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恆(右)查看村民方立冬家的土雞生長情況
方新灣村板慄冷凍基地
組織活動關愛留守兒童
□楚天都市報記者 馬清妮 通訊員 劉宇太 周俊
12月19日,黃岡市團風鎮方新灣村委會。中建三局向村中採購30萬元板慄,又捐贈了10萬元扶貧資金。
這是中建三局5年來對口幫扶方新灣村的一個縮影。
村黨支部書記方漢兵說,村子地處大別山麓,曾是遠近聞名的窮山窩,全村438戶中就有1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任務,交到了在鄂央企中建三局手中。5年多來,中建三局先後挑選四位年富力強的隊長前往方新灣,用「敢為天下先」的勁頭,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打贏了一場決勝攻堅戰。
昨日,中建三局駐方新灣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李恆表示,中建三局共投入350.9萬元,引進資金60萬元,做好當地特有的板慄文章,引導特色養殖,在教育上花大力氣。2019年4月,方新灣村隨團風縣一起「摘帽」,村民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依託特色 延長板慄產業鏈
李恆:方新灣村家家戶戶有板慄,完全可以做好板慄文章。
方漢兵:如今,板慄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還有了板慄冷凍庫,板慄到冬天都可以拿出來賣,價格翻番!
村裡的貧困戶,困難千萬種,扶貧從哪下手?李恆說,工作隊進駐後,第一件事是建立扶貧檔案。隊員們挨家挨戶走訪,分析每戶致貧原因,量身定製幫扶對策。
今年72歲的方同態,10多年前患了一場大病,家裡陷入貧困。老兩口靠兩畝薄地,維持生活。扶貧工作隊了解情況後,上門鼓勵他擴大板慄種植面積。
「板慄家家有,要是靠板慄,我不早脫貧了。」方同態不太願意。
「您放心,我們一來保證板慄賣得出去,二來會讓它價格翻番。」李恆拍著胸口說。
很快,駐村扶貧隊發揮中建三局「基建狂魔」優勢,協助方新灣村打造一棟板慄冷凍基地,可儲存板慄100噸。2018年,方同態種了4畝板慄,年底時收入5000元。
據悉,方新灣村共有板慄1200畝,平均每年板慄產量30萬斤,豐收後的剩餘板慄可放在冷凍基地,錯峰售賣,價格翻番。實在賣不出去的,中建三局全部回購內部消化。僅板慄這一項,村民每年增收90萬元。
除了板慄之外,方同態在扶貧隊隊員鍾新華的鼓勵下,重操舊業養起了蜜蜂。如今,方同態養著12箱蜜蜂,編起了祖傳手藝——竹器,年收入再增1.3萬餘元。
如今,老兩口不再捨不得吃喝,總託人從鎮上買些牛奶、藕粉和營養品回來。「現在有錢賺了,心情舒暢了,身體比原來更好了。」
產業幫扶 特色養殖「叩」開增收
李恆:特色養殖也是方新灣村主要產業。多年來,村民養得辛苦,但常沒有好收成,需要推進產業脫貧多元化。
方漢兵:村民們現在各有所忙,養雞、養蜂蜜,以及50畝精養魚池,生活更有奔頭了。
「在家鄉搞產業,勝過以前天南地北到處跑,我心裡踏實多了啊!」提到脫貧點滴,52歲的村民方立冬笑呵呵地說。他上有73歲的嶽母,下有兩個孩子,一家五口人,生活壓力大。
2011年,方立冬拿出多年積蓄,買下3000多隻雞苗餵養,技術不熟,加之市場行情低迷,三四年時間,前後投入的20多萬全部打了水漂。2015年被劃入貧困戶後,他背井離鄉,輾轉外地打零工。
每年提供1800元扶貧專款,請來專家把脈,農產品高於市場價包銷……2016年,了解到中建三局駐村工作隊提供的一系列政策後,方立冬毅然返鄉,申請了2萬多元無息貸款後,購買了700隻雞苗,流轉來土地50畝,種植板慄的同時養雞。
一次,方立冬的雞場一星期死了30多隻雞。扶貧隊長李恆白天蹲現場,晚上查資料,請來了養殖專家現場把脈,病害迎刃而解。
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方立冬學習飼料搭配,種上玉米。當年,他通過養雞就增收7萬多元。「隔了那麼久,銀行卡上終於有了五位數!」方立冬記憶猶新。
良好的收益最有說服力!如今,村裡參加養殖的貧困戶也逐漸攀升到了60多戶。
除了對養殖戶援助資金、技術,駐村工作隊還依託職工食堂,向村裡購買牛肉、土雞等,解決村裡農產品銷售渠道不通暢問題,僅2019年通過網絡銷售為貧困戶增收57.8萬元;利用流轉土地修建「精養魚池」,將其租給村中養殖能手、增加村集體分紅收入,夯實村集體收入「底氣」。
特聘老師 讓留守兒童眼中有光
李恆:現有的方新灣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教育理念,一定要跟上來。
方漢兵:如今,留守兒童有了特別教師團隊,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孩子們更愛學習了。
「Karl老師,為什麼你的頭髮跟我們不一樣」?「Brian,你為什麼會長鬍子呀?」
方新灣小學的教室裡,孩子們簇擁在兩位「洋老師」身邊,不停發問,不時傳出咯咯的笑聲。這是中建三局一公司為孩子們精心準備的一堂「英語課」。
「受條件限制,村小學的孩子們少有面對面感受英語的機會,口語較差。」李恆說,希望孩子們與留學生互動,感受廣闊的世界。
據介紹,村小學的孩子多為留守兒童,平時缺少陪伴。5年多來,駐村工作隊先後組織100餘名志願者,為59名貧困兒童捐贈電腦、課桌、校服等物品;邀請英國留學生、退伍老兵等組成「特別教師團隊」,引發孩子們對未來生活的暢想;每年為貧困戶大學生資助學費、助學金,確保每一個貧困學子學業有保障……
此外,駐村工作隊堅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開展「築愛計劃」,設立「建證」教育基金,發放「築愛禮包」,建立「知心姐姐一對一」聯繫機制,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援助,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5年來,中建三局依託「產業+文化+教育」三大方式,攜手方新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67戶511人「脫貧致富」,昔日的方新灣成為內外稱道的「放心灣」。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從不足3000元,增至9000元,村集體年收入從5萬元增至18萬元,扶貧成效顯著。2019年4月,方新灣村隨團風縣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摘帽」。
扶貧工作隊名片
中建三局駐村扶貧工作隊2015年進駐方新灣村,總計委派5名勤懇務實、精幹可靠的專職幹部駐村幫扶。採用產業、就業、教育、消費等措施,推進「造血式」精準幫扶,貧困戶2019年人均純收入達9000元,村集體年收入18萬元,精準扶貧取得顯著成效。
貧困村名片
方新灣村位於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但店鎮東部,面積3.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198畝,地處大別山麓,丘陵眾多。全村共有436戶15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7戶511人,屬重點貧困村。自精準扶貧以來,建立板慄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特色畜牧養殖、特色水產養殖。2019年4月,團風縣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摘帽」。
工作隊駐村幫扶大事記
2015年10月,派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常駐村中開展扶貧工作;
2017年,組織青年志願者,協助板慄採銷,為種植戶帶來18萬餘元效益;
2018年5月,啟動產業扶貧探索,與首批55戶貧困戶籤署農畜產品養殖協議,當年發放產業補貼5.69萬元;
2019年4月,方新灣村隨團風縣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摘帽」。
2019年12月,捐贈幫扶資金13萬元,幫助新建50畝精養魚池,每年預計為村集體增收2萬元;
2017年至2019年,中建三局連續三年贏得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獲評「年度工作突出的省駐村工作隊派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