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以心換心 收穫親情丨修文縣六廣鎮沙坡村幫扶幹部...

2020-12-20 天眼新聞

「我以前一直在學校工作,2018年7月30日,我第一次踏上了幫扶道路……」  我叫李朝友,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六廣鎮沙坡村的一名幫扶幹部,沙坡村二屯巖組村民王軍(化名)是我的幫扶對象。

李朝友(右一)在幫扶對象家中了解情況

當我第一次走訪王軍家時,他沒有在家,為了及時了解他家的實際情況,我給他打了第一個電話。「喂,請問是王軍嗎?我是你家新包保的幹部,想跟你了解一下家裡的情況……」「嘟嘟嘟……」還沒有等我把話說完電話卻斷了,我還以為是信號不好,再次打給他時,他就直接不接了。  就這樣,我的第一次幫扶工作吃了閉門羹,這是我沒預想到的,讓我感受到扶貧工作的前路艱辛。  通過反思,我覺得是自己的工作方法出了問題,我必須找到與王軍交流的突破口。  一方面我通過鎮扶貧辦提供的相關資料了解王軍的家庭狀況,另一方面我找到村支書、駐村第一書記和村長了解到王軍本人的性格特點,並請村長先給他打電話說明我是新換的幫扶幹部,要先了解他家情況後,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幫扶。

李朝友幫助幫扶對象打掃衛生

之後,我再次和王軍打了電話,這一次通話比較順利,我充分利用自己是農村出身的特點和他拉家常,取得了他的初步信任,為下一步開展幫扶工作打下基礎。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長的,只有以心換心才能得到人心,在後來的走訪過程中,我儘可能先給王軍打電話,得知他在家的時候才去走訪,這樣可以面對面的和他交流,充分了解他家的在生產生活中實際困難和問題,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堅決一些實際問題。  走訪中,我了解到王軍原來在信用社貸有2萬元貸款不能按期還,我便幫忙給他辦了延期還款續。他家房子需要進行200平米的室內粉刷,我又積極協調村委會以補短板方式爭取了2000元補助。  同時,通過產業幫扶政策,2019年我幫助王軍養了5頭豬、500隻雞,獲得補助9000元;他家的16畝李子樹也獲得肥料補助2200元。

李朝友(左一)給幫扶對象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

逢年過節,我也會給王軍家送去米、油、牛奶和過冬的衣服等慰問品。在走訪過程中,我除了及時向他宣傳國家脫貧攻堅的政策外,我也主動參與他家修路和打掃室內外環境衛生等活動。  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拉近了與王軍之間的距離,讓他真正感受到我是在真心實意的在幫扶他家,真正做到了以心換心,我的幫扶工作得到他的認可。

李朝友(左一)在幫扶路上與幫扶對象交流

經過兩年來的幫扶,如今王軍家已經完全脫貧,王軍本人參加了村裡的公益性崗位工作,還兼任護林員和庫管理員,王軍的小兒子也成為了村裡的護林員。  王軍全家目前收入穩定,住房飲水安全,家裡還種植了核桃、板慄、梨子、蜂糖李等大量經果林,今年已經開始掛果,預計明年就可以產生經濟效益。  如今,我每次的走訪就像是走親戚。王軍總對我說:「李老師,你就是我的老大哥,你說的話我都願意聽,交給我的事我都要認真做。」  回顧兩年來的扶貧之路,能夠與幫扶的貧困戶之間建立起「心連心」的關係,使我感到無比的欣慰!扶貧路上收穫的這份親情我將永遠珍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詩雨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真愛付出 我心無悔丨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幫扶幹部...
    「羅老師,你看,你幫扶的這一家居住環境乾淨多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這是今年端午節前,同事在扶貧路上對我的調侃。雖說是玩笑話,但回想著三年來的扶貧路,心中感慨萬千。  我叫羅輝,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的一名幫扶幹部,中松村村民靳富(化名)是我的幫扶對象。
  • 扶貧路上寫青春——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第一書記萬雅文
    扶貧路上寫青春——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第一書記萬雅文 2020-12-02 1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繪就「新明」新明天丨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第一書記萬雅文
    我叫萬雅文,是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的第一書記,也是貴陽市選派的百餘名第一書記中年齡最小的。2019年9月,我聽說組織要選派幹部到村開展扶貧工作,聽到這個消息,我立即就報名了,但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大部分都覺得我年齡小,還是個孩子,但我卻說,我有經驗!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五味」扶貧路丨荔波縣甲良鎮堯並村駐村...
    工作中的陸朝軒我參加工作近十年,感觸最多的還是自2017年以來參與的扶貧工作,其中有熬夜加班晚歸的苦楚,有鬥志昂揚進取的熱情,有遇到群眾不解的心酸,有翻山越嶺入戶的艱難,更有收穫勞動成果時的甘甜。  哪裡有群眾的呼聲我便立刻往哪走,只要是利民之事我便銘記於心。扶貧之路處處充滿激情。酸,是當我用心付出卻不被理解時的味道。在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問題,但群眾的不信任和不理解是最為傷心傷情的。
  • 修文縣:精準扶貧點燃貧困家庭希望之火
    11月29日,天寒地凍,來到修文縣六廣鎮龍窩村貧困戶尹樹華家,敞亮的屋子裡分外暖和,乾淨的火爐盤上放著剛烤好的紅薯,屋子裡打掃得白淨光滑,尹樹華滿面笑容,熱情招呼我們品嘗紅薯,從淨水器裡給我們倒水泡茶……  「尹哥,家頭好整齊,還安了淨水器,
  • ...扶貧故事」我把貧困戶當親人丨錦屏縣平略鎮果從村幫扶幹部龍小雲
    根據工作安排,2017年11月,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成為了錦屏縣平略鎮果從村的一名幫扶幹部,這三年來的扶貧工作和學習,是我人生工作中彌足珍貴的經歷和最美好的回憶。下沉入村開展工作來,我與戰友們打成一片,克服各種困難,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走村入戶溝通交朋友,除了做好黨的惠民政策宣傳、收集整理檔案信息材料外,我還時刻關心我幫扶的3戶貧困戶和4戶非貧困戶,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把貧困戶的事當成自家事,想辦法、出主意,給他們送去幫助和關愛。
  • 「我的扶貧故事」搭起幹群連心橋丨錦屏縣固本鄉美樂村幫扶幹部龍...
    我是錦屏縣檔案館幹部龍令洌,根據縣委組織部安排,2016年下派擔任駐固本鄉固本鄉美樂村的脫貧攻堅幫扶幹部,在村前沿指揮部和村兩委的共同領導下開展各項工作。我的幫扶戶潘香花養殖母豬7頭已產豬仔40頭美樂村位於半山腰,有5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寨,居住比較分散,山多田少,道路崎嶇難行,村民出行和生產生活都極為不便。
  • 「我的扶貧故事」李文鵬:用心搭建扶貧橋 真情「駐」進群眾心
    我是中共臺江縣委宣傳部的一名普通幹部——李文鵬,是交片村的一名幫扶幹部,是交片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還是該村40戶群眾的網格員。因此,我和交片村結下了深厚地情緣。今年是我駐村的第三個年頭,交片村是我和戰友們開展幫扶工作的陣地,也是脫貧攻堅一線的戰場。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好幫扶工作丨天柱縣竹林鎮扶貧工作站...
    我叫吳常根,現為天柱縣竹林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從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扶貧攻堅戰線上,從一頭霧水到業務精通,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推動全鎮的脫貧工作,實現了質的跨越。吳常根驗收庭院硬化從擔任該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12個貧困村和6056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摸實情」「找藥方」 「挖窮根」,在脫貧攻堅戰中做出了實績。
  • 「我的扶貧故事」語重心長暖人心丨安龍縣春潭街道阿興村幫扶幹部...
    我是一名普通的鄉村小學教師。2018年8月,我到安龍縣春潭街道阿興村下雷莊組,進行學生的就學信息臺帳建立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資料收集。此外,包保阿興村上井科組鄭純芬戶。  作為一個鄉村小學教師,走村串戶是我的基本功。
  • 「我的扶貧故事」幫貧助困,有鳳來儀︱赤水市長期鎮鳳儀村幫扶幹部...
    我叫唐尚坤,男,197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赤水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中,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精準扶貧結對幫扶中,我主動請纓,直接參與幫扶工作,以便深入了解實際情況,方便工作協調聯繫。自結對幫扶以來,我做到了集中到村、到戶一次不落,並負責聯繫車輛、協調物資、對接鎮村和安排後勤等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徐媽媽好過了丨修文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張麗梅
    我叫張麗梅,是修文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2018年7月,我響應號召,幫扶久長鎮清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徐遠才家。我安慰她這種情況我都問過縣殘聯了,以後可以把女兒免費託付到敬老院去,老人就說:「可以免費啊!?還是國家政策好!」  自從了解到徐遠才母親及姐姐的情況後,母女簡陋的生活住所場景無時不在我腦海中翻滾。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路上喜樂多丨松桃苗族自治縣紀檢監察幹部...
    2018年10月,我被安排到多勞村三組作為石求凡的幫扶責任人。   如何做到精準幫扶?如何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如何讓貧困戶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當日下午,我便馬不停蹄地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入戶走訪,收集社情民意。   我通過走訪、與村支兩委幹部交流、摸底排查,詳細了解石求凡的家庭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相識是緣 幫扶是責丨普定縣貓洞鄉中巖村第一書記...
    「好的,我問有什麼政策再告訴你」「我是聽我村一個殘疾人給我說,縣殘聯對創業的殘疾人有項目幫扶,你能不能請他們來我的店看看,可以的話幫我一把。」  「好的,如果有,我請他們來你的店裡看看。」  這是我與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的日常交流,雖然我已調離原單位,但我們之間沒有生疏,像親戚一樣熱情,像朋友一樣坦誠。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讓我們成為朋友丨興義市清水河鎮補打村幫扶...
    我是高首睿,兩年的扶貧時光轉瞬即逝,回想剛開始去餘順波家時,大家都很拘謹,到現在每次去他家時,他都會像迎接老朋友一樣熱情招呼我去喝茶。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心裡的真誠和感謝,也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高首睿在幫扶走訪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後,我立即走訪了幫扶的興義市清水河鎮補打村白石巖組的餘順波戶,詳細了解他家的基本情況,掌握扶貧第一手資料。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幫扶 更離不開農戶自己勤勞...
    我是何健博,是務川自治縣涪洋鎮永和村的一名駐村書記,作為遵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一名幹部,我非常榮幸能參與這場脫貧攻堅戰,在駐村期間也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艱辛與不易。初來永和村,給人第一印象到處都是大山,重巒疊嶂,溝壑縱橫,道路崎嶇,出行不便。
  • 「我的脫貧故事」老房有喜|修文縣六桶鎮寶寨村村民廖志炳
    我叫廖志炳,曾經是貴陽市修文縣六桶鎮寶寨村硝廠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們家人口眾多,家中有老有小、有病有弱,一家人擠在一棟年久失修的老石牆房子裡面。就是這一年,村裡來了駐村的幹部,他們和村支兩委一起,經常在村裡走村串戶,實地走訪了解我們的生活狀況。當他們來到我家看到我們的住房情況後,幫我們爭取了3000元危房改造的政策補助用於維修舊房。   2018年,隨著我媳婦的到來、孩子的出生,最小的一個弟弟結婚成家,房子的事情再次讓我的家庭變得窘迫起來。鎮村建所的同志們來到我家後,看到了我們的現狀,決定繼續幫我們爭取資金。
  • ...故事」「燃燒」的青春扶貧路丨冊亨縣巧馬鎮巧馬村幫扶幹部李煥秀
    我叫李煥秀,2016年加入到教師隊伍當中,成為一名90後的年輕英語教師,在巧馬鎮中心學校小學部任教。2019年8月,我成為冊亨縣巧馬鎮巧馬村的一名幫扶幹部,從此走上了我的扶貧道路。我幫扶的是巧馬鎮巧馬村巖毛組,一共有4戶,有3戶貧困戶。因病致貧的周仕兵,讓我最難忘。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戶順利脫貧致富是我最好的收穫|岑鞏縣扶貧辦...
    聽著岑鞏縣大有鎮大坪同心社區易搬戶周道祥講述如今的生活,我也高興不已。  我叫舒萬模,是岑鞏縣扶貧辦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1月,我開始幫扶大有鎮大有村、奔坡村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幫扶戶龍政斌送去衣櫃、床及棉被等物質「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是否有讀書郎,」了解幫扶戶家庭基本情況後,我結合其識別條件、貧困原因、發展意願,宣傳產業、就業、教育、醫療、易地移民搬遷、民政兜底扶貧政策,對症施策,選擇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