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風景有許多人會用井字構圖法和對稱構圖法,然而在有些超長或線型主體時,這兩種構圖可能就不是特別好用,拍不出長的特點,無法表現主體的美感。
如果被攝體有「長」或「分割畫面」的特點或要將同類元素串聯時,就可以使用對角線構圖法。
對角線構圖,即將影像元素沿著對角線布置的手法,主要就是強調分割和線條帶來的視覺感受,但如果畫面中有垂直或水平線條時,分割畫面會產生不穩定的效果。
這種構圖可以強調透視感,帶出深度增強動感。但要謹記場景中不能有太顯眼的垂線和水平線,避免畫面失衡,減少傾斜感,不然會引起不適的觀看,降低作品的表現力。
對角線構圖常用於建築攝影、風景攝影、花卉攝影、產品攝影和人像攝影中。
下面這張是美食產品攝影作品,使用對角線構圖手法,讓五顏六色的馬卡龍以充滿韻律感的方式呈現出來,很有空間感。
如果使用其他構圖,如垂直構圖或水平構圖,馬卡龍旁邊的畫面就顯得非常多餘,而且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使用對角線構圖讓馬卡龍貫穿於整個畫面,由近到遠的透視感和景深虛化表現都令作品增色不少,讓看客很有代入感,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
對角線構圖可以營造出律動感和代入感,若用近水平角度拍攝時,因透視帶來的近大遠小可能會造成視覺上的不平衡與不安定的效果,遠處的看起來很輕,而靠近鏡頭的物體大,看起來很重。
但也有辦法讓讓對角線構圖不失穩定性,只要從正上方俯拍即可,同樣是對角線,看起來就很穩定。所以說,對角線構圖不是不穩定,而是與拍攝角度有關,有些角度能帶來動感,而有些角度能帶來線條和排列的美感。
下圖為例,在生活中常見類似的場景,將剪影輪廓以對角線的形式安排,分割畫面後就是一明一暗的效果,這種對角線構圖手法又蘊含了明暗對比的技巧,通常明的部分是主體,而暗的部分是次要主體,有陰陽結合的美感。
同樣,在拍攝大面積櫻花樹時,如果水平角度的場景過於雜亂,例如遊客很多或者地面不乾淨,放棄三分法,以天空做背景,將櫻花樹用對角線構圖貫穿於整個畫面,就能帶來一定的延伸感,而且畫面看起來非常簡潔。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對角線構圖是可以用於花卉攝影的,有許多花非常小,沒有微距鏡頭時,獨立的個體很難拍攝。如下圖所示,如果橫拍花枝,畫面上方和下方都會有像素浪費的情況,但傾斜相機將花枝以對角線的形式安排,畫面就會顯得很飽滿活潑。
對角線構圖一般還可以結合井字構圖、黃金分割點構圖混合使用,能為畫面帶來穩定性和趣味性。如下圖所示,蝴蝶出現在黃金分割點位置上,左右畫面視覺重量得到平衡,而且畫面顯得非常飽滿,這是兩種構圖結合使用的經典案例。
對角線構圖具有延伸、不安定、貫穿等特性,能表現出動態延伸感和立體感,但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使用對角線構圖。
當場景有垂直線條時就不建議使用對角線構圖,如海平面、天際線等,會加強對角線不穩定的特點,讓畫面失衡,觀眾看到後也會產生厭惡的情緒。
這種特殊的構圖手法大多數只會用較長的主體中,常見主體為花枝、大橋、鐵路、船或通過對角線串聯某些同類元素,對角線構圖使用簡單,但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運用不當就不是對角線構圖。
畫面有動感不代表畫面會失衡,如果傾斜感嚴重,那麼這樣的照片就是一張失敗的攝影作品,因此,使用對角線構圖時也要考慮畫面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