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作安排,2017年11月,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成為了錦屏縣平略鎮果從村的一名幫扶幹部,這三年來的扶貧工作和學習,是我人生工作中彌足珍貴的經歷和最美好的回憶。
下沉入村開展工作來,我與戰友們打成一片,克服各種困難,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走村入戶溝通交朋友,除了做好黨的惠民政策宣傳、收集整理檔案信息材料外,我還時刻關心我幫扶的3戶貧困戶和4戶非貧困戶,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把貧困戶的事當成自家事,想辦法、出主意,給他們送去幫助和關愛。
龍立文戶是我幫扶的其中一戶,家中有6口人,二老都已70歲,同時還患有高血壓,兩個孫子都在高中初中就讀,兒子兒媳在外打工,看見他家破爛不堪、僅用幾塊木板歪歪斜斜地釘著,我就自己掏出1280元幫助其安裝了鋁合金門、院門兩扇,此外,我積極幫助聯繫安排其孫子浙江麗水轉學回錦屏就讀事宜。
龍章華48歲,家庭人口2人,兒子中職畢業後在外打零工,本人患有高血壓等多種疾病,2019年兩次住院,他身體不好,靠打零工生活,我盡己所能給予他生活經濟困難資助1000元,緩解他因病帶來的經濟壓力。經過向村「兩委」反映,最終給龍章華安排了一份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工作。
果從村一組非貧困戶龍章炬戶,家中8口人,二兒子兒媳在外務工,家中3個幼兒,母親近70歲,老父親又剛過逝不久,多次入戶走訪,看到家中門前堡坎沒有圍攔,老人小孩出入很不安全,我立馬行動起來,花2580元為其修建門前鋁合金圍攔3間,有效地解決了老人小孩出行安全問題,得到了其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稱讚。
我經常深入到貧困戶家中宣傳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貧困戶協調農田修復建設,使其能夠正常春耕生產,開展捐款、捐物送溫曖活動,為貧戶購買藥品、衣櫃、生活用品等,讓他們感受到溫曖和關懷。配合協助指揮部抓好黨建、產業發展、農民技術培訓、村容村貌的建設、人居環境衛生整治、人口信息的調查、檔案材料數據完善的精準等工作。工作之餘,還幫助村裡組織成立了腰鼓隊,中老年婦女廣場舞隊,手把手教他們打腰鼓、跳舞,幫助他們網上購買活動服裝,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得到了村民的喜愛和支持。
作為一名幫扶幹部,我站在貧困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把貧困戶的冷暖放在心裡,認真履行扶貧工作使命。2019年我幫扶的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我把我的貧困戶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他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他們能脫貧過上幸福的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運鎮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