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地實驗小學堅持6年打造教育戲劇課程 探索戲劇的療育功能

2020-12-27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前段時間,記者應王雷英校長之邀,到杭州天地實驗小學(下簡稱「天地」)走了一趟。王校長說,聊聊「戲劇療育」的話題。

  看著王校長很神秘的模樣,記者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走進了學校的小劇場——

  接下去的一堂課,記者看到了不一樣的老師,非常不一樣的孩子,以及不一樣的課堂。

  賦予孩子空間扮演多種「角色」

  在場景演繹中體驗情感變化

  眼前,這位被三十多個孩子圍著的老師叫王天陽,是天地一名專業的戲劇課老師。

  2014年,王老師浙江傳媒學院表演系畢業,也是這一年,他走進天地,成為了一名專職的戲劇課老師。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屬於這群三年級孩子的戲劇課開始了。

  剛一上課,王老師就讓孩子們在舞臺範圍內,跟隨音樂的節奏隨意移動,節奏加快,就要快速移動,節奏變慢,就要緩慢移動。同時,他要求孩子們保持走動的狀態但不能跑,不能和其他人有肢體上的接觸。

  如果前面說的這些算是有難度的,那麼聽王老師的口令,在移動中變成一個「雕塑」,靜止在舞臺中間,似乎難度更大。

  這樣的「熱身運動」做了兩三分鐘後,王老師開始讓孩子們根據不同的環境,演繹不同的行走方式,比如在沙漠中行走,在沼澤地裡行走,在溜冰場上行走,在狂風中行走,在微風中行走等。只見孩子們很生動地演繹著不同環境下行走的狀態,有非常大幅度的肢體動作,也有細微的神態和表情。

  這是在幹什麼?課後,記者採訪王老師得知,這是在讓孩子們練習空間感。

  原來,這堂戲劇課要求孩子們對繪本《風喜歡和我玩》的內容進行演繹。這本繪本是美國繪本作家瑪麗·荷·艾斯所著,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前期的「熱身環節」,是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有力量、生命的風。

  隨著課程內容的推進,王老師讓孩子們五人一組,一起演繹氣球、圍裙、雨傘和風箏在風中的狀態。這下孩子們可開心極了,他們分工協作,一人旁白(拉風箏線),其餘四人分別扮演氣球、圍裙、雨傘和風箏。一時間,孩子們跟「無形」的風「玩」兒了起來。

昨天王老師的試講課上,孩子們正在表演

  在王老師的引導下,只見有的孩子們鼓起腮幫,用身體演繹被風吹飛的氣球;有的孩子將身體儘可能「扭曲」,扮演被風吹皺的圍裙;有的孩子高舉雙手,演繹被風吹散架的雨傘;還有的孩子手舞足蹈,繞著舞臺「胡亂」移動,扮演最終被風吹上天的風箏。

  表演完的孩子,坐在舞臺上,輕鬆、自然,而且都露出了驕傲的表情。「這樣的角色扮演,其實是讓孩子們學會情感表達。讓他們置身於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學會找到應對那個環境的辦法。」王老師說。

  倡導孩子「打開」身體來學習

  深挖教育戲劇課程的育人功能

  記者看到的這節課,其實是王老師上的一堂試講課。本周五,他將代表學校,為上城區學術周分論壇區域學習中心建設研討會上一節教育戲劇課。

  音樂老師張瑛琦是王老師這節課的觀眾之一,在她看來,這個「風」可以看作是一個壓力源。「在某一種情景再現中,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一種壓力,從而要想辦法去應對這種壓力。」在課堂上,孩子們會去理解風,比如風的是什麼性格、脾氣。

  張老師補充說,「風把圍裙擰成麻花,吹落了所有他能吹下的晾衣架,把傘給弄壞了……」這樣的情景,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壓力,同時也能讓他們理解負面情緒,嘗試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

去年王老師的公開課現場

  戲劇作為一種教育載體,並不是簡單地教孩子角色扮演,而是將情景設置、角色扮演、即興表演等戲劇元素融入教育環節。美國學者艾林納·蔡斯·約克就曾在20世紀初總結了戲劇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其中就包含了創造性、敏感性、流暢性、靈活性、想像力、情緒穩定性、社會合作能力、道德態度、身體平衡協調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王校長也全程聽了王老師的課,她認為,如果簡單理解,戲劇課就是將物品或者角色情感化,讓孩子們通過表演來釋放一些情緒。「還原生活情境,還原角色場景,釋放心情感情,找到釋懷媒介,緩解心理壓力」,王校長說,這就是教育戲劇在育人功能上的體現。

  「對於這種育人功能,我們稱之為『戲劇療育』。孩子們通過對課上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感知,以及場景的還原,找到情緒釋放的媒介和出口。」在王校長看來,戲劇教育是一種綜合美育,是一項綜合藝術教育形式,它匹配了多元智能發展,包括語言、邏輯、自然探索、肢體、空間、音樂、人際關係、內省等要素。所以,她一直說:「在戲劇課堂上,孩子們要『打開』身體來學習。」

  王校長讓認為,心理健康一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關注的問題。而不論是生活上的負面情緒還是學業帶來的焦慮,教育戲劇對孩子的心理壓力都有一定的放鬆和緩解作用。

  這也正是2014年起,王校長主張開設戲劇課程,開展戲劇教育的最初想法。自當年9月天地開出第一門戲劇課後,「戲劇」這個看似高端的表演藝術,滲透到了學校的各學科和社團活動中,一堂堂生動的校本戲劇課,在孩子和老師的歡呼聲中,越上越有意思。

  戲劇教育的下個6年就在眼前

  一群人可以走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從2014年開出第一門戲劇課至今,天地的戲劇教育之路已經堅持了6年。在這六年裡,戲劇課的理念越來越先進,上課的老師越來越嫻熟,孩子也變得越來越快樂。不少家長都跟王校長說,孩子們非常喜歡學校的戲劇課。每每聽到這樣的話,王校長就會非常開心,因為這是對學校教育戲劇課程的認可。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校長 王雷英

  目前,天地一二年級每周每班都有一節進課表的戲劇課,其他年級也都開設了戲劇社團,全校打通,混齡走班。記者在體驗過王老師的戲劇課後發現,這樣的課堂,孩子們的參與感很強,而且都很投入,能給人一種沉浸式體驗。

  王老師說,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給不同的孩子上戲劇課,他慢慢地發現,孩子們有了變化,「孩子們的內心變得強大了,也有了同理心。在課堂參與過程中,他們懂得了團隊合作,更願意互相幫助完成任務。」

  為了能夠更好地開設戲劇課程,更好地發揮戲劇的育人功能,王校長帶著老師們,創編了一本戲劇課程教材。2017年,這本由天地編寫的《玩轉童話——教育戲劇創意教程》在上城區戲劇節上首發。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目前全國首本教育戲劇教程書。

《玩轉童話——教育戲劇創意教程》

  據王校長介紹,這本教程是由學校10多位教師經過1年多時間創編的。參與創編的老師中,僅有一人是專業出身,其他都是語文、美術、音樂老師等。王校長說。「這是一本真正的跨學科打造的戲劇課教程。」王校長口中有專業出身的這位老師,就是學校的戲劇老師王天陽。

  目前,全國有百來所學校正在進行或正在嘗試開設教育戲劇課程,「凡是正在嘗試開設教育戲劇課程的學校,基本都在參考這本教師用書。」不過,王校長坦言,能夠堅持做戲劇教育的學校真的不多。

  記者了解到,這本教師參考書適用於小學階段各年級,根據孩子的的身心特點,編寫內容分為低、中、高三個年段,共包含十二個單元,收錄了十二個經典的中西方童話故事,以及由老師們改編的童話劇劇本。

  做教育要用心、用情,從天地這群專心「搞」教育戲劇課的老師的身上就能看出來。早在2016年,在王校長的倡導下,天地就創立了「創意閱讀與教育戲劇」的工作室。經過多年的發展與豐富,如今工作室之下又衍生出了童話劇、課本劇、音樂劇和偶劇4個工作坊。

  這個工作室,成了老師們探討戲劇教育的學習共同體。每年,王校長還會接待全國多批來校參觀和學習的教師團隊,而她也非常樂意「敞開校門」,分享心得,互相交流先進的戲劇教育理念。

  王校長認為,教育本來就是個靜待花開的過程,而戲劇療育同樣需要小火慢燉,強化過程,靜待結果。她也十分期待,能有更多學校加入到戲劇教育的實踐當中,為老師的教學帶來更多、更深層次的變革,也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豐富、更純淨的土壤。

相關焦點

  • 全國首本教育戲劇教程書出爐
    本屆戲劇節從10月一直持續到12月,圍繞學生戲劇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舉辦各種戲劇表演展評、名劇進校園、劇本創作徵集、戲劇節海報評選和戲劇教育論壇等活動。  作為戲劇節的重頭戲,由杭州天地實驗小學編寫的《玩轉童話——教育戲劇創意教程》舉行了首發儀式,這本書是全國第一本教育戲劇教程書。
  • [浦東]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新世界實驗小學:「區校合作 共築藝術教育...
    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在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新世界實驗小學更名揭牌一周年之際,「區校合作 共築藝術教育新高地」——浦東新區教育局與上海戲劇學院合作辦學工作聯席會議於10月23日下午3時在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新世界實驗小學昌裡校區成功召開。
  •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戲劇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英語戲劇是「慧心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英語與戲劇的結緣源於北京教育學院在花家地實驗小學開展的「協同創新學校計劃」英語教育戲劇主題培訓項目。安海霞校長認為,在教育領域深化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英語教學方式改革勢在必行。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中小學校英語教研共同體」 第二期線上教研活動邀請到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姚臻臻、梁辰、張磊三位老師圍繞「英文戲劇教學課程的課堂實踐與校本融合」進行專題分享,集中探討英語戲劇教學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經驗。
  • 戲劇課程導師訓練營
    在戲劇課程中,通過肢體的放鬆,或藉由一個角色來無所壓抑的安全的表達自己,這是對孩子情緒的最佳疏導,是一種及時的療愈,從而讓孩子的心理與情緒,同步走向成熟。」針對人群:小學、幼兒園、培訓中心、藝術學校、少年宮、繪本館等與戲劇教育相關的老師,以及對兒童戲劇教育感興趣的家長。
  • 「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戲劇教育校園行」圓滿舉行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小琳、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綜合教育研究部部長徐燕、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校長劉銳娟、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質量管理中心主任劉波,以及「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繪本劇大賽」項目承辦方有關負責人出席了活動。
  • 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8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曹志祥,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國家督學顧問王家勤,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原司長王定華,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原司長、國家督學姚喜雙,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
  • 好消息·第三期【初階表演戲劇工作坊】開班招生啦~快樂精彩專業戲劇課就在幸福莊戲劇!
    作為戲劇表演老師,從2002年開始,擁有18年職業培訓師,10年戲劇教育教學經驗;常年擔任幸福莊戲劇課程研發負責人,首席戲劇師;在上海尚德實驗學校作為導演曾經指導過30部以上的舞臺劇演出,2016年參加烏鎮戲劇節演出單元;同年,其指導作品獲得蘇州戲劇節銀獎;積極投身到戲劇教育中去,作為表演老師協助指導包括上海尚德實驗學校、英國學校、南洋中學、格致中學、上海大學、復旦附中等的學生戲劇表演課程。現已經成為國內戲劇教育戲劇師第一人。
  • 道禾幼兒園 | 人生如戲 · 與廣粵天地一同探索教育戲劇的真諦
    不同於傳統教育單純注重知識和信息層面的傳達,教育戲劇是著力於學生的理解,分析,思維角度,情感認識,信心,社會,關係,團隊協作,創造,領導力等全人教育。教育戲劇所針對的問題,是如何通過相應訓練,疏導孩子日常生活中內心壓力,提升應對問題的變通能力,以及面對打擊的自愈能力。
  • 《戲劇》2019年第6期丨 劉宏偉:中國臺灣地區高等表演藝術教育窺探
    他們深受西方「實驗劇場」的影響,把西方現代劇場的表演形式和技法以及創作理念帶了回來,並積極地在表演教育、教學中進行嘗試與探索。「黃美序、司徒芝萍、汪其楣都在教學中進行過不同程度的實驗。其中比較引起注意且有記錄可查的,是汪其楣領導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的學生在1979年5月5-6日及18-19日分兩次演出的八個實驗劇」。
  • 《柳河東集》文學的魅力由此開始,中文系、戲劇舞蹈系教授講述戲劇教育的魅力文學 ——6-12歲兒童舞臺劇大師教育課程
    兒童舞臺劇大師教育課程——戲劇教育魅力文學由大學教授講述幾句文學魅力的戲劇文學,一中一西的課程設置讓孩子們蕩漾在中外文學的殿堂!
  • 【初階表演戲劇工作坊】第四期丨活動招募
    好,停止,是時候開始行動了,進入表演戲劇的課程中,與國內資深戲劇教育專家、幸福莊戲劇創始人、肢體表演與即興劇教授者朱佳海老師一起,走入表演天地,釋放內心力量吧!2015年有一個非職業戲劇組織誕生了,創辦伊始,誰也沒想到到後來,它可以成為國內第一的專業戲劇教育&非職業戲劇組織。
  • 卡塔西斯與戲劇教育
    有關於戲劇對人的教育意義,其實早在西方國家就有所涉獵,近些年也在中國慢慢流行起來——創造性戲劇活動creative drama、戲劇教育drama in education、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等等;人們開始慢慢的探索由戲劇「卡塔西斯」效應所引申和開拓的戲劇教育功能。
  • 三年砥礪前行 打響「天地教育」金品牌
    未來,天地教育集團將更加積極主動響應民生需求,借力天地集團的資源整合優勢和高效組織保障,繼續開辦優質教育、託育項目,加快培育育幼領域消費新熱點,打造產業運營管理平臺,探索集團化、品牌化國企辦學辦託之路,在發揮國有資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做出新貢獻。
  • 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張曉華:面具戲劇的「美癒」之旅
    這種課程釋放、融合與肯定的感受,深感它的療育價值,讓我獲益良多。1995年,在擔任中華戲劇學會秘書長時,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申請補助,曾舉辦了國內首次的戲劇治療活動,是個為期三週由藍迪教授主持的「戲劇治療創作研習營」。爾後,從1999年開始,我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首開四學分的「戲劇治療」,再於在碩士班開設「戲劇治療理論與實務」的課程迄今。
  • 我們是演員——市實驗小學二年級打造校園戲劇盛宴
    我們是演員——市實驗小學二年級打造校園戲劇盛宴 2020-12-25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戲劇》2020年第3期丨張燕: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戲劇與影視學」三種課程的圈層建設
    二、寬口徑、博素養:打造豐實的「文化圈」「戲劇與影視學」中,原有課程體系模式下的專業基礎課,處於課程金字塔結構中的最底端,主要都是「戲劇與影視學」專業人才培養最基本需求的相關課程,主要涵蓋最基本的專業通識教育、專業素養等相關課程,一般包括歷史、理論、基本技能三大範疇。
  • 美好教育的杭州實踐|杭州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鬱明:運河承...
    拱宸橋畔,靜靜地矗立著一所百年老校——大仙廟的悠悠鐘聲敲響了它的第一堂課,千年運河水滋潤了一代代學子的心靈,它就是杭州市拱宸橋小學。6月22日上午,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鬱明走進杭州網演播室,暢談他心目中的美好教育,以及百年拱小與運河之間源遠流長的故事。
  • 戲劇人陸紈君:給富陽的孩子帶來戲劇和快樂
    當時,她還是當地廣播電臺——「小天地」節目的少兒主持人,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因為主持的特長,丸子都是同學和老師心中那顆耀眼的明星。  「但是,我一直覺得之前的琵琶老師有些古板。所以當我上了大學以後,就自己找了一個教古箏的老師。」這位老師給丸子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 戲劇課程對孩子的意義——讓孩子用整個身心來學習,讓兒童在戲劇中學習和成長
    這一切得益於該校開展的一門特殊的課程——「創造性教育戲劇課程」。在傳統觀念裡,戲劇教育是培養專業戲劇人才的教育。但在西方國家中小學中,廣泛開設的戲劇活動課卻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其功能已遠遠超越了戲劇本身。在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戲劇課程已被教育界熟知。