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付碧瑩,是貴州省松桃公路管理段派駐松桃自治縣盤信鎮新場村幫扶工作隊隊員。新場村是貴州省松桃公路管理段幫扶聯繫村,而楊勝龍則是我的結對幫扶戶。
剛到新場村,我發現48歲的楊勝龍和87歲的母親相依為命,加上身體欠佳,從而導致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等靠要」等思想十分嚴重,家境貧寒在所難免。
付碧瑩在楊勝龍家的廚房裡
楊勝龍屬於典型的「晴天,躲在樹蔭望太陽;雨天,躺在家裡等幹部送乾糧」的「懶漢」。因此,一直以來,我都盡我所能勸說他,希望他自己找一些事情做、把家裡的衛生搞好……長時間的勸說下,曾經的「懶漢」,如今成了餵養13頭豬的勤奮哥。 最初,楊勝龍連豬仔也沒有。我通過單位以及自身的資源,幫助他找到賣家,圈舍迎來了第一頭豬仔。一年的時間,楊勝龍的豬餵到了300多斤。 殺豬那天,他興奮地給我打電話:「當天豬肉就賣完了。實在是很感謝你啊!」前兩天我下村,在圈舍裡,楊勝龍正熟練地給豬餵食、衝澡,他告訴我,4000元存進銀行,心裡很爽,而且他已經學會了給豬預防疾病的本領……閒暇時間在村裡的產業基地打臨工。 嘗到甜頭的楊勝龍心隨花開,並且計劃擴大規模。但是,技術、資金等難題擺在了他面前。這一切,我都看在眼裡。 在與他溝通後,我到處諮詢,成功找到了鎮裡成功的養豬戶,並介紹給楊勝龍。同時,通過了解各類貸款,我鼓勵他去銀行去看看。
付碧瑩(右)給楊勝龍送去飼料
他回來告訴我:「去了好幾次,硬是要擔保。以前的很多扶貧貸款政策都沒了。」原來,經過多年來的幫扶,2019年年底,松桃苗族自治縣整縣成功脫貧摘帽,很多扶貧貸款政策因此而調整。 我心想,這也不是辦法。一咬牙,我告訴楊勝龍:「我給你擔保!」因為我知道,他現在需要這樣的鼓勵。 接下來,我帶著楊勝龍做資料、跑銀行、走市場、運材料、買豬仔……有時候看他稍有懈怠,我會很嚴厲地說:「我是真心地幫你,你得努力地幹啊!」 今年5月,一個嶄新的圈捨出現在新場村的山嶺,圈舍裡豬歡快的呼叫著。如今,在楊勝龍的精心飼養下,圈舍裡的13頭黑毛豬長得膘肥健壯,最小的也有200來斤。 我幫他算了筆帳,根據今年的豬肉市場行情,要是餵到臘月再賣,一定穩穩大賺。 曾經的「懶漢」,如今成了養殖大戶。看著他發自內心的笑容,我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傑 整理
編輯 徐然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