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唐尚坤,男,197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赤水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中,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在脫貧攻堅中,赤水市農業農村局掛幫的長期鎮鳳儀村是全市貧困人口最多的貧困村,共有貧困群眾146戶,貧困人口426人,貧困量大、面廣、程度深,情況複雜。在精準扶貧結對幫扶中,我主動請纓,直接參與幫扶工作,以便深入了解實際情況,方便工作協調聯繫。
自結對幫扶以來,我做到了集中到村、到戶一次不落,並負責聯繫車輛、協調物資、對接鎮村和安排後勤等工作。為此,我放棄了節假日和雙休日,幾乎天天泡在辦公室,特別是在脫貧攻堅集中攻堅期,我連續一個月與單位上的其他掛幫幹部一起,白天在村工作,抽時間晚上回單位加班處理日常工作,做到了脫貧攻堅與辦公室業務工作「兩不誤」。
我結對的貧困戶是一名殘疾人,未婚,常年在外務工,家中住房年久失修已經垮塌。因為家中已經沒其他親人,多年未回家,每年都要因病休息治療4個月以上,務工收入僅能維持自身生活,無力建房和購房。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我主動與幫扶對象聯繫,深入了解其思想動態和實際需求,共同分析致貧原因,制定脫貧措施。由於長期在外,我還主動幫他墊付新農合費用,幫助聯繫報銷醫療費用等,切實解決了看不起病的問題,並聯繫落實了安置房一套,解決了掛幫對象的後顧之憂。為使其能順利入駐,我多方協調,從單位上為掛幫對象爭取到補助,購置了必需生活用品,確保了「搬得進、住得下」。 長期鎮鳳儀村共有財政、黨建、扶貧等村集體經濟項目5個,包括水產、養殖、種植等,但由於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缺乏技術和專業人員管理,導致項目效果較差。我在掛幫工作中發現了這一問題後,主動向領導匯報,並利用職務的「便利」,經常拉著單位上參與掛幫的專家一起,到項目現場去檢查、指導,為項目管理人員出謀劃策,項目均已見效,還帶動了部分群眾自發搞起了精品水果和生豬等種植、養殖項目。
項目發展起來後,我通過向領導匯報和協調聯繫等方式,引進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水產、畜牧養殖等項目,讓更多的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從中分享發展的實惠。2016年,鳳儀村已成為赤水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十五強村(社區)」之一,得到赤水市委的表彰。
唐尚坤 口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程世平 整理
編輯 韋一茜
編審 田旻佳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