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右)和楊生寶商量脫貧舉措
□楚天都市報記者 關前裕 通訊員 周玉娟
走進丹江口市丁家營鎮花園村,只見道路寬敞,房屋靚麗,戶戶院落潔淨,處處鳥語花香,令人不由感嘆,好一個「花園」之地!
然而在5年前,花園村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當時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赤字,百姓無致富產業,道路坑坑窪窪、房屋破破爛爛。全村695戶2512人,2014年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269戶共967人。
花園村是如何實現逆襲,從一個昔日的落後村發展成為「花園」村的?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省政府國資委駐花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珂、花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生寶和多位村民。
扶貧工作隊名片
省政府國資委駐村工作隊 由1名副處級幹部帶隊,2名科級幹部組成。2017年初進駐丁家營鎮花園村,主動發揮優勢,聚焦產業發力,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了駐點鎮村扶貧任務。
貧困村名片
丁家營鎮花園村 面積12.6平方公裡,695戶2512人,耕地面積1360畝。花園村是扶貧重點村,2016年建成花椒基地150畝。2017年至今,興辦了扶孵合作社、養雞場、採摘園等產業,村集體收入有了保障。
隊員進駐,村裡有了主心骨
楊生寶:瀝青路修到家門口,居住區全保潔、全亮化,花園村這幾年的變化天翻地覆,首先要感謝省政府國資委工作隊的幫扶。
王珂:成績歸功於大家。這一屆村兩委班子幹勁兒十足,像這樣堅持下去,花園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2017年新春伊始,省國資委駐村工作隊2名隊員在隊長王珂帶領下入駐花園村。面對一窮二白的花園村,3人達成了「村不脫貧不回城」的共識。
為了迅速找到致富路徑,工作隊3人早出晚歸,足印農家,走遍全村。通過半個多月的走訪,王珂在工作隊第一次會議上堅定地說:「破局就從建構和強化村黨支部、壯大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幹起。」
首先是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工作積極性,凝聚黨員骨幹和積極分子,共同投入到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工作中來。
工作隊吃住在村,經常組織召開村兩委會、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第一時間傳達上級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精神,開展大走訪、大宣講、大調研、大化解活動,足印農家,走遍全村所有農戶,特別是200餘戶貧困戶。
花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生寶談起工作隊時,敬佩地說:「他們是我們的主心骨,有了他們,村裡一年一個新變化,幹部精氣神足了,幹事創業的勁頭大了。」
王珂告訴記者,這個變化非常可喜,前段時間,省政府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傅立民來花園村調研了以後,高度評價花園村:「富了腦子,鼓了袋子,強了班子。」
產業扶貧,託起脫貧致富夢
楊生寶:這幾年村裡的產業發展起來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大家越幹越有信心。
王珂:這幾年最大的收穫就是興辦了幾個產業,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收益,讓貧困戶收入有了保障。
產業扶貧是剷除窮根的根本之策,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抓好產業扶貧就抓住了脫貧攻堅的「牛鼻子」。
王珂發現了一個商機:由於高速公路建設,村子附近有十多家施工單位,需要大量生活物資。能不能成立一個合作社,專門為他們提供物資配送服務?這樣既服務了國家建設,又可以把村民生產的糧食、蔬菜、雞鴨肉蛋銷售出去。
2017年初,工作隊引導花園村成立了村級扶孵合作社,省國資委出資13萬元為合作社購置了一臺配送車。
王珂帶領村幹部先後走訪12個施工工地進行對接,籤訂供貨協議,合作社向丹江口市乃至十堰市境內國企配送生活物資,每年幫助銷售農產品120餘萬元,帶來10餘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
今年4月,王珂帶領工作隊幫扶村裡建成了一個水果採摘園,讓花園村搭上了鄉村休閒遊快車。
花園村此前有一個150畝的花椒基地,管理不善,不僅不能創造效益,每年還要消耗不少資金。今年7月,工作隊和村委會決定興建生態養殖「跑步雞」項目,在花椒基地散養生態雞,同時雞食草,雞糞促進花椒生長,實現生態種養共贏。預計明年可以再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還可吸納3個貧困人口長期務工。
「家門口就能就業,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再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方便我照顧老人小孩。」 在水果採摘園上班的貧困戶楊秀芳滿意地說。
王珂告訴記者,工作隊到處化緣,動員國企、大型民企等社會力量參與幫扶,輸血與造血並重,5年來,累計投入2051萬元,用於花園村扶貧產業發展,帶動該村貧困戶900多人脫貧。
真情幫扶,溫暖每個村民的心
楊生寶:在很多生活細節方面,工作隊都做了大量細緻的真情幫扶工作,讓老百姓心裡非常溫暖。
王珂:幫扶就是要用真情付出、真心幫扶,一定要用愛心善待群眾,把群眾的冷暖記在心裡,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中。
記者昨日走進曹青霞家裡,當問起曹青霞的媽媽想對工作隊說些什麼時,她抬起頭、噙著淚,質樸地說:「感謝,感謝他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23歲的貧困戶曹青霞,自13歲患過敏性紫癜疾病,就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家裡因長年花費大額的醫療費用而致貧。
工作隊聞訊後,就曹青霞病情向多家醫院專家諮詢,幫助尋醫問藥,最終聯繫到武漢市青山區一位專治過敏性紫癜的馬醫生。馬醫生為曹青霞實施為期半年的一對一適應性治療,曹青霞痊癒了。經協調免除了全部醫療費用近5萬元。
2018年8月,曹青霞應聘到丁家營鎮一家幼兒院當上了幼教教師,今年又跳槽到十堰市的一家更大的幼兒園,工資更高了。在工作隊的幫扶下,現在曹青霞家已告別了貧困。
「我們村瀝青鋪設的路通到了家家戶戶。」花園村村民田茂峰自豪地說。2017年底,省國資委工作隊籌措資金200萬元,為花園村建設高標準通村道路,路面全部實現黑化。
2018年6月,工作隊又爭取37萬元,在花園村一河兩岸安裝100餘盞路燈。
記者採訪時,王珂正在跟村支書楊生寶一起研究村裡發展規劃,一個更大更美的藍圖正在形成。王珂說,下一步將實施通村主幹道綠化、美化工程,打造花園河「一河兩岸」景觀帶,把花園村變成真正的「花園」。
工作隊駐村
幫扶大事記
●2017年6月15日,省政府國資委在十堰市召開深入推進丹江口市精準脫貧項目對接會
●2017年7月,動員省鹽業集團投入資金2000萬元在丹江口市建成食用菌深加工項目
●2017年10月,協調省高新投聯合方正證券和丹江口市成立了2億元的產業基金
●2017年12月,協調省高新投、中國人壽、丹江口市共同出資2億元成立了國壽丹江口綠色扶貧產業基金
●2018年3月,成立丹江口市扶孵生態農業合作社
●2019年6月14日,全省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在丹江口市召開
●2019年10月24日,省政府國資委機關黨支部到花園村開展入戶結對幫扶活動
●2020年3月,利用花園村46畝閒置土地建設生態採摘園
●2020年7月,利用花園村150畝花椒基地生態養殖「跑步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