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就給你送過來」
一句臺詞成為了2009年最流行的問候語。
《牧馬人》又火了一把。
朱時茂當年還是奶油小生一位,女主角叢珊更是火遍全國。
《牧馬人》在當年那個年代票房就達到了1.2億。
可見當時的火爆場景,叢珊也成為全國觀眾的偶像。
然而巔峰期的叢珊一下子銷聲匿跡了,人們也是想入非非,叢珊當年到底遇到了什麼情況?
1981年叢珊在拍攝《牧馬人》的時候只是當時中央戲劇學院的一年級新生。
呂麗萍、姜文都是她的同學。
當時的大導演謝晉前來中戲選人,當時的叢珊並不是唯一的人選。
面對這樣的好機會,人們爭先恐後。
最終吳丹、呂麗萍、叢珊獲得了機會。
通過一系列專業的評選之後,謝晉導演就沒有了通知。
本以為石沉大海了,沒想到7個月後,叢珊收到了邀請函。
幸運的成為了《牧馬人》的女主角。
機會總會有的,關鍵時刻要相信自己,平常也要努力,真等到機會的你,也要有能力接得住。
這就是人們經常為什麼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只不過有準備的人能接得住。沒準備就算機會來了你也接不住。
這部戲也成為了叢珊的人生轉折點。
1982年,《牧馬人》上映,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電影,在當時電影市場還不成熟的環境中就拿下了1.2億的票房。
可以說是電影界的神話,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
《牧馬人》在百花電影節斬獲也頗豐,叢珊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叢珊就像一個暴發戶一樣,一夜成名。
可能是成功來得太容易了,拍完戲回到學校,同學們也是對叢珊羨慕嫉妒恨。
叢珊屬於一夜爆紅,資歷並不是很深,同學們也是不買帳。
就連老師有時候也是嘲諷說:
「拍了一部電影沒什麼了不起的,你根本就不會演舞臺劇。」
叢珊也是感到很委屈,自己並沒有張揚,就遭到了同學們的疏遠。
電影的成功反而給自己帶來了困擾。
畢業後叢珊被分配到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
報到的第一天,就給叢珊來了一個下馬威。
「你,小明星,分到我們劇院不能一來就演主角,先來個龍套,不能讓人說你驕傲。」
沒想到叢珊畢業後,來到新的環境,依然會被特殊對待。
隨後叢珊主演的《良家婦女》也是大受歡迎,叢珊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叢珊在導演們的心中還是非常有地位的。
1987年叢珊又做了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選擇了去法國留學,繼續深造。
這個決定也讓自己的演藝生涯開始走下坡路。
等到叢珊回國的時候,已經物是人非。
娛樂圈就是這樣,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新人輩出的娛樂圈已經更新了好幾代了。
叢珊此後在《我的青春誰做主》、《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都出演過角色,但都不溫不火。
結語: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的十字路口,每一次選擇都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叢珊選擇了巔峰期出國,也為自己事業走下坡路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