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的故事】用鏡頭說話的微信小編

2020-11-17 澎湃新聞

【編輯部的故事】用鏡頭說話的微信小編

2020-11-08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微信小編,雖然是簡單的四字,卻是需要每一名小編用更多的汗水和擔當去詮釋。他們的身影活躍在上海監獄的各個場合,滲透到監獄工作的方方面面,他們用生動的文字和精彩的畫面,鐫刻監獄的發展歷程、定格民警的工作瞬間、記錄教育管理的法治進程。

用鏡頭說話的微信小編

「要做一名合格的微信小編,確實要付出更多的辛勞。當更多的人通過自己的新聞作品逐漸了解監獄工作,自己就會很有成就感,也不斷激勵著自己堅持做下去。」

史源是北新涇監獄民警,也是小編團隊中的一員,他充分發揮「影視達人」的專長,用敏銳的視角記錄大牆內發生的故事。

特別是在今年封閉管理期間,史源在執行日常防疫任務的同時,還充分利用一切機會,扛起攝像設備,記錄下監獄民警的忙碌身影和感人瞬間。

在後期編輯時,史源和搭檔劉宇駿對每個作品認真打磨:從故事內容到具體細節,反覆推敲,努力把身邊的平凡人、平凡事及時地、鮮活地呈現給大牆外的所有人。

由於他們用心、用情,一篇篇佳作頻頻出爐,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小編感悟

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編故事

作品《疫戰到底的逆行者》

「監獄民警堅守一線、嚴密防控,我要及時留下他們的拼搏畫面,這不僅是為了記錄我們的工作,更是為今後留下寶貴資料。」

創作《疫戰到底的逆行者》時,史源全程跟蹤拍攝:零點的指揮中心、清晨的一二大門、深夜的監區一線......

「疫情防控最嚴格的時候,民警們每天連續佩戴防護裝備超過12小時,即使在寒冬依然汗流浹背......」史源把這些都記錄在了作品中。而忘我工作的他,日均步數都在25000步以上,頸椎疾病也時常發作,但絲毫沒有影響他旺盛的工作幹勁。

作品《致敬,每一位堅守崗位的監獄人民警察》

在記錄民警工作狀態的同時,他也發現了更多感人的瞬間和細節——有人錯過了見證孩子出生的激動時刻,有人帶病作戰100餘天無怨無悔,有的民警親人離世卻依然堅守崗位......史源在為之震撼的同時,也堅定了做好監獄工作宣傳的信心和決心。

忘我工作的他經常會忙得忘記飯點,有時想起吃飯時,泡麵早已泡漲了。

作品《英雄凱旋》

監獄全封閉管理期間,民警在獄內連續堅守了二十九個日夜,這是監獄工作史上從沒有過的。當這批民警終於可以換防回家的時候,史源及時用鏡頭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

在採編前,史源早已對這部作品在心中進行了預演。拍攝一結束,馬上進入緊張而精心的編輯狀態,他希望通過《英雄凱旋》這部作品,在未來的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一次又一次激蕩起振奮人心的正能量。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1、

2、

3、

北新涇監獄

劉宇駿

原標題:《【編輯部的故事】用鏡頭說話的微信小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編輯部的故事》……
    編輯部的親們不!愛!過!節!每當節假日即將到來的前兩周大家就開始唉聲嘆氣 對話通常是這樣滴 :小編心語每逢假期,我們都想用最新穎的表達向每個粉絲傳遞最真摯的問候。可能,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小編心語司法部微信公眾號作為政務新媒體平臺,一個微小的錯誤,可能會引發許多歧義。因此,發布的內容必須權威、高效、準確,一個都不能少!NO.3 「雞蛋裡挑骨頭」成癮見過這樣的人嗎?
  • 【編輯部的故事】「無冕之姐」
    ><>EDITOR微信小編無冕之姐OUR STORY,為監獄民警帶來溫暖和感動;她們用音樂、繪畫、視頻創新宣傳形式,凝聚年輕力量;用作品傳遞真情,講好「大牆故事」和「警花花語」。(點擊文中藍色字體即可查看相關連結)小編說除了善於挖掘身邊的故事,更要善於運用生動富有感染力的方法把故事「講」出來,探索利用微視頻、漫畫、音樂等方式,能夠增強新聞宣傳的力量,創新宣傳工作新形式。
  • 聽說《編輯部的故事》在網上看不到了
    最先爆料的網友微博截圖觀察者網查詢主要視頻網站,確實沒有找到可在線觀看的資源。樂視顯示已下線:觀察者網發現,2013年5月,編輯部的故事吧有人發帖,「由於版權原因,其他網站的《編輯部的故事》已經停播,樂視網正在不斷更新,歡迎收看哦!」在帖子下,有網友回復,「樂視太給力了,推出正版免費看。」
  • 編輯部的故事之網遊版:小編策劃反撲 主編輕鬆化解!
    我大網遊組編輯部這麼多編輯中並沒有一個人拿到了激活碼!而作為網遊編輯怎麼會對一個期待已久的大作沒有想法呢?就在得知有古劍激活碼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小編都跑過去求了主編一道,無一例外全被駁回。大家對激活碼的渴望都是一樣的,就這麼說,我要有個激活碼踩在地上,他們把我腿撕爛了都要搶到激活碼!就是這股得不到的騷動,求不得的辛苦,讓他們充滿了怨念,人心可用啊!
  • 冒死搶救出《編輯部的故事》這些神橋段!
    你可能不知道,《編輯部的故事》,差點就被禁映。《編輯部的故事》即使說教,也換了一種方式。下面我就帶各位來看看編輯部裡的六位主角,如何用貧嘴來針砭時弊。第一主角:李冬寶(葛優)他是部裡的主力,編輯攝影樣樣拿得起來。
  • 戲說編輯部的故事,向您賀歲
    今天,我們公號的一些主筆、小編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編輯部的故事。陌上美國主筆羅新加入【陌上美國】編輯部有點偶然。大概在2018年7月份左右,我在網上看到一個美國黑人搬家小哥的勵志故事。於是我把故事整理出來,配上圖片,發了朋友圈,引來許多轉發和點讚。
  • 真實人間指南:編輯部的故事
    1992年,秘姐剛剛換下了開襠褲,一部影響了一代人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橫空出世。
  • 黃海波白百何主演《編輯部的故事》 葛優客串
    原版《編輯部的故事》北京晨報12月26日報導 20年前,《編輯部的故事》讓「李冬寶」葛優成了家喻戶曉、最有觀眾緣的大明星,戈玲、餘德利、牛大姐、劉書友等劇中人物至今還存活在很多觀眾的記憶中編輯部有何新變化?鄭曉龍導演曾是當年的總策劃,他決定明年拍攝的新作《新編輯部故事》(以下簡稱《新編輯部》)將為觀眾重尋記憶的同時,還要講述一個全新的故事。目前主演已經敲定黃海波、陳好、白百何、王千源(微博)、呂麗萍等,而今非昔比的大腕葛優也已確定加盟客串,與《新編輯部》再續前緣。
  • 編輯部的故事丨做居民指尖上的夥伴
    ,本期讓我們走進幸福肥東編輯部,看看他們的故事。幸福肥東始終堅持「講肥東故事、傳肥東聲音、展肥東風採」的定位,在信息發布中不斷鞏固提升權威性和公信力。  作為政務微信公眾號,一方面要把黨委政府的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戶」。圍繞肥東大建設、民生工程、肥東「兩會」及高考等重大工作和重要節點,及時進行權威發布。
  • 記錄者 | 法院裡的「編輯部」
    一直以來,我們用鍵盤敲擊別人的事跡,用相機定格他人的精彩,用真情講述身邊的故事。今天,我也想講一下我們自己的故事。
  • 【會員佳作賞析】③編輯部的故事
    【會員佳作賞析】③編輯部的故事 2019-09-22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編輯部的故事》:一個「人工智慧人」折射出人性的弱點與陰暗面
    當談及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之時,不免也會聯想到「室內劇」、「當然,對於《編輯部的故事》任何一個具體的故事而言,縱使每個小故事的核心任務有所區別,但貫穿始終的都是六個不同年齡段、性格特點的編輯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唇槍舌劍、言語交鋒、夾槍帶棒、妥協遷就。
  • 豆瓣編輯部的故事
    今天豆小瓣將分享一些豆瓣編輯部的趣事,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苦中作樂。(但其實我們也並不是很苦哈哈哈哈哈哈)1、一個關於拒絕的故事第一個出場人物是眼袋姐。此小姐姐每天奔波於各個合作方之間,見多識廣,但仍然擁有一顆單純的💗。某天開會時,眼袋姐悶悶不樂地說:「好煩吶,剛談個合作,對方既沒答應也沒拒絕,只回了個哈哈哈哈哈。」這時,隔壁的蟲洞,一個可能中了不毒舌會再胖20斤的蠱的小姐姐,立刻「安慰」她:「哈哈哈哈哈就等於拒絕你了啊!」我們其他人也不是啥好人,紛紛異口同聲:「對啊!已經拒絕得非常明顯了!」
  • 《編輯部的故事》,三十年後依舊是「人間指南」
    《編輯部的故事》第一次在電視裡把正式用詞、政治語言用在描述日常生活的瑣事上,充滿反差和笑料,反諷意味十足,怎麼聽怎麼帶勁兒、痛快。  02 《編輯部的故事》定位非常明確,王朔說:「我就是寫給小青年看的。」 王朔緊抓當時社會轉型期人們渴望自由表達的心理,他們急需的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和酣暢淋漓的情感釋放。於是《編輯部的故事》內容向更貼近、真實的市民生活靠攏。
  • 《忘卻的幸子》:《編輯部的故事》美食篇
    《忘卻的幸子》改編自阿部潤的同名漫畫,作者從開始連載到現在已經出了十本單行本,由於中間一度身體抱恙,故事還沒有完結。故事的女主角佐佐木幸子是一個一絲不苟的編輯女青年,日常態度極為嚴謹認真,死理性派,每日穿著打扮一模一樣,作為一個大活人活活活成了機器人。
  • 室內劇的輝煌,《渴望》難再,《編輯部的故事》,往事只能回味
    九十年代初,由王朔、馬未都擔任編劇的室內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火熱一時,留在一代人的記憶中。幾年後,王朔、馬未都離開編劇行業,馬未都在多年後的一檔電視節目中說,室內劇的熱度過了,他們就離開了,十分自然。
  • 看老版《編輯部的故事》重溫八零年代
    1991年,由葛優、呂麗萍等主演的《編輯部的故事》播出。作為國內第一部情景喜劇,該劇不僅創下萬人空巷的收視盛況,更以前所未有的幽默調侃、針砭時弊被業界視為開拓中國電視美學品格之作。時隔22年,由當年的總策劃鄭曉龍執導的《新編輯部的故事》即將於4月20日上星播出,勾起了人們對東寶、戈玲的回憶。
  • 【國產劇】編輯部的故事 (1992)
    類型: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1992集數: 25單集片長: 49分鐘又名: Stories of an Editorial Board編輯部的故事的劇情簡介 · · · · · ·  位於北京某處的《人間指南》編輯部,聚集著六位性格各異知識工作者。
  • 編輯部Reaction16:逼《重啟》劉喪當眾狂飲綠茶,我們替小三爺報仇啦!
    咳咳,如你所見,本期【編劇部Reaction】我們請來了在《重啟之極海聽雷》中飾演劉喪的演員劉暢,與小編一起痛打喪喪子。 要知道這位集茶藝大師、喪德地圖、翻車小天才等諸多外號於一身的張起靈迷弟,真的有很多迷惑行為。比如在看劇時,他竟然當著我們的面往回拖進度條!他還發彈幕吐槽自己和黑眼鏡!
  • 集結了馮小剛、葛優的《編輯部的故事》,才是真正人間指南
    1992年,秘姐剛剛換下了開襠褲,一部影響了一代人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橫空出世。這部講述了「人間指南編輯部」裡的六位編輯與形形色色、性格鮮明的社會人物奇遇的電視劇,在之後的二十餘年被大家反覆觀看,一批文字工作者將其奉為職業聖經。現在看來,這部劇的卡司陣容十分強大:導演:金炎、趙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