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鄉村小學教師。2018年8月,我到安龍縣春潭街道阿興村下雷莊組,進行學生的就學信息臺帳建立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資料收集。此外,包保阿興村上井科組鄭純芬戶。 作為一個鄉村小學教師,走村串戶是我的基本功。自認為輕車熟路的我,幫扶後發現,這是一份重擔、一份責任。 經過簡單了解後,我便開始了我的扶貧之路。第一時間到鄭純芬家走訪,在聊天的過程中,才知道鄭純芬整個家庭的重擔都在她一個人身上,她是家裡的頂梁柱。兩個孩子還小,一個在讀初中,一個在讀小學。讀小學的女兒患上了腦膜炎,在安龍特校就讀。
陳梅入戶走訪
居住了7年多小平房,窗子一直還是漏風的,沒有玻璃,經聯繫,安裝師傅很有耐心地把窗子一一的上好了,安裝上後,我又回到芬姐家,芬姐正在打掃安裝後地上的一些垃圾。 「芬姐現在你可以在有窗子的房間安床了。」 「還是你會想,幫我想辦法,安上了,真是謝謝陳老師了。」 「現在就是好,只要勤奮,住著寬敞明亮的家,國家修建的路也通到家門口,安全飲用水也接進家裡,電也通,無線網等都很便捷,不像以前還去很遠的地方挑水。」鄭純芬喃喃道。
為鄭純芬戶安裝玻璃
兩年多來,鄭純芬家先後得到了不同的幫扶政策,加上現在她的兒子在興義星歌秀有限公司上班,每月還有2500元的工資。工作穩定,女兒讀書有國家資助,如今她們家過得安穩、幸福。 後面的沒一次走訪,芬姐都不像以前那樣不理解我的工作了,不管我問她什麼,她都會積極地配合我的工作。 【人物小傳】 陳梅、女,2018年8月到安龍縣春潭街道阿興村幫扶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整理
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