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扶貧隊長對話方新灣村黨支部書記,方新灣受益產業扶貧變...

2020-12-27 楚天都市報

李恆(右)查看村民方立冬家的土雞生長情況

方新灣村板慄冷凍基地

組織活動關愛留守兒童

□楚天都市報記者 馬清妮 通訊員 劉宇太 周俊

12月19日,黃岡市團風鎮方新灣村委會。中建三局向村中採購30萬元板慄,又捐贈了10萬元扶貧資金。

這是中建三局5年來對口幫扶方新灣村的一個縮影。

村黨支部書記方漢兵說,村子地處大別山麓,曾是遠近聞名的窮山窩,全村438戶中就有1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任務,交到了在鄂央企中建三局手中。5年多來,中建三局先後挑選四位年富力強的隊長前往方新灣,用「敢為天下先」的勁頭,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打贏了一場決勝攻堅戰。

昨日,中建三局駐方新灣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李恆表示,中建三局共投入350.9萬元,引進資金60萬元,做好當地特有的板慄文章,引導特色養殖,在教育上花大力氣。2019年4月,方新灣村隨團風縣一起「摘帽」,村民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依託特色 延長板慄產業鏈

李恆:方新灣村家家戶戶有板慄,完全可以做好板慄文章。

方漢兵:如今,板慄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還有了板慄冷凍庫,板慄到冬天都可以拿出來賣,價格翻番!

村裡的貧困戶,困難千萬種,扶貧從哪下手?李恆說,工作隊進駐後,第一件事是建立扶貧檔案。隊員們挨家挨戶走訪,分析每戶致貧原因,量身定製幫扶對策。

今年72歲的方同態,10多年前患了一場大病,家裡陷入貧困。老兩口靠兩畝薄地,維持生活。扶貧工作隊了解情況後,上門鼓勵他擴大板慄種植面積。

「板慄家家有,要是靠板慄,我不早脫貧了。」方同態不太願意。

「您放心,我們一來保證板慄賣得出去,二來會讓它價格翻番。」李恆拍著胸口說。

很快,駐村扶貧隊發揮中建三局「基建狂魔」優勢,協助方新灣村打造一棟板慄冷凍基地,可儲存板慄100噸。2018年,方同態種了4畝板慄,年底時收入5000元。

據悉,方新灣村共有板慄1200畝,平均每年板慄產量30萬斤,豐收後的剩餘板慄可放在冷凍基地,錯峰售賣,價格翻番。實在賣不出去的,中建三局全部回購內部消化。僅板慄這一項,村民每年增收90萬元。

除了板慄之外,方同態在扶貧隊隊員鍾新華的鼓勵下,重操舊業養起了蜜蜂。如今,方同態養著12箱蜜蜂,編起了祖傳手藝——竹器,年收入再增1.3萬餘元。

如今,老兩口不再捨不得吃喝,總託人從鎮上買些牛奶、藕粉和營養品回來。「現在有錢賺了,心情舒暢了,身體比原來更好了。」

產業幫扶 特色養殖「叩」開增收

李恆:特色養殖也是方新灣村主要產業。多年來,村民養得辛苦,但常沒有好收成,需要推進產業脫貧多元化。

方漢兵:村民們現在各有所忙,養雞、養蜂蜜,以及50畝精養魚池,生活更有奔頭了。

「在家鄉搞產業,勝過以前天南地北到處跑,我心裡踏實多了啊!」提到脫貧點滴,52歲的村民方立冬笑呵呵地說。他上有73歲的嶽母,下有兩個孩子,一家五口人,生活壓力大。

2011年,方立冬拿出多年積蓄,買下3000多隻雞苗餵養,技術不熟,加之市場行情低迷,三四年時間,前後投入的20多萬全部打了水漂。2015年被劃入貧困戶後,他背井離鄉,輾轉外地打零工。

每年提供1800元扶貧專款,請來專家把脈,農產品高於市場價包銷……2016年,了解到中建三局駐村工作隊提供的一系列政策後,方立冬毅然返鄉,申請了2萬多元無息貸款後,購買了700隻雞苗,流轉來土地50畝,種植板慄的同時養雞。

一次,方立冬的雞場一星期死了30多隻雞。扶貧隊長李恆白天蹲現場,晚上查資料,請來了養殖專家現場把脈,病害迎刃而解。

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方立冬學習飼料搭配,種上玉米。當年,他通過養雞就增收7萬多元。「隔了那麼久,銀行卡上終於有了五位數!」方立冬記憶猶新。

良好的收益最有說服力!如今,村裡參加養殖的貧困戶也逐漸攀升到了60多戶。

除了對養殖戶援助資金、技術,駐村工作隊還依託職工食堂,向村裡購買牛肉、土雞等,解決村裡農產品銷售渠道不通暢問題,僅2019年通過網絡銷售為貧困戶增收57.8萬元;利用流轉土地修建「精養魚池」,將其租給村中養殖能手、增加村集體分紅收入,夯實村集體收入「底氣」。

特聘老師 讓留守兒童眼中有光

李恆:現有的方新灣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教育理念,一定要跟上來。

方漢兵:如今,留守兒童有了特別教師團隊,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孩子們更愛學習了。

「Karl老師,為什麼你的頭髮跟我們不一樣」?「Brian,你為什麼會長鬍子呀?」

方新灣小學的教室裡,孩子們簇擁在兩位「洋老師」身邊,不停發問,不時傳出咯咯的笑聲。這是中建三局一公司為孩子們精心準備的一堂「英語課」。

「受條件限制,村小學的孩子們少有面對面感受英語的機會,口語較差。」李恆說,希望孩子們與留學生互動,感受廣闊的世界。

據介紹,村小學的孩子多為留守兒童,平時缺少陪伴。5年多來,駐村工作隊先後組織100餘名志願者,為59名貧困兒童捐贈電腦、課桌、校服等物品;邀請英國留學生、退伍老兵等組成「特別教師團隊」,引發孩子們對未來生活的暢想;每年為貧困戶大學生資助學費、助學金,確保每一個貧困學子學業有保障……

此外,駐村工作隊堅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開展「築愛計劃」,設立「建證」教育基金,發放「築愛禮包」,建立「知心姐姐一對一」聯繫機制,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援助,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5年來,中建三局依託「產業+文化+教育」三大方式,攜手方新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67戶511人「脫貧致富」,昔日的方新灣成為內外稱道的「放心灣」。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從不足3000元,增至9000元,村集體年收入從5萬元增至18萬元,扶貧成效顯著。2019年4月,方新灣村隨團風縣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摘帽」。

扶貧工作隊名片

中建三局駐村扶貧工作隊2015年進駐方新灣村,總計委派5名勤懇務實、精幹可靠的專職幹部駐村幫扶。採用產業、就業、教育、消費等措施,推進「造血式」精準幫扶,貧困戶2019年人均純收入達9000元,村集體年收入18萬元,精準扶貧取得顯著成效。

貧困村名片

方新灣村位於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但店鎮東部,面積3.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198畝,地處大別山麓,丘陵眾多。全村共有436戶15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7戶511人,屬重點貧困村。自精準扶貧以來,建立板慄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特色畜牧養殖、特色水產養殖。2019年4月,團風縣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摘帽」。

工作隊駐村幫扶大事記

2015年10月,派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常駐村中開展扶貧工作;

2017年,組織青年志願者,協助板慄採銷,為種植戶帶來18萬餘元效益;

2018年5月,啟動產業扶貧探索,與首批55戶貧困戶籤署農畜產品養殖協議,當年發放產業補貼5.69萬元;

2019年4月,方新灣村隨團風縣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摘帽」。

2019年12月,捐贈幫扶資金13萬元,幫助新建50畝精養魚池,每年預計為村集體增收2萬元;

2017年至2019年,中建三局連續三年贏得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獲評「年度工作突出的省駐村工作隊派出單位」。

相關焦點

  • 中建八局二公司捐建卓尼縣杜家川村扶貧車間揭牌啟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瑞超實習生盧姍通訊員李楠11月26日,中建八局二公司捐資建設的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洮硯鎮杜家川村扶貧車間正式揭牌啟用,來自小灣自然村異地搬遷安置的20餘戶居民從此又多了一條產業致富路。
  • ...築圓扶貧夢想——記邵陽市人社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卿義祥
    這是流傳在邵陽市人社局聯村幫扶村——邵陽縣長樂鄉天子村的一首打油詩,反映了該村的巨大變化。而擔任該村「第一書記」的,便是邵陽市人社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卿義祥。6年多來,卿義祥先後在邵陽縣九公橋鎮鎖石村和長樂鄉天子村任村「第一書記」,以村為家,傾心幫扶困難鄉親,引領村民脫貧致富。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若爾蓋縣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曲 三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綜合科科長,若爾蓋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曾勝利綿陽市扶貧開發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紅原縣委常委、副縣長宣紹成牟邦勤珙縣醫療保障局幹部,雅江縣醫療保障局辦公室主任方祖平宜賓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和投資促進工作局局長,雅江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鞠家珍筠連縣人民醫院科教科科長
  • 國企中建安裝邀您品嘗「扶貧南瓜」
    目前,4.3噸板慄南瓜運往烏魯木齊,該村首批「扶貧訂單」已售罄,剩餘26噸南瓜即將上線出售!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近日,中建新疆安裝「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在新疆莫木魯克闊坦村,以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為抓手,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等形式推廣農產品,為村裡的板慄南瓜找到了新銷路。助力脫貧攻堅,一起了解駐村工作隊如何帶動村民增收……
  • ...是我扶貧路上的幸福收穫丨三穗縣款場鄉款場村黨支部書記王銘
    王銘(右一)與村民交談我叫王銘,是黔東南自治州三穗縣款場鄉款場村的一名黨支部書記,1999年從黔東南州衛生學校臨床專業畢業後,在款場村衛生室當了12年的防疫員,2014年1月擔任三穗縣款場鄉款場村的黨支部書記。正在辦公的王銘從村醫到村幹,我的身份發生了變化。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我的工作不再局限於患者,更多的是如何帶領村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簡介:劉金海,中國十七冶下屬的安徽達成建築安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7年起擔任安徽省滁州市蔣集鎮秦集村任「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2017年4月,中國十七冶下屬的安徽達成建築安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金海被選派至定遠縣蔣集鎮秦集村任「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安徽省定遠縣蔣集鎮秦集村,轄35個村民組,1022戶人家,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如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成了劉金海心中的第一大事。
  • 大學教師扶貧記——記沅陵縣松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賀煒城
    很快,賀煒城得到了母親和妻子的支持,請纓擔任沅陵縣杜家坪鄉松溪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2018年3月28日,賀煒城、蔣磊、米秋秋三個城裡的教書匠,背著行囊來到了離沅陵縣城63公裡的松溪村。走出學校,放下粉筆;下到田間,扛起鋤頭,大學教師扶貧能成嗎?
  • 省國資委扶貧工作隊隊長對話花園村村民 花園村已然變成了真正的花園
    當時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赤字,百姓無致富產業,道路坑坑窪窪、房屋破破爛爛。全村695戶2512人,2014年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269戶共967人。花園村是如何實現逆襲,從一個昔日的落後村發展成為「花園」村的?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省政府國資委駐花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珂、花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生寶和多位村民。
  • 眼見為實 耳聽為虛 司法局離退休人員黨支部參觀單位扶貧成效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眼見為實 耳聽為虛司法局離退休人員黨支部參觀單位扶貧成效近日,市司法局離退休人員黨支部,開展第四季度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離退休黨員到市局扶貧聯繫點江川區雄關鄉白石巖村開展活動。座談會上,首先聽取村黨總支書記邱明貴介紹該村黨總支建設及經濟發展情況,近年來開展扶貧攻堅取得的成效;二是由局政治部主任何東明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李洪兵等6名黨員發政治生日賀卡;三是離退休黨支部書記李洪兵組織開展了黨性教育,安排黨內法規「學習季」活動。
  • 答好區域幫扶考卷 詮釋雁塔扶貧擔當
    在這些榮譽的背後,有著雁塔區派駐安康市漢濱區幫扶工作隊隊長崔偉鋒靚麗的「成績單」。扶貧老兵幫扶貧困老區搭建就業供需「直通車」說起崔偉鋒,那可是一位「扶貧老兵」。早在2015年,崔偉鋒被選為雁塔區第一批駐村幹部,在周至縣厚畛子鎮三合村擔任第一書記。長期扶貧一線的磨鍊,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到漢濱區,絕對是一個「貧困老區」。
  • 湖北省316萬人受益「產業扶貧」
    今年5月27日,秭歸三掌坪村香椿基地,宋玉琳正在調試直播設備。宋玉琳流轉土地200畝發展香椿種植,採取「訂單種植+保底收購」的模式確保農戶增收。今年8月8日,採摘人員在蘄春蘄艾·鄉裡易地扶貧搬遷後扶產業基地忙碌。這裡採用「基地+貧困戶+易遷戶」的經營模式,幫助易遷貧困戶脫貧增收。
  • 勞模精神耀五局——中建五局3人獲評全國勞模、3人獲評省級勞模
    中建五局柳偉、郭朋鑫獲評2020年「湖南省勞動模範」;此前,中建五局戴良輝獲評2020年「江西省勞動模範」稱號。 至此,中建五局2020年獲評全國勞模3名,省級勞模3名。 中建五局黨委日前號召廣大幹部職工大力弘揚勞模精神,為推動五局實現「十三五」完美收官、打好「十四五」協同發展升級戰,助力五局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的奮進力量。
  • 「教育扶貧路,青年志願行」——昆明市青年文明號集體赴播卡小學...
    9月25日,由共青團昆明市委組織昆明市青年文明號集體代表赴東川區拖布卡鎮播卡村播卡小學,開展「教育扶貧路,青年志願行」公益捐贈活動暨青年大學習共青團昆明市委書記王彥彥、共青團昆明市委副書記林勤、東川區政協副主席、拖布卡鎮黨委書記劉忠良等同志出席活動。中建西部建設西南公司雲南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張榮等六家企業代表同志參加活動。
  • 應急管理局駐橫嶺關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裴虎虎
    真心幫扶解民困 精準發力助脫貧-應急管理局駐橫嶺關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裴虎虎絳縣冷口鄉橫嶺關村位於中條山下,全村四個居民組,共254戶,703口人,黨員35名。耕地總面積1400畝,其中退耕還林786畝,以種植業為主導產業,轄區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王橫公路穿境而過,經濟發展較快。2015年,裴虎虎任應急管理局駐橫嶺關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貧困戶張玉霞,男,67歲,患有冠心病、腦梗。妻子宋小邦64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因糖尿病眼睛看不清。
  • 赫萬成會見中建六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愛民一行
    赫萬成會見中建六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愛民一行 2020-06-18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駐村扶貧幹部董瑞宜扶貧9年 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 年來,董瑞宜三踏選派徵程,先後到廬江縣金牛鎮古城社區、山南村駐村扶貧。在他帶領下,古城社區三年內由「上訪村」轉變為「模範村」;省級貧困村山南村在2016 年底從貧困村出列,2017 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469人均已脫貧。
  • 富裕縣:小楊書記的扶貧日記
    這支隊伍就是黑龍江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隊伍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楊利維因為年紀不大,村裡人都親切地叫他小楊書記。他手裡有一個日記本,裡面記錄著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2020年9月10日晴,今天在走訪菌場的時候發現打包時遺漏的兩件榆黃蘑,怕時間長了變質,趕緊聯繫朋友將其收購,百姓的勞動成果彌足可貴,不容浪費!」
  • 廣州交投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岑宇鏗榮獲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2月2日,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廣州交投派駐梅州市五華縣綿洋鎮竹坑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岑宇鏗獲評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會上,岑宇鏗從省委書記李希手上接過勞模獎章和證書。
  • 「院村聯建」黨旗豔 檢察扶貧聚民心——岑鞏縣人民檢察院黨建扶貧...
    為了讓雷公田村儘快脫貧,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家彬多次帶隊調研,與雷公田村黨支部座談並達成共識,建立了縣檢察院黨支部與雷公田村黨支部「院村聯建」工作機制。由黨組副書記、支部書記、常務副檢察長楊光軍擔任雷公田脫貧攻堅作戰隊隊長,黨組成員、支部副書記、政工科長塗祖恆擔任副隊長,抽調政工科副科長伍水發擔任雷公田村「第一書記」。
  • 伊利探索實踐精準扶貧模式用產業帶動「伊起小康」
    多年來,伊利集團按照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提出的「黨建引領、產業帶動、精準發力、全面脫貧」要求,以黨建工作引領扶貧工作,結合貧困地區的產業特徵,通過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帶動貧困群眾拔掉「窮根」,同時積極開展教育扶貧、就業扶持等,「精準滴灌」,脫真貧、真脫貧,努力實現全面脫貧和不返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