

  「石大伯,沒事,這是我應該做的。」

  初冬的太陽懶洋洋的,照在身上,格外暖和,石求凡坐在自家嶄新的房門前,我與他親切地交流著。

石求凡年過古稀,家住正大鎮多勞村三組,家中有3口人,其妻子吳愛花68歲,夫婦倆年老多病,兒子石填發44歲。2014年,他們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8年10月,我被安排到多勞村三組作為石求凡的幫扶責任人。

  如何做到精準幫扶?如何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如何讓貧困戶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當日下午,我便馬不停蹄地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入戶走訪,收集社情民意。

  我通過走訪、與村支兩委幹部交流、摸底排查,詳細了解石求凡的家庭情況。

  「小羅啊,我家房屋柱腳常年潮溼,腐爛了,屋頂也漏雨,幫我想辦法修一修吧?」

「院壩也沒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很不方便。」

……

  走訪中,石求凡夫婦道出家庭「苦水」。

  我認真聽老人訴求,記錄好,並通過學習扶貧政策,結合實際,開出解決其住房保障的首張「處方」。

我在扶貧日誌上寫到:一定要讓石求凡家住房達標,硬化院壩。再讓他兒子石填發參加技能培訓,找到一份穩定工作……

經過分析研判,石求凡家舊木屋因時間久遠,居住不安全,享受到了國家補助3.5萬元。石求凡自己也籌了點錢,建起面積100餘平方米的磚房。

房屋修建期間,我一邊監督建設進度與質量,一邊幫施工隊幹活。很快,磚房建好了,我幫助他購買了鞋架、被條、棉絮等用品。

  搬進新屋那天,我買來豬肉、餃皮、水果等,與石求凡一家人共進晚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飯,石求凡夫婦倆樂開了花。

經測量,我還為他們家爭取到硬化院壩所需的水泥、沙子等物資。趁天氣好,石求凡便組織勞動力加快院壩硬化進度。沒幾天,院壩便硬化完成,寬敞平整,吳愛花手舞足蹈地在院壩裡跳起苗家舞。

  得知村裡組織勞動技能培訓的消息後,我第一時間動員石填發去學種植技術。培訓結束,我對接有關部門,為石填發爭取到了護林員公益性崗位,聯繫了產業管理工作,為其增加了收入,解決了家庭困難的後顧之憂。

  吳愛花患有哮喘病,我便帶她去縣人民醫院檢查並辦理慢性病卡,用心用情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儘管苦點累點,但我很快樂。

【人物小傳】

羅素華,松桃苗族自治縣紀檢監察幹部,2018年10月起任多勞村三組幫扶責任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白春霞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欲問秋果何所累 自有春風雨瀟瀟丨松桃苗族自治縣...
    工作中,我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在國家扶貧類最高刊物《中國扶貧雜誌》刊發由我牽頭撰寫的《政銀聯姻的金融扶貧答卷——貴州省農發行松桃苗族自治縣支行助推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紀實》《苗繡拓寬致富路》《貴州松桃:金融扶貧妙招多》新聞稿件。
  • ...扶貧路上的責任與擔當丨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何龍
    我是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扶貧工作站站長。為了將扶貧工作做到更好、更完善,更符合鎮情實際,我利用整整兩個月時間,走遍全鎮15個村(社區),獨自將脫貧戶逐一走訪完畢,逐戶了解其家庭基本情況,形成一本全面的民情日誌臺帳,了解我們脫貧成效及鞏固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阿婆的「親閨女」|都勻市都勻市紀檢監察幹部...
    我叫張穎琦,是都勻市紀檢監察幹部,也是一名參加了脫貧攻堅的幹部。「姑媽,你來了!」我剛前腳進門,後腳就聽到蹲在廚房燒水的阿婆的笑聲。阿婆87歲歲了,是都勻市平浪鎮沙拉河村人,也是我的幫扶對象。「阿婆,我給您買了一件棉衣,來試下合身不?
  •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陳榮強帶隊赴松桃苗族自治縣...
    根據銅仁市委平安銅仁建設領導小組關於市直單位定點幫扶易地扶貧安置點社區治理的工作安排,12月15日,由黨委委員、副院長陳榮強帶隊,保衛處、黨政辦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第二次到松桃苗族自治縣2018年易地扶貧搬遷南站安置點(即育才社區)開展社區治理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我的扶貧故事」真幫實扶解民憂 用心用情做幫扶丨松桃自治縣人社...
    我叫楊智勇,是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自治縣人社局一名職工。今年是我參加扶貧工作的第5個年頭了。我的幫扶對象是妙隘鄉塘坳村塘坳和杉木組的5戶人家。整個村藏在大山中,海撥近1000米,是妙隘鄉座落海撥最高的一個村。
  • ...變成了「勤奮哥」丨貴州省松桃公路管理段幫扶工作隊隊員付碧瑩
    我叫付碧瑩,是貴州省松桃公路管理段派駐松桃自治縣盤信鎮新場村幫扶工作隊隊員。新場村是貴州省松桃公路管理段幫扶聯繫村,而楊勝龍則是我的結對幫扶戶。付碧瑩在楊勝龍家的廚房裡楊勝龍屬於典型的「晴天,躲在樹蔭望太陽;雨天,躺在家裡等幹部送乾糧」的「懶漢」。因此,一直以來,我都盡我所能勸說他,希望他自己找一些事情做、把家裡的衛生搞好……長時間的勸說下,曾經的「懶漢」,如今成了餵養13頭豬的勤奮哥。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路上領頭雁 為民為黨真性情|松桃自治縣妙隘...
    我叫廖正平,是銅仁市松桃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法警大隊的警員,2017年2月,到妙隘鄉大土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為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掌握村民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我以村為家,深入村寨開展各項工作。駐村期間,我對村民經濟情況進行摸排統計,弄清駐村目前急需解決的難題,以召開院壩會等方式宣傳講解國家法律法規,走村入戶聽取農民朋友關於村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和村級幹部培養……   近半年,我走破了8雙鞋子,化解了矛盾20餘起,建立健全了村規民約。隨著駐村工作不斷深入,大土村群眾稱我為「拼命三郎」「平民書記」。
  • 銅仁市長前往松桃苗族自治縣調研食品安全工作
    原標題:銅仁市長前往松桃苗族自治縣調研食品安全工作   11月6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少榮到松桃苗族自治縣調研食品安全工作。
  • 援藏紀檢監察幹部的愛心朋友圈
    請與我聯繫……」日前,來自援藏紀檢監察幹部龐勝完成普查工作後回到甘孜縣,發現天氣正在轉涼,便在微信群發了一條愛心募捐信息。龐勝原來是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紀委委員、紀檢辦副主任,2018年7月主動申請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呷拉鄉笨德古村駐村幫扶。自從他去援藏後,朋友們就笑稱他的朋友圈都被愛心募捐消息「攻佔」。
  • 「風紀」張家口市:以「四專」加強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
    作者丨劉穎莉今年以來,張家口市紀委監委突出紀檢監察幹部的專責、專職、專心、專業建設,不斷深化學習培訓和教育管理,有效提升紀檢監察幹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不斷強化政治理論學習,使全體紀檢監察幹部牢固樹立專責意識,堅持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今年以來,該市聚焦冬奧會籌辦、「六穩」「六保」、脫貧攻堅、「首都兩區」建設、常態化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達產、基本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主動監督,靠前監督,積極為鞏固經濟發展穩定轉好態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列出清單明專職。
  • 紀檢監察幹部踐行「我以我血薦軒轅」
    廣大紀檢監察幹部忠於職守,敢於擔當,挺身而出,日夜奮戰,有的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楊榮、李淼、朱建波……這些紀檢監察幹部踐行「我以我血薦軒轅」。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誰都有難以割捨的親人。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感受群眾的苦惱樂丨道真自治縣河口鎮梅江村...
    放棄企業高薪來到扶貧一線,以實幹苦幹書寫梅江群眾脫貧新篇章。我叫楊陽,2018年3月,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挑選,我成為道真自治縣河口鎮梅江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啃「硬骨頭」,還得下硬功夫!與群眾同吃同住,拉家常、交朋友,聽群眾說真話、講實話,甚至是氣話、惱話,我用一顆真心感受他們的苦、惱、樂。辦法雖然土,但效果很明顯。我走遍梅江村,正是為儘早摸清全村的人口結構、經濟收入、致貧原因等。
  • 「我的扶貧故事」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丨務川自治縣蕉壩鎮...
    我叫何乾明,是務川自治縣民政局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被組織選派到蕉壩鎮龍橋村擔任第一書記。  我帶領村支「兩委」幹部通過入戶走訪、調查摸排、座談交流等方式,大力宣傳中央和省、市、縣精準扶貧政策以及民生保障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以心換心 收穫親情丨修文縣六廣鎮沙坡村幫扶幹部...
    「我以前一直在學校工作,2018年7月30日,我第一次踏上了幫扶道路……」  我叫李朝友,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六廣鎮沙坡村的一名幫扶幹部,沙坡村二屯巖組村民王軍(化名)是我的幫扶對象。我是你家新包保的幹部,想跟你了解一下家裡的情況……」「嘟嘟嘟……」還沒有等我把話說完電話卻斷了,我還以為是信號不好,再次打給他時,他就直接不接了。  就這樣,我的第一次幫扶工作吃了閉門羹,這是我沒預想到的,讓我感受到扶貧工作的前路艱辛。
  • 「整改落實」保山紀檢監察幹部查擺問題補短板
    自開展整改落實「最不滿意三項工作」以來,我市53名縣處級以上紀檢監察幹部共查找「最不滿意三項工作」159項。目前,已整改完成144項。據悉,全市紀檢監察幹部的「最不滿意三項工作」計劃於2021年內全部整改完成。
  • 「我的扶貧故事」在平凡崗位書寫精彩人生|紫雲自治縣格丼村第一...
    我叫於以佳,是紫雲自治縣黨代表聯絡辦副主任。2017年8月,在黨和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號召下,我自願報名並被選派到紫雲自治縣格凸河鎮格丼村任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格丼村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自然村,苗族人口佔全村總人口的99%,曾是貧困發生率高達47.66%的貧困村(2014年數據),貧困程度深,幫扶強度大。
  • 「我的扶貧故事」真愛付出 我心無悔丨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幫扶幹部...
    「羅老師,你看,你幫扶的這一家居住環境乾淨多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這是今年端午節前,同事在扶貧路上對我的調侃。雖說是玩笑話,但回想著三年來的扶貧路,心中感慨萬千。  我叫羅輝,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的一名幫扶幹部,中松村村民靳富(化名)是我的幫扶對象。
  • 「我的扶貧故事」點滴小事見幫扶大義丨沿河自治縣甘溪鎮桑木村駐...
    我叫任旭剛,2019年8月成為貴州銅仁沿河自治縣西部計劃志願者,同年8月12日,我被派駐到沿河縣甘溪鎮桑木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任旭剛(圖中)與攻堅隊成員研判工作到村第一天,作為「小白」的我便跟著駐村第一書記到四個自然寨走訪,這讓我對桑木村的村情有了初步了解。  走訪途中,書記對我說,「桑木村村情複雜,工作量大,要多出力、配合原有幹部將桑木村的工作支撐起來。」
  • 「法治扶貧」遍嶺開花!貴州銅仁「政法鐵軍」護航脫貧攻堅
    銅仁市委政法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主動認領脫貧攻堅任務,定點幫扶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鎮水源村,牛郎鎮紅衛村、黃臘溪村;掛牌督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黃土鎮(重點聯繫平原村和大元村),共調研20餘次,走訪群眾500餘人,政策宣講28場次,協調幫扶各類扶貧資金8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